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完成建設與新的開始
字數:3167 加入書籤
運輸機內的空間雖然大,且它們都被安放在特殊的車廂之中,但這不是長久之計,還是盡早為它們打造一處繁殖之地才行。
因為林沐抓回的動物都是食草的,所以沒有什麽威脅,林沐在建造他們的繁殖場時,直接按照種類給它們挖掘了居住地。
而外麵的大空間,則種植它們喜歡食用的植物,雖然地表的草料也能喂食,但相比它們習慣的進食種類,還是保持原狀為好。
不過相比香鹿這些動物,林沐帶回的一種生物比較特殊,就是被他取名為晶眼蟲的生物。經過長時間的觀察飼養,林沐發現這種蟲子似乎是以含有原力的礦物為食。
這無疑加大了它的飼養成本,不過相比它出產的晶體,這點付出還是足夠的。顧老師經過研究後,發現這類晶體可以應用到通訊設備之中,按顧老師的意思來說,這種通訊設備將無視電磁幹擾,且可進行超遠距離的通訊。
不過顧老師並不是特別看重這晶體,他更傾向於量子通訊的研究。不過這並不能降低其價值,因為生物雷達的研究團隊非常看重這種材料。
李廣文所帶領的團隊更加注重晶體另外一個特性,就是它對原力波動的反應。以李廣文剛剛遞交的研究報告來看,他們已經找到了研究方向,並且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實驗。
而實驗結果非常理想,試製的實驗設備已經可以清晰的探測十米內的生物,尤其是原力生物和武者,這設備都能非常精確的掃描到。
這說明了李廣文的研究方向是對的,隨著研究的繼續必然能夠設計出一款超遠距生物雷達,這對基地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防禦手段。
林沐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興奮,以至於顧老師拿出覺醒名單時,林沐毫不猶豫的就應下了。而那份名單中,李廣文帶領的團隊就占了近半人數。
所以說,這種晶眼蟲的價值非常高,以至於林沐毫不心疼的拿出大量的原力礦飼養。此時之前抓回的晶眼蟲已經開始產卵,待蟲卵孵化,晶眼蟲的數量將會很可觀,定然滿足生物雷達的研究和製造需求。
而說起這個,就要再次提一下林沐對飛矛式導彈的研究,這是遠距離擊殺目標的強悍攻擊方式。已經完成戰機設計的謝舜再次挑起重擔,負責開發這一武器。
表麵看來這武器似乎沒什麽難度,和文明時期的導彈很相似,但實際是,它們雖然攻擊方式相差不大,但技術難度卻不知翻了幾倍。
此時是末世,原有科技受到非常大的製約,就拿通訊來說,電離層的巨大擾動還有地磁的周期性變化,將電波類通訊直接阻斷,根本無法使用。
那麽如何遠距離操控飛矛式導彈的精確攻擊,這就需要通訊方麵的研究,而除此之外還有雷達鎖定,這些難度可以依靠顧老師和李廣文進行解決。
但飛矛式導彈的動力設計,氣動布局等等,都需要重新的研究。畢竟它的目標是原力獸,需要更強更高的速度才能擊中目標。
而且林沐建立這個研究項目,主要為了遠距離的摧毀蟲巢,抑製蟲類的繁殖。而一般的蟲巢都處於地下深處,如此的話,這飛矛式導彈的設計自然更加難度。
好在現有的科研團隊人才很多,大家集思廣益也能推動一下研究進度。而謝舜作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也算是統籌研究團隊,將各種研究成果融匯應用。
…………
林沐建造完這些空間後,便開始準備轉移運輸機中的動植物。不過考慮到外界因素,林沐打算將車廂整體遷移。而這就要麵對一個問題,就是通道太窄了。
林沐思考一番後,也就再次給自己找了個活,就是修建真正真正的出入通道。這個通道林沐可不是像之前那般對付了,因為原本的設計尺寸很大,這是一個直徑兩百米的巨型豎井。
林沐設計這個通道的時候,是考慮到以後將建造的大型機械,為了方便它們的出入,林沐隻能建造一個大型的通道,而這通道的建造要求也非常的高。
畢竟這個出入口直接聯通了地下基地,所以其防禦力必然要求極高,絕對不能讓外界的威脅通過此處進入地下,因此,林沐設計時,通道內的隔離層厚達二十米。
這二十米的厚度都是由高強度材料構建,滿足抗腐蝕,抗高低溫,硬度高韌性強等等特性,而能滿足這些的材料製造,此時隻能依靠林沐,所以林沐接下來有的忙了。
在城牆漸漸完成合圍,並開始進行增加高度的建設時,林沐則在鐵礦中大量的分解礦石,除了建造通道所需外,林沐也要儲備一些材料,為接下來的製造做準備。
當地表上的積雪已經差不多消失的時候,林沐完成了通道的建造,而城牆也完成建設。此時除了最外圍的護城河還在進行最後的挖掘外,基地內的大工程終於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完成。
整座城牆隻有一個城門,是由林沐親自製造的厚重合金閘門,其由城牆內部設施的鉸鏈控製,可以非常方便的完成開啟和關閉。
而巨大的通道則更像是一個平台電梯,當平台升起,地表的的防護門將滑向兩邊,露出其下的通道。而這樣的防護門在通道之中還存在著多部,最大程度上保證地下基地的安全。
此時運輸機也被安防到了地下空間,其內的動植物也被轉移到特意開拓的空間之中。原本的避難所別改成了小型通道,而所有的幸存者也都搬入居住區。
此時的基地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建設,接下來的日子便是靜待真正模式的到來,並在危險的末世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處永不陷落的基地。
通過這段時間的忙碌,林沐和大量幸存者的共同努力下,地下空間被開拓的非常巨大,各個功能區初見雛形,內部秩序井然,每人都被分配到自己負責的工作。
而此時也是正是成立各部門的時刻,團內主要成員再次聚首,開始為搭建基地的管理框架而建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