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命運輪回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A+A-


    三不和尚聽不懂佛經,不知道那些個和尚在念些什麽,他隻是覺得此刻自己心神寧靜,宛如新生,他願意就此一生,一輩子都沉浸在這寧靜當中!

    直到誦經結束,三不和尚還未回到現實當中,他的耳邊,他的腦海中還在回蕩著眾僧誦經之聲,他早已閉上了雙眼,他完全的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過了許久,慧然大師輕輕拍了拍三不和尚,而三不和尚也在這時回過了神來,三不和尚緩緩的睜開了眼睛,大殿內早已不見了誦經的和尚,而是來來往往的香客,這些個香客懷著各自的目的,或求心靈慰藉、或求一家平安、或求子嗣,也有求問仕途和婚姻的。

    三不和尚四周看了看,便站了起來,這一站,三不和尚差點就跌倒了,因為他盤膝而坐的時間太久了,雙腿已是麻木了,三不和尚簡單的活動了一下雙腿,便向慧然大師問道:“慧然大師,三不……”

    三不和尚剛欲發問,慧然大師卻一擺手,打斷了三不和尚並對他說道:“現在這裏香客眾多,再待一會兒恐怕老衲就難以脫身了,你先隨老衲來吧。”

    慧然大師說完便走出了大殿,而三不和尚也依言緊跟著慧然大師,兩人一前一後的走著,都不說話,也走得很快,沒一會兒,慧然大師便領著三不和尚來到了一個幽靜的禪房之內,慧然大師坐在桌邊,倒了兩杯茶,手指著對麵的座位,說了聲:“坐下說吧。”

    三不和尚坐下之後,心中本有話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如此一來,三不和尚倒顯得有些拘謹,三不和尚幾次張口,卻都又閉上了,隻得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茶。

    慧然大師看著三不和尚的樣子,突然覺得這個大和尚還是有些可愛的,不說別的,他這不自然的模樣還真有點憨態可掬。

    “既然你不說,也不問,那麽老衲就先問你了,不知這些年來外麵的世界如何?江湖又如何?你可否講給老衲聽聽?”

    三不和尚不明白慧然大師為何會如此問,便回答道:“大師,三不不明白你如此問的意思,三不天資愚鈍,有些什麽話你還是說明白的好,三不可不會兜圈子。”

    慧然大師淺笑道:“老衲問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根本沒有其它的意思,老衲自二十七年前進入這少林寺以來,便再也沒有踏出過少林寺的範圍了,今日在這寺廟門口因為你的到來,老衲還下了台階,這可是老衲十五年來頭一次下台階,也是第二次,第一次便是送我師兄遠行之時。”

    三不和尚聽後,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驚訝的說道:“你二十七年沒出過這寺廟了?你不會是真的十五年來就連這寺廟的大門都沒邁出去過吧?”

    慧然大師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這寺廟對於老衲來說是畢生修行之場所,也是畢生懺悔之地,老衲心中有罪,不敢踏出少林寺半步,這裏是很多人的心中聖地,也是眾多香客的祈福之地,但是對於老衲來言,這裏更像是一座牢籠。”

    “牢籠”?三不和尚不敢相信的說道:“既然如此,大師為何又要在這寺廟當中呢?你可是這裏的方丈主持,你要走恐怕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見吧?而且你的武功還那麽高,你為何要把自己困在牢籠裏呢?”

    慧然大師道:“這與武功的高低無關,是老衲自願而為之,從老衲決心遁入空門時起,就決定這一輩子不再踏出寺廟一步,隻是因為當初投身在了這少林寺中,因此才二十七年未出過此寺廟。”

    三不和尚還是不懂,於是繼續問道:“二十七年,人生可沒有幾個二十七年,大師你這二十七年豈不是荒廢了?為何要跟自己過不去呢?”

    慧然大師道:“老衲並沒有跟自己過不去,這隻是一種修行方式而已,修行之所多為牢籠之地,多少高僧一輩子都在苦修,你的師父亦是如此,他把天下當做自己的修行之所,因此遊曆四方,而老衲以此寺廟為修行之所,因此也未曾踏出半步,你的師父以餓其體膚,嚐盡人間百態為修行的過程,而老衲則以清心寡欲、孤獨寂寞為修行過程,其實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隻是過程不同罷了。”

    慧然大師看了一眼三不和尚,發現他還是懵懵懂懂,於是對著三不和尚微微一笑後,繼續說道:“所謂修行,實為贖罪,有罪之人方才悔悟,悔悟之人方才有決心和毅力去苦修,去向佛祖懺悔自己以前所犯下的罪孽,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這個道理。”

    “俺不懂,按照大師你說的,壞人還更容易成佛了,到最後還是苦了窮苦的老實人了?俺雖然不懂佛經,也聽人說過,佛祖說‘眾生平等’,這樣一來,還有平等之說嗎?難不成佛祖也有偏袒?”

    慧然大師道:“有善就有惡,有黑就有白,世間萬物不論何時皆不可能平等,平等之說隻不過是理想而已,根本不可能實現,要是眾生真的都平等了,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亂,誰去做廚子?誰去做賊?沒了賊,那麽官兵又有何存在之理?都平等了,誰又願意種莊稼,哪個人不想過奢逸的生活?誰又願意流血流汗?不論哪朝哪代,都是流血流汗的多,貧苦百姓多,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就是現實的生活。壞人欺辱他人,最後終將有所報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好人受人欺辱,也是對其的考驗,不論如何,始終向善,始終不向邪惡妥協,盡管日子過的清苦,可還能保持一顆善心,這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俺也是一路遊曆而來的,這一路上見過不少疾苦之人,有些人是自己活該,而有些人則就是真的可憐了,相反的那些富貴之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吃的可是百姓辛苦種出來的莊稼,穿的可是婦女所織的衣服,可他們還都看不起老百姓,看不起耕種之人,他們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過這也不能全怪他們,有些人也是賤骨頭,甘願為他人所奴役,骨子裏就認定了自己是奴隸命,說到這裏,俺就想問問大師,有命運一說嗎?難道人的這一生真的就是注定好的了?”

    慧然大師喝了一口茶,然後笑道:“本來是老衲先問的你,哪知還是老衲在回答,一開始老衲隻想知道外麵的世界和江湖,而現在你我卻又在空談。命運之說,自古有之,上至聖賢,下至百姓,無不信任命運輪回之說,身為佛家中人,自然也應該認同這個道理,因為命運輪回乃是佛家信奉之一,老衲在未出家時,根本就不信這些,認為這些說法隻是為了愚弄百姓,真正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者,然而在經曆了一些事情之後,老衲內心的想法變了,有些事情使之不能不相信命運之說,已經非人力所能為之,曾經老衲也問過自己,莫非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莫非世間真的存有神明?也就是在那時,老衲的內心已經動搖,已經開始質疑,然而當老衲懷著放棄從前、重獲新生的念頭投身空門後,一段時間過去,老衲又發現命運或許真的不存在,身在佛門,理應更加相信命運才是,隻因老衲聽得多了,見的多了,每日前來的各個香客都有自己的憂愁、煩惱,他們說與老衲聽,是想尋求解答或是指點,他們全都堅定的相信命運之說,可是他們卻又全都沒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到了現在,老衲相信命運,但卻認為命運也仍能被人所掌握,努力的活著是一回事,懶惰又是一回事,選擇的對了便很容易,選擇的錯了便活得很累,說到底,命運確實有之,可人也能左右命運,人之本身便是命運中的一環,而且是最為重要的一環,而命運也是以人為主,因此人才是第一位的。”

    三不和尚很努力的聽著慧然大師所說的每一個字,聽完之後,三不和尚很認真的在心中捉摸了一番,然後說道:“大師,你可把俺給說糊塗了,這命運嗎,要麽有,要麽無,要麽是命運操控人,要麽是人操控命運,怎麽聽你的意思是相互影響的?難道這命運不是天注定,也不是人注定?”

    慧然大師道:“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每個人的經曆也都不相同,何必執著於到底是命運操控人生呢?還是人生操控命運呢?答案不是靠別人給的,而是憑借自己感悟出來的,別人告訴你的,隻是他的人生答案,並不可能適用於你的人生。”

    三不和尚道:“也就是說一個人一個答案了?”

    慧然大師道:“正是。”

    三不和尚道:“既然是這樣,那還要佛祖有何用,都靠著自己去領悟,自己去尋找答案,那佛經的價值又何在?除了佛家,還有道家,難不成這些都沒有用嗎?反正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去領悟,又為何要去相信這些教派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