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尷尬

字數:5009   加入書籤

A+A-




    “我這個媽,簡直不知道說什麽。”王怡蕊搖了搖頭,什麽嘛!

    “你媽的這性子啊,傲,比我媽還嚴重。”史儀雲想起剛才王怡蕊母親的眼神,渾身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你的媽,我說實話,你可別不高興。”顧安寧說道。

    “你說,沒事,她這性格,也不知是怎麽來的,好像一直都是這樣。我呀,都見怪不該了,你說吧,沒事。”對於自己的媽,這個性格,王怡蕊心知肚明。

    “雖然我不知道她的性格是怎麽來的,但是,她在和我們見麵的時候,眼睛從來就不平視對方,這是一種涵養的缺失,應該從小也是家境優越,隱隱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也恰恰讓人覺得最不舒服。”顧安寧倒是抓住了細節進行分析。

    “對,剛才見麵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至始自終,她都沒有正眼瞧我們,眼睛永遠是向上瞟的,那個眼神就永遠跟你不在一條線上,感覺她的目光是從那裏往上然後再從頭頂往下看,怎麽看都不是那麽舒服。”盧悠璿也有這種感受。她不是什麽都不懂,畢竟都在這個圈子裏。而且她和新聞界有不少的交流,看人的本事還是有一點的。

    “我這個媽呀,反正我是管不了,怎麽跟她說她都說不聽。煩死了,我爸也不管她,反正我啊,現在平時也不回家,算是躲個清靜。”王怡蕊搖搖頭,她想要的那種生活氛圍,和她母親的這種氛圍是完全都不一樣的。

    回到學校之後,幾人抓緊時間,趕緊把牆紙貼了。

    顧安寧仔細的估計了她們所買來的牆紙的長度,幾人相互幫助,從梯子上爬上去,自然是上鋪的先貼,住在上鋪的史儀雲和盧悠璿兩個,顧安寧等三人是下鋪,她們先把一麵牆所需要的牆紙大小比劃好,然後開剪,一卷一卷的牆紙被一點一點的小心的貼上,一卷一卷的廢紙被從上麵扔了下來,貼好之後還有人用塑料刮板在牆麵不停地來回刮,大概是為了消除氣泡。

    貼了一個小時,她們才完全搞定,最後還有幾塊牆紙多,全被貼了寢室的桌子。

    物盡其用嘛!

    完全貼完之後,幾人發現,她們還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地麵上的垃圾,她們買了一堆牆紙,是貼著用的,牆紙的背麵還有一層類似不幹膠紙的那種東西,貼的時候全部都順手扔下來了,因為那個東西實在是太滑而且太薄了,把它撕開之後很容易打卷,於是就一卷一卷的了,一卷一卷麽,就直接扔下來了。

    於是,後果就是,滿地都是啊!

    今天打掃寢室衛生的那個人好背…。

    最後發現,今天掃地的是朱欣妍。

    好吧!

    最後朱欣妍也是默默的打掃了寢室的衛生,但是,關鍵是,時間不夠了。

    快要上晚自習了啊!

    然後就各種手忙腳亂。

    最後總算沒有遲到。

    因為顧安寧是民樂團的,所以民樂團等一些學校社團最近一直都趁著晚自修彩排。

    所以她就直接去了。

    其實民樂團的節目排起來時間並不長,顧安寧的時間還是有很多都歸於自己支配,還是在恢複音質。

    因為現在的音質還是很不好。

    她不唱搖滾,所以就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營造一些低啞的沙啞的聲音,民族唱法的聲音都是相對比較明亮的,在音色方麵還是明亮清脆,恢弘為主,甚至有很多地方很多的歌曲都更加注重高音。

    在一些非常注重技術發揮的比賽和演出當中,包括現在有很多人都是弱化歌曲的感情,主要以發揮技術為主,所以會過多的把精力比較費勁的地方,比如說高音,在表現的時候,有一些因為音域,音區,和音高的限製,對於,整體氣息,力度,穩定度,保持度的要求會比普通的音更高一些。

    有的人就會在這個上麵表現的非常的吃力,當然有人是純粹因為技術不過關,但有的人會刻意的去追求這種技術上的表現,從而弱化整首歌的感情,削弱整體的效果。

    在很多人的時候,尤其是在競技類的舞台上,雖然也強調技術的運用,但是。情感一樣重要,在大型的演出晚會,更加著重的其實應該是人文的思想交融。

    歌曲能不能達到這個效果,應該才是歌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但是要弱化技術的表現,首先需要有過關的專業技術,音質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很多的情況下歌曲的音質都是非常的清澈,尤其是民族。

    有人說:“聽民族唱法的歌,就像是一股清流瞬間流進心中,那個感覺是非常舒服的。可以滌蕩心中任何的濁氣煩惱,動人的歌聲,有著淨化靈魂和心靈的作用。”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去藝術和文藝,但是並不能夠否認民族唱法的歌曲,在唱腔,唱法,情感的表達上都有它獨特的,別的唱法所不能及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優勢,應該是歌曲的包容性,音樂是一個很有包容性的載體。作為民族唱法,雖然看上去可能相對狹窄,很多人為了拓寬自己的歌路和發展方向,甚至一度朝著美聲的方向去發展,更有甚者,一直拿這個作為自己之後的曲風,當然也不能說這是一種錯誤,因為藝術是鼓勵創新的。

    因為有人學會創新,嚐試創新,由此也就有了跨界唱法和民美唱法,但是,也有很多人依然在堅持著純正的民族唱法,很少會在自己的演唱生涯中采用民美的曲風,即使有,也是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對於純正的民族唱法來說,它的包容性就在於,真正懂得唱歌的人,可以在不改變民族唱法本質的情況下,包容一些其他的東西。

    比如說地方戲曲,適當的運用地方戲曲能夠隊歌曲起到潤色的作用,並且能夠提升樂感和聽覺感受。

    比如江南的地方戲曲就給人婉轉清麗,極具富有江南的特色,而西北西南等地的地方戲曲則相對豪放粗獷一些,適合一些比較大氣磅礴的作品。

    而在民族唱法的歌唱家當中有很多人都有地方戲曲的底子,其中有不少的人在高中階段可能就是學的地方戲曲,她們單純的學了一種地方戲曲,然後在大學的時候改學民族聲樂。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們有著很好的地方戲曲的童子功底,而演唱歌曲在很大程度上拚的就是挺童子功,就看從小到大的積累到底有多好,而且在日常的歌曲演唱和創作當中,會帶有一些地方戲曲的發聲,氣息運用和共鳴的特點,所以有一些曲子聽起來就帶有地方戲曲的色彩,這樣也不改變民族唱法的本質,反而會讓整個歌曲增色不少。

    而在唱歌唱到一定的程度之後,逐漸就會形成屬於自己的個人特點,也就是會形成自己聲音的辨識度。

    不僅僅靠代表作,還靠自己的獨有的聲音,因為代表作是會被翻唱的,但是聲音是具有獨特的個人印記的,這是在正常情況下無法改變的,當然像她這樣遭遇意外的,那就另說了。

    很多人一聽音樂,就知道誰是誰那是誰,因為唱歌是要對聽眾的耳朵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個人的露麵,或者是一些曝光反而是次要的東西了。

    而對於她來說,其實比較吃虧的一點就是,她現在並沒有接受係統的學院式的聲樂教育,準確的說是還沒有接受完,而且自小的童子功底,說實話,雖然比較紮實,但也確實不如某些人。

    對自己到底幾斤幾兩,她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她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求學和精進的腳步,現在雖然她的年紀還很輕,但是聲音已經逐漸的開始定型,有了自己的一點特點。

    但是這次意外之後,很有可能會對她的聲音進行重塑,這種重塑,對她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究竟是讓她徹底告別以前的那種聲音。把她帶往一個比較糟糕的地步,還是說這次的磨難隻是上天給她的一次大考驗,大磨礪,讓她的聲音能夠更加的完美,並且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缺點,能夠盡快的做出改進呢?她也並不得而知。

    隻是現在她的音質沒有恢複到之前的狀態,聲音也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變,隻能盡快的做一些恢複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夠恢複到之前的聲音狀態。

    班級裏並沒有人知道她接受專業聲樂訓練,而且似乎沒有什麽人會鋼琴,所以她除了自彈自唱之外沒有別的選擇,這個時候她倒是開始懷念張悅了,那個辛辛苦苦給她做了那麽長時間鋼伴的姐姐。

    可惜她不在,真是想念啊!

    她在彩排室裏練了快兩個小時,後來看了看時間,考慮到寢室的門禁,和熄燈時間,這才回去了。

    她還得趁著在熄燈之前寫下今天的日記,要快點抓緊時間了。

    她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哪怕而是在交戰區和參加軍事演習的時候。隻要情況允許,她都會寫下日記,記錄自己每天的生活,同時寫下感想,因為她不希望幾十年之後回顧自己的人生,作為這個人生的擁有者和掌控者,她自己居然沒有任何的記錄,這是她無法想象的一件事,對於像她這樣的人來說,也許以後不會有太多的記錄,也許很神秘,但是作為自己。總是要給自己一些評價,總是要記錄下人生一些比較重要而精彩的瞬間。

    當然在十歲之前,她的日記隻是單純的,傾訴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十歲之後,她的日記於自己而言,更像是對人生忠實的記錄,和對信念信仰的另一種銘記。(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