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贍養糾紛(下)

字數:9480   加入書籤

A+A-




    “僅此而已。我那時候不是要畢業找工作麽,中南的電視節目又是全國搞得最好的,想請您幫忙呢。”

    午陽問:“後來為什麽沒找我?”

    女記者說:“也是機緣巧合,後來采訪認識了這裏的一個副書記,電視台是他管轄,也就沒有去麻煩您了。有一次我們正好談到了您,那位副書記認識您,您還給他的市拉來過不少投資,他很感謝您呢。”

    “也就是機緣巧合罷了。美女,你不會是為了說這些吧?”

    “是這樣,我想將這個節目做兩期,第一期就是對您那些親戚的采訪,提出問題,擺明矛盾。第二期,就是剛才說的機緣巧合了,正在我們采訪時,您的媽媽帶著您來尋找離散多年的外婆,並且給予老人妥善的安置,讓老人度過幸福的晚年。我想,第一期的主題,是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第二期的主題,是宣揚以孝立身,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好,這個立意不錯,需要我做什麽?”

    “就是想請您幫我們勸勸您媽媽,讓她接受我們的采訪,還有就是采擷一些鏡頭。”

    午陽笑笑說:“我可以去勸媽媽,但你既然知道了我的身份,應該知道哪些是該禁忌的吧?”

    “當然知道,在節目中,不能出現您的名字和特寫鏡頭,但我們肯定會尊重事實,您母子本來就是正麵形象呢。”

    “怕就怕你們的節目做得太好,引起了轟動,別人把我人肉一番。然後又指摘我作秀。”

    女記者說:“您也不要顧慮太多。這又不是做那些嘩眾取寵的事情。這是弘揚正氣呢。”

    “好,你讓攝影記者過來吧。”

    攝影記者過來,正好姨媽和媽媽攙扶著外婆出來了,表姐去搬了椅子來,讓外婆在坪裏坐下。午陽這是第一次看到外婆。外婆的臉色很紅潤,臉上滿是笑容,可能是剛剛洗澡的緣故吧。

    午陽小時候很羨慕村裏的小朋友,端午節、中秋節都去外婆家拜節。可自己隻有在過年時才去外公家拜年,因為是後媽,媽媽也很少去看望外公的。

    女記者采訪了媽媽,當問到怎麽安置老人時,羅紅英說:“我兒子來了,先跟兒子商量一下吧。”

    母子倆走到旁邊,羅紅英問:“午陽,我的想法,是將你外婆接到家裏去,你覺得怎麽處理好?”

    午陽說:“好。如果送當地的敬老院,您還是不放心。媽。您看姨媽憔悴的樣子,也是苦命人,是不是也接過去?”

    “你姨媽可能要在家裏帶曾孫呢。”

    “咱們給表姐家留下一筆錢,給他們建房子,找兒媳婦。家裏的日子好了,表姐也就不用下地了,她可以帶孫子的。您跟表姐、表姐夫講清楚,姨媽過去了,伺候外婆的事情,隻要她動口,動手我們另外請人。劉家的三舅對外婆很好,我們也給他一筆錢。”

    羅紅英說:“好,就這樣吧。我讓你表姐夫去租一台中巴車來,送我們去車站。同時通知三個舅舅和兩個小姨家,讓他們去火車站送送你外婆。如果他們去送行,就都給一點錢,如果不理,咱們也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行,就按您說的辦,而且要多給一點。不過給錢的事情,千萬不能讓記者知道。”

    羅紅英笑笑說:“你當你媽是白癡呀?”

    媽媽去忙碌了,午陽找到大舅,“大舅,你知道您家裏的祖塋吧,我們一會去祭奠一下。”

    大舅說:“午陽,按農村的習俗,你媽媽是嫁出去的女,父親的墓都可以不用去掃的,就更別說是爺爺了,你就根本不用理這茬了。”

    午陽笑笑說:“那人家還從國外回來掃墓,孔夫子的後裔也經常回來掃墓呢?”

    “要掃你也應該去掃你黎家的祖塋,這裏不用你管的。”

    “那我就真的不去了啊。”

    “真不用去。等會路上停一下車,我去取新修的族譜就行了。來了這次,我以後可能也不會回來了。”

    記者的采訪沒有耽誤事,外婆沒有什麽要收拾的,姨媽的工作也做通了,隻等表姐夫租車來就可以走了。

    三舅急匆匆來了,後麵還跟著一個女人,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女人個子很高,徐娘半老豐潤猶存。兩口子都高,兩個孩子當然就高了,女孩年紀大一些,身高180厘米,男孩可能就有190多厘米了。姐弟兩個長得都很好,姐姐長相隨父親,顯得比較柔和,男孩隨母親,劍眉微微上挑,顯得很陽剛。

    “大姐,二姐,咱媽不能走。”三舅說話很肯定。

    姨媽說:“俺養不了,你們兄弟又不願意贍養,還讓老娘睡在草棚子裏麵?”

    三舅媽說:“咱媽既然已經到了俺劉家,就沒有再讓羅家女兒贍養的道理。你養不了,大哥二哥不養,就俺家養好了。咱媽已經苦了幾十年了,現在已經是89歲,俺盡心盡力伺候,也隻有那麽長時間了。大姐、二姐,俺現在也在養育兒女,懂得咱媽的辛苦,會好好伺候老娘的。”

    他們的女兒也說:“大姑、二姑,我都大四了,明年就畢業掙錢了,家裏就會寬裕很多。有時間我也可以伺候奶奶的,別讓二姑帶走奶奶好嗎?”

    姨媽說:“咱媽在草棚裏住了一個月了,你們早應該來接啊。現在都已經定好了,你們就別多事了。”

    三舅一家是好心,姨媽卻說他們多事,估計他們要生氣,羅紅英馬上說:“是這樣,咱也別爭了。咱媽神智很清醒,現在就問她老人家,由她自己決定。可以嗎?”

    看到姨媽和三舅一家都點頭。羅紅英就問:“媽。您願意去俺家裏住嗎?”

    老人搖頭。老人神智還清醒,故土難離啊。

    羅紅英又問:“您願意去俺家裏住一段時間,明年俺送您回來,好不好?”

    老人猛點頭,嘴裏還喃喃地說:“好,明年你送俺回來。俺去了城裏,怕被燒了呢。”

    老人連城裏實行火葬這事都知道呢。

    羅紅英說:“好,咱就這樣說定了。明年媽想回來,俺就送她回來,你們有時間去接也行。”

    三舅媽說:“這樣可以。明年麥收以後,我和老三去接。”

    午陽也拿不準三舅媽是真留外婆,還是做個樣子,免得給兒女和鄰裏留下不孝敬的惡名。三舅在家裏肯定是做不了主的,估計他也不知道老婆說的是真是假。

    還要等車,沒有事了,兩個孩子去跟奶奶說了一會話,男孩就朝午陽走過來。“哥,你今天沒上班呀?”

    午陽說:“請了半天假。你今天沒有上學?”

    “高三了。功課緊,每周星期二、星期五少兩節課,讓我們回來拿換洗衣服的。哥,我是劉大河,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黎午陽。你是弟弟,怎麽叫大河呢?”

    大河說:“我的名字是跟大伯、二伯家裏的哥哥取的,他們分別叫大海、大江。我姐姐叫棗花,出生的時候,正是村裏開滿棗花的時候。姐,你過來,這是二姑家的午陽哥。”

    棗花走過來,沒說話先紅了臉,“午陽哥,你很帥呢。”

    午陽笑笑說:“棗花妹妹很漂亮,大河老弟很陽光帥氣,兩個都比我高呢。”

    棗花說:“你們是吃大米,我們吃麵食,高一點很正常呢。哥,你有25歲了嗎?”

    “我滿了34,按北方的虛歲,應該是35歲了呢。”

    棗花笑笑說:“那真是看不出呢。在我的印象中,你們南方人都比較黑的,可哥比我還白呢。”

    午陽說:“我們中南長得黑的人不是很多,我又是坐辦公室的,很少曬太陽。棗花,你大學學的是什麽專業?”

    “國際貿易。”

    “怎麽現在有時間待在家裏呢?”

    棗花說:“我們學製四年,頭一年半是在國內,後一年半是在歐洲。現在大四了,半年在國內的公司實習,過了元旦就去歐洲的公司實習。我實習的這家公司,出口業務不是很多,也不用坐班,我就跑回來了。”

    午陽說:“學這個專業很有前途呢,一不小心就發大財了。”

    棗花說:“哥,我現在都後悔死了,不該學這個專業呢。畢業以後,國外的公司很難進去,進去了也攬不到國內的業務,沒有什麽收入。國內的公司,好的也進不去,差的就那麽不死不活的吊著一口氣。”

    午陽笑笑說:“你還是有資源的嘛。”

    棗花說:“哥是說我長得還過得去吧?我也就這唯一的資源了,看得蠻重呢。很多同學雙宿雙棲,我可不願意糟蹋了這唯一的資源,要待價而沽呢。”

    現在的女孩子,說起這些來,似乎是在說一件與己無關的事情呢,午陽也不能交淺言深,就笑笑說:“不錯,有誌氣。棗花,你是想進國有大公司,還是效益好的其他公司,或者是自己獨立門戶?”

    “哥有什麽說道嗎?”

    午陽不能暴露了,又希望能夠幫助她,隻能斟酌說話了,“想進國有大公司,我官卑職小,肯定做不到,願意去民營公司或者是接幾單業務,還是可以想辦法聯係的。”

    棗花說:“能自己接單,當然是最好的了。哥有什麽條件?要分成多少?”

    聽到她這麽問,一個新的想法在腦海裏形成了,“我不要分成,但條件是有的,就是想讓你將姨媽家的孫子帶出去,讓他幫你做事,待遇稍微給高一點。”

    “牛娃初中都沒有畢業,能做什麽呀?”

    “棗花,隻要你用他,總有適合他做的事。比如去做個倉庫保管員,收貨發貨,點個數總幹得了吧?”

    棗花笑笑說:“我明白了,你這是要關照我。也要關照他呢。好。這個條件我答應了。哥。還有嗎?”

    “沒有了。”

    棗花說:“哥現在想不起來沒關係,以後想起來了,再告訴我是一樣的。哥,我什麽時候可以開始呢?”

    “你先去跟學校聯係好,不參加實習自己做貿易了,但還是要拿文憑的。”

    “這個好說,學校最希望能夠這樣了,學生的業績越好。他們就越臉上有光,以後就越好吹噓。這就是一個電話的事情,分分鍾可以搞掂。然後呢?”

    “然後就可以開始了。去中南找我,我帶你去領差旅費,然後就去歐洲,談好所要購買的商品的價格,打電話給要貨的公司,讓他們匯款過去,你再組織發貨,貨到了。你的傭金就到手了。”

    棗花說:“那我今天就可以跟你走。我回去收拾幾件衣服來。”

    棗花邊撥電話邊走了,午陽找到羅紅英。“媽,我改主意了,您不要給三舅和姨媽家錢了。”

    “你有什麽好主意?”

    “我給生意讓三舅家的棗花做,讓她將姨媽的孫子帶出去,做成了生意,就有收入了,這樣也就不得罪大舅和二舅,更不用擔心被曝光了。況且,這生意給別人也是做呢。”

    羅紅英說:“你真有生意在那裏沒人做?可別為了照顧我的親戚,影響了你的生意,那就還不如直接給錢好。”

    “媽,您放心吧,不會影響的。我去年不是去了西北,安排人在那邊買地種植了很多葡萄嘛,去年就栽種了幾萬畝,今年栽種了30多萬畝,明年還有一部分要栽種。去年栽種的葡萄苗,明年就有少量葡萄出產,釀酒的工廠已經建好了,可收藏進窖的橡木桶還沒有采購呢。”

    “以前不是有周書記家的小倩在做嗎?”

    “現在她開銀行,忙不贏,不做這個了。”

    羅紅英說:“這倒是件好事。西北的葡萄園比滇南的大,需要的橡木桶更多,夠棗花做幾年的了。午陽,這樣的事情,不答應便罷,答應了,就要安排好,讓她做完了這個,還有其它生意做。”

    “好,我聽您的。”

    “還有,我要提醒你,棗花是你表妹,我和她父親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你可不能有壞心眼。”

    “媽,我可以不動壞心眼,可這種事情不是一個巴掌能夠拍響的。”

    羅紅英說:“你是30多歲的大男人了,人家是涉世未深的少女,如果發生了事情,責任肯定在你。午陽,棗花是漂亮,身材也好,可你堅決不能碰。你這些年往家裏領了這麽多人,我都沒有堅決反對過,棗花的事情,我堅決反對。即使你們有了私情,她也不能來家裏做媳婦,更不能給我留下弱智的後人。”

    “媽,我記住了。我去找表姐問問他兒子。”

    找到劉華,“表姐,你兒子呢?”

    “在地裏摘棗子呢。你找他有事?”

    “我想介紹他出去做點事,他可以走得開嗎?”

    “走得開,走得開。家裏的地,栽種了幾畝棗樹,幾畝梨樹,幾畝蘋果樹,剩下的就不多了。有我和他爸就可以管得過來了,他經常也是在外麵打工的。他有手機,我打電話讓他回來。”

    “好,你打吧,我嚐嚐家裏產的這梨。”

    是那種大白梨,表麵很光滑,肯定是套了紙袋的。咬一口,水汪汪的,蠻爽口,幾乎沒有渣,就是不太甜。家裏人肯定會喜歡吃的。剛才吃過蘋果,是那種紅富士,個頭很大,很脆,沒有冰糖心甜就是了。

    表姐打完電話,過來問:“老弟,咱家裏這梨可以吧?”

    “不錯,蘋果和梨都挺不錯的。表姐,家裏的蘋果和梨好賣嗎?”

    “不太好賣,價格很低。去年秋天水果商來收購,蘋果才一塊二,梨才8毛。”

    午陽說:“我們那裏有水果批發市場,我都有熟人,姐和姐夫是不是可以考慮做做這方麵的生意呢?”

    表姐說:“不知道你們那裏能賣什麽價,如果價格不高,除去運費和花費,就沒有什麽賺頭。”

    午陽說:“我可以打電話問問。”

    表姐說:“老弟,那些要貨的批發商,必須是你關係特別好的人才行。我們省的人,在外麵的聲譽不太好,人家不相信我們,有時候還故意刁難呢。你肯定知道,貨到地頭死呢。”

    “我跟他們的關係很好,不會發生這種事的。不過,商譽是慢慢建立起來的,做幾次生意,你們沒有讓人家說道的,即使沒有我出麵,人家也不會刁難的。”

    “那是、那是。俺如果不好好做,不光是砸自己的飯碗,也對不起你嘛。”

    午陽笑道:“表姐,你有這個認識,隻要把好關,就不會出差錯了。我打電話問問吧。”

    打電話給徐正良,他對什麽品種的水果,什麽價格,是張嘴就來,對運費也很清楚,得知是午陽的表姐想做這個生意時,表示隻要貨真,肯定就價實,易河的批發市場,每天來兩車,100噸都包銷了。最後還提醒午陽,讓他表姐不要去雇當地的車,給貨運信息公司打電話就可以了,準備好了貨再打電話都來得贏,可以節省3成運費,走綠色通道,不要過路費的。

    淥江和潭州的批發商不知道電話號碼,隻能回去問了,表姐肯定一下子也組織不了那麽多貨的。“表姐,紅富士蘋果,80以上的,用紙箱裝好,是每斤兩塊五,80以下的是每斤兩塊。大白梨是每斤兩塊。運費,裝50噸的貨車,是每公裏8塊,找貨運信息公司聯係貨車,便宜3成,電話號碼打114查詢就是了。”

    “好,我告訴你姐夫和外甥。”

    一會,一台後三輪摩托車停在坪裏,開車的是一個皮膚黝黑的小夥子,也是大高個,挺壯實的。“牛娃,這是午陽舅舅,是你羅家姨奶奶的兒子。”

    牛娃喊了一聲“舅舅”,又笑著說:“我還是第一次叫舅舅呢。舅舅,我給您洗棗子去,蠻甜呢。”

    邊吃棗子,午陽跟他說了讓他去跟棗花做事,他媽媽又說了販運蘋果和梨的事情。牛娃說:“舅舅,棗花姑姑那裏的事情,肯定沒有這麽快就要做的,我是不是先將家裏的蘋果和梨摘了,送過去。”

    午陽笑笑說:“牛娃很聰明,做事肯定不錯。”

    表姐說:“讀書不行,做事還是可以的,既勤快,盤算又好,不是他爸那個阿彌陀佛的樣子呢。舅舅喜歡你,棗花姑姑是留過洋的人,學問大著呢,以後跟著他們好好幹。農村的人實際得很,人長得再好,家裏沒錢,連門好親都找不上呢。以後出息了,農村娃咱還看不上呢。”

    “媽,舅舅,你們放心,我會好好學,好好幹的。你們坐,我去做飯了。舅舅在家裏吃飯吧?”

    “不了,你父親去租車了,車來了我們就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