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向高原挺進
字數:7802 加入書籤
帥秉國說:“那是你們年輕人的事情,別扯上我。△,x.”
胡衛平說:“帥哥,你還不老嘛,換了年輕的美女,你肯定知道什麽叫第二春了。”
“別說那些沒用的。甘總,我們把協議簽一下吧。”
周典笑笑說:“還是帥哥做事紮實,美女的影子都沒有看到,空口說白話沒意思。”
現有工程33處,4個人分,李軍、胡衛平、帥秉國要了8處,周典要了9處,黎自陽、黎誌陽就自己去征地建設了。
辦好了事情就喝酒,楊梅酒好喝,幾個男人都是酒精考驗的人,能喝,也會調動氣氛,顧瑩瑩和毛栗栗喝酒都比較豪爽,結果還沒有散席,就坐不穩了。甘露雖然沒有醉,但照顧兩人的事情,就完全是午陽來承擔了。
回家的路上,兩個人可能是真醉,也可能是借酒發瘋,靠在午陽身上,那手就沒老實過。午陽雖然心癢難耐,但在女孩不清醒的情況下,可不敢亂來的。
第二天,甘露帶著顧瑩瑩和毛栗栗走了,唐之琴和胡蝶也帶著林芝和單青青走了,午陽基本上又是回雙龍別墅住了。這天剛上班,突然接到張主任的電話,“老弟,咱們可有日子沒見了啊。”
午陽笑笑說:“大哥是不是能抽時間來下麵走走?”
“到了年底,肯定來不了。”
“大哥是有什麽事吧?”
“兩件事,一件是你給我幫忙,一件是我給你幫忙。想先聽哪件?”
午陽說:“當然是想先知道大哥需要我幹什麽啦。”
“這事就說來話長了。你知道的。雪域高原的區委書記。是老爺子的得力幹將,去那裏工作兩三年了,工作上的起色不是很大。從一開始,老爺子就安排我請朋友過去投資,當地政府為迎接投資商做了大量的準備。可我的那些朋友,對去那裏投資沒有興趣,我自己的人,也沒有一個願意去那裏的。我知道。這些人都是鼠目寸光,可要換人,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所以,這個擔子隻能交給你了。”
午陽說:“大哥,這個事情您容我考慮考慮。明年年初開兩會的時候,您詳細給我說。大哥,我不是給您打馬虎眼,那邊現在是嚴冬,我安排人去了。也開展不了工作。”
張主任笑笑說:“我還不相信你嗎?我知道,隻有找你。事情就肯定能成。這樣吧,我讓郭書記安排人,將詳細的資料搞出來,明年的兩會時帶到京城來。”
“好,我馬上就著手安排人員了。大哥,您要給我幫忙,是不是準備給我一份厚禮呀?”
“你現在最缺的是什麽?”
“最缺的是資金。我們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太多,我想盡快搞好了,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呢。大哥給我們幫助不少了,如果再給我們幾百億的資金,我就不愁了。”
“你黎午陽什麽時候都會說好聽的,我不幫你都不行了。已經到了年底了,我們手裏還有一些資金,也可以幫你們去別的部委想想辦法,你找有說服力的理由,寫個報告來。”
“好,我今天就寫申請,明天跑京城。”
張主任說:“你自己就不要跑了,讓你們的美女市長來跑好了。畢竟要錢不是什麽太光彩的事情嘛。”
“好的。大哥,您能給我們一個什麽額度?”
“我們班長是你們係統的人,你自己打電話請示嘛,他一高興,加上有我敲邊鼓,多給一些也是可能的嘛。最好是帶u盤和蓋了章的紙來,在現場打印。”
“好的,謝謝大哥。”
張主任笑笑說:“不用謝我,這都是為了工作,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以前撥款的使用情況,最好是請你們省的審計廳進行審計,出具一個審計報告,這樣就更有說服力了。”
午陽說:“大哥,是在年度終了後進行吧?”
“肯定是在明年再搞,你先跟班長提一下,好讓他放心給你們撥款就行了。”
“好的,我馬上跟清源省長提出來。”午陽知道,張主任對自己在錢財方麵肯定是放心的,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主任也放心,對自己放心,不見得對自己的手下人也放心,如果出現了貪汙挪用的現象,他們雖然不用擔責,可起碼是用人不明,講起來是不好聽的。
結束跟張主任通話,又先給劉清源打電話,說了要求對水利工程款進行審計的事,後給發改委的老板打電話,提出想申請撥款的事情,領導們對他都很熱情,表示了支持。
再給林誌敏打電話,林誌敏是公司安排的西南集團公司總裁,午陽原以為隻要安排一下就可以了,沒想到在他說完了公司將在雪域高原進行大規模投資以後,林誌敏卻說:“老板,青藏高原應該是一體的,昆侖山脈就是坐落在新、青、藏境內,應該還是由立忱兄統一管理好。”
林誌敏是從美國招聘回來的工商管理學博士,從一家中型企業的副職做起,幾年時間做到了大區的ceo,應該說,其能力和才幹,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的。可午陽對他,跟大多數任命的ceo一樣,不是很了解,也就是每年見一次麵,交談幾句,談的也是工作上的事情。
“誌敏,公司這幾年在西北的投資很大,張立忱如果再管藏區的事情,恐怕忙不過來呢。你這些年在西南的工作幹得不錯,局麵已經打開了,如果沒有太大的新項目,應該是可以騰出手來,向高原進軍的。”
林誌敏說:“老板,如果您非要安排我去,那我就跟你講實話吧。我們在川西康巴地區開采礦山,已經是與藏區交界了。這些年隻要有時間。我就對高原進行了解。”
午陽笑笑說:“通過了解。你覺得不適合在那裏投資是吧?”
林誌敏說:“老板。如果我們公司不是一個經濟體,那就不存在適合不適合的問題。可關鍵是,我們去投資,是奔著經濟利益去的,這就不合適了,您聽我陳述理由。”
“好,你說。”
林誌敏說:“一個是那裏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最好的藏南地區。也跟川西地區差不多,海拔在3000米左右,每年的5月以前、10月以後,都是出於封凍期,不適合人類活動,也許您會說,那裏並不是無人區,還是有人類生存的。但是,他們是從小生活在那裏的,已經適應了那裏的氣候。您也許不了解他們,我可以肯定地告訴您。想要他們成為公司的勞動力,絕對是不行的,我們需要的勞動力,隻能從內地招聘,內地的人,能不能適應就是大問題了。”
午陽說:“我們采礦的隊伍,深入昆侖山內部,那裏的氣候同樣寒冷,海拔也不會低,還是可以適應的嘛。”
林誌敏說:“高海拔、氣候寒冷,這都是可以克服的,可這裏最大的問題是缺氧,空氣中的含氧量,隻有其他地方的三成左右,而且越強壯的人,需要的氧氣就越多,我們招聘的勞動力,總是應該強壯一些的人吧?”
“對,這確實是個問題。誌敏,這個還是有辦法的。”
林誌敏笑笑說:“老板的辦法肯定很多,有什麽高招可以教我?”
“我們可以在這幾個方麵想辦法。一個是從軍隊、武警的退役士兵裏麵招聘。他們上高原時,年齡都很小,上去了幾年,基本上都適應了高原的氣候,高原的部隊多,每年退役的士兵也多,隻要我們開出高薪,肯定是能夠招聘到一部分人的;二個是在高原的東部、南部邊緣地區招聘,那裏的氣候相差不是很大,去了可以很快適應的,第三個,就是從內地的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招聘畢業生,也包括一些高中、初中畢業生,他們年齡小,適應起來比較快。還有一個途徑,就是招聘內地的農村勞動力和城市的下崗工人,招聘了以後,能夠適應的留下來,不能適應的給予路費、誤工費,病了的給醫藥費,送他們回來。”
林誌敏說:“老板,內地人上高原,搞不好就可能出人命的,隻要一感冒,就引起肺水腫、腦積水呢。”
午陽說:“也隻能防了。招聘時跟人家講清楚,到了以後,發現感冒就及時救治,實在沒辦法,就多給撫恤了。”
“老板,高原的交通狀況很差,雖然有川藏線、青藏線,但路況比較差,還經常出現塌方、冰凍,有了產品運不出來,生活物資運不進去。”
午陽說:“這個情況,國家一直在努力解決,肯定逐年會有所改善的。我們作為一個有實力、負責任的大公司,可以在這方麵承擔一些責任,可以**自主地修公路、修鐵路,改造公路和機場。你別以為現在為修路花了錢吃虧了,實際上不會吃虧的。你想想,如果高原的公路、鐵路、機場都修好了,那去投資的人不就多了,那裏的土地、礦山,不是都要漲價了?所以,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先投資,取得先機的問題。”
林誌敏笑笑說:“老板,咱們站的角度不一樣,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也就不一樣了。有了您的話,我就可以放開手腳進行這方麵的工作了。現在高原已經封凍了,我就可以開始購置車輛和機械設備,招聘人員,讓他們先在高原的外圍工作,開始適應高原的氣候,到明年解凍了,大隊人馬就可以開赴高原了。”
午陽說:“誌敏,對高原的情況,我不是太了解,要做些什麽準備,你自己拿主意。”
“老板,大致的情況我是了解的。高原蘊藏了豐富的鐵、銅、鎢鉬等礦產資源,我們可以開采礦山建廠冶煉,北部的昆侖山脈,肯定也有玉石礦脈;農業方麵,主要是在南部養殖犛牛,采取公司圈養或者公司加農戶的辦法,生產一係列犛牛產品,比如犛牛**製品、毛絨製品、肉食品。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現在全國都掀起了藏獒熱。我們到了藏區。也可以分一杯羹的;藏藥曆史悠久,很多是不遜色中藥的,我們也要利用人才和資金的優勢,對其進行研究、發掘、生產,還有一個方麵,就是可以大力發展旅遊業,高原上有獨特的風情,我們可以組建旅遊公司。占有一定的份額。”
午陽笑笑說:“我就說你很不錯嘛,馬上就想到了這麽多。誌敏,多了解情況,明年需要公司投資了,大膽搞就是了,我很看好你。”
“謝謝您的信任,會努力將事情辦好的。”
“好。誌敏,這些事情辦好了,我心裏是有杆秤的,不能明著給你加薪。可給你發獎金,送你一些翡翠玉石。還是不難的。你管轄的公司上市,也可以購買一些原始股嘛。”
林誌敏說:“老板,早兩天袁誌大哥安排了一批人過來,對我的企業進行包裝上市,這事您知道吧?”
“知道,是我安排的。誌敏,你能夠包裝上市的企業大概有多少?”
“我現在有70多家企業,其中20多家已經在正常生產,盈利在5億元以上,這部分不用包裝,是可以據實報送資料申請上市的;有20多家已經建好了,但生產還不到兩年,初步來看,盈利能力也是不錯的;還有30多家正在建設中,具體怎麽操作,就要看袁大哥的了。”
“這些年企業的盈利,是怎麽處理的?”
林誌敏說:“除了留足企業的公積金、公益金外,都是作為投資,投入到新企業了。老板,我一直在思考,現在企業的盈利都投入了,待新辦企業開始盈利,我們企業的利潤就不是小數目,那時候所得稅可得上繳很多了。即使企業上市,所得稅也是少不了的,我們是不是將大企業拆分開來,分別在國內的a、b股市場、創業板和國外上市,這樣既能夠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也能給股民比較豐厚的回報。”
“誌敏,這些具體的事情,我是不太懂的,你可以跟袁誌、羅佑民他們商量。”
林誌敏笑笑說:“老板,這樣一來,您作為企業的擁有者,就吃大虧了。”
午陽說:“沒關係,雖然我們少收入一點,但這樣就能夠讓企業長期、健康發展,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就是一個三三得九和二五一十的模式罷了。其實,到了我們現在這個樣子,自己又能夠花多少呢?”
林誌敏笑笑說:“您能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企業就真正能夠長久發展了。隻要我們能夠好好經營,把握住企業的控股權,就肯定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
“對,但願如此吧。誌敏,事情就拜托了,明年解凍以後,我會到高原一趟。”
“好,我會提前做好準備的。”
掛了電話,想想待在辦公室沒什麽事,“正良,我們下去走走,雲平,你留下來看家,有事打電話。”
扈雲平問:“您不會走很遠吧?”
“就在市區轉轉,有事嗎?”
“市委的年度工作總結和政府工作報告初稿已經出來,要請領導們審閱。”
午陽笑道:“政府工作報告要過得了人大代表那一關,我相信政府的同誌們會把握好的。至於市委的工作總結,我們才起步,保持低調就好。”
扈雲平笑笑說:“那政府工作報告也保持低調好了。”
“對,所有工作都是剛剛走上正軌,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我們還要跟中央要錢,一定要保持低調。等會我會跟政府的同誌聯係,找出要錢的理由,你跟秦市長的秘書銜接一下,盡快把申請報告拿出來。”
出門後,就給秦江月打電話,將兩位主任和劉省長的意思說了。秦江月聽說還有能夠要到錢的機會,也很高興。談完了工作,秦江月問:“書記,最近發現市麵上的反季節蔬菜特別多,特別新鮮,而且價格便宜嗎?”
“知道,機關食堂和家裏,都食用呢,這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吧?”
“對。我們的80萬畝蔬菜大棚已經全部建成了,政府還扶持農戶建造了40萬畝以上。現在,我們的蔬菜除了供應本省的市場,還可以向外省市輸送呢。”
午陽笑道:“外省市早就有椰島和壽光的蔬菜供應,我們的能夠打進去嗎?”
秦江月說:“蔬菜市場,可不會存在誰能夠占領的問題,誰的菜好,價格便宜,攤販進貨後好賣,就有誰的份額。拿辣椒為例,以前從外地運過來的,不是很新鮮,批發價還要3塊多,到了消費者嘴裏,已經是5塊了,而且他們的辣椒品種不辣,不合本地人的胃口。我們的不但辣勁足,而且批發價在一塊五左右,當然好賣了。”
“江月同誌,這是你們家柯總的功勞吧?”
“有什麽功勞呀,他就是做物流的,銷售一些蔬菜還不是應該的呀。何況他就是建立這麽個銷售網絡,每斤就能夠賺一毛錢,獲利不少呢。”
午陽笑笑說:“每斤才一毛,是不是太少了,不利於調動積極性呀?”(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