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玄拳奧秘 天石道經

字數:4641   加入書籤

A+A-




    “什麽爺爺,你說沒有招式。怎麽可能沒有招式那,天下武功雖多,還沒聽說過沒有招式的那。”

    “哈哈哈,孩子,你當然沒聽說過,因為這可是我諸葛家玄重拳獨一份的地方。”

    “那爺爺,既然沒有招式,那又怎麽能叫一門武功那,這不是開玩笑那嗎。”

    “傻孩子啊,你記得我跟你說過什麽來著,玄重拳最前麵的一頁,是一大段晦澀難懂的話語,而這,因為玄重拳上所載的招式都極難練成,自然沒有人會去研讀前麵的那些話呀,而正是因為如此,從來沒有人能將玄重拳練到過大神通的境界。”

    “啊,爺爺,一個也沒有嗎,那創下這門武功的那位諸葛神通老祖那,他也沒有嗎。”

    “嗬嗬,孩子啊,你說的沒錯,就是那位老祖也隻是將玄重拳練至了小神通的境界。”

    “可可,可是阿爺爺,他,這門武功不是它創下的嗎,怎麽可能連他都沒練成那,更何況那些晦澀難懂的話不應該是他想出來然後寫的嗎,他又怎麽可能不懂那。”

    “誒,孩子你問到點子上了,根據另一門諸葛神通老祖創下的武功《天瞳韻道法》中所寫,這兩門武功都是由一部經典中脫胎而成,也就是說,那些個晦澀難懂的句子皆是出自哪部不世的經典啊,所以老祖他自然沒有領悟透徹”

    “啊。”諸葛曉東睜大了眼睛,嘴張得老大,露出了火紅的舌頭,舌頭微微翹起,嘴角咧到了後腦勺,顯露那少年風的浮誇演技。

    諸葛悟道一看諸葛曉東這樣,當即笑了笑,

    “孩子啊,這部無上心法便是叫《太一經》。”

    “喔,那爺爺,太一經是什麽啊,居然這麽厲害。”

    “孩子,你可知那流傳已廣的江湖傳說?”

    “嘿嘿,爺爺,這江湖上傳言多的是,您說的是哪一個啊?”

    “就是那個關於《大道經》的傳言。”

    “額,爺爺,這個確實不知道。”

    “那好,孩子,聽好了,爺爺現在就告訴你關於《大道經》的故事。傳聞天地初開,之時便有一塊天石,後來鴻鈞道祖(混沌初開時,西昆侖有一生靈得到造化神器的一部殘片

    “造化玉牒”,修成太乙真仙自號鴻鈞老祖。以前有句話

    “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但陸壓道君則不得而知了。陸壓道君在北海魚鯪島,屬散仙,輩份奇高,但在神仙榜上功勞並不大,所以記錄不多了。

    因為鴻鈞的徒弟盤古(即元始天尊)開的天。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後更名為如來佛),準提道人(很可能就是菩提老祖)都是鴻鈞老祖的徒弟。

    前三者稱為三友。如來佛後來創立了佛教。太上老君創立道教。鴻鈞老祖是三清教的教祖。

    後來三清教由其徒弟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同管理。也有一種說法是菩提老祖,蛇身女媧與鴻鈞同輩。

    而有說法是蛇身女媧在後,是盤古開天以後,蛇身女媧才補天的。也有人說燃燈道人是接引道人的師傅。

    但是本文所采用的說法和他們都有些出入。一切看後麵)發現了這塊天石,借由天石上所載之法修煉,得道成為道祖,後來鴻均道祖將所得之天機盡皆鐫刻於其上,然後分而為九,一個藏於不周山中,用來支撐天柱,後來不周山倒,女媧娘娘用她手裏那塊天石重新支起天柱,使得天地終於幸免於難,而女媧娘娘則身死道消,永絕三界六道,而鴻均道祖將水神共工鎮壓於不周山下,身軀永遠浸泡於摧毀萬物的黃泉之中,那共工能調動弱水,弱水本身又是黃泉之水出露於人間之物,因此共工雖幸得不死,但是卻要永遠受那粉身碎骨之苦,而他則和一隻靈猴相伴,那靈猴名曰通臂猿猴,能夠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他們共同負責守護那兩塊石板上的大道經文,原來那個名為《三皇經》,女媧娘娘那個名曰《真玄經》,還有三部賜予三清(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就名為《玉清經》,《上清經》,《太清經》,還有四部,一部名為《大藏經》傳於西部絕境之中,一部名為《太平經》藏於南海深淵之內,一部名為《太玄經》藏於北部極寒之地,一部名為《太一經》藏於東部蠻荒海島。

    孩子你知道後來怎麽樣了嗎?”

    “哎呀,爺爺,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啊。”一邊說一般跟蕩秋千一樣搖著諸葛悟道的胳膊,

    “哎呀你這孩子,你再把我這把老骨頭搖壞了,快撒手啊。”

    “嘿嘿,爺爺您別生氣,接著講啊。”說完諸葛曉東停下了手裏的工作。

    諸葛悟道翻了翻白眼接著說,

    “後來道教的那三部經典《道德真經》《南華真經》《衝虛真經》便是那三位從這三部天石經書中的領悟,著而成書,結果便是被尊為經典。而其他的那些天石經書有些是杳無音信,有消息的是《大藏經》後來為蜀中人所取,蜀地也是一時間興旺,還出現了蜀山那樣絕頂的門派,可惜後來天道輪轉,天下重歸於一是大勢所趨,不可違逆,但當時的蜀山掌門妄想和天道抗衡,卻最終身死道消,蜀山沒落,最終《大藏經》落到了秦王的手裏,嬴政依仗著《大藏經》和他身上的祖龍精氣,再加上天道所為,最終滅亡了六國,一統天下,結果他狂妄自大,又不顧百姓疾苦,最終天滅之,但他將那些從天下搜刮來的奇珍異寶連同《大藏經》一起存放在了他建造的冥庫之中,隻是將鑰匙打散,分與太子和各王,諸位親信大臣,這把鑰匙就叫冥庫血匙。”

    “那爺爺後來又怎麽樣了。”

    “後來秦國滅亡,那些血匙的碎片散落四方,直到現在,一些門派也隻是保有少量的冥庫血匙的碎片,其餘的不知去了哪裏。”

    “哎,那個秦王真是不該。”

    “歐,”諸葛悟道詫異的說,

    “孩子你說說他哪不對啊。”

    “嗨,他那些東西都是搶來的,既然如此那就應該還給大家,不應該陪著他陪葬,爺爺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啊。”

    “哈哈哈,對對對,真是個聰明的好孩子,嗨,他當年若有你這份見識,也不至於武林為之血染江湖了。”諸葛悟道接著說,

    “後來啊,到了東漢末年,一位老人送給了一個落魄之人一本經書,結果掀起了天下大亂的血雨腥風啊,那個人便是張角,他拿到的那部經典便是《太平經》,後來因為他不守天道,觸怒蒼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受天譴而死。太平經也從此絕跡江湖,再也沒有出現過。而那東部的太一經則是因為當年紫霄宗得到過這本經書的殘卷,用那殘卷的前半部分創下了《紫霄衝天功》而後半部分一開始遺失了,後來被諸葛神通老祖在修理萬寶閣時從屋頂中發現了,便創下了《玄重拳》和《天瞳韻道法》兩門武功,孫兒啊,現在你明白了嗎。”

    “恩爺爺,有些明白了,那看來這幾部天石經書好厲害啊,隻憑殘卷就能創下這些武功,那完全本不知到有多厲害呐。”

    “哈哈,是啊,要不是我是在練成了哪四十九路拳之後才發現了這個秘密,我早就照著總綱上研習這玄重拳了,不過爺爺不行了,你行啊,既然沒有招式,那便也沒有了年齡的嚴格限製,但族中的規矩是十歲才準許練,那樣就太遲了,那爺爺就先叫你第一層的幾句,你可要牢牢記住嘍,我隻說一遍。”

    “好,爺爺,你說吧。”

    “嗯,玄者,玄之又玄,重者,天地萬鈞,玄者變幻莫測,重者遲而不滯,玄者出則縹緲無蹤,瞬息則有萬變,重者力可壓泰山北鬥,玄者為柔,重者為剛,遇柔則以剛克之,遇剛則以柔克之,後發先發,在於製人,則可致人於萬物之中,皆在於我,我願剛則剛,願柔為柔,海納浩渺之玄機,田方宇宙之廣宇,則縱宇宙洪荒,八極之外,不若芥子之重也。”

    “恩爺爺,我雖然很多沒懂,但是我都記住了。”

    “好!好,好,好,走,待在外麵這麽長時間,該回家了,走回家吃飯去。”

    “好嘞,走嘍。”諸葛曉東放下手裏的杆子,藏在草叢裏。

    “小個我先回家了,你也快回去吧。”

    “咕呱,咕呱,咕呱。”那隻青蛙叫完後,便跳進了水裏。諸葛悟道拉著諸葛曉東的手,爺孫倆高高興興回家,陽光下,背影被陽光拉得很長很長,延伸到遠方的希望斷了頭,隻有神秘的地平線,在炫耀著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