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小城堡大殺力
字數:4799 加入書籤
二個元官員自以為這一切很隱秘,現在渡口本少來往之人,籌集的船又停在沒有正式渡船的野渡口,方家穀人也隻在路上查人而不見到江邊巡邏,這野渡口有個大彎外麵本不大易發現,如此更不可能發現了。
但他們那裏知道遠處高山每日每時每分鍾都有人盯著這裏。自發現有船停泊這裏就被監視著,這樣的野渡口偶爾有船靠泊上上貨下下人正常,但現在一江之隔分屬二國過往船隻極少,觀察哨兵本少觀察對象,有了一個當然要看看這船為何停泊。
第二條船到來雖聽不到船上人見麵說什麽,但二條船靠泊野渡口不正常,即使過駁貨物也不用如此神秘,況且二條船隻是一起靠泊,並沒有過駁什麽東西。此時這情況就讓一直沒什麽可匯報的哨兵匯報了上去。
因信息共享此事護衛隊總部與安康守備營營長立刻知道了,但此時尚不能確定什麽,因而護衛隊值班幹部與安康守備營營長下令一致:密切關注,有事馬上報告。
隨著野渡口停泊的船越來越多,護衛隊總部開始討論這一事態的發展,水民等幾個人討論後認為不排除渡江過來幹什麽事的可能性。至此這事傍晚時匯報到方少雲處,方少雲一問這些船的集合速度與運力也不排除對岸元軍受什麽刺激而妄動的可能性。
考慮到已集合船隻不多,這次渡江規模不大,且不象是元高層對方家穀占領這個地區的正式反應,方少雲也不大想多刺激元軍,因而下令快反營明日先出動一個連趕到安康支援,其他看看形勢再說,隻要將元軍驅逐就可以,別打得太狠了。
次日快反營的那個連剛出動前麵報告送到,說是淩晨時分元軍已經開始在渡江。此後是接續報告如下:第一批元軍到達;第一批元軍四百餘人到達後呆在岸邊未行動,船隻回頭,對岸又有人來;第二批元軍到達上岸仍未行動,船隻回頭,對岸又出現元軍;第三批元軍登船渡江;後麵沒出現元軍;第三批元軍登岸,船隻未回航,一千多元軍向城堡快速前進。
至此這些元軍的企圖完全清楚,那就是乘安康空虛閃擊奪取。隻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方家穀人眼裏,整個守備營絕大多數兵力已經集中起來,而安康也動員了幾百個青壯。到時幾百人城牆一站加上至少可以趕到的三百守備營戰士,元軍已不占什麽優勢了。
這場戰鬥沒開始元軍已經輸了,他們是想打方家穀一個冷不防,那知還未上渡船目的已被發現。而不想打持久戰的他們還未發現安康不再是隻有百餘人守衛,又沒有什麽警惕的弱城。
元漢軍在千戶的帶領下向前衝擊著,他們大多數是第二批上岸的,已經休息好了。千戶帶他的漢軍打前鋒是無可奈何的事,因為其他人戰鬥力太差,隻能由他的漢軍先完成攻占或包圍城堡的任務,然後那些民壯接手包圍圈讓漢軍們脫身去攻占安康。
許多人急促行走的聲音在空寂的江灘原野很突兀,也許千百年來這樣的聲音從未在此間響起過。那千戶也是沒辦法,輕手輕腳摸過來轉過山腳也是二百米,不如快速過來一轉過山腳就衝鋒好。腳步聲雖大但城堡裏的人弄不清楚外麵的情況,而輕手輕腳過來想加速也難。
轉過山腳一望城堡裏的人果然似沒什麽準備,外麵站哨的二個人見大隊人過來竟愣乎乎地望著好一會兒才雙雙逃向城堡報信,這情形讓那千戶覺得趁勢奪下城堡或許不難。
隻是他剛這樣想忽然見前麵站起三隊人都手持怪弩從三個方向對準自己這方向,雙方距離不過三四十步,即不超過六十米。這個距離大多數弩隻能發射一次,但殺傷力卻是非常大,讓那千戶心裏一陣發緊,自己手下這些最悍勇者怕是要丟下幾個了。
望著對麵人手一弩那千戶差點失聲大罵,一個小城堡三十多人看來早有準備,還人人有弩人人著甲,這是什麽世道。當初也觀察過城堡裏的人,見他們都手持刀槍攔路檢查,身上穿著紙甲認為這正常,出來檢查要防突然襲擊,但守衛城堡估計有點弓弩而不會多,那知一個城堡會配備如此多武器。
千戶也是戰場上殺出來的,這時心裏雖然萬隻草馬奔騰理智告訴他此時隻能向前衝,隻要避過這一輪射擊不管死多少隻要進入短兵相接時就勝了,因而扯開已經變調的嗓音狂喊:''衝、衝、衝過去、衝過去就嬴了。''
千戶的心理活動與呼喊都是接近下意識的,這似乎是本能反應,所以剛看到三隊人持弩對準自己這些人呼喊已經出口。但他這裏呼喊出口對麵號令也已下達:一組射、二組射、三組射,一組射、二組、、、、
三隊人各分三組稍有間斷,每次呼喊就是十二支弩箭先後射出,這十二支箭發射雖然隻有輕輕的:嗖嗖嗖聲沒什麽懾人威勢。但射到元軍這邊卻是響起驚天動地的慘痛呼喊聲,連續不斷的弩箭生生地將元軍的鋒頭阻擋在五十米之外,而前麵隻有每一輪箭倒下五六人的血泊場,隻一會兒想衝鋒的人連腳也踏不進去。
衝在前鋒次後位置的千戶見前麵射弩者每射一支腳一踩又能射了,這速度比箭也慢不了多少,而自己這裏一字長蛇陣正好如送上前讓人射殺,扯盡力呼喊:衝、衝、衝過去啊的嗓子好像裂開了,一口腥甜味冒出身子一歪倒地昏厥過去。
後麵的人見到忙幾個人七手八腳抬了他就往後逃,邊逃邊喊:千戶傷了、快退、快退、、、。這些人本來已經失去膽氣隻是在千戶呼喊聲中本能地向前,這一喊紛紛後逃,就如巨浪遭扼製相持一下後力竭化作水滴散開一樣毫無規律。
這一激戰似乎是進行了很久,其實隻發射到第九輪共射出三百左右弩箭,元軍死傷一百多,呼一聲退下現場留下近百已死或傷重到無力爬動者。這傷亡已經是近七百漢軍的一成多,再看到弩箭似乎是射不完,再強的軍隊也會崩潰。隻是他們不知道弩箭即將換匣,換匣時間比較長,如守備者沒有其它手段就是他們的機會。
不到一分鍾一場突襲嗄然結束,元軍之所以敗得如此淒慘是因為他們想當獵人不料當了獵物。還有一字長蛇陣沒有衝擊力隻有接續送命,另外是弩射速不快的老經驗誤導。這向前衝擊力正好配合弩的打擊力,竟將元軍死死摁著打,一點威也發不出來。
千戶被抬下去不久即醒了過來,知道一下損失了這麽多部下心有不甘,這裏有備安康不用說也有備了。打安康不成這個小城堡拿不下來,不殺盡這三十多人為部下報仇,這以後怎有臉帶他們。
因倔脾氣上來也不聽縣官的勸,將弓箭手、刀盾手找來,由刀盾手掩護弓箭手遠處攻擊,其他兵種接近攀登城堡攻進去。
剛才是想一舉成功所以刀盾手與弓箭手放在後麵,現在刀盾手一部分弓箭手掩護,一部分掩護其他兵士仗著重盾向城堡處逼近。
因弓箭手與刀盾手剛才沒有損失,現在又是攻城陣容,加兔死狐悲多年同事的傷感,這次進攻的漢軍恢複了鬥誌,有板有眼地一隊隊向城堡逼近並四麵散開,完全是四麵開花人多欺負人少的架勢。
城堡裏的人完全知道這次進攻的模式,因而也不再列陣在外,而是退回去守。這裏也是個獨立小堡,在防禦力上比組合式城堡差不少,但他們並不害怕數百人來攻打,即使有指示盡量不要用紙炮,但不用紙炮也不怕數百人進攻。
自信滿滿攻到眼前才發現這城堡不好啃,緩緩的山坡隻能仰攻,小小的射孔裏麵更小,想射入射孔難而裏麵往外射簡單。方家穀人的弩箭雖射不透重盾,但重盾手舉著太吃力,稍微一遲緩就是被掩護者傷亡。甚至有盾手被箭的力量震傷盾掉落而被射中身亡。
忍受傷亡還罷了,攻到城堡下撬牆不行搭梯發現射孔鑽不進人,可說是攻不進砸不爛的烏龜殼,幾百人圍著城堡從東到西攻打了一圈除了增加傷亡外一無所獲。
僅僅半小時又添了四十多傷亡,千戶再看前麵信心很足的手下都消極起來知道事不可為,於是下令保持隊形緩步後退。那知這退也不是好退的,向前是上坡一步步踩高踏低沒什麽,但退是低坡落差一大就易摔倒,一人摔倒隊形一亂七八支弩箭就飛來。
這蠻考驗心理承受力的,不一會兒有士兵轉身就逃,這一逃眾人連動,隻是害苦了刀盾手逃不快。好在一過百米不管殺傷力還是準確性大打折扣,再過三五十米基本上沒有威脅,因而亂逃一氣傷亡反不大,比慢吞吞一步步退下來還好,就是兵器扔掉不少其中包括盾牌。
至此那千戶已經死心,認為隻有圍起來不讓汲水才能用較小傷亡攻下一個城堡,不然一比十傷亡比還不定能拿下這小城堡。辦法雖有但千戶隻能撤退了,因為此時包圍到城堡斷水不可能了,自己傷亡慘重而安康可能馬上支援過來,到時船的運力不足,自相殘殺也有可能。若是渡船有個不測連自己也走不了。
千戶是帶著極大的怨恨離開的,因沒有機會圍困城堡渴死這些守衛者他的心十分不甘。但他要是知道這辦法不管用,而且是城堡還有更強殺手沒有用他會不會感到慶幸。
這件事虎頭蛇尾過去了,但餘音還未斷,如縣官與千戶殺了出謀劃策者泄憤,連未參與者也被敲詐很重,被敲詐者基本上是傾家蕩產。隻是那些財物二人也沒揣自己腰包而是統統孝敬了上司。
那千戶不到七百士兵,一下傷亡了二百人,這事太大了搪塞不過去,隻能破財免災。正好有墊刀頭的怎能放過,因為財物給足縣官沒事千戶削職一級,還算幸運。
方家穀這邊守備排獲集體三級表彰,而排長因有點衝動所以沒有獲得更高表彰,隻是獲勝成績比較好也免了批評。本來方少雲的想法是放這些元軍去安康城下磨一磨,多少抓幾個俘虜充當勞動力。
至於實力盡量藏點拙,不要把底都露出來。這排長雖弄險到差點兒隻能動用底牌,但最後還是依靠冷兵器嬴了。方少雲覺得這個排長有衝勁,方家穀護衛隊還缺乏這樣的軍事幹部,所以沒有批評也不表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