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解決看病難
字數:8600 加入書籤
徐正良說:“去主政省府,這種可能性是有,但不是很大,畢竟太年輕了嘛。在易河再堅持兩年,*以後去潭州,到十八大再去主政省府,就完全有可能了。那時候您已經40多了。”
午陽說:“這是你們這些編外組織部長討論的吧?”
“嘿嘿,沒事瞎議論唄。老板,您去了潭州,我推薦我徒弟給您開車怎麽樣?”
“也是汽車兵?”
“對,現在是二級士官,家裏就是潭州的。人很不錯,技術更沒說的。”
午陽問:“你不跟我去潭州?”
“不去了,我也不想跟賀師傅一樣,撈個一官半職。隻要留著這個工作,讓不讓我開車都無所謂。”
“到交警隊去好嗎?”
“真的不去。我知道您是真關心我,最好是跟下任書記或秘書長講好,讓我自由,來不來上班都沒人管,錢少拿點不要緊。”
“行,到時候給你弄吧。”
這時陳磊來了,“書記,我們是不是去政府、人大、政協和軍分區走走?”
午陽笑笑說:“是應該去呢。正良,你在辦公室看家,來了人打電話給我。我肯定趕回來陪洪書記吃中飯。”
徐正良說:“好的。老板,中午要不要上酒?”
“準備吧,不要上桌。如果領導有興趣,拿上來就是了。”
這種事情確實很讓人為難,事先是沒有辦法確定的。領導興趣來了,沒有準備吧,未免太掃興。臨時去準備也耽誤時間;如果將酒擺上桌吧,就要有挨批評的思想準備。
市委和市政府之間隔了一棟多功能影視城,靠公路的前麵是綠化帶,綠化帶因為是建在地下車庫之上,高大的隻是一些熱帶的棕櫚樹。主要以杜鵑、紅繼木、梔子花、杜鵑花等灌木為主,被栽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圖案中間留了一些便道,午陽和陳磊兩個人就是走便道的,直線距離才500米,走這裏也不過遠了幾十米。
市政府的大門就顯得氣派多了。寬大的正門,上麵有門楣,門楣上掛著一個大大的國徽,正門兩邊都有側門,左邊的側門有一個全副武裝的武警戰士站崗。右邊是傳達室。側門兩邊分別往東西方向走,是一排三層的建築,左邊第一家是市政府信訪局,右邊第一家是市政府新聞中心。
武警戰士給他們敬禮,陳磊笑笑沒說話,午陽說:“小同誌,你辛苦了。”
戰士說:“為人民服務。”
兩人進門,傳達室的值班人員顯然認識他們。笑著說:“黎書記、陳書記,你們請進。要不要我派人帶路?”
陳磊說:“不用,我們隨便看看。”
政府的院子比市委大多了。沿著院牆的三麵,栽種了很多高大的樹木,那些樹徑兩米的櫧樹、椆樹,午陽有一些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是黎芝在蓮花山開采鑽石礦那裏移栽過來的,還有很多直徑在5、60厘米的銀杏樹。其它就是桂花樹、樟樹、玉蘭樹、羅漢鬆了,直徑都很大。隻要成活就成林了。午陽知道,栽這些樹的時候。陳磊還是在市政府上班的,就笑笑說:“老陳,政府是從哪裏搜羅來這麽多大樹的?”
陳磊說:“當時市長辦公會研究了一下,大家一致同意栽大樹。就決定讓大家搜集大樹的消息了。其實,隻要有錢,再多都可以買到。老板,這些大樹跟市委大院的那些樹苗比,是不是可以少生長幾十年呀?”
午陽說:“這是不是充分體現了政府有錢呀?”
人們常說,黨委有權,政府有錢,人大會舉手,政協會鼓掌,陳磊當然知道的。“老板,其實也沒有花多少錢。這些櫧樹、椆樹,不過每棵50萬,直徑50厘米以上的銀杏也是這個價格,其它樹木都不貴。咱們這一年多以來,從嘴裏省下來的錢,都足夠買幾個這麽多樹木了。”
午陽問:“紀委對吃喝問題進行了糾查嗎?”
“子才同誌任書記時,曾經安排過進行查處,但易河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本來就窮得很,可偏就特別敢吃、能吃,什麽資金隻要能動用,先吃喝了再說,這樣就查不勝查,最後隻好以法不責眾收場,再製定了一套招待費管理辦法。”
午陽說:“這個是經過了常委會討論通過的,這文件下發半年多來,吃喝風應該還是有所收斂了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嘛。”
陳磊笑笑說:“現在是這個風氣,要刹住必須得中央下決心。我們的文件,對市級和區縣的四大家,是起作用的,據9月底的檢查結果,市級的四大家,今年比去年同期減少招待費支出1.54億元,各縣市區減少1.33億元。不過,還是存在一些巧立名目,擠占其它經費吃喝的現象,為此處分了12名處級、47名科級、115名一般幹部。駐易河的中央、省直機構,也進行了自查自糾,處分了20多名幹部。”
午陽說:“我們不能管到全國、全省,但易河的事情,還是可以作主的,就管好自己的事情吧。”
陳磊說:“如果每個縣、每個市都能自掃門前雪,那全國的風氣就轉變過來了。老板,其實這吃喝有什麽好呀,浪費了國家和企業的錢,還搞壞了自己的身體,現在很多人才40多歲,就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都出來了,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不說,還要花錢治病。吃點青菜豆腐多好啊。”
午陽笑道:“如果大家都這麽想,就天下太平了。”
兩個人走到了辦公樓前,鄧啟明從裏麵快步走出來,“老板,陳書記。有失遠迎啊。”
午陽笑笑說:“都是內部人,遠迎幹什麽?劉省長還在這裏嗎?”
“在聽取江月市長的工作匯報。”
午陽問:“劉省長對我們的工作進行了置評嗎?”
鄧啟明說:“剛才下車,我們就看到他很高興,對我們的城市建設,特別是那個地標性建築金融城。給予了高度評價,說易河已經有了大都市的氣象了。”
午陽說:“劉省長是從易河走出去的領導,當然是希望家鄉建設得更美好了。走,我們去會議室吧。”
進了會議室,秦江月的匯報已經接近尾聲,幾個人坐下後。她接著說:“我們今年的主要目標,一個是經濟指標方麵,gdp達到1000億,稅收達到35億,城鎮居民收入平均8000元。農業人口平均收入3200元;二個是城市建設方麵,爭取將市區的道路改造完工,明年、後年所有的橋梁建設好了以後,將形成一個完善的交通體係;三個是建設好來易河落戶的企業,市政府要抓好服務,爭取在三年內,讓所有企業產生效益;四個是抓好水利工程的建設,爭取在明年冬天和後年春天。將灌溉配套工程全部建好,再用兩年時間將排澇工程建好,建設800萬畝水旱無憂的高產穩產良田;五個是抓好糧食、蔬菜、水果、家禽家畜的種養。建立順暢的銷售渠道,使農民能夠從種養中獲得真正的利益。我的匯報完了。”
劉清源環視了眾人一眼,笑笑說:“同誌們,江月同誌剛才講的,我聽了很欣慰,也很受感動。新的易河市委、市政府組建以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是得力的,我相信你們肯定會以更優異的成績。向中央、省委匯報的。剛才的最後幾條,我基本上是同意的,但從全省的情況來看,似乎那些個數據,還是偏於保守的,你們主要負責同誌都在,我想問問你們,能不能再大膽一些?”
秦江月笑笑說:“清源省長,我們這些數據,是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製定的,比如我們的gdp,去年是800億,稅收是23億,還有城鄉居民收入,我們的目標都提高了20%以上,稅收更是增長50%,如果近幾年都能以這個速度增長,應該說是不算保守的了。”
劉清源說:“好,江月同誌,你這句話我記住了。如果在近五年內,稅收每年增長50%,那就是一個經濟建設的奇跡了。在全省,將僅僅排在潭州之後。到時候如果真實現了,我會提請省委,到中央給你們請功。午陽同誌,你覺得有把握嗎?”
午陽說:“絕對的把握是沒有的。我們的很多企業,產品都是外銷的,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比較大,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如果沒有太大的變數,應該是沒問題的。清源省長,這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呢。”
劉清源笑笑說:“省政府也是個窮家,不好當呢。隻要你不跟我提要錢的事,其他一切都好商量。”
午陽說:“您該給的錢還是要給的,最多我們不為難您就是了。當然,我們更需要的,是省政府各廳局的全方位支持。”
劉清源說:“這個你們放心,隻要是涉及發展經濟等正常的事情,誰敢踢皮球,你們告訴我,我罷免了他,誰敢索拿卡要,紀律和法律在等著他,犯到哪條就按哪條辦。”
“謝謝,謝謝領導的關心、支持。清源省長,請您去市委那邊視察一下?”
“班長去了,我這次就不去了。你們也忙不贏,就不要陪我了,吃了工作餐,我們就走了。江月同誌,讓長輝同誌陪我在政府機關轉轉,你和午陽同誌去人大、政協走走吧。”
鍾子才走了以後,鄧啟明順位升任常務副市長,伍長輝被任命為常委副市長,分工也進行了調整,但根據午陽的建議,農業口還是由他主管。伍長輝也是本地人,對政府機關肯定也熟悉了,由他陪同是比較合適的。
人大在市委的東邊,政協在市政府的西邊,這裏去政協比較近,午陽、秦江月、陳磊和鄧啟明四人,首先來到政協大院。政協的大門也比較簡單。但安裝了一個電動門。院子比市政府的略小,辦公樓就更層。雖然全市有政協委員、常委不少,但大部分是兼職的,在這裏沒有辦公室。也沒有宿舍。
王主席來易河政協就任以後,市委、市政府對政協支持的力度就加強了很多。這次從購買土地,到建房子,到最後辦公家具的配置,都是由政府統一搞的,雖說不統一搞也是政府出錢。但起碼讓老同誌少操了不少心嘛。
院子裏的綠化帶,栽種的也是大樹,不過比政府大院多了一些水竹。這種水竹不大,直徑最大也就是5厘米左右,但是筆直修長。可以長到7、8米,很漂亮的。但據午陽知道,淥江一帶,是忌諱在門前栽竹的,王主席應該知道這個忌諱,仍然栽種了,肯定是不在乎了。
王主席帶著幾位副主席、秘書長在大樓前迎接,寒暄以後。一群人在辦公樓轉了一圈。辦公樓裏的人員很少,王主席可能是看出了午陽的不高興,解釋說:“都是老同誌了。身體都不太好,剛才放鞭炮後,我讓他們回去休息了。”
午陽說:“沒關係,老同誌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他們的身體最重要,養好了身體。才能更好地發揮參政議政的作用嘛。王主席,對新辦公樓的設施。還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王主席說:“一些同誌反映,現在都沒有設立醫務室。這裏附近又沒有醫院,不太方便。都是老家夥了,有個頭疼腦熱的,去醫院看病,掛號、看病、檢查、交費等,都要排隊,小病都變成大病了,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午陽說:“看病難確實是個問題。我們必須解決好,把黨對老同誌的關心落到實處。江月同誌,啟明同誌,你們研究一下,盡快解決。”
秦江月說:“書記,這個事情,還是可以解決的。軍分區有衛生所,那個阮所長我認識,她們所有3個軍醫,都是碩士畢業,醫治頭疼腦熱肯定沒問題。部隊的現役軍人和家屬,總共也不過百把人,如果我們將四大家同誌們小病小痛的工作交給她們看,大病去醫院,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王主席說:“這樣當然好,可軍分區會同意嗎?”
鄧啟明說:“張司令肯定會同意,但做具體工作的人,樂意不樂意就不好說了。現在是一切向錢看的年代,即使是部隊的人,恐怕也不能免俗,完全要他們盡義務肯定是不現實的。”
王主席說:“午陽書記,江月市長,你們看看是這樣行不行,政府拿點錢,將軍分區衛生所的設施完善一下,安排幾十張病床,給小病小痛的人輸輸液什麽的,大病就由他們組織送醫院。讓他們記好帳,小病就由患者自己結賬好了。大病來了,送醫院反正用醫保卡。”
陳磊說:“我們也要跟市裏的幾個大醫院聯係好,要不然病人送去了,還是要被耽擱的。”
王主席說:“現在我們市的平價醫院還沒有建好,隻能聯係中心醫院、市立一、二醫院了。等平價醫院建好了,一定要聯係他們。”
秦江月笑笑說:“王主席,我們很少去醫院,不了解哪家醫院好。淥江的平價醫院,真有那麽好嗎?”
王主席說:“平價醫院的醫療條件,是公立醫院沒辦法比的,這麽說吧,花同樣的錢,在公立醫院享受的是普通服務,在平價醫院享受的是五星級服務,如果是買藥或者住院,平價醫院的各種藥品、檢查治療費用,低的不是一點點。”
午陽問:“王主席,真有那麽懸殊嗎?”
餘炳耀說:“我有糖尿病你們是知道的,買同樣的胰島素,在公立醫院是230塊錢一支,到老百姓大藥房,會員價是180元,到平價醫院,會員價是150元。我每個月要一支,全年就節省了960元。”
秦江月問:“王主席,淥江的平價醫院,是外商投資的醫院,被確定為醫保定點醫院嗎?”
“剛開始不是,後來群眾的呼聲很高,但衛生局還是不同意。市政府經過調查了解,才確立為定點醫院的。你們有時間可以去看看,那才能體會到什麽叫一切為了病人呢。”
秦江月笑笑說:“沒事跑醫院幹什麽,等咱們市的平價醫院建好了,我們決定就行了。書記,跟軍分區衛生所聯係的事情,我馬上安排人去做。”
“好。省軍區的譚司令來軍分區了,我們是不是一起去看看?”
秦江月看看手表說:“時間差不多了,我要陪清源省長去高端城市綜合群體參加奠基典禮,這是早就講好了的。”
午陽問:“高端城市綜合群體就舉行奠基禮了?”
秦江月笑笑說:“李總也是看準了清源省長會來參加我們的掛牌儀式的機會,就不讓領導多跑一趟了。其實,清源省長對家鄉的建設是很關心的,加上李總又是耀武省長的千金,單獨來也是會來的。”
午陽說:“好,你們收到請柬的都去吧。”
王主席說:“我也要去。午陽書記,你沒有收到?”
“可能是市委不管這樣的事情,不用請的。”
秦江月說:“這你就冤枉李總了。她給我送請柬的時候,是有你的,但我告訴她,你從不參加這些活動,就沒送了。”
陳磊說:“我也沒收到呢。”
秦江月笑笑說:“人家沒事跟紀委套近乎幹什麽?書記,我看你也不要去軍分區了,張司令肯定也要參加,你去了會讓他為難的。”
陳磊說:“書記,我們去人大走走吧。”
午陽說:“別去了,人家肯定也接到請柬了。我們回去陪洪書記吃便飯,飯後去工地看看。”
路上打電話給譚司令,譚司令也接到了請柬,不過來吃飯了。回到市委,錢誌傑陪洪書記已經出門準備上車,看見兩人過來,洪書記特意等了一會,“午陽同誌,耀武同誌也到了你們市,參加高端城市綜合群體的奠基禮,我也要過去,等會我們就直接走了。”
午陽感到很無奈,隻好笑笑說:“辛苦您了,您好走,我就不遠送了。”
車輛走了,剩下午陽和陳磊,陳磊笑笑說:“這個李雙燕真會把握時機呀,把省裏的老大都請到了。”
午陽說:“信息也是商業運作的一部分嘛。”
陳磊說:“一個城市綜合群體,即使再高端,有必要造那麽大的勢嗎?”
“我們不是商圈的人,當然無法理解這麽做的必要了。我聽說,在幾個大城市,她們也將書記請到了,那可是決策層的存在呢。”
陳磊說:“請了那麽高層的首長,敢發紀念品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