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談判很艱難

字數:8560   加入書籤

A+A-




    陳然說:“政府要求服裝市場不能超過7層,1500米長、80米寬的步行街不能超過兩層。房屋所占的麵積,不得超過總麵積的33%,基本上就是這些了。老板,如果是您代表市政府來管這個事,該怎麽辦呢?”

    午陽說:“如果是我代表政府管這個事,我肯定不會將土地賣這麽高的價格,每平米最多1萬就夠了。拿了這些錢,政府隻管政府的事情,比如搞市政建設呀,幫助開發商進行拆遷呀等等。至於開發商怎麽去跟棚戶區的居民談,怎麽建設步行街和市場,我原則上不幹預。”

    陳然說:“如果您是開發商,該怎麽跟居民談呢?”

    “居民無非就是要住房,要門麵,那我肯定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樣他們就無話可說了。”

    “門麵隻有這麽多,住房沒地方建,您怎麽滿足他們?”

    “門麵和住房,在不增加占地麵積的情況下,可以向空間發展嘛。我將步行街的門麵建成3層,上麵再建25層的住房,地下建4層,兩層做服裝市場,兩層作停車場。整個停車場是連通的,可以從步行街的兩頭進出車輛。將市場的門麵建10層,上麵再建40層或者50層;地下建4層做停車場,拿兩層作停車場,兩層作服裝市場;上麵的可以給商家開專賣店,可以住家,可以做倉庫,也可以做寫字樓,你說,能不能滿足大家的要求?”

    “這樣當然可以啦。可是,老板。這樣建起來,將是一個多大的市場啊?”

    午陽說:“市政府在市中心撥這麽大的一塊地,就是要建大市場嘛,怎麽我按他們的意思搞,你就嫌大了呢?”

    陳然笑著說:“不是我嫌大了。這樣一來,得投資多少呀?去哪裏找這麽大的投資商?”

    午陽說:“這樣的事情,當然是交給我了。我們可以粗略地算一下,如果將步行街和服裝市場的地下都掏空,建設兩層停車場,兩層市場。那麽地下的停車場麵積是64萬平米,市場麵積也是這麽多。地上的步行街留出20米寬的街道,每邊有30米寬,門麵就有27萬平米,樓上建25層。就是225萬平米。市場建10層,按33%計算,有66.7萬平米,住房按40層計算,有2667萬平米。總建築麵積是3113.7萬平米,按現在鋼材、水泥、人工的價格計算,每平米的造價3000元左右,就是934.11億。加上購地的25.33億,總造價在960億元。”

    “老板,您用心算就能夠算出來呀?”

    “當然。我們上學的時候,是學過心算的。”

    “那您再算算能夠賣多少錢吧。”

    “我不知道潭州的房價。”

    陳然說:“我告訴您吧。停車場車位的價格大約是3萬一個,門麵的價格在每平米兩萬到3萬之間,平均可以按兩萬五算,住房隻能按每平方米6000元。”

    “那我就算給你聽,停車場可以賣50億元。市場是157.7萬平米,可以賣394.25億。住房2892萬平米,可以賣1735.2億。加起來是2180.65億,減去投入和財務費用,應該有1200億的利潤。”

    陳然問:“老板,什麽是財務費用?”

    “就是貸款利息。”

    “您還要貸款呀?”

    “貸款不貸款,總是要計算這些的。”

    陳然笑道:“我知道了,要少交所得稅嘛。”

    午陽說:“算了半天,還是水中月鏡中花呢。”

    “老板,您能不能出麵跟市政府商量呢?”

    “你不要跟外人說我有錢的事。至於這個事嗎,我可以用我的權力,安排市政府來做,但在大家對這個事情不理解時,我就不好出麵了,大家會以為我在裏麵撈了不少好處呢。”

    陳然說:“老板,我表姐卓雅蘭出麵肯定能成,我去跟她說聲,您覺得呢?”

    午陽說:“你跟卓省長是什麽親戚?”

    “她父親是我舅舅。我舅舅從小就特別會讀書,後來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就留在潭州工作了。我媽媽和幾個姊妹就留在鄉下,以前生活困難,不管是舅舅、舅媽還是表哥、表姐,對我們都是特別關心的。小時候我穿的衣服,都是舅舅家給的。”

    “你表姐夫和表哥是幹什麽的?”

    “表姐夫是潭州市城鄉住房建設委員會主任,表哥以前在部隊,幹到師參謀長退休了,現在幫別人管理家電市場。老板,他們的能力都特別強,就是沒有您平易近人而已。”

    午陽笑道:“平易近人有時候被別人說成是笑麵虎,我可不想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呢。”

    陳然說:“哪能呢?您一看見我,就讓我給您當司機,第一次談話,您就答應借給我錢,還說還不還無所謂,這分明就是一個關心人的好領導嘛,笑麵虎可是當麵說好話,背後幹壞事的人呢。”

    “看來你是個明事理的人,以後咱們在一起的時間會比較多,我的事情,要盡量少跟別人說,別人送的禮物也不要收。這些都是小恩小惠,不值錢的,沒意思。關於建服裝市場這個事,你可以跟你表哥、表姐說,但是最好不要說是我拉來的投資,你明白是為什麽嗎?”

    陳然說:“知道,如果說是您拉來的投資,以後需要您說話的時候,就不方便了。”

    午陽笑道:“你還真是個明白人呢。陳然,我看是這樣,我們明天要跟市政府的人一起在市區考察,這個事情肯定不會遺漏的。到時候市政府作出了統一規劃,我在會議上將其列為第一期工程,這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商了。”

    “老板。在這之前,我跟表哥、表姐說一下,讓他們找熟人,出麵支持你的意見。”

    午陽笑道:“陳然,我看你很聰明。以後不會比徐正良差。我先借一些錢給你,看看能不能在現在的服裝市場盤到一些門麵。新市場建好以後,這個老市場肯定是要拆的,到時候可以以麵積抵麵積,你肯定有得賺。當然,新市場也有你一份。到時候你看中了哪裏,想要多少,都給你。”

    “老板,您放心,我不會白要的。以後賺了錢。或者是收了租金,我會陸續還給您的,這樣就可以心安理得過日子。表哥、表姐那裏我知道如何說,讓他們都按照您的意圖開展工作。”

    “我們明天就開始考察。等省裏兩會後,根據省城的情況,研究製定下一步的建設規劃。”

    陳然說:“潭州是個老城市,這些年的城市建設,已經遠遠落後於淥江、易河了。”

    午陽說:“我沒有在潭州仔細看過。不了解情況,沒有發言權。不過我相信你說的肯定沒錯。如果中央給我幾年時間,我肯定要將她建設得跟淥江一樣漂亮的。”

    陳然說:“這幾年在洪書記的領導下。周省長和朱省長在潭州還是做了不少事的,拓寬了幾條主馬路,修通了環線,修建了5座大橋,進出城市的道路基本上暢通了,跨江隧道和城市輕軌也都在建設中。可如果跟淥江這麽筆直寬敞的馬路、整潔優美的街道、園林般的環境比。潭州簡直就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婆了,到處是癬疥。到處擁堵,渾身灰蒙蒙的。看了就讓人氣悶。”

    “陳然,別說這些。潭州是老城市,老城市有老城市的頑疾,但也有她的文化積澱,既要將其改造成新城,又要保留她的文化,自然就有些難度。”

    陳然說:“市政府不是決定將天心閣、定王台那裏作為文化名城的遺址保留下來麽,那其他地方為什麽不改造?”

    “這種事情我們可以想,更應該做,可就是不能說。你說了,人家就以為你是要抹殺人家的功勞,抬高自己,就可能產生消極影響,不支持我的工作,還有可能天天來給我挑毛病。但凡要做一件事情,就不可能沒有毛病挑。比如拓寬城市馬路吧,肯定就要影響市民出行,影響清潔,有時候因為天氣的原因,進度稍微慢了一些,人家也有話說。”

    陳然說:“是啊,蛤蟆不咬人噪人。老板,我這也是跟您才說說,跟別人我是不會說的。以後我說什麽,人家就可能猜是您的觀點呢。”

    “對,你很清楚的嘛。往右拐,先去我家裏住的地方走走,以後來接我就認識路了。以後我每天7點10分左右出發,你到大門口的坪裏等就行了,我住的地方是不通車的。”

    到了雙龍別墅的門口,午陽想想就讓陳然開車回去了,自己去和園酒店不知道要耽擱到什麽時候,還不如自己開車去方便。

    到了和園酒店的大會議室,裏麵聚集了維特先生帶來的47人,還有自己公司的上百號人,三人一堆,5個一群,在用各種語言交談著。看見午陽進來,馬上就安靜下來了,都朝他這邊看。

    午陽用英語說:“先生們,你們請繼續。”

    大家有的招招手,有的什麽都沒有表示,又繼續他們的話題了。午陽來到裴學文和卞經緯、舒森林這一堆人麵前,這裏圍的人最多,航空城的工作,也是午陽最關心的。

    有的人認識,好幾個不認識,跟大家都握握手,算是打了招呼。裴學文說:“我們到旁邊聊聊。”

    走到一邊,裴學文說:“午陽,你其他產業都改為董事局了,唯獨航空城沒有改,是不是因為我在那裏,你不好安排?其實你不要有這樣的顧慮,我就來當這個沒有級別的黨委書記好了。”

    午陽說:“那您覺得誰來擔任董事局主席合適呢?”

    “卞經緯在管理上很有一套,就是他了。舒森林可以做主管生產和技術的副主席,從部隊退休的我們軍原政治部主任鄭國治,可以擔任主管行政的副主席,同樣是我們軍後勤部長退休的田新軍。可以擔任主管後勤的副主席,還有一個學經濟管理的博士肖杏兒,可以作主管工、青、婦的副主席。”

    午陽說:“就是那幾個人?”

    “對,剛才沒有給你介紹,是那些外國人。我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所以就都不介紹了。午陽,他們的能力肯定都是可以勝任的,航空城交給他們,我們都可以放心。”

    午陽說:“爸,我們是私營企業。設置這麽多職務,會不會造成機構臃腫?”

    裴學文說:“是私營企業沒錯,可企業大了,就不能像那些小企業一樣,一個人管理多項事情了。上級的文件要落實。該處理的事情要處理,工人們的合法權益必須維護,這些機構的設置,是完全必要的。不過我們不跟政府那樣,設置臃腫的機構,眾多的人員就是了。”

    “好,您管理航空城這麽多年了,該怎麽管。比我清楚,我就不幹預了。不過,您肯定知道。現在整個公司的工資製度都進行了改革,基本上取消了分紅。”

    裴學文說:“這個我們已經收到文件了,大家都清楚這件事。正是因為工資製度改革了,沒有了分紅,設置機構和人員比以前簡約多了,所以我才下決心將機構和人員配置齊了。午陽。最近航空城所在的省委、省政府,準備將航空城周邊的幾個縣劃到一塊。成立一個地級市,在組織我們開座談會征求意見時。遭到了我們的反對。”

    午陽說:“這是好事嘛,為什麽要反對?”

    裴學文有些生氣地說:“你怎麽就認為是好事呢?”

    “我覺得吧,成立市級行政區,可以加強對航空城的管理,很多原來由企業管理的事情,都可以交由政府去管,企業隻要將生產銷售搞好就行了。”

    裴學文說:“你這看到的是利,沒有看到弊,綜合起來看,是弊大於利的。首先,成立了市政府,我們上麵就多了一個婆婆,且不說我們如何應付他們,招待他們,就是一年到頭的檢查,我們就受不了;其次,就是納稅的問題。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在幾個縣的中間,這些縣以前都是農業縣,稅收每年也就是幾千萬。我們開始建航空城後,進行了那麽大的建築工程,每年隻要向各縣繳納個一兩千萬,他們的可用財力就增加不少了,也就不來搞稽查了。如果成立了市政府,肯定就要成立國稅、地稅局,那我們就別想得什麽便宜了。現在我們生產飛機,還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不怕稽查,但其中應稅項目還是不少的,如果要厘清,每年幾十個億就沒有了。”

    午陽笑道:“這種事情遲早是要走上正軌的,靠偷逃稅款,總不是長久之計。”

    “躲得過一時算一時嘛。等我們的大飛機拿到了適航證,可以向全世界銷售了,有了可靠的收入來源,就不用他們管,我們也是要走正軌路線的,可我們現在剛剛做到投入和產出平衡,幾十個億還是能辦不少事的。像剛才跟外國人談的小型直升機、單翼飛機,一條生產線以及與之配套的零部件生產企業,總投資也就是50億左右,我們這幾年就省出來好幾個這樣的企業了嘛。”

    “爸,您和這些航空界的朋友,談成了幾個項目?”

    “現在都還在談。我們已經有了兩條大客機、一條預警機、三條運輸機、一條殲擊機、一條大型直升機生產線,這次談的有6條生產線。其中兩條生產兩種小型直升機,兩條生產小型客機,一條生產單翼飛機,一條生產滑翔機。與之配套的零部件,也都將由我們自己生產。輪胎的生產,不用再建工廠,隻要將原來的工廠擴大,增加生產線就行了。”

    午陽問:“您估計能不能談成?”

    裴學文說:“夠嗆,他們要價太高。這些技術基本上都是國內已經成熟的技術,談成了,無非就是為搶奪國內即將形成的小型飛機龐大的消費市場。他們的技術更趨完美,我們站的製高點高一些,沒有他們的技術,我們同樣能夠生產出來。”

    “他們要價多少?”

    “他們以技術入股,參與全程的生產管理和財務核算,要33%的利潤分紅。”

    “平時還要支付工資嘛?”

    “要,但可以在利潤分紅中扣除。”

    午陽問:“那您的底線在哪裏?”

    裴學文說:“不能超過15%。你想想,我們辛辛苦苦生產一架小型直升機,售價在1700萬左右,扣除所有的成本和設備折舊,利潤也就是400萬左右,如果正常納稅,還要繳納33%的所得稅,隻剩下268萬,他們再分去88萬多,我們自己的利潤,就隻有100多萬,連生產一台高檔汽車的利潤都沒有。高檔汽車一年可以賣出去1000倆,可直升機一年能賣出去50架,就要喊萬歲了。”

    午陽說:“他們的技術畢竟比國內的要強得多,以後生產的產品肯定也好賣,所以我還是讚成引進他們的。如果我們不采用股份製,直接購買技術呢?”

    “直接購買技術也是價格太高。一條生產線的技術,要價10億歐元,這就等於我們要生產銷售3060架直升機。我估計銷售這麽多飛機,起碼需要20年時間。那時候這種技術是不是早已落後了,還是個未知數呢。”

    午陽說:“這種方法肯定不能用,我們隻能回到前一種辦法。如果他們能夠接受15%的分紅,那我們銷售一架飛機,還有220萬的利潤。這麽點利潤雖然微不足道,但作為民營航空企業,多一個生產項目,總是好的。”

    裴學文說:“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沒辦法預知將來的市場到底有多大。30年前,我剛剛當團政委的時候,團裏就一台吉普車,那時候誰能想到現在這樣,很多工薪階層都能夠買汽車呀?”

    午陽笑道:“爸,那我們現在就將歐美作為我們將來的樣板,現在的歐美,直升機、私人飛機,不是相當普及了?我們現在是明星、大企業家購買飛機,說不定以後大家都會攀比,都使用飛機呢。”

    裴學文說:“你這個觀點也許是對的。如果他們能夠接受我們的條件,那我們就要馬上著手申辦航校,建立飛行俱樂部。等飛機生產出來了,這些學員和俱樂部成員,就可以購買飛機了。”

    “爸,我們還可以辦一個飛機超市,我們自己生產的,國內外其他公司生產的,都將其弄齊了,客人想要什麽有什麽,來了就不用走第二家。”

    “這是個好主意,我回去就修機場。走,我們先將眼前的事情辦好吧。”

    回到卞經緯他們一起,卞經緯說:“老板,我們這裏談不成了,今天就趕回航空城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