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方家穀區成立
字數:4890 加入書籤
將原一連幹部戰士調整整編成第一營後,剩下的二個連充實一百多新兵組建了教導營。教導營由方少雲親自管理,編製為三個步兵連一個火力連外,編製了一個偵察排與後勤與工兵研究班。
教導營人事上安排為朱明心、方土根及方水根為副營長,一連長新提拔的崔冠英,二連長為原任楊振五,三連長也是原任劉俊彥,火力連長方土春,偵察排長王大力。
這次擴編增加了一倍多人外,還成立了參謀本部。參謀本部裏分了作戰司、後勤司、人事司等三司,雖然這三司沒設主官基本上都是空架子,但機構完善了起來,也為後麵擴編開了路。
編製擴編後投入了新一輪訓練,這次教導營的更加認真,上課也更加用心。這是他們知道不久還會擴編,表現不好或文化學習不達標想升級就沒有希望,看到過去相同的士兵都當上了組長心裏總會有點羨慕的。
另外組長就有補貼費,雖金錢不多那也是顯得人家有能力不是。也是知道再次擴編很快就會來到,不然不少人心裏肯定會不平,因為這次隻從一連剔去些實在差的,大多數士兵起碼當上了副組長,怎令人心服。
隨著護衛隊擴編,如此多士兵居住在總村有點不大好,訓練出操也不方便。為此方少雲早就尋找個不能開墾的山穀,已經在建土樓了。每個營一幢,已完工三幢,所以這居住沒什麽問題,就是大操場與跑道仍需他們自己親自建設。
等擴編完成已經快過年了,這時方家穀忙碌著采購豬羊雞等年貨。這些並非是為方家人及已經定居一年多的原流民準備的,而是為新來的流民準備的。
這些人大多沒有什麽積蓄,連口糧也隻有路途食用所需,到達方家穀基本上斷炊都要方家穀提供,不然別說開荒墾地建設新家園,幾天十幾天都不是餓跑了就是餓死了。
現在過年隻讓吃飽好像有點不夠,因為其他早定居的村子的條件太好了,差距太大總是讓人不舒服。因而方少雲決定新來的人每個人發給五斤肉一斤蛋一斤雞肉。
就這數量就現在到達的近六千人計要三萬斤豬肉,約四五百頭豬。這個采購量有點大,這時代大多數農戶養頭豬也是殺了過年的,有多餘也勻給同村鄰裏。
虧得方家穀向大戶強借糧造成聲勢擴大,一聲招呼傳遍周圍數十裏地。給價也比市場高出一成外,另還加付些運輸費,如此才有農民將豬羊雞等陸續至此外麵叉路口的收購處。
商業土樓已經完成,方少雲在此設立了飯店客棧加方家穀商品看貨交易場。每天雖少有人吃飯住店,那個商品看貨交易場倒是每日都有生意上門。
孫縣尉被贖回後方家穀雖不再進縣城交易,但與縣城商家的交易並沒有斷絕。隻不過之前方家穀人進縣城向商人購買,現在方家穀人提供購物清單,商人可以先議價後送貨,也可以讓方家人選擇。
商業土樓未完成前隻有一個草棚,不管光線還是躲風避雨及麵積比較都是太差了一點。現在有土樓商人也有在這裏設點零售或轉售的,附近地區的農民、獵人、藥農也會來此攤販或將東西出售給收購者。
這收購者當然是方家穀人為主,方少雲下令擴大藥材種植與成藥儲備,有人來出售藥草肯定要。山裏獵物也值不了多少錢,收購下來讓皮匠有點活幹,製作成裘皮能賺錢外肉還是白吃的。
附近農民來出售農副產品大多數非常便宜,方家穀人比較富裕,一賣一買這裏成為小市場正是方少雲想要的效果。這不單純是一個小商場,他是發展這個點帶動已經拓寬的路成為商貿之路。
臘月二十七傳統的年終總結大會一總結方家穀人數已經超過了九千,而合作社已經超過六十個,村子也住滿了十個,最近命名的是方十村,大多數人簡稱十村,方少雲覺得這簡稱不大好聽索性命名為十一村。
這次會議是曆來最熱鬧的一次,因為每個合作社二個人,加十個村長與村委會成員,原村議員加護衛隊連長以上幹部列席,幾近二百人了。
首先是方父報告一年來的情況,這事情大多數人都知道,隻有新流民被選為合作社代表的少數人不清楚。他們也是剛來到這裏未久,當選代表幹什麽也不大理解。
新代表聽了方父匯報一年來的事才知道方家穀真是強大,為了安置他們竟然強行向大戶借糧外,還兵不血刃地鎮壓了三個為惡一方的劣紳。做事也如此公道透明,向他們說明做了什麽,還解釋為什麽要這樣做。
總結一年經過,提出了下年計劃,表彰了一些人後是組成新村委會。由於分村太多,新村的村長不再擔任總部副職,而方家穀總稱也改變為方家穀區,下麵才是村。
因改名為區,方父仍任區長,原四個副村長任副區長兼村長,新上來的村長隻是區委會委員兼村長,其他人隻是由村幹部改為區幹部職責不變。
另有四個新人獲得任命,唐人傑為區長政務秘書,鄭衛是軍務秘書,屠宗白是商務秘書,謝學仁是學務秘書。給四人任命是讓他們有個正式身份,名不正則言不順,另外薪酬也好正式列入計劃。
這是政務方麵,區議會也重新成立,每個合作社一個代表,加工業方麵也是有不少人。考慮到現在人員還未安定情況也根本沒有弄清楚,所以區議會僅成立一下,聽取政務報告後決定下一年度再開正式會議。
過年總是差不多,但年三十大聚餐給唐、鄭二位留下深刻的影像,此後常常提到這事。方家穀本村仍然是整村大聚餐,而不是分合作社。這是因為這裏絕大多數乃是方家人,雖分成三個合作社,但養殖就沒有分家,不少事仍然合作在辦,因而一起辦聚餐也在情理之中。
現在村裏不少工場的產權其實也是分不大清楚,主事雖然是方少雲,之前都是方家人在出力,要厘清肯定會有個過程。另外方家人現在當幹部的人不少,工業上也是如此,已經靠借用其他合作社勞力來完成春耕與秋收二個大忙季節,眼界也比之前寬闊不小,所以也沒有斤斤計較。
就是聚餐也比第一次文明太多,第一次聚餐小孩叫大人嚷,如俗話比戲場還熱鬧。現在因為每戶人家每日有點葷腥,麵對滿桌大魚大肉不管大人小孩都不那麽急色,因為他們知道一桌子菜是吃不盡的。
雖然秩序比第一次聚餐好了不少,在唐、鄭二人看來這才是個過年的氣氛。比他們的家族裏過年輕快自在熱烈放鬆,這才象過年的樣子。
聚餐時怕人拚酒傷身還發酒瘋,方少雲早就規定每個成年人隻有方穀特釀一瓶,不得自己帶來,也不得將自己的酒給別人喝,可以帶回家去。如此一來真正酒量好的人也差不多了,而酒量差點兒的人有方少雲的話喝趴下的人也比上次少。
第一年是缺糧釀酒所以大家沒有盡興,去年放開喝酒醉醺醺離開的人太多,因此今年方少雲限了一下飲酒量。他也是仍然隻喝一兩糯米桂花酒,母親與秀嫻也喝了點桂花酒。
秀嫻看來決心賴在方家穀了,前幾天陳掌櫃派人來接也不願回去。也許這裏她是公主,而在家裏幾個男孩可能比她受寵,方少雲這時有點閑,猜測起小女孩為什麽樂不思蜀,要不女生外向一到婆家忘了娘家。
這裏菜肴非常豐富其他合作社也不差,新流民每個合作社分到一頭羊一頭豬,外加十隻雞與一大甏五十斤燒酒,因而是這些年最豐盛的一次年夜飯。因為是聚餐,又是看到方家穀人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及看到了希望,這一餐醉倒的人不少,好在方少雲酒沒有給太多不然更不堪。
今年過年比去年忙不少,這幾天流民到來雖大幅減少,但仍然是陸續有人趕來,大年三十與年初一都有人到達。來了人就要安置,讓方父等一幹人沒能真正好好休息幾天,將下麵的人排班輪流方父自己隻能天天忙碌著如平時一樣。
方少雲勸他也休息休息,這些事先交給自己來操持幾天。方父不答應,說若不是時勢不好,自己又沒什麽本事,不然你一個小孩操持整個大事讓我這個父親臉往那擱。這些事瑣碎而不難,我幹慣了,你就多陪陪秀嫻她吧,小女孩過年一個人也蠻孤單的。
這話讓方母讚同,催促方少雲帶秀嫻多玩玩。好心不料引來這個吩咐,對父母的話方少雲也不好太執拗,再說大過年沒有後世那樣有多種娛樂方式可選擇,就是上上網也不閑著。
現在戲劇雖然有了,但那是城市裏才有,下鄉演出比較少見,這幾年一直忙忙碌碌倒是沒有想到。不過之前方家穀規模也比較小,現在有這個規模,可以考慮招攬幾個藝人組個小劇組。
演出戲劇比較困難編,且常演一二個劇目也太老套,比如相聲、快板、雙簧、二人轉、評書等隻需三五人就可以較好演出,應該想法搞出來。一個個村子晚上輪流演出一下也可以豐富下文化生活,有些東西也可借之宣傳,或施於潛移默化影響。
再說幾個藝人方家穀現在應該能養活,隻要過了今年明年糧食就不用愁。其實方家穀不缺錢而缺糧,可是不能不發展農業,因為這時代農民種植效率太低,用句後世話就是商品率太低,想采購大量糧食比較困難。更甚是元軍來後若圍攻糧食不能自給就無法堅持。
想到糧食方少雲隻有無奈,但幾個藝人問題不大,他將此事先在記錄簿上寫了一筆。
藝人問題不可能立馬去找,隻能先放一放,陪秀嫻推托不了隻得帶她出門。恰是天氣晴朗陽光照在身上很溫暖,也沒有大風,因而方少雲將秀嫻帶到船上,其他小孩當然不會允許他們用船,大人也沒這閑情逸致所以船都停在棧橋。
方少雲領秀嫻上了大一些的水泥船駛入湖中心後躺在甲板隨意遐想。而秀嫻沒有乘過船,這船反正搞不壞這湖中也不怕撞到什麽隨她玩,就這樣方少雲自魂穿這時代過了一個最悠閑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