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讓火箭自由飛(二)
字數:4797 加入書籤
要生產真正的火箭於方少雲沒有絕對的生產難度,別看他的一窩蜂簡單,但曆史上明清的同類遠不及它,有著代差哩。這代差主要就是壓鑄與藥柱,壓鑄不論藥柱卻是來自火箭技術。
因為藥柱不是一下子爆燃而是持續幾毫秒時間會將箭支推得更遠,而且是最後會將藥桶拋下,給予箭支最後助力及減少了負擔。方少雲計算不了但他進行過對比試驗,同樣火藥比較用藥柱射程提高了三成以上。
現在要造真火箭彈這藥柱技術已經有了而可以借用,接下來可以直接試驗尾噴口材料與型製。從後世的各類材料介紹上很容易知道火箭尾噴口是旋向中心的幾個口,如此推力會集中到一點,使火箭不會偏向。
但他的火箭隻用飛五百米左右,圓周概率即散布範圍不用太準。另外尾噴口材料也是越輕越好,這些都要通過試驗來解決。
除了箭體飛行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采用什麽彈種?這方麵方少雲覺得沒有高爆藥時用炸彈有點雞肋,特別是盲炸情況下作用不大。不用炸彈用什麽?方少雲認為用燃燒彈可能更加有效率。
這用燃燒彈他是基於這時代營地往往有大量糧草,帳篷也是易燃物,普通燃燒彈也能給予極大損傷。他仿不了凝固******,弄個猴版也比普通縱火強。燒毀糧草敵軍再強也支撐不了幾天,而軍隊也會失去戰心士氣,到時反擊伏擊追擊由自己選了。
汽油他沒有可他有煉焦的焦油,焦油裏好東西不少,但他沒有能力分解。即使分解隻不過是蒸餾與冷凝,但他不懂化學,搞出來也是白搭。因而他讓酒作坊的工人將焦油加工到一百多度後,取這些冷凝物代替了汽油。
煤焦輕油加皮膠加熱又加磷這原料算是有了。磷是發現了礦取來當肥料的,但純磷效果不好,提純了加在燃燒彈裏經試驗效果到是十分不錯。
推進藥柱試驗與尾噴口設計也非常理想,以至於達到五百米散布在直徑十米內。燃燒劑也有了爆炸引發後飛濺範圍超過十米,很難撲滅且有一定的毒性。接下來就是組合在一起,組成火箭燃燒彈,同時附帶著也研究出爆炸型的火箭。
為便於攜帶最後決定設計成由紙筒發射,每彈約三十斤由藥線控製落地爆炸,如爆竹一樣。發射筒口徑為十厘米,二彈為一箱,點火發射。如此一個連能攜帶一百多彈藥,對一個軍營襲擊發射二次威力足夠了。
火箭試驗成功讓方少雲的信心又增加了三分,於是讓特務連訓練這武器應用又花費他不少工夫。因為夜襲不單純是個出發、作戰、退回三步曲,偵察、確定路線、確定發射陣地、確定距離,聯絡與警戒等都要訓練。
虧得提純了磷,方少雲生產了一些磷棒作為標誌,每個士兵背後也可以帶一個微弱磷光的小球,如此夜間行軍容易不少,專門生產向下照明或調整光照範圍的風燈也生產出來。
這些小改小革不單對突襲有用,大多數對其他護衛隊也是有用的。因而方少雲動員大家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提出問題者受獎,解決問題者更受獎,這一來大事沒什麽變化,小改革還是有點成績的。
這真火箭外界不知道,但一窩蜂因外麵大量求購而生產能力大大擴展。主要是價廉物美與任何人都可以有效使用才是各方求購的原因。
不說箭支價錢吧,培養一個弓手很難說多少成本,要一定的成本是肯定的。訓練一年就是隻吃飯也要不少錢,而真正上場才多少時間?還有弓也不便宜,天氣不好還不大好用,守城一二個人派不上大用場,要多也變不出來。
且站在城牆上與城下對射優勢也不大,己方傷亡也不少。而那個火箭箱多好,不用訓練,平時放在幹燥庫房,用時隻要架在城堞口點了火隻要稍稍調整下方向就可以。躲箱後發射不易受傷,傷的也少且是平民。而殺傷對方效率一箱超過十個弓手連續發射,計算下來十分合算。
因為合算,知道的州縣多有向方家穀購買的。一個縣募捐點縣裏拿出點,弄個十萬支也不困難。至於剿方家穀的事因硤州刺史呈文,而軍事征剿本來就因形勢突變而難於舉行。
再說方家穀不就是殺幾個財主嗎,不占州不占縣就占個山穀。現在人家把最強的兵器也賣了,而且是不要錢隻要點東西,要東西也不多,幾乎是虧本在賣,還要剿人家有點說不過去了。
在這情形下李家也隻能暫時放棄複仇了,再說這形勢下自身也是有點難保,之前的事更加不可能太全力去追究。另外他們也知道李世誠一家及後來替代管理者一家都沒死一個,大多數人隻需勞動改造一段時間。這勞動改造是個新名詞,意思是強迫勞役,李家人見族人如此也無可奈何,隻能等形勢穩定再動腦筋。
由於向外火箭交易方家穀獲得了半正式地位,象征性地向竹山的縣衙送了三萬支火箭。雖然按方家穀出售價這也是一大筆錢,可就算是縣令向方家穀購火箭支付的物資已經二三十倍於這送出的價值。
總而言之出售火箭給方家穀帶來的好處很大,到年底光糧食儲備就達到七多萬人一年的定量。這還是一個方麵,硝、硫等儲備比計劃增加了三倍,就是硝有些不足,不然二百噸火藥也可以生產出。
就是人口願意定居者到年底也已超過一萬七,在此建設與打工的還有近二千人,可比一個人口不多的縣,與竹山比也差不多了。
因為過來者以男性為主,甲級三個營已經滿編,乙級三個營也是滿編,加教導營共四千五百人。這些營現在是甲級全訓,乙級到秋收後也進入了全訓,就是守備營也各編製了一個連作為機動與骨幹力量。
另一個是各營武器與盔甲全部配齊了,而且這些盔甲用料更好,加工時壓力更大,所以防護力又有增加。各營的火炮裝備已齊備,連各城堡各村的炮也已經配齊。因武器基本滿足到年底時生產速度有所放緩。
所有護衛隊裝備的雖然仍然是老三樣兵器,因有火炮與火箭支援,所有幹部與士兵都有信心野外戰勝上萬元軍。可以說方少雲經過實足四年多經營下已經有能力占山為王了。
萬事齊備而元軍南侵沒有動靜,由於這原因大多數火箭生意早陷入停頓。因為以貨易貨,貨到發貨,這個停滯經濟上對方家穀沒有啥損失。但存貨太多,拉開場子增加設備一時間減下來有點不舍得,開工卻又都是庫存。方少雲決定還是繼續生產,反正賺頭大,多些備用也沒什麽。
元軍沒有動靜也引起方家穀人的一些浮躁情緒,連方少雲也有點沉不住氣,他根本記不得曆史卻懷疑難道曆史讓自己改變了?按那個什麽蝴蝶效應曆史早該改變了,因為自己的行為比蝴蝶大多了。
其實他也不相信那個什麽蝴蝶效應,所謂蝴蝶效應完全是將必然性用偶然性去解釋。開水如一百度沸騰,九十九度、九十九點九度,到點就沸騰了。大西洋、太平洋的風暴熱平衡失衡積累到一定程度風暴就形成了,關蝴蝶什麽事。
他的看法曆史如巨大的下坡車,螳臂當車非常可笑也非常可悲。他自己也是如一隻小螳螂,所以一開始隻想躲在角落避難,現在也隻是隻強壯的螳螂,想改變曆史猶如做夢。
而他對外界也沒什麽舉動,出售點火箭也不曾在戰場有什麽貢獻,所以有了點影響曆史的舉動而沒有一點實際效果。如此就能改變曆史,這曆史也太容易發生改動。
方少雲知道自己是焦慮了,這個焦慮的根源是對曆史的不了解,是對蒙元殘暴與強大的恐懼,是對自己努力的不自信。總而言之麵對隨時會落下的屠刀隨著對方蓄勢,心也會不斷收緊,往往有不如早點痛快一戰的念頭。
對焦慮心情方少雲也沒什麽好辦法,這不是他不明白也不是他不理智,而是長期心理壓抑而產生的,不由自主冒出來的。為此他放下一些不重要的事,在年底前對整個方家穀區及各項工作視察了一遍。
這次視察很細,每個村子,每個合作計劃的安置點,每個城堡他都走了一遍。看到的情形讓他非常滿意,整個方家穀區已開墾水田旱地近七萬畝,因勞力緊張雖沒全部利用,產量也不高,但全部耕種供二萬人生活的糧食還是勉強足夠充饑。
特別是他這次視察還聽到了一個意外的好消息,培養優良種子的小組報告,說他們經過二三次篩選水稻與麥子都有幾個品種性能穩定下來,普遍表現良好,起碼可比現有品種增產五成,就等明年擴大培養,順利的話後年可以大規模種植。
這真是個好消息,之前方少雲將前世早期培養良種的方法投入試驗時沒想到如此快就有收獲。有優良種子及引入合理密殖技術現有耕地足以養活二萬人還有餘。
這又是個會影響到曆史發展的東西,但它與方少雲其它足以影響到曆史的東西一樣還養在深閨。酒、琉璃燈與風燈這些東西不可能對曆史有多少影響,而食物足不足對曆史影響極大,許多朝代就是因糧食供應不足引起****而轟然倒下的。連糠稀也能造出盛世,何況實實在在的糧食。
這次視察方少雲是越看越高興,雖然各合作社基本上老弱為主,以致於開墾出的田地耕種不足,管理粗放而產量不高,以至自給率不高,但田地大部分開墾出來了就是個基礎,有了基礎就不怕。
之所以沒有勞動力耕種是這二年是大搞基本建設,各村的土樓,各處的城堡,土地也開墾出一大部分,各個合作者安居點的建設不但足以用,還有餘備。
現在雖然糧食自給率不高是因為搞這些防禦設施及建設各類工業,現在這些任務基本上完成了。若元軍圍困大部分勞動力可以回過頭耕種,可以說一個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的獨立王國已經成氣候了,至少可以不讓元軍鐵蹄踏進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