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042滔滔大勢和一條生命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幸好,這是他自己房間,映入了他眼簾的一切,都是溫暖的。
熟悉的味道,飄浮在房間。柔和的月光,若溫柔的手掌,將他拉了回來。慢慢的,終於平靜了。
正當他要閉上眼睛,突然一個靈光閃現,明焰回來了?
無為殿裏,淩智真人親口說:“知會了明珠峰,是明焰嗎?”
附加的記憶,是真的嗎?
天亮了,昆侖山上,陣陣鳥鳴聲,清脆悅耳。
淩羽不想起床,隻因他不想麵對。可人生的一切,有多少能夠逃避呢?
……
到了前殿,楊崎和藍靈依舊守在門外。顯然,那些人不打算放過他。
淩羽不由得暗自傷懷,說:“楊師兄,藍師姐二位安好?”
楊崎和藍靈,都笑了笑說:“見過少君。”
“當當當……”鍾聲緩緩響起,宣判的時刻到了。
淩羽似乎輕鬆了一些,勉強一笑,說:“我去玉虛殿。”
楊崎一笑,說:“少君請便,我們隻是看守聖雛居。”經過昨日相處,他也稍稍放開了拘束。
遠遠的看去,大殿裏坐滿了人,隻差淩羽這個主角了。
事已至此,也無需糾結,淩羽大步邁入玉虛殿內,未理會任何目光,昂首走向殿中,給淩智真人行禮。
淩智真人點了點頭,淩羽起身,走至少君之位,微微撩動長袍,緩緩的坐了下來,身體直立,眼掃大廳,所有人的表情,在一瞬間便盡數被噬取。
和他想的一樣,所有的眼睛,都在盯著他。有疑惑,更多卻是憤怒?也許這才是修仙正道應有的表情?
風起雲動,黑暗將至,暴風雨要來了……
寂靜的天地,被淩智真人打破了,他淡淡的說:“諸位修仙同道,淩羽之事,想必在座各位都已知曉。雖說這一切,於劣徒無關,但牽涉了諸多門派。本教本著慎重原則,請諸位同道和同門,說說自己的看法。”
大殿更加寂靜了,又過了片刻,有人開始張望,看向自己的“領頭人”。
蕭衝與成長老對視了一瞬,成長老微微點頭,站起身,說:“稟教主,屬下以為,淩羽事前雖不知曉,但與魔人勾結已是事實,理應按教規處置。”
成長老一副大義凜然,自得其意的樣子,讓淩羽不由的暗自歎息了一聲。如此快樂之人,真是少見。想到淩智真人的囑咐,他緩緩開口,淡淡的說:“成長老,我位居少君,你怎能直呼我名?”
成長老臉色一變,怒道:“你乃神教叛徒,怎擔少君名分?”
“今日尚未有結論,此刻我仍是少君,你可知罪。”
“你……”成長老氣結,淩羽說的不錯,是他失禮在前,且殿內尚有其他門派,他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了。
眾人都看向了淩智真人,等他仲裁。
可淩智真人卻陷入了思考,一直眉頭微皺,就是不言語。
一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卻因淩智真人不表態,使得大家無法接茬。其實大家並不傻,已看出淩智真人的態度。既然如此,那就讓別人先說,
大殿之內又安靜了……
過了好長時間,關雄緩緩站起,說:“稟教主,血親是不能人為左右的,血親和勾結是兩碼事。”
淩智真人依舊不表態,皺眉思索。
蕭衝也站起身,說:“關師弟所言極是,可一人與天下相比,天下重,一人輕。寧枉殺,不放過。”
淩羽一怔,萬萬沒想到,蕭衝會如此說,不由得一笑,說:“蕭師伯,你入魔了。”
蕭衝也是一怔,剛剛落座的身形,不由的晃動了一下,自己所言的確有失,好在他反應機敏,隨即說道:“少君悟性,真乃當世少有,可少君能否證實自己的忠誠。”
“本少君回山,便是忠誠體現。”
“回山便是忠誠?以那趙非庸,怎能撼動神教,也許少君回山,是有其他目的?”
“誅其行而不誅其心,蕭師伯怎知本少君心中所想?若師伯總以己度人,是否也時常揣測教主所想。”
“哈哈,好一張利嘴。”
“就事論事,師伯又豈能證實,本少君不忠誠於神教。”
“骨傷兩日便好,此言可虛?”
“不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蕭師伯少見多怪了。”
“少君之言,在座各位誰能相信?”
“誰又能不信?”
……
沉默突然的來到了……
陽光黯然,有風淒寒,一曲恒古的歌謠,穿越了時光的禁錮,帶著寂寞而來,紛紛揚揚撩撥歲月,如泣如訴。
“歎零落,哭飄搖,雄魂何見教,破落江山紅顏笑……”
關雄思量許久,開口說:“蕭師兄和少君之言均為猜度,雙方都無證據,風聞豈能定罪?而今大敵當前,自毀教之儲副,實乃為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在下以為不可。”
玉虛殿裏,空氣凝重,渾渾濁濁,飄蕩於大殿之間。
淩羽覺得每個人的表情,都是那麽的怪異,隱隱之中,仿佛包含了什麽。
藍天,仿佛暗了下來……
突然一個聲音又響了起來,如一把利劍一般,撕裂了許久的寧靜,震動了整個玉虛殿。
百鳥宮宮主魯暢猛然站起,朗聲說:“稟教主,關師弟之話,太過仁義。少君與魔人是血緣關係,乃無法割舍之情。若他為了神教,背叛親人,他也不是好人。既然不是好人,本教豈能不防?”
這話說的大義凜然,沒毛病,太瓷實了。
背師,乃不義也,背親,乃不孝也。怎麽做,都是錯。如鏡子裏的八戒,裏外不是人。一直巋然不動的淩智真人,麵色也有了微微的變化。
淩羽冷笑一生,淡淡的說:“魯師伯,本少君請教一事。”
“少君請說,本宮主洗耳恭聽。”
“若魯師伯遇本少君之難,當如何選擇?”
魯暢似乎早有答案,哈哈一笑,說:“自殺以謝天地。”
“本少君何罪於天地?”
“何罪?若無罪,豈有如此身世?既然命途對舛,必是上天責罰,少君就該做順天應地之事,也當少受折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