【番外】戲(完)

字數:6218   加入書籤

A+A-




    那是小宛認為最好的流行音樂。直見生命的蒼涼。?

    如果一個人在那樣的時候那樣的地方還可以認真唱一首歌的話,那麽那首歌一定很值得聽。?

    小宛所有的流行曲碟都是照著這樣的標準搜集的。?

    ——但仍然沒有一次,會像那一次那樣令她心動,在瞬間忘了自己。?

    那是半年前的冬夜,忘了是為什麽會路過那裏,坐了那班地鐵,經過那個站台,看到那個人,聽到那支歌。隻記得,在初聽的一刹,她已經被俘獲,從此不屬於自己。?

    唱歌的少年,最多隻有二十歲的樣子,清俊的臉上,寫著抹不去的滄桑。穿一身破爛的牛仔衣,已經辨不出本來的顏色,卻因為舊而格外妥貼,與人融為一體。就像他的歌聲與地鐵與夜融為一體一樣。?

    他懷中抱著一把同衣服一樣舊而妥貼的吉它,望著地鐵站的出口扣弦而歌:“我已無所謂,送你一枝死玫瑰……”蒼涼的聲音一點點加深著冬夜的淒涼與憂傷,車水馬龍在身後川流,行人來來往往,太陽落下去而霓虹燈亮起來,什麽都留不住,可是年輕歌手的聲音是真實的,也是真誠的。?

    小宛忽然就流了淚。?

    從那以後,便養成了每晚換三次車老遠地跑到那個地鐵站聽歌的習慣。?

    聽了整個冬天。?

    如果有人在那個冬天經過那個站台,也許會記住那樣一幅畫麵——清俊的男孩與秀麗的女孩隔著一個站台口遙遙相對,女孩居高臨下,坐在地鐵旁的欄杆上聽歌,眼神專注,蓄滿淚水,整個麵容是震動而感性的。身後的人流滔滔地湧上來沒下去,像不息的歲月,而女孩的淚與男孩的歌,卻是永恒。?

    那樣的畫麵,叫作青春。?

    要很久很久以後,小宛才知道,當她專程為了聽那年輕歌手的歌而換三次車趕到地鐵站的同時,那個年輕歌手,也是專程為了她而忍受冬天的風從十月唱到臘月。其實在這期間,他早已在酒吧找到一份晚間駐唱的工作,可以告別地鐵生涯,隻是為了她,才放棄黃金時間風雨不誤地來到地鐵站口。不僅忍受寒冷,還要躲避警察。?

    當小宛知道這一切的時候,已經深深愛上了他。?

    她沒辦法不愛他。這故事本身的戲劇化和悲劇性對十九歲的少女而言,既是利劍也是鴉片,有著無可抗拒的殺傷力。?

    也就在那一天,他告訴她自己要離開北京了。因為,上海有一家唱片公司打算與他簽約。?

    上海,那個風花雪月的城市,就這樣間接結束了小宛風花雪月的初戀。?

    她和他之間,除了那些歌和等待之外,甚至沒有一個擁抱,沒有一句再見珍重。?

    他走了,從此音信杳無。可是她卻不能將他忘記。而仍然常常在某個清冷的黃昏,獨自換乘三次車來到地鐵站口,久久地坐在冷冷的欄杆上盯著地鐵站發呆,人流滔滔不息,她仿佛仍然可以聽到少年真誠的歌聲:“我的愛已成灰,像玫瑰在冬天枯萎……”?

    曾經很長時間,她一直到處尋找那首歌的CD,但始終沒有找到,甚至沒有聽第二個人唱過。後來她終於想明白,那大概是他自寫的一首歌曲。當想到這一點,她就無論如何不能拋開一個念頭:一首歌原來也可以像一個人一樣,是種緣份,錯過了就再難相遇。?

    再後來,她從雜誌的一篇文章中看到,死玫瑰是在國外流行的一種習俗:當愛人分手,失戀者會贈給舊情人一枝死玫瑰,代表消逝的愛情。?

    那麽,男孩子是在紀念一段死去的愛麽??

    那段愛故事,應該是發生在她與他相遇之前。她來不及參予。?

    她來不及參予他的過去,也再沒機會參予他的將來。?

    她和他的緣份,始於一首歌,而那支歌,代表死去的愛。?

    從開始,已經注定結束。?

    天徹底地黑下來,小商販們開始借著夜的庇護做生意,賣盜版CD、地下書刊、假古董,或者粗製濫仿的維納斯石膏像,最奇的,是有人在兜售冥紙,毫不避諱地叫賣:“活著的人不要忘了死去的人,自己有錢花,也給亡朋故友送點錢花吧。十塊換十萬塊,陰陽兌換,便宜啊便宜……”?

    令人啼笑皆非。?

    小宛再一次想起,今天是七月十四,鬼節。?

    她跳下欄杆,走進站台,輾轉回家去。?

    然而就在她剛剛踏進地鐵站時,一個男孩子迎麵走過來,遞給她一束已經鏽成鐵灰色的枯死的幹花:“小姐,買花嗎?”?

    小宛嚇了一跳,凝神看著那個男孩:“這是什麽花?”?

    “死玫瑰。”?

    “死玫瑰?”小宛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更加專注地看著男孩,“為什麽會賣死去的玫瑰?”?

    “今天是鬼節啊,冥錢燒給死去的親人,玫瑰燒給死去的愛情。”男孩流利地回答,“小姐這麽年輕,大概不會有失去親人的痛苦。我看你坐在欄杆上那麽孤獨寂寞的樣子,大概是失戀了吧?買一束死玫瑰,燒給自己的初戀吧。燒了它,以後就不會再傷心了。”?

    小宛看著那個男孩子,他的年齡最多不超過十五歲,可是舉止言談卻像一個識破人情世故的老人。這樣詭秘的節日,這樣詭秘的花,這樣詭秘的話。?

    她又有些覺得冷了。?

    男孩已經在催促:“小姐,買不買呢?”?

    小宛定一定神,隻得掏錢買了一束花的屍體。15元一枝,還真是貴,比鮮花的價格都高。?

    然而那個妖精般的小男孩自有成竹在胸:“那當然了,回憶總比現實珍貴嘛。”?

    小宛徹底服了這個精靈小子,她想不出,男孩的話究竟是某個幕後高手寫好台詞讓他背熟的呢,還是出自天真心靈的一語道破。?

    地鐵呼嘯而來,像地獄使者要載人入黃泉。?

    小宛順手將花拋向軌道,既然是送給死去的愛情,就讓它在車輪下零落成泥碾作塵吧。?

    隻是,從今往後,自己真的會忘了那個彈吉它的地鐵歌手,真的會忘記那段青澀而痛楚的初戀回憶嗎??

    恍惚間,她看到一個身影迎著地鐵撞上去,驀然間爆裂如煙花,是那個唱歌的少年!?

    小宛驚呼出聲,急轉身在人群中尋找那賣花男孩的身影,卻什麽也沒看見。忽然一個念頭湧上心頭,會不會,那唱歌的少年已死,魂靈卻附在這個小男孩的身上送給自己一束死玫瑰?寒意襲來,她整個人呆住,為了自己這驅之不去的可怕念頭而顫栗不已。??

    神秘的地鐵口把人吞進去又吐出來,已經身在另一個地方。?

    小宛家住在公主墳——這是個很高貴也很晦氣的地名,公主、墳,兩個天上地下的概念連在一起,構成一個令人想入非非又不寒而栗的悲劇意象,是種荒謬,也是大徹大悟——不知道國外有沒有地方會用這麽刺耳的字眼取地名兒,聽說墓地都叫什麽安樂園呢,哪裏會把青天白日的居民區喚作什麽墳的??

    住在哪兒?住在墳堆裏。算怎麽回事兒呀?可是北京人硬是把這名字叫了幾輩子,沒想到要改過。而且叫慣了,在後麵加個兒化韻,說句“公主墳兒”,自個兒還覺得挺親切的,從不覺得一個大活人住在墳地有什麽不妥。?

    小宛把同樣的對話重複了十九年,問的答的人都頗自然。在北京人心目中,公主墳隻是個明確的地界兒,而早已忽略字麵本身的意義。?

    可是在今夜,七月十四的晚上,小宛第一次意識到了這街名的恐怖——街口有人在燒冥錢,有人在叫魂兒,有人往火堆裏投送酒食,說是死鬼會來吃——今天是鬼節,人間的鬼節,是陰間的“人節”,因為冤魂不息的鬼會在今天來到陽間,重新過幾天人的日子,他們上來的路,是要經過墓園的吧?會不會把公主墳也當作一處墓地,走錯路認錯人上錯身報錯仇??

    一陣風過,地上忽明忽暗的冥錢灰忽然飛起,迎著小宛飄過來。小宛大驚,撒腿便跑,心裏猶自擂鼓般地重複著三個字——公主墳!公主墳!公主墳!?

    家門是熟悉的,可是在推門的時候,小宛還是起了一陣雞皮疙瘩,好像推開的不是自己家的門,而是某個朝代某個故人的住處,去尋找一個失交多年的舊友。她回頭看了看,總覺得似乎有人在跟著自己。?

    後麵什麽也沒有。但是小宛仍然頻頻回顧。耳邊依稀仿佛,仍然回繞著《倩女離魂》的唱腔:?

    “潛潛冥冥,瀟瀟灑灑,我這裏踏岸沙,步月華,覷著這千山萬水,都隻在一時半霎……”?

    ?

    但是終於回家了。?

    家是最安全的避難所,那種特有的屬於家的氣息在瞬間驅散了徘徊在小宛心頭的恐懼與莫名憂傷,那味道裏有奶奶屋裏的檀香,爸爸的老酒,自己養的小狗東東的叫聲,還有媽媽的孜然炒肉和糖醋魚頭。?

    小宛一跳跳進廚房裏,開心地大叫:“媽媽,你燒了我最喜歡的菜!”?

    東東汪汪叫著跟進跟出,尾巴甩得風火輪兒一般。?

    老爸水溶已經在客廳裏急不可耐地喊:“女兒出來,陪老爸下盤棋。”?

    小宛笑嘻嘻地背著手走出:“好像天下所有的老爸都隻會做兩件事:喝老酒,下象棋。”?

    “不過可不是所有的老爸都喜歡跟女兒下棋。”水溶迅速接口,嗬嗬笑。?

    小宛鄭重地想一想,點頭讚同:“不錯,他們喜歡在路燈下找老頭兒。”?

    “爸爸可不是老頭兒。”?

    “那當然,爸爸是老小夥兒。”小宛跳進父親的懷裏去,“沒見過比爸爸更成熟瀟灑的小夥子了!”?

    媽媽端著菜走出來,似嗔還笑:“老不像老,小不像小。”?

    奶奶聞到飯香,也準時地走出來,聞言立即說:“在我麵前,誰敢說老?”?

    “誰也不敢說,誰敢跟您比老,您是老佛爺,活菩薩!”小宛笑著,給奶奶讓了座,把飯碗筷子一齊遞到手上來,自己在對麵坐下了,一本正經地宣布:“各位,我今天長了一個大見識:我開了梅英衣箱。”?

    奶奶把碗一頓,急急問:“什麽?什麽衣箱?”?

    “梅英衣箱。就是解放前紅遍北京城的那個名角兒若梅英唱《倩女離魂》時的行頭,真是絕,那做工質地,現在的戲服哪裏比得過?”?

    奶奶的表情迅速凝結,嘴唇微微哆嗦著,似乎受到了極大的震蕩。?

    水溶嚇了一跳,忙問:“媽,您這是怎麽了?”?

    不料奶奶好像完全聽不見,卻一把抓住小宛的手問:“你說的那衣箱,是不是真皮烙花,上麵畫著一幅春宮圖的?”並不等小宛回答,又顧自細細描述起來,“那些衣服,分裏外三層,最上麵是一件中袖,繡花的圖案是雲遮月,箱裏還有一個頭麵匣子,裏麵的水鑽缺了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