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該來總會來的
字數:4838 加入書籤
視察讓人興奮也讓方少雲焦慮症慢慢消失,視察最後一天他帶了秀嫻到現在有點花園味的倚竹山穀遊玩了整日,徹底放鬆下身心。在這裏的竹亭裏喝一杯他自己發明的炒茶,清香的茶味讓他十分享受,不管怎樣前世可喝不起這樣的好茶,也沒有那個品味從茶香中獲得寧靜與安逸。
茶葉是他讓水生從外地弄到種子在山陰坡布撒種植的,一來有說法是茶樹難移植,二來是長途帶著茶樹苗笨重也難以照料,所以方少雲隻得讓水生弄些茶籽回來。
說是布撒種子也不確實,方少雲是弄一些無底短紙筒,裏麵撒了肥土放入種子後每天都潑點水,等發芽後才移植的。移植時找一處人跡罕至,處於山陰遍布大石頭的荒山坡。清理出一小塊空地挖個坑將紙筒埋下,如此不動它的根係易成活,有小土坑聚水也不會旱死。
如此種植了近百處,種後也沒有去管理,今年想起已經種了三年在清明前上山一看活了八十一棵,隻是每株隻有膝蓋高,芽頭沒采摘過也不多,與陪同的二個少年采摘了半天也沒有一斤青葉。
拿回去也沒有厚鐵鍋,用塊燒烤用的厚鐵板帶炒帶烤才弄出近二兩炒青。放在有石灰防潮的陶罐平時可不舍得拿出來喝。
今天是小雪初晴、風和日暖、空氣格外清新;輕裘裳、藤桌椅、三人相隨;青山下、臨湖畔、竹亭內;山泉水、紅泥爐、好剛炭、小陶釜、小陶杯、美女親自煮水泡茶。方少雲閉目似無思無想,其實心裏有點夫複何求的遐思。
前世方少雲喝茶隻為解渴,茶葉好壞分辨能力實在有限。這是他為生活而奔波根本沒有這個閑情逸致,也是沒有一定的社會閱曆,沒有那種細膩的情感。正如''卻道天涼好個秋''一句,沒有人生跌宕起伏曆經風霜是無法如此無限感慨隻歸輕輕一句----這秋天正好。
方少雲聞到茶香浮想聯翩,品一口殺青技術不佳,倍是青澀的茶味很滿足。
但他的自得其樂被一聲嬌嗔打斷:''這麽苦的東西你怎麽當作寶貝似的?''原來秀嫻好奇也泡了一杯,一下又喝多了又吞快了,害她吐也來不及。
見狀方少雲大笑起來,你一個小姑娘喝什麽茶,喝點蜜柚茶才應該。不過取笑她也不應該,她真是年少到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還未到,所以笑幾聲喝了茶就去釣蝦了。
對釣蝦秀嫻非常有興趣,每見到有大蝦釣上來都會興奮地叫嚷。不過她不敢釣,見到蝦舞著長鉗很害怕,再告訴她蝦鉗沒什麽力量,鉗一下也不痛,但她仍然不敢碰。
今天的遊玩很私人,整個竹山穀隻有方少雲帶二個少年共四個人。釣釣蝦劃劃船,中午白水蝦、水煮肉片十分清淡,整個一天也是平平淡淡過去的。
自我放假休息一天方少雲又投入日常忙碌生活,方家穀雖然有父親管理,這幾年努力也比較成功,所有事沒有他親自去看著短時間仍然會沿慣性前進,可一天沒真正達成目標一天也不可輕易浪費。
不久就是臘月二十七,傳統的年終總結表彰會議召開。這次會議方少雲擴大了規模,一百多各合作社社長與區委會成員外,近二百人的區議會議員列席,各工業負責人加護衛隊排級以上幹部都列席了會議。六百人的會場已經蠻有規模了,想當初方家人逃避至此還沒有這麽多人,真可以稱之為擠擠一堂。照例仍然是方父作了總結報告,他的報告很簡樸,主要是例舉些數字,及提出表彰的人和事。
方父提到每個數字都是令人鼓舞的,因為每個數字都說明了成績,每個成績幾乎都是跳躍式發展的。而且是這些成績中有他們參與,更有他們的貢獻,讓他們怎能不興奮怎能不自傲。
方父作了年終總結及宣布了表彰名單後,方少雲第一次作了長篇報告,題目是----放棄幻想繼續努力。
在報告中方少雲批評了焦躁情緒與盲目樂觀情緒,說有焦躁情緒的人認為自己已經準備好,隻等元軍過來鬥上一鬥,一下子把元軍打敗,打得元軍不敢再犯才算完。他批評這種情緒為一錘子買賣式的,指出不管強弱都要未慮勝先慮敗,當前是元強我弱,所以元可以屢敗屢戰,連敗十陣也無損其強大。
而我們卻輸不起,孤注一擲輸了更加沒有翻本機會,所以我們的任務是保存自己積蓄力量伺機而動,而不是一開始就與元軍拚命,勝了一場再打一場。為這個目標我們要抓住一切機會發展自己,就算是消滅元軍也要低調些,出簷椽子先爛,練好內功才是我們的任務。
或有人會罵我們缺乏仁與勇,仁、義、禮、智、信都重要,命沒有了什麽也沒有了,拚命救人那隻是小仁小義,隻有自己強大了救更多人才是大仁大義加智慧,大智大勇。
還有的人盲目樂觀,認為我們已經做得夠好了,有放鬆努力現象。我們才幾千武裝,與蒙元百萬大軍比連零頭也沒有,所以隻有繼續努力才有出路,隻要沒有到打敗元軍那一天,我們就不能在那一天前鬆懈。
有的人盲目樂觀是覺得元軍不會過來了,至少會有較大安穩時間來讓我們準備。這種麻痹思想不能有,戰爭不是兒戲,也是有其規律。元軍可能不在一二個月內暴發,與我估計一年內必然暴發有點誤差,但有跡象表明元軍正在準備。
如暴風雨來臨之前黑沉沉的天,那壓抑越久越暴發亦愈厲害。蒙元侵略是沒有理由可論的,他們就是看上了江南的財富,他們覺得自己有力量可以戰勝一切。
他們已經占領了十幾個大宋般的地域,從一頭向另一頭要走上一年,但他們貪得無厭。襄樊一失為他們打開了南進之門,如今蒙元一方貪婪之心未改,不可能耐得住太久,所以我們要放棄幻想繼續努力。
方少雲因提高有點聲嘶力竭,下麵的人也個個聽了滿臉沉重。他從沒有如此嚴肅過,這時候一提聲調眾人都有點警鍾長鳴,自省有沒有這種情緒。一自省覺得自己還真有點,所以方少雲一席話效果非常好,整個方家穀氣氛一變,再度踏踏實實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過年大聚餐,請劇團一如過去,放假三天隻覺得時間飛快就過去了。初四方少雲即再次投入工作上去,今天他要忙活的是水晶的熔化。
玉器藝人已經找來,正根據方少雲提供的思路琢磨鏡片。隻是水晶作為首飾太低檔,琢磨其它物件也少有人喜歡。以致市場上水晶供應不多,而且它的加工雖然與玉器是一樣的,硬度卻是比軟玉高,所以光切割成片就要花費大量工夫。另一個是大塊水晶價錢不論數量極少,純淨又大塊的又減去部分。
而方少雲卻希望大一些好,望遠鏡就是要望得遠,不管觀察敵人與建立通訊能看到的距離總是越遠越好。而望得遠首先鏡片要大,如此一來天然水晶既製約了數量又限製了質量。
之前已經盡力采購水晶了,大個頭的不多,能磨出鏡片的更少,且用掉少棄掉多。這些方少雲認了,不就是錢多花一些嗎?新出籠高技術的軍品本來就是費錢的玩意。
讓方少雲不滿意的是購買的大塊水晶不知能做出幾架望遠鏡?數量不足才讓他更加失望啊。為此他隻能提前研究如何熔化水晶,然後將之壓製出基本形狀問題。
采購水晶時本來就存有這個想法,所以隻看透明度好不好,隻要透明度好大小通吃地買下。從價格來說小塊比大塊便宜多了,從利用率來說熔鑄與切割相差不知幾倍,從這二點看隻要沒生產出光學玻璃這技術遲早要麵對的。
方少雲也想早點開發出這技術,因對如何磨鏡片心裏沒有概念,又要忙其它事才耽擱下來。等請到玉器匠一切割才發現已經購買的大塊水晶派不了多少用場,離他期望差距不少。
為此方少雲再次開始進行熔化水晶直接生產鏡片毛坯的打算。其實要熔化水晶不難,難的是水晶裏不能混進去雜質,比普通日用玻璃品要求高多了。
為此對坩堝與爐灶及燃料要求比較高,方少雲多次改變了坩堝材料然後試用,看是不是不再有雜質從坩堝脫落。另一個是爐灶也是重新設計,用焦炭多少有些粉塵,對此他早有打算。
煤氣煉焦有產生,是清潔能源,但他這裏的煤氣沒有壓力,這灶具要特殊設計,還要防回火發生問題。麵對一個個難題他隻能迎著困難一個個想方設法去解決,如爐灶就改進十幾次還不夠理想,止回閥算是成功了。
老玉器匠蠻有高級手藝人的脾氣與架子,方少雲想與他交流技術一點也不通融與讓步,對此他氣悶歸氣悶也隻能尊重他,唯一要求是鏡片磨成功了就好,至於其他的今後再說了。
這個要求不高,可那玉器藝人做出來的鏡片外表蠻不錯,但焦點有點不準且不大集中,主要問題是出在弧形不夠標準。這一來方少雲對這個頑固倔強的老頭又氣悶又失望,沒辦法隻能偷窺偷師了。
想方設法偷窺看了老頭幹活方少雲又氣又好笑另加佩服,因為老頭就是在一個高速旋轉的圓片上放點極細磨料不斷變換手法磨出來的。這樣也能磨出球麵這手上的感覺讓方少雲隻能自歎不如。
自歎不如的是手上工夫,這個比不過方少雲可以另辟蹊徑。他想我沒這技術但我可以用定型砂輪磨呀!但此時他鏡片熔鑄還未完成,索性二樣技術同時開始攻關,爭取二三個月拿下這個,所以他初四就忙開了。
忙忙碌碌時間飛快,二月下旬他正忙聽到吳鐵口到才放下手上的事去見他,方少雲知道他如此久未來此行必然有重要消息。果然剛見麵吳鐵口就說:''元在正月簽軍十萬,這個月在汴梁要造八百戰船。看來隻等船造成就會打過來了。''
方少雲聽到消息如此準確忙關心地問吳鐵口有沒有太冒險,如太危險就不應該勉強去做。邊慰問吳鐵口他心裏卻暗想:要來的終究會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