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顯示實力退敵
字數:4910 加入書籤
知道事情加速原因方少雲對李家如此賣力有點無言,想既然你們要作死也怪不得我了,上次借糧你們在此也沒有存貨也就放了你們一碼,現在看來有點手軟了。
為了不讓其他人再出來說三道四反攻倒算,與來剿自己的廂軍勾結起來對付方家穀,方少雲叫來朱明心與王大力二人,讓王大力先偵察一下,朱明心帶教導營一個連將李家現在留守的人全部抓來。
至於財產田地等一如之前處理趙周等家一樣,主要是這次仍然不能逃脫一個人,另外要公開處理,亮出方家穀的名號,及為何如此的原因。
處理了李家的事方少雲考慮起如何對付三千廂軍,列陣而戰自己雖不足對方三分之一,但訓練及武器遠勝對方。隻因同袍對陣讓他難下辣手,而且是不給對方實實在在的威懾力對方也不肯退兵,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還真是比較難。
總而言之自己手下兵力還不足,要不反正幹各類工程的人有近三千,而糧食也不缺,這些幹工程的也是軍事化管理,每日也訓練一小時的,不如幹脆將他們分檔次整編出二十幾至三十個半訓連。以後表現好年青及識字快編入護衛隊,其他編成守衛連也容易些。
如此一編到與廂軍來剿我拉出十個連也能壯壯聲勢,除將現在的施工隊更加軍事化管理,將之進一步向軍隊靠攏外,這次與官軍打一場巧仗也是需要動動腦筋。
官軍來剿除了新來者中間有些波瀾外,原方家穀四村的人沒人會擔心什麽。他們更清楚方家穀的實力,知道三千官軍根本攻不進來,他們唯有的顧慮是官軍會封鎖外麵,使方家穀對外商貿會受到抑製,從而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改善。
現在他們也明白方家穀對外出售大量產品獲利都是非常豐厚的,所獲金錢雖大部分購買各類備戰物資,但生活必需品等也是靠這個交易運進來的。就看各村小商鋪供應的各類物資之豐富,價錢也比較便宜就是一例。
方家穀區各村小店供應的物資都是統一進貨來的,大多數更是從方家穀拿了貨從外地帶來的回頭貨。這一來商人可以賺二筆錢,加上量大又是現錢結算,要價比縣城商鋪進貨價還低。
方家穀不交商稅,不計房租,人工費也省,所以出售的商品比外麵平均低二成多。這是平均數,一些生活必須品如鹽、糖之類,及酒、琉璃燈、豆製品、奶粉等方家穀自產品比外麵便宜更多。
他們享受到對外商貿的好處,更知道更多為抗元儲備的物資也正是靠對外商貿源源不斷運送來。就說糧食也是靠這商貿在儲備,連這次安置如此多新來的人,也是靠向外購買大量鐵料,緊急打造農具工具的。
方家穀累計已生產了好幾萬斤鐵料,打製鐵器出售不足三分之一,比向外采購鐵料數量還少。之所以如此乃是要安置大量的流民,每個流民都需要二三十斤鐵製工具與農具,這還不包括犁、車輛鐵製件等用途。
另外開掘煤礦、鐵礦等所需工具與設備;水泥等生產的設備;紙甲紙炮的模具;刀槍弩等兵器。因為要用的地方太多,每天一百多斤坩堝煉出的鋼鐵雖質量不穩定,但都是數著指頭反複計算才用的。
常為鋼鐵不足而心憂的方少雲這一天又來到新鋼鐵廠工地,他的臉上煥發著興奮之色。經過近半年建設第一座小高爐今天將點火試產,他的心裏怎能抑止激動。
鄉村小作坊也不如啊!方少雲有點自嘲自己太過激動的心。是呀按投料容積這爐出一次大概在千斤左右(方少雲沒有能力計算,另外用焦比也尚不清楚尚待試驗,所以隻能估計。),一天才一噸左右。
方少雲前世雖常在鄉村小廠打工,與他現在弄得這醜陋的小高爐比,那些之前非常土的設備成為真正的高大上,方少雲明白他就是再奮鬥三十年也達不到之前很鄙視的東西。
做不到就做不到吧,路是人走出來的,後人踏著寬廣大路時根本難於想象第一個趟開一行足跡者之艱難辛苦。茫茫荒原不單有荊棘叢生,還有懸崖峭壁與沼澤流沙。荊棘撕破衣衫割破肌膚尚且可忍,懸崖峭壁攀爬不慎可會摔傷摔死,沼澤流沙更是可怕,一旦陷入那是滅頂之災啊。
自己隻是比這時代的人知道道路的方向,披荊斬棘、攀登懸崖、避開沼澤流沙,還得一步步踏踏實實向前走,想飛躍是不可能的。
方少雲明白他從後世而來,雖然比這時代的人多了數百年的見識,多了許許多多後世科技知識,但他隻有不清晰的大海航行的航線圖,沒有一點就成的金手指,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仍然不可能一帆風順。
因為有清醒的認識,方少雲雖有點自嘲沉不住氣,心裏仍然為自己又向前邁了一小步而興奮不已。別小看這一小步,隻要邁出去方家穀鐵的困難基本上算是解決了,今後別說一二萬人需要農具與工具,就是稍大的設備也可以開始建造了。
還有兵器生產一直不足,有了這個小高爐就不再擔心這事了。特別是鐵炮他不是不想,而是一方麵有紙炮可以先支撐一下,二來要生產鐵炮缺鐵料啊,不到萬不得已他隻能先忍著。現在不用再忍了。忍無可忍那就不用再忍。
方少雲直到第一爐鐵出來後與工匠們總結一下經驗,如焦炭投入比例明顯太多了,或許再少投三四成也可以,具體要再試試看,風量似乎是有點不足或許是風加溫還不足需要再觀察等。這些問題將在第二次及之後投料煉製時再試驗,總體來說是成功的。
再次投料方少雲已經離開了,時間太晚了他人小吃不消。另外第一爐僅煉出生鐵,下麵還要試驗煉成熟鐵及用平爐煉成低碳鋼,所以接下來他還要經常往新鋼鐵廠跑。
就是原坩堝煉鋼設備與生產也將搬到這裏,之所以不停了坩堝煉製?那不是缺這點兒產量,而是坩堝煉製掌握了一定經驗了,想要什麽材料叫得應,而小高爐剛開始成功離掌握它還早。
接下來方家穀區開始忙春耕這個大事,整個方家穀區的道路上最多見的是運輸秧苗的牛車。為什麽秧苗也會用牛車運輸?這事乃是新安置村雖開墾了一些水田,但秧苗卻來不及做秧田。
插秧的秧苗從落穀開始到可以拔而移植要接近一個月,這還不算做秧田的時間。有些來得遲的人或能開墾些水田,至於做秧田、落穀一係列活做下來到插秧已經遲了。
現在的稻種生長期超過百天,這裏的氣候隻能種一季稻,稍微晚一點會灌漿不足而嚴重減產,甚至於顆粒無收。因此方少雲的辦法是其他村多播幾畝秧田,到時運往需要的地方。這秧苗比較重又不經壓,因而一車也裝不了太多,所以路上運秧車也成常見。
施工隊改編成後備連並加強軍事化訓練方少雲將之交給方水根、方水根、朱明心等人。他主要是與新鋼鐵廠的工匠試驗煉鐵降低消耗,及煉製低炭鋼等技術。
就這樣方家穀區人忙忙碌碌地幹著自己的活直到春耕結束傳說中的官軍仍然未到來。方少雲覺得奇怪,軍情緊急有如救火,早決定的事為何拖拖拉拉到這個時間還沒有來。還好自己對此有把握對付,不然忙著想方設法去應付不是誤事嗎!
之後向商人們打聽一下我等到花兒也謝了,為什麽那個來剿我的廂軍卻不見麵。商人回答是廂軍現在軍費不足,攜家帶口的要靠種田做工補助,誤了春耕誰付錢給他們養活一家子。
至此方少雲才知道宋為減少災後不安定因素而招兵後沒有完善的退出機製,冗兵之多達到可怕程度,雖比明末衛所兵那般地步,卻也是難以為繼了。
這種一時當兵當一世,祖祖輩輩傳下去的世兵製隻有第一代比較有戰鬥力,時間越長其內部越腐朽。這樣的兵製與元軍搶掠分成製的虎狼之士比肯定處於下風啊。
打聽到原來是這個原因方少雲知道廂軍應該快到了,因為春耕已經結束,再準備幾天就可以開拔,時間快些大概十天內就可以趕到此處。
知道大概時間方少雲挑選出十個後備連,聚攏並拿出為村衛隊打造的兵器分發下去,讓他們三日全訓一天並進行列陣作戰訓練,讓他們上了戰場至少有個士兵的樣子,不上戰場拚命廝殺也可湊個人數。
隨著時間推移如大戲鑼鼓越敲越響幕布也漸漸拉開,與方少雲預料的時間遲了一天,三千多廂軍終於姍姍而來。
王大力派往各方向的偵察員連夜從縣城趕回來報告了這個消息,因為廂軍到達時已經下午四時了,偵察員趕回山穀已經八時出頭,方少雲已經習慣早睡正準備上床。
聽到這消息方少雲一點也不慌張,這時代沒有特種戰,也不大夜戰,再說外麵有哨所及城堡,有膽子敢摸進來隻怕也是悲劇收場。
因戰鬥起碼要在明天中午進行方少雲吩咐加強警戒,明天上午第一營、教導營及十個後備連全體動員。食堂準備好饅頭等幹糧,偵察排派人監視縣城一有動靜騎馬來報,治療院也要做好收治傷員的準備。
發出指示後方少雲仍然上床睡了個好覺才按往常習慣起身。這三千宋之三流軍隊他根本沒放在眼裏,讓他糾結的是都是同袍多殺造孽,少殺糾纏在此不退,影響到方家穀與外商貿等活動,還打擊參與合作計劃之眾人的信心。
有時他想索性將這三千人放進來一起擒了,想到之前二次也是如此,這次他們不定肯上當。還有就是擒了這些兵也派不了什麽用場,讓他們搞工程自己已經有施工隊,讓他們仍當兵訓練這些兵油子還是訓練樸實農民更省力也更好管理,戰力也高幾倍。
因這樣那樣的因素方少雲決定顯顯雷霆之威,將這支廂軍的三魂六魄嚇掉一大半,讓他們乖乖那裏來還是那裏去。或者隨便那裏去都成,就是別在這裏礙我方家穀的事。
隻不過要想嚇倒廂軍又不多造殺戮比較困難,方少雲有了計劃但能否成功還沒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