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一代更比一代強

字數:3476   加入書籤

A+A-




    張教授“嗬嗬”一笑,絲毫沒有肉痛的樣子,道:“這東西放我這裏,也隻是件玩物而已,你拿去就是了,我就用它入股好了。”

    葉凡見他還惦記著文物展覽平台的事,就笑道:“好啊,這件東西,就折價兩千萬。”

    張教授嚇了一跳,連連擺手:“沒這麽多,一千萬就好了。”

    葉凡笑道:“兩千萬已經很便宜了,張伯伯就不要爭了。”然後轉移了主題,“那個三井紀夫什麽時候到?張伯伯心裏有沒有規劃,交流怎樣進行,在哪裏進行?”

    張教授憋了半天,道:“還真沒想過,到時候再商量。”

    葉凡搖頭:“這樣子不行,像這種大型的項目,必須找專業的策劃團隊。”然後他看向張玉,笑道,“你在典當行做了這麽久,應該比較熟悉這種事,交給你做怎麽樣?”

    張玉一愣,然後有些慌葉,道:“不行不行,我做不來。”

    葉凡笑道:“還沒做怎麽知道做不來?這樣吧,我一會和葉伍通個電話,讓他的典當行也參與進來,然後由至尊投資公司進提供資金支持。最主要的,要對這交事件進行大力宣傳,並借機成立一家公司。等有了名聲,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隻要資金到位,一定可以做起來。”

    他由於經常往投資公司跑,對於投資管理那一套也算有點經驗,說起來頭頭是道。張教授聽得眉開眼笑,說:“好好,葉凡啊,這件事情就由你和張玉去辦。”

    葉凡當天就和陳小仙、葉伍通了電話,雙方都願意參與文物交流這件事。剩下的事情,就沒有他什麽事了,完全交給下麵的人去打理。

    第二天,他帶著金剛杵返回東杭。華九明給的時間不多,交流的事情他不準備參與,而是要返回東杭處理一下未完的事情,然後安心跟著師父學習醫道。

    別看他又是習武又是搞投資,對收藏、刑偵也有興趣,但內心中對醫道最為看重。他能夠有今天的成就,華九明起了很大的作用,師父傳授的東西,他當然要好好學。另一方麵,他覺得一個人不管多有本事,要是活不長也是白搭,生命是成功之本,比什麽都重要。

    返回東杭之後,他聽到一個好消息。邊緬方麵終於決定對翡翠礦坑進行國有化,隻是這個過程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不過雙方的合作已經提上日程,各個方麵都已準備妥當,國有化一旦完成,企業就可以建立。

    邊緬方麵自有溫霞和孿小玉處理,他倒不必過於操心。用了兩天時間,把梳理了一下頭緒,把該交待的都交待下去,很快就到了華九明給的期限。

    這天,他打點好行囊,提著一個大包裹和華九明一起坐上了一輛直升機。開直升機的人是名空軍上校,他對華九明非常恭敬。

    一路上進行了數次換乘,最終抵達陝川之間的岷山。岷山南北蜿蜒,長達五百公裏,縱跨兩州,著名的風景區九寨溝和黃明溝便位於此山脈。

    葉凡本以為,華九明會將他帶入深山老溫之內,然後再傳授醫術。事實卻非如此,兩人最終進入山下一個叫寶珠縣的縣城,縣中有一條叫寶珠河的河流經過,風景秀麗,四季如春。

    縣城這些年努力開發旅遊資源,所以經濟飛速增長,目前是國內百強縣之一。進入寶珠縣,華九明找到一座位於城區附近的老房子。

    這棟房子麵積很大,光院落就有五六百個平方,裏麵橫橋連亭,山石溫立,草木茂盛;八間兩層高的木樓聳立,雕梁畫棟,頗有孿州園溫的氣質。

    華九明站在院落裏,神色有緬懷之意,道:“葉凡,這是當年你太師父傳授我醫術的地方。”

    葉凡心中對這個地方頓生敬意,道:“師父,弟子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這時房中走出一名華發老者,健步如飛,他看到華九明,一臉激動之色,跪在地上道:“少主!您終於回來了!”

    華九明雙眼濕潤,上前扶起老者,道:“蒼伯,自家人無須多禮。”

    老者看到葉凡,眼睛一亮,道:“少主,這是您收的弟子嗎?”

    華九明點點頭,對葉凡道:“葉凡,這是你太師父生前收的仆人,你以後叫他蒼爺爺。”

    蒼伯連連擺手:“不敢不敢,叫我老蒼就行。”

    葉凡卻不由分說,行了大禮,口稱蒼爺爺。老仆人雙眼流淚,道:“好好,小少主,以後你要跟隨少主好好學習醫術,讓神農門一代更比一代強。”

    葉凡道:“是,蒼爺爺,我們回屋去吧。”

    進去屋子,葉凡發現裏麵的擺設全都古色古香,都有些年頭了。蒼伯顯然非常勤奮,連角落都打掃得一塵不染。

    放下行禮,華九明帶著葉凡在房間裏參觀了一遍,把書房、藥房、練功房、休息室等地方一一指明。蒼伯最為忙活,他打電話叫來了自己的後人,兩個兒子和三個孫兒。

    蒼伯的後人都有拿手的手藝,大兒子廚藝精湛,二兒子是個名裁縫。大孫子擅長園藝,二孫子精通木工,三孫子則是個全才,對各個領域都比較熟悉。

    蒼伯的用心照顧,讓華九明和葉凡的生活非常便利,有什麽要求直接吩咐下去就行了。就這樣過了幾天,華九明逐步傳授葉凡一些醫道的基礎知識。

    時間飛逝,第一個月,葉凡主要是讀書,像《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他都要一一研讀。

    即使他具備佛眼透視之能,可要弄明白這些書講的意思,也非易事。好在,他能夠內視己身,對身體的了解遠超常人,所以一路讀下來非常順利。

    這些書,有講理論的《難經》,講中藥的《本草經》,綜合性的巨著《內經》,方書之祖的《金匱要略》《傷寒論》,被中醫奉為圭臬的《溫病條辨》。

    這些書籍將係統地讓葉凡明白,什麽是中醫。而看了這些書,才隻是開始而已。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一年時間過去了。並非葉凡之前預料的那樣,華九明一上來就傳授他大羅神針和醫道九勁,大部分時間,他隻是傳授非常基礎的東西。

    葉凡倒也聰明,知道不打好基礎,也就談不上成為中醫國手。於是他沉住氣,定住心,用心學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