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積弱的東脈

字數:2902   加入書籤

A+A-




    東脈羸弱已經有五百年之久,在這將近五百年內,因為明王宗大比時間間隔比較久的關係,東西脈之間曾經有許多次的小比。隻不過每一次的小比之戰,別說前三,就是前十東脈弟子頂多也不過一兩位而已,更不必說這第一的位置,東脈是一屆都沒有拿到。

    在李萬年沒有加入明王宗以前,東脈弟子礙於宗門密令無法對李萬年出手,就連女弟子被調戲,也隻能默默認了,再到後來,李萬年這種所有人眼中的“廢物”直接成了東脈首席弟子,但是除了少數幾人如方天豪直接又利益相關的人之外,大多數人仍然選擇了沉默。對李萬年如此,更不必說其他脈的弟子了。李萬年這種廢物級別的靈根,完全沒有凝氣,當初可以說是一介凡人,卻登上堂堂首席弟子之位,分明就是東脈的恥辱。

    其他脈的弟子碰見東脈弟子,奚落聲自然不會少,但是,東脈弟子仍然認了。

    這並非是東脈弟子樂意吃癟,說到底仍舊是實力。要知道,整個東脈,超過凝氣七層的三代弟子,竟然不滿五十人,即便是這半年增加了幾位,也不過是區區三十八人。再看西脈,整個西脈,即便是超過凝氣八成的,也有三十多人,至於算上凝氣七層的,人數已經是東脈的兩倍。

    至於南北兩脈,實力幾乎與西脈相仿,甚至在高階弟子方麵,更勝一籌,這個便是東脈,在明王宗四脈中一直抬不起頭的原因。

    這種積弱的情況,別說是普通的東脈弟子,即便是東脈的掌座潘雲和一些長老們也都是臉上無光,何況因為一直積弱的關係,哪怕新入門的弟子,也極少願意主動選擇東脈修行。

    後來方天豪出現,此人雖然不算是絕世天驕,但是以他的年紀能夠達到凝氣如此短的時間內達到凝氣八層的修為,也可以列為準天驕,畢竟原本東脈,在相同的時間之內,數他的修為增長最快。

    直到數年之前……出現了陳子曼,眾人之所以都稱之其為師妹,這也是有原因的。概是她的修行時間的確最快,入門最晚,甚至於比起李大奎等人,還要晚一些。但是她的修為……幾乎已經到了恐怖的地步,整個原本三脈弟子之中,能夠超過她的爭的不多。

    陳子曼來了東脈,隨後的幾年,願意來東脈的弟子一度多了不少,這也是幾乎每脈對陳子曼的加入都欣喜不已的原因。

    不過如今,東脈兩大天驕方天豪和陳子曼不約而同的離開了東脈,別人不知道的是,方天豪早已經死在李萬年手中,畢竟葉輕也從未向別人提起過方天豪的。

    但是,在五百年之前,東脈卻並不是這麽積弱的,事實上明王宗原本並非有四脈,而是……僅有三脈,東西兩脈統一稱為中脈,如今的東極殿,便是當初中脈最後一任掌座,也就是東脈第一任掌座的府邸所在,所以,西脈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東脈分出去的。一開始的時候,兩脈實力相近,東脈甚至還隱隱約約高西脈一頭。

    因此四脈之中,也隻有東西二脈的主峰幾乎是首尾相連,許多靈田、靈礦、洞府都相鄰,有些地方甚至很難分你我。

    資源有限,西脈弟子越來越多,東脈弟子越來越少越來越弱,兩脈之間許多地界原來就不怎麽分清楚。

    因此如今東西脈之間,從高層和普通弟子之間,都是紛爭不斷。即便是西脈掌座顧長青和東脈掌座潘雲,據說也關係十分不好,隻不過礙於同門同宗的關係,維持表麵上的和諧罷了。

    這次東西脈小比可以說是曆年來參與人數最多,獎勵也豐厚的一次。但凡凝氣七層以上的弟子,都可以參加此次小比,同時……如果有掌座推薦,哪怕是不足凝氣七層,也可以參加小比,隻不過,這樣的例子幾乎不可能出現罷了。

    畢竟,如同潘雲這般的高層,一向也極為愛惜臉麵,雖然某些高階功法和武技能夠彌補靈力修為上的差距,但是這也的例子實在是太少了。

    故而,一般凝氣七層以下的弟子,很少能夠參加這種比鬥。許多東峰弟子得知了潘雲也推薦了李萬年參加這次小比,根本是對潘雲的決定感到不可思議和莫名其妙。

    這一次的獎賞,也頗為驚人。首先,潘雲和顧長青做了對賭,隻要東脈的弟子之中,有人進了前三,顧長青便輸潘雲兩枚小天靈丹,倘若沒有,潘雲並輸顧長青一件煉靈七次的準靈器,據說為一麵極為不凡的青銅小盾防禦性準靈器,即使還是築基期的修士也很難破掉小盾的防禦。

    除此之外,兩人還直接拿兩脈中間的一條小靈脈直接當成了附加賭注。

    還有就是,對於參加的弟子而言,進入前三十,就有三百貢獻點的獎勵,至於前十,除了賞賜千點以上的貢獻點以外,據說還會由掌座親自選擇一處不錯的洞府給前十之人,至於前三,除了洞府優先挑選以外,還能夠落得價值不菲的丹藥和草木,最重要的便是,傳說中可以在金丹期以下,都能夠無視靈根進階一個小境界的紫氣升靈丹。

    這次的修為界限被限定在了凝氣七層,剛好也是能夠參加執事考核的修為標準。想李萬年這般,修為未達到,卻被很特殊的列為執事的,整個明王宗也沒有幾個。

    無一不是那些高層認為在某一方麵天賦逆天的弟子,才破例給予。

    這些事情,李萬年在半月以前還是一無所知的,不過這段時間李大奎來冷峰拜訪了幾次,才從他的口中知道了這些事。

    再過了三天,等到世俗界冬至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東脈東極殿前的那座有數層樓房高的巨型古鍾在整個東脈地域響了起來,立刻就有無數的東脈弟子紛紛從自己的住所中走了出來,至於凝氣七層以上的那些弟子,在其他弟子羨慕崇敬的目光中,露出了肅然的樣子,幾十道銀光閃起之後,便讓煉神巷所在的方位掠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