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不該來的來了(三)

字數:5018   加入書籤

A+A-


    一窩蜂一發射就用四箱方少雲笑了,看來水民也吃不住勁啊!太嫩了。方少雲關注此處已久,見一窩蜂已發射此處會膠住一段時間,轉而觀看起全戰場情況。見進叉路口才樹起的中軍旗剛才隻到半途稍前,此刻迅速向前,想來此舉乃是因為偷襲不利而主將上前親自主持大局的。

    中軍旗彎彎曲曲的蒙元文字他也不認識,所以此時仍然不能確定此支元軍為那一部分。但一事大致上可以確認,元軍後麵人馬已經不多,看來差不多可以收網了。不過昨晚沒想到元軍沒有拔營,如此營地多少會留下人看管,這個應該讓三營去解決。

    方少雲讓通訊員去信號台發布命令後轉而又觀看起戰場情況,見中軍旗向前迅速走一段後已經停下,不少人從前後方過來聚合。望遠鏡下十分清楚地看到這些人傳遞著一麵被箭頭差點射穿的盾牌在看,並指手畫腳似在討論什麽事。

    他們討論什麽方少雲聽不到但也不用猜就知道,元軍是忌憚一窩蜂的威力。僅隻是力量比弩還強元軍或許還不懼什麽,因為隻要衝擊速度快一次性傷亡也大不了多少,但火箭射速快讓他們付不起代價。

    見他們忙亂一陣派了人上山坡方少雲更加開心地笑了,看來元軍不笨,要造臨時重盾了。這個思路不錯,可惜他們不知道自己還有火炮,這個大殺器讓他們開開眼界讓他們應該死而無憾了。

    元軍用刀砍樹方少雲放心了,轉而又向叉路口看過去見元軍已經全進入路口,但不知道其有沒有拖後的尾巴,想來路近可能性不大,所以觀看起二營會如何堵路的。

    這類攔阻、伏擊、截路、反擊等戰術是山區作戰常用的模式,方少雲早就設計了一些戰術讓護衛隊訓練並在訓練中不斷改進,因而他昨晚直接安排任務而沒有什麽特殊要求不會再安排戰術。如水民這裏需要拖延一下時間方少雲才說了一下戰術,如王大力要引誘元軍及給從土樓撤空一個理由,才安排一場戲,水根執行正常任務因而沒有再多說什麽,方家穀越來越大,應該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行。

    看了一會兒不見二營行動方少雲心想元軍怎麽外麵還有人啊!正這樣想通訊員過來報告:二營見外麵尚有五十元軍警戒,請示是否可以開始行動。

    聽了這個請示方少雲哭笑不得,將在外有所不受,這點小事也請示什麽,於是隻說二字:''行動。''

    命令下達未久隻見二營一個連在前,火力連跟進,一個連殿後,二邊山坡各有一個排掩護與警戒向路口撲來。而被驚動的元軍後隊也返身而戰,不想未接近被護衛隊快弩射得人仰馬翻一片混亂。狹窄的山路使弩箭攻擊非常集中且射偏也關係不大,因而力量大射速快更占盡優勢。

    後麵的元軍被虐殺亂成一片,方少雲望見其軍官迅速調派弓箭隊往後支援。這山路元軍弓箭手雖多因射程短肯定幹不過快速強弩,而且其弓箭手位置正在隱蔽起來的城堡處,所以結局會非常悲哀的。

    果然元軍弓箭手的集中讓二營放緩了攻擊速度,而是將火炮推出來了。方少雲見全線反擊形態已成,下達吹奏衝鋒號的命令。

    嘹亮、激昂的號聲使戰場整個氣勢為之一變,護衛隊一質片歡呼,一營的火炮早就準備好,號聲一響起水民就揮手,炮兵在步兵掩護下逼向元軍,在距離二百米處以二架一個輪次發射了定裝散彈,打響了反擊的第一聲炮響。

    為什麽隻用二架炮一個輪次發射?那是山路就三四輛牛車寬,定裝散彈在二百米處形成一個十米左右的彈雨區,對山路而言已經覆蓋了,隻是密度還不足,二架一輪次已經足夠,且留下寬度讓其後炮車前進,使炮車滾滾向前連續發射。

    這是方少雲設計讓護衛隊訓練的攻勢進攻,此法也可以用在撤退,隻是反向行之。這樣的戰術即便是火炮不多,但在山路運用也足夠了,但大戰必須炮多才可以一試。

    攻勢戰術一投入實用呈現戰果十分驚人,一輪炮擊就清空十幾米路,次後二架炮才三五秒又是一輪射擊。射速之所以快乃是用了絲織藥包及彈藥桶填裝簡單,擦洗炮管與填裝進行中也可以,散彈又是直瞄射擊,可說是炮一推到地點落地即可發射。

    一營這邊炮響二營那裏也不甘落後,那些剛集攏尚未列陣完成的元軍弓箭手,隨著隆隆炮聲死傷狼藉慘叫連連。在戰場被散彈擊中當場死去算是幸運,那怕死相再不忍目睹與死者無關,而傷重垂死才可憐。此刻不少傷員在血泊裏抱著殘肢打滾痛嚎。

    護衛隊此刻不會理會他們,因為作戰條例規定不到戰鬥結束不能處理所有的非戰鬥事務。當然此刻他們也不怕眼前的慘狀,因為他們很亢奮地正在殺敵。而元軍的弓箭手除了受到炮擊,城堡裏隱藏的士兵推開遮蔽射擊孔的樹枝向他們射出同樣致命卻沒啥聲勢的弩箭。

    火炮響起才幾分鍾元軍已經崩潰了,這種被屠殺而無法還手的境地,又是會噴火的兵器讓他們非常恐懼。於是元軍紛紛向一些岔路而逃,可他們被分守這些路口的乙級營用紙炮轟了回去,因為輕便,紙炮被扛到山頂,所以元軍想爬山也難逃走一個。

    又堅持沒幾分鍾元軍紛紛伏地跪下求降,各營發信請示,方少雲見元軍中軍旗已棄地下令可以接受投降,十人一隊放下武器搜身捆綁後先看押在一邊候命。

    下令後方少雲邊觀察各處收容俘虜情況邊考慮如何處理這麽多俘虜。他一直在估計元軍總數與被消滅的人數,據他估計元軍約四千五六百,加外麵二百人左右不計。在山穀裏被殲應該有一千多,剩下有三千餘人。

    這個量有點大,他昨晚雖說了抓了俘虜當勞力,但這事來不及細細考慮,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多俘虜。從這看起來元軍意誌也不堅強,軍紀再嚴沒有用,被屠殺也是會害怕的,另一個可能性是此次來的不是元最強大的部隊,那些主力應該更耐戰一點。

    這些事不必現在去傷腦筋,這次利用元軍一意偷襲的一相情願搞了場突擊還算成功,有了火炮也不必學三國裏那些火燒什麽什麽的計策,因為那些計策需大量時間去布置,布置之地也難尋找,不似火炮攻勢作戰隨便找條狹長穀道就可以實施。

    至於俘虜問題先找個湖中小島先關著甄別就行了,二村那裏就有,這大冬天會遊泳也不可能下水,等甄別後重刑者挖礦,罪輕的搞建築與種田就不錯。

    方少雲剛考慮好這些事水民已經過來匯報瞼,他的情況方少雲清楚但總要讓他說幾句,水民正匯報又有人過來匯報,那是守衛岔路的乙級營,方少雲向他們說了自己的打算,讓他們直接將俘虜送過去。

    這時他想到傷員問題,於是讓他們把傷員也送到那裏,讓俘虜先搭些草棚供所有人住。之所以把傷員也往那裏送是區委所在地住那麽多傷員有點不大好,今後醫療中心也需另選新址。

    說到傷員方少雲讓人找來方水芝,告訴他所有會高度致殘,或極難救活,或救活後生活難於自理者一律不要救治。因為他們不是我們的親友,我們沒有義務養活他們,而救活了又讓他們自謀生存隻是害了他們。現在是亂世,正常人也救不過來,浪費糧食養活他們無益。

    當然護衛隊士兵隻要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救治,因為他們為大家為他自己已經盡力而為了,我們作為受益者應該救活他,照顧他及他的親人。

    將處理傷員的辦法吩咐了方水芝後,方少雲讓鄭衛負責俘虜營的建設、管理、甄別等工作,讓他第一時間弄清楚元軍為什麽會找到這裏,有什麽目的。因為他也搞不懂元軍與宋前麵打大仗,還找自己這小人物小勢力幹什麽,現在自己對元而言完全沒有利害衝突。

    正因為這樣的現實方少雲實際上有點放鬆警惕,一心放在二年之後的事上,況且又是過年了,誰會想到這時候會有元軍長途奔襲。自己不是漢時叛將,值得雪夜奔襲啊。因這個事關係較大,知道元軍為什麽而來才可以作出相應布置,不然心裏總不免懸乎著。

    這事重要所以讓鄭衛先辦,至於甄別與處理現在過年時期多喂幾天稀飯南瓜湯浪費不大。不管怎樣如此多勞動力不會白養的,遲早會出本,隻不過是三個月與五個月的區別罷了。

    處理了這些事後方少雲囑咐在場各個營長,戰利品要收拾好,敵軍屍體一律火化裝陶罐,可以讓俘虜幹這事。還有就是明天各排進行總結經驗教訓,上報立功人員,年初三各營開總結會,初四護衛隊開排級以上總結大會。

    這時外麵突然炮聲響起,方少雲與水民等人忙到射擊孔處觀看,原來元軍步兵基本上已經綁縛盡了,剩下騎兵有些蠢蠢欲動,被一輪炮轟欲上馬者紛紛棄械棄馬慢慢走過來投降。

    見到這一募方少雲想起忙囑咐水民先去軍營搭草棚讓馬住進去,傷了無法救活與會殘廢的馬及死馬也立刻處理,每人分一點馬肉讓大家過年添個菜也壓壓驚,有多餘醃了。

    再將所有需處理的事想了一遍,如堅壁清野各村的安慰,商貿土樓的恢複等擬了個處理辦法。此時區委幾個人包括方母及秀嫻也來到城堡,他們擔心半天知道方少雲不允許非軍人在戰場,已經勝利才過來的。

    消滅元軍幾千自己還沒有大的損失,所有進城堡方少雲臨時指揮所的人都是興奮之色。方少雲要將此地建立不受元軍鐵蹄踐踏的淨土真的做到了,欣喜之色溢於言表。

    見這麽多人過來方少雲也不好多說什麽,先與父親交代了民事上要處理的事,然後對握著望遠鏡邊觀看戰場邊偷瞧自己的秀嫻橫了一眼。

    秀嫻忙放下望遠鏡吐吐舌頭躲到了方母身後,而方母打圓場說秀嫻是她的秘書,跟著來正常再說她小有點好奇心正常。聽這話方少雲差點吼一嗓,你兒子才小呢,雖然你隻有一個兒媳婦可你也隻有一個兒子呀。

    其實方少雲也真沒責備秀嫻的意思,過幾天她就十五歲了,是這個時代合適的嫁人女,距古代小說中常見似乎是詩般美妙的雙八年紀也不遠了,可在方少雲看來還不是一個強行催熟的少女。

    來方少雲家後她恢複了一些天真,卻比後世初中生大大不如,他怎好意思再拘禁她的天性。自己也恨不得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的生活啊,可惜做不到,但也不會將憂愁轉嫁給一個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