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0144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即便為芻狗,為何不能安詳的過一生呢?
生靈所求多麽?
能夠畫閣聽雨眠,便為唯美。能夠雙燕臥木梁,便為和諧。能夠唱和幾遍,餘音婉轉,便為禮樂。
為人,為畜,所求都不多啊。
多乎哉不多也。
“大哥,小弟曾聽聞一個故事。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醫,名叫做扁鵲,世人讚其的醫術超神。
可扁鵲卻說,醫術高超之人,乃是他的兄長,因為他的兄長,能在病人得病之初,就可將病人醫治完好,以至於無大病過手,使得自己籍籍無名。
而扁鵲的名聲,則來至於,無法在病之初,將病人治愈,以至於病人由小病變為大病,雖可將病人治愈,卻在漫長的治愈過程中,消耗了病人的元氣。”
趙非庸笑了笑,說:“易軒,切勿癡迷於假象。就這個故事來說,未必是扁鵲所言,甚至扁鵲的兄長,都是虛構的。
再則了,我們不扁鵲,我們沒有太好的名聲,我們是中原人眼中的毒物,隻有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我們才能出現,否則又是一場混亂。”
淩羽陷入了沉思,趙非庸並沒有糾葛於這個問題,而是完全跳了出來。
也許走上野風穿行的山巔,才能一覽眾山小,才能看的分明、看的清楚。
他終於明白,趙非庸為何能以三十多年的修為,居蓬萊之長。這份智慧,確實有獨到之處。
他又陷入了迷茫,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
都說心靜無念,隨處都是道場。
可如何才能心靜無念呢?
需要多少痛苦的累計和屍山血海,才能頓一世覺悟呢?
頓悟了,就能一切皆明,知緣起,懂緣盡嗎?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對錯真的不需辨別嗎?
若此,何必對錯呢?
悟心道明,就可黯然的過一生嗎?
……
此次蓬萊之行,淩羽頗為滿意,趙非庸願於魔界聯合。
雖然他於趙非庸並不相諧,但畢竟是一奶同胞。
如果說,和水緣在一起,是一種親切和無拘,那麽和趙非庸在一起,他多了一份安全感。
在他的心中,對水緣還有一些不信任,他不能確定,水緣究竟要幹什麽,就是為了一統九州嗎?
如果水緣有異誌,趙非庸就是自己的依靠。
夜已深,冷月高懸天際。
海波之上,浪濤陣陣,一個孤單影子,疾馳在冷冷月光之中,在淡淡雲氣虛無縹緲間,劃過一道白光。
良辰美景,美不勝收。
中原聯盟爭吵不斷,名義上的聯盟首腦是鍾閑,但他不是冰雪神教的教主,麵對的都是各門派高手,甚至是門派之中的首腦,他有些壓製不住。
這也是當初冷漠的後遺症。
因為當初的冷漠,許多人已不在敬重冰雪神教了。
更讓鍾閑尷尬的是,中原聯盟成立多年了,許多重要的門派,一直沒有參加,比如說南風山莊。
天下四大派閥,黃曲寺覆滅了,長離門逐漸暴露出了虛弱。
在人們的心中,唯有南風劍莊可於冰雪神教並駕齊驅,可是南風劍莊無一人前來會盟,這是中原聯盟的一大損失,也是中原聯盟的一大尷尬。
話又說回來了,真正前來會盟,且拿出壓箱底實力的門派,很少很少。尤其羅馬教廷的存在,導致中原腹地的門派,將大量高手撤出中原聯盟。
有此可見,中原聯盟的實力很一般。
中原聯盟駐地。
各方勢力又進行了一次例會,落座以後,靖妄門的高手,站起來嚷嚷:“中原聯盟進不能滅天竺佛教,退不能保一方平安,我等留在此處,還有何意義。”
此人是靖妄門的第三把交椅,早想抽身回去了,可沒有必須回去的理由,所以耽擱在這裏,他的意見很大。
此言一出,不少人紛紛響應。
這種局勢鍾閑不能控製,冰雪神教執天下牛耳,是因為冰雪神教搞的定,其他人也能跟著沾光。現在光沾不上,還要費心費力,人心自然就渙散了。
幻蓮劍派的掌門丹琴客,冷笑一聲,說:“諸位都明白人,今日聯盟一旦解散,誰都逃不出天竺和尚的手掌,隻是早晚的問題。”
丹琴客說完,就有人反駁說:“聯盟存在的意義是什麽?我們不是目光短淺,是有心無力。”
丹琴客也並非是大智慧之人,隻是他的門派,在天竺人攻擊的範圍之內,所以他才如此氣勢高昂。
還有人接著說:“隻有兩種方案,一個就是聯盟解散,一個就是和天竺佛教拚死一搏。這麽耗下去,對我們不公平。”
……
鍾閑和舒哲很尷尬,本以為聯盟誕生,即便不能把天竺人稀裏嘩啦的全部幹掉,至少也能叮咣五四的揍一頓,他倆就可一戰成名。即便不能和傳說中的天道真人並駕齊驅,但被後世傳誦那是必然。更何況,一定能壓靈智真人一頭。
現在弄成這個樣子,他們很鬱悶,一直沒說話。
尤其是鍾閑,隻從任了這個聯盟長,幫人表麵上很客氣,關鍵時刻根本不給麵子。他甚至有些理解淩智真人了,麵對紛亂的人心,上位者並不容易。
這個時候,他說什麽呢,是不是鎮得住這些人呢?
但由不得他不說,爭吵不能在繼續了,一旦有人把臉皮撕破了,聯盟即使不解散,也徹底徒有虛名了。
鍾閑故作悠然的站起身,背負雙手,仰天望了一眼,說:“為何要自亂陣腳呢?自中原聯盟成立以來,天竺佛教,除偷襲了承乾門等少數幾個門派,其他的動作並不大。
中原聯盟未成立之時,天竺佛教幾天便能滅一個門派,這就是聯盟存在的意義。有如此非凡的成績,大家夥竟有了退卻之心?這是為何呢?
羅馬教廷在中原腹地的騷擾,威脅確實很大,所以我等更需精誠團,否則真要解散聯盟,大家便隻能坐以待斃了。
剛才有人提出,要和天竺佛教全力一搏,這個主意就很好,在下讚同,不知諸位是否覺得可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