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返祖歸宗

字數:4053   加入書籤

A+A-


    自此三不和尚便是踏上了他鄉之路,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三不和尚想要報仇雪恨,可是卻不知道仇家是誰,仇家又在哪裏,便隻能是順著自己的本心,一路走了下去。

    這一路上三不和尚經曆過被人追捧,被人利用,被人背叛,他也錯殺過真正的江湖豪傑,也幫助過不少的疾苦之人,總之有人恨三不和尚入骨,而有人則對他是感激涕零。

    這一路上三不和尚經曆了很多的人和事,也長了不少的見識,三不和尚的師父也當真是沒有騙他,僅是靠著《絕塵》的內功心法,三不和尚還真就成為了江湖中數一數二的高手,而且隻要是正宗的少林絕學,三不和尚也當真是一看便能領悟其中的精髓所在!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不和尚在江湖之中的名氣是越來越大了,而他也因此成為了許多江湖人士的座上賓,更有甚者主動把大把大把的銀子送給三不和尚去花,現在的三不和尚已經完全不用再為生計而去擔心了,可是他自己卻覺得自己現在活得並不輕鬆,他好似失去了方向,他好似迷失了,時間總能抹平一切,三不和尚心中的仇恨已經是淡下去了不少,甚至有些時候他自己都會忘記自己是為何削去了發,他自己的這一身武功又是從何而來!

    這身武功讓三不和尚過上了從前所不敢想的奢靡生活,一段時間內三不和尚完全沉浸於此,他利用自己在江湖中的名氣,利用自己的一身武功,到處的逍遙自在,每天的生活都是享受至極,他本就大字不識一個,也不通佛理,再加上自小就沒有享受過金錢所能帶來的快樂,因此三不和尚很容易的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酒肉和尚,唯一的一點原則就是,他從來不喝花酒,不近女色,這也倒不是因為佛門戒律,而是因為他的心中尚有牽掛,盡管那個人已故,可是他終究還是忘不了!

    每天的醉生夢死極容易讓人感到空虛感,也極容易讓人對自己的人生開始產生質疑,從一開始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到三不和尚他自己開始感到空虛,開始覺得生活在不停的循環,每一天都隻是醉生夢死,再到最後他自己開始質疑自己,開始反問自己,但卻又舍不得如此的生活,三不和尚是越來越覺得迷惘了,而這樣的日子一晃便是過去了六年!

    終有一天,三不和尚身邊的一個朋友猛然間的問三不和尚,道:“三不大師,依在下看來您並不像是自幼便入了空門,倒像是個半路出家的和尚,您不僅喝酒吃肉,說起話來也絲毫沒有半點兒佛家的味道,而且您的性情也更像是一個性情中人,您想必是出於某種原因方才遁入了空門,隻是不知三不大師之前是做什麽的,俗名又叫什麽,不知道大師可否告知在下?”

    當時三不和尚正端著酒碗,準備著一飲而盡,麵對這樣的問題,三不和尚突然表情沉重的放下了手中的酒碗,突然之間陷入了沉思。

    “對呀,他說的沒錯,我隻不過是個半路出家的和尚,我之前是做什麽的?我的本名又姓甚名誰?我是為何遁入了空門?我隻不過是一個酒肉和尚,隻是徒有其表罷了,可為何他們都一個個全都叫我為‘大師’呢?我到底是多久沒有清醒過了?我這一醉到底是醉了多久?好像是五年多點,又好似是六年多點,反正這一醉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以至於我自己都記不得了,我甚至都記不得自己是誰了,興許我是時候該醒醒了!”

    有些人一醉便很難再醒過來了,除非是經曆了足以改變其人生的大變動,方才能使其悔悟,而三不和尚則是在須臾之間便醒了過來,三不和尚的朋友不經意之間的一句話便已是點醒了三不和尚!自此他便放下了手中的酒碗,再次跟隨著自己的本心踏上了沒有終點的江湖路!

    這一次三不和尚開始變了,他開始學會了用心去看,用心去體會,他確實是蛻變了,隻是他依然沒有得出結果,雖然這一次他幫助了不少人,可是他的心中依舊沒有答案,並且在經曆了足夠多的江湖恩怨之後,三不和尚卻更加的迷惘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堅持尋仇,並且有些時候,他明明是出於好心去幫助別人,卻還會遭來罵聲,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並沒有變得更加清晰,他反而是越發的不懂這個世界了,越發的不懂這個江湖了!

    三不和尚不明白為何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如此的複雜,並且活得如此的累,有錢有勢的有他們的憂愁,勞苦之人又有他們的苦處,正所謂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且人人都有難言之隱。

    三不和尚想不通,又不知道要往哪裏去,便想到“自己怎的也是佛門中人,雖然不懂佛經,沒念過一天的經文,更沒有進過寺廟,但好歹也是個削去了發的人,而且自己的師父可是個正經八百的行腳僧人,雖然自己的師父曾經說過真正的佛經、佛法藏於貧苦的生活之中,藏於黎民百姓之中,根本就不在佛經的字裏行間,可是自己現在根本就什麽都不懂,也不知道該往哪裏去,又該做些什麽,況且常聽人說少林寺的主持方丈慧然大師是個有大智慧的僧人,常能開導眾人,普度眾生,自己心中已有疑惑,倒不如前去少林寺,這一來也算是個正經的和尚去處,二來也能和當世的高僧談談,我三不雖不識字,可話卻總能聽得懂,到了那裏咱也去拜拜佛爺,也讓他老人家知道他還有個弟子叫做三不。”

    三不和尚向來是個想到哪裏就做到哪裏的灑脫之人,說白了,也就是有點隨性,難聽點說就是沒心沒肺,於是乎,三不和尚便一路來到了嵩山少林寺。

    這剛到少林寺,三不和尚便被少林寺的古色古香和樸素之中所透露出來的霸氣給震撼到了,三不和尚以前常聽人說起嵩山少林寺,這頭一次來,單單是站在門外便已然感受到了少林寺的古樸和莊嚴!

    三不和尚看著少林寺,一邊撓著自己的光頭,一邊憨笑著說了聲:“乖乖,到底是天下所有和尚的家呀,這看起來就是他娘的不一樣,這可比那些個財主家的庭院看起來霸氣多了!”

    三不和尚暗自讚歎完後,便要往少林寺內進,哪知寺廟大門口兩旁站著的兩位小和尚卻把三不和尚給攔了下來,三不和尚雖說是從以前醉生夢死的生活之中走了出來,可是這酒他終究還是沒能戒得了,每餐飯仍需喝上幾口,因此此時三不和尚身上的酒氣還是相當重,特別是在這禁酒之地,他身上的酒香或者說是酒臭味就更加的明顯了。

    三不和尚被攔下之後,頗為不解的看著身前的兩位小和尚,瞪大眼睛說道:“你們這是作甚?攔著老子是為何故?你們沒看到老子也沒有頭發麽?告訴你們兩個小子聽著,老子也他娘的是個和尚,今天老子這也算是回家了,你們都給老子起開!”

    那兩個小和尚能在少林寺門前做個接待,又怎麽會沒有一點兒的見識和武功呢,少林寺和武當派自古便是江湖之中的泰山北鬥,在江湖之中的地位極高,每年單是前來少林寺的江湖俠客就多不勝數,香客則是更加的多,因此這門前的接待必是見多識廣、有眼力勁兒的和尚,別看這兩個小和尚年齡不大,可是在這門前做接待也是有些年月了。

    這兩個小和尚從三不和尚站在台階前打量少林寺起,兩人就在不斷的打量著三不和尚,這三不和尚看起來哪裏像是個出家之人,長得是凶神惡煞,身形又如此碩大,說起話來也是聲如洪鍾!雖然他也是個光頭,可是這頭上卻沒有一個戒疤,穿的衣服也不是百衲衣或袈裟,隻是尋常的百姓衣服,這一到跟前還有陣陣的酒臭之氣,這哪裏可能是一個和尚,說他是個土匪也不為過!

    正因此,那兩位小和尚這才攔住了三不和尚並回答道:“阿彌陀佛,施主,此乃佛門淨地,飲酒者不得入內,還請施主回去醒了酒,改日再來造訪。”

    三不和尚提高了嗓門,極為不悅的說道:“你們這兩個小和尚是沒聽明白老子的話嗎?老子也是佛門中人,老子也會阿彌陀佛,隻是老子不想說罷了,咱們可都是佛爺的弟子,怎的你們能進,老子就不能進了!”

    那兩位小和尚聽了三不和尚的話後,也不生氣,依然是語氣平淡的對三不和尚說道:“施主,您說您也是出家之人,可有何憑證?”

    “憑證?”三不和尚撓著頭,頗為不解的說道:“怎的?這當個和尚還需要憑證?老子這光頭不就是憑證嗎!”

    “阿彌陀佛,施主,削去了發不一定就是出家之人,出家之人六根清淨,嚴守佛門戒律,且每一天都要佛前誦經,除了削去了發之外,頭上還有戒疤,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憑證,度牒或者是戒牒,度牒乃是朝廷發放,拿了度牒就是朝廷所在冊的僧人了,而戒牒乃是寺廟主持方丈或者是為您所剃度的師父所發放,這是證明您踏入了佛門,從此開始遵守佛門戒律,敢問施主可有這兩樣憑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