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0033馭萬物而不能馭一心,霸天下而不能護生靈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遠處天際,仿佛有誰在輕聲的歎息。
又仿佛琴音傳來,卻猛然弦斷,斷了這一世癡纏。
夢醒時分,終於見了真實,那是一場萬木春後的沉寂。一世兄弟,就這樣彼此站成了岸。
那就這樣了嗎,從此山水不相逢?
……
終於淩羽低歎一聲,緩緩開口,說:“你遣散手下,昭告天下。我棄少君之位。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容身?”
趙非庸目光尖銳,似要插進人心一般,盯著淩羽,說:“你這少君是白做的嗎?你的腦子呢?現在收手,將來會死無葬身之地。”
“你也知生命可貴,為何卻賤視他人的生命?”
“人與人注定不同。我並不懼死,我自有宿命。”
“你既固執己見,我亦不能隨你。”
……
天地再次安靜了下來,有寂寞的風,在輕輕的吹著。
趙非庸微微一笑,轉身對馬良說:“世叔,勞煩您把趙盈帶上懸崖。”
馬良不屑一顧,冷聲說:“你們吵昏頭了?先送這小子上去,再來帶趙盈,不就行了嗎?我可是老人家,事事都要煩我?”
馬良竟還有心說這些?究竟在想些什麽?
趙非庸也不生氣,淡淡的說:“謝世叔指點。”
趙盈見趙非庸神態黯然,安慰說:“哥哥,二哥一時難以接受,慢慢便會好的。”
趙非庸點點,一笑說:“我知道的,你忍耐片刻,我去去就來。”
趙盈點點頭,小狼匐在趙盈的懷裏,眼巴巴的看著淩羽。淩羽頓覺欣慰,向它招了招手。
趙盈見如此情形,便將小狼交於淩羽。一人一狼,四目相對,天地間仿佛有牽絆在輕輕的回蕩。
趙非庸把淩羽爆在懷裏,說:“父王在世時,曾為你取名,易軒。”
易軒和非庸,到有幾分對仗之意。
淩羽象征的掙紮了一下,便安靜了下來。不管趙非庸是對還是錯,上崖顯然是對的。何況一奶同胞,血脈相連。
血脈,是一種本能,一種責任,一種對天地造化的呼應。
風在耳邊響動,轉眼就到了崖前。淩羽緩緩開口,帶著一絲倔強,帶著一絲無奈,說:“我的名字叫淩羽。”
趙非庸不動神色,隻是說:“我們要上去了,若有不適,你與為兄說。”
兩手用來抱著淩羽,趙非庸隻能在著垂直的山崖上跳躍著。
忽然,一道靈光閃現。如果此時,攻擊趙非庸的膻中穴,必可以殺了他……
淩羽在猶豫,他不忍,也不敢。在刹那芳華和滿目狼籍之間,不斷徘徊,黯然傷神。
……
你有你的宿命,我有我的守護,就讓原本的生離,在此刻化為死別。
也許,這隻是一場飛鳥與魚的相逢,相望一眼,便各自走遠,隻留下彼此不能理解的看見。
如果有來生,能否即空即色,無糾無纏,相忘於江湖?
終於他抬起了手……
突然,趙非庸吐出一口氣,說:“易軒,你頗為消瘦,不曾想卻如此沉重,為兄休息一會。”說著把淩羽放到一塊突出的涯石之上,接著說:“易軒,我知你定有歉疚和絕望,有些東西終究無法守護。你有渡天下之心,可有渡天下之能?”
見趙非庸目光灼灼,淩羽一怔,暗想:“難道他發現了?”
不管發現或沒發現,顯然趙非庸無說破之意,淩羽定一定神,說:“我無渡天下之心,亦無渡天下之能,我隻願世間和平?”
趙非庸長歎一聲,搖了搖頭,說:“何為和平?”
“不要在打機鋒了,這不是道理。”
“道理?為兄沒那麽壞!弱者是否該死,我不知道。我卻知道,強者定要建立不朽功業,否則愧對天地。”
“馭萬物而不能馭一心,霸天下而不能護生靈,這就是你要的?!”
趙非庸一生長歎,說:“洪流將至,無人能避。將來你必能理解。好了,繼續吧。”
懸崖真的很高,過了半個時辰,依舊不見崖頂,山崖卻越來陡峭,幾乎無容腳之地。
淩羽卻再生不起,殺死趙非庸的念頭,趙非庸的話,對他有些許觸動,和平究竟是什麽?哪裏有真正的太平呢?
“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這是聖人的境界,而非現實的法則。
淩羽似乎理解了馬良,之所以不願攜自己上崖,是為讓自己和趙非庸相見。有些事情,必須當麵說清楚,否則將來必有遺憾。
過了許久,終可見山崖的盡頭。
淩羽並沒有興奮,若這懸崖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該多好!
陽光明亮,灑在大地之上,崎嶇不堪的山崖,有斑駁的陰影。
有風吹過,山崖上的花草隨風搖擺。
這天地依舊明媚……
那片被削平的山頭,散落著大小不均的石頭,殘枝斷木橫躺於地,劍痕縱橫於峭壁、山石,樹木、花草之間……
崖上趙清,趙儀和趙伶都在等待消息。見淩羽被趙非庸攜帶而上,都是大吃一驚,如果淩羽還活著,她們的妹妹呢?
趙清麵帶憤恨,盯著淩羽,說:“我親手為小盈報仇。”
趙非庸一笑,說:“妹妹啊,他是易軒,是我們失散多年的弟弟。”
輕風過樹林,若驚雷一般,在每個人的腦海內沸騰。所有人都懵了,直直的盯著趙非庸,仿佛沒聽明白一般。
趙非庸將淩羽放在一塊石頭上,先是拿出淩羽的玉佩,接著有展示了淩羽的手臂,又撩起淩羽的一縷頭發。
淩羽若稀有動物一般,吸引著所有人的眼球。
趙清的的憤怒凝固了,為什麽會這樣?殘酷的現實下,竟然掩蓋著如此的糾結?此段牽絆,為何會以如此方式來到?
她第一眼見到淩羽之時,一頭青發,便讓她有所感應,隻是她不信這世間有如此巧合。
見眾人如此,趙非庸開口解釋說:“玉佩在此,胎記為證,易軒亦與母妃有幾分神似。”
趙清本已相信,見趙非庸如此說,便向前一步,走待淩羽麵前,拉起淩羽的手,卻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