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 華夏自治聯盟
字數:5191 加入書籤
元官員野心勃勃膽大妄為才弄出襲擊安康之事,如逃到房州的人也不少,但沒有一個人敢出這樣的主意。就是有人去攛掇宋的官員也不會有那個官員會發瘋,他們比元官員了解內情又沒那麽大的膽子。
對方家穀來說這也不再是什麽大事,僅僅有些意外,到是城堡的作用這次獲得實戰檢驗,實戰比模擬訓練要好得多。因為這是性命相拚而不是可能是怎樣那樣,對此方少雲比較重視,讓人去了解此戰經過並總結經驗教訓之。作為案例發到各城堡。
雖是一場小戰鬥也幹擾了方少雲二天思考,近期六縣之地農村合作化順利進行,城市股份製雖然推進慢些但方家穀主持的整合各縣各類工場十分順利,他正在考慮如何將六縣之地歸並到一個框架內。
隻有歸並在一個框架內才能將這裏更好整合,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就是這個意思。想法不錯但用什麽框架有點為難,這六縣大部分是金州所屬,若稱金州自治區雖也不妨,但有點從宋割地自立意味。
事實雖是如此畢竟有點理不直氣不壯的意味,氣勢不夠外今後向外擴展也是難題。總不可能占據一地再改名稱,這不單麻煩給人感官也不好。另外三天二頭改名稱弱了氣勢外遠處百姓也不易弄清楚這是怎麽回事。
起一個不弱氣勢又能恰如其分還可以長期使用的名稱還真不容易,方少雲也讓幾個讀書人動動腦筋。但讀書人起的名字實在不怎樣,什麽金州刺史府;什麽大漢將軍府;什麽抗元大將軍;什麽靖宇都尉府、、、
水民他們聞知更加亂七八糟的名字也提出來了,什麽掃地王;什麽安世大元帥;什麽闖王、、、
這些名字真不咋的,水民他們幹脆是割地稱王的口氣,特別是聽到提議稱闖王時方少雲的臉都黑了,這些都是什麽跟什麽呀,還不如幹脆稱齊天大聖府算了。
部下不靠譜方少雲隻能自己再動腦筋,幾番思考他覺得華夏自治聯盟這個名稱不錯。這名稱口氣不狂妄而包容性大,小者幾縣之地大到幾省之地也適用。另外華夏包括元宋絕大多數人,獨立在宋元之外,不是專占宋地而是隻要華夏之地都可以加入的開放性名稱。
或許這名稱在本時代的人看來有點難理解,也不如華夏將軍之類名字響亮,但方少雲覺得這名稱切實,因而決定下來就用它。在方家穀他是決策者,況且一個名稱無關大局,方少雲決定現有區域用這個稱呼後眾人也沒什麽反對意見。
這大名義一決定後是組織政府的機構設置,整個封建時代的機構設置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這時代也是工戶禮刑吏兵六部加監察院、樞密院之類設置。這些方少雲也搞不清楚,前世隻有小說裏的知識,到這時代一直是遊離在低層的小民,對這些仍然是半知不解,因而決定按自己的理解來重砌爐灶。
隻是方少雲前世也是個小民,因而想設計一個新政府不是那麽好辦,唯有時間沒人催促他可以慢慢將後世國家級的部回憶起來,再考慮在這時代有沒有設立必要,經過考慮他決定盟委由下列部門組成:
工商部:這部管理所有工商業核準、質監、督察(屯積居奇、價格欺詐等不法行為)等事務。
財政部:這部當然管財政收入與支出,倉儲、運輸受理撥款要求並根據規定處理。
稅務部:這些獨立成部主要是收支二條線,再說這事關係要緊,所以如此。
人事部:包括幹部檔案、民籍。
武裝部:地方守備、民眾軍訓、軍校、征召等。
農業部:包括水利、育種等。
法務部:法院功能。
教育部:管理大小學校,管理考試等。
監察部:監察所有幹部不法、貪瀆、失職等。
巡檢部:民警、刑警、武警與起訴疑犯管理勞改犯人等。
衛生部:醫生、醫藥、培訓、考試、防疫等。
綜合部:凡是暫時沒機構管的都歸其管理。
這十一個部也不算多,隻是許多事具體怎麽搞還要一點一點理順,先將架子搭起來,至於是不是合適反正慢慢調整影響不大,因為現在有如軍政府時代,隻要軍事這塊穩定,有足夠財力就行。
這個方案方少雲拿到軍政聯席會議上經過眾人討論後算是決定,隨後便是籌備階段。因為隻是為了理順下關係及對外口徑,所以大本營在方家穀,盟委就在叉路口外建造一幢辦公樓,方便工作外其他也沒啥大變化。
這盟委成立既然無關大局,又因有早點理順關係的要求,因而這成立大會在新辦公樓地基剛開挖時,就將分到各縣主要領導人召來開了會。而來參加者也不多,除了分在各縣的工作組主要幹部外少有其他人,就如一次方家穀軍政擴大聯席會議。
隻是會議規模不大意義卻是重大,因為這是標誌著方家人跨出了方家穀區,開創了新的曆史天地。
方家人自從來這裏雖然幾度有過跨越式發展,但這些發展仍然是局限於這片山區,但這一次跨越卻是跨入一個新天地。這不僅僅是地域擴大人口增加,而是發展戰略的變局。
因為這個原因參加會議人員雖不大多,參加之人情緒之激動是少見的,如安康工作組組長沈富財到會場見到一個當年同伴,就上前拉手唏噓道:''我們從元軍那裏逃到這裏過了幾年苦日子啊,自蒙少主收留這才幾年?當時少主要建立不受元軍鐵蹄踐踏的淨土,那時又高興又擔心哪。現在、、、現在咱老兄弟都過上好日子啦!全靠少主啊!''
''是啊!是啊!虧得沈兄弟當年第一個提議索性投靠方家穀人算了,兄弟我學過武藝,當時還有點小看方家穀人。少主拿下李世誠一點水花紋也沒有,讓兄弟我佩服啊。這次大擴軍兄弟我也成為連長了。隻是不如沈兄弟眼明心亮,榆木疙瘩啊!''
''少主有識人之明,兄弟不必懊悔。''沈長子忙勸慰。
''不、不、不懊悔!咱是個死腦筋,少主看咱實在,知咱隻有打打殺殺的能耐。不比沈兄弟文武都來得,這次要當縣長了,七八品的官呀!''
''別介!別介!咱兄弟當初一個鍋裏吃飯,幾斤幾兩兄弟你還不清楚!隻要跟著少主沒錯。''
沈富財見到當年流民團夥同伴相互感慨,而其他人也差不多,特別是方家人在這會場幾乎占了四分之一,而方家一共才多少人,大多當年還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這次有五人當了縣長、部長,心裏的激動怎會少呢。而這個變化才是這短短幾年裏完成的,讓他們覺得如夢境一般。
事情大部分人是清楚的,就是具體任命還不大清楚,特別是部長級人選有些是新加的,之前沒有人任命過才有點猜測,但這裏的人對這些也沒太大企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十分幸運的,心懷野心的人還不見。
會議仍然是方父主持,他宣布華夏自治聯盟成立,然後宣布了人事任命,這些都是正常程序。因而一開會除了方父宣布華夏自治聯盟時因方少雲帶頭鼓掌外,其他時間都是靜靜聽著一個個任命,唯有聽到自己任命才顯出一點異樣。
不過有一項任命讓他們有點不解,那是關於法務部的任命。法務部部長級暫缺,唯任命了原竹山王吏員為顧問及第一巡回法庭庭長。
巡回法庭是新設立的,知道參加會議者也不理解這個機構的具體作用,方父宣布任命後就此作了一番解釋說:''王吏員這些年對方家穀頗有善意,持身謹慎,又掌刑房多年,對法律很熟,正在借鑒宋刑律編輯我們的刑典,這是他任法務部顧問的原因。''
''另外今後所有案件各縣區將由專業法官判處,其他官員不再插手這事。但巡回法庭每三個月會巡回一下全區,負責一般案件複審,及接受上訴與申訴。除特別重大或複雜案件現在巡回法庭為終審法庭。''
這個改變讓沒過夠上堂癮的新縣長們有點懊悔之前為什麽不多升幾次堂。不過這也隻是覺得自己失落一件小東西一樣的心情,真讓他們審案虧得有人幫助,不然那些彎彎繞也不好審,除非想從這些官司中撈好處,失去這個權力也沒什麽不好。
而現在方家穀都是新人事新氣象,方少雲製訂了嚴格的管理條列外,這些人還有理想支撐,隻覺得輝煌前景在等待自己,那裏顧得上貪圖三瓜二棗的好處。
成立大會其實隻用了小半天時間,但開會的人卻在方家穀呆了三天,這三天讓久離家的人算一次放假外,機構改革,新機構的功能及縣級如何設置新機構等也要向他們說明,這事也是必須辦的。
另一個是之前縣衙等吏員與差役除極少幾個被早早清算外,大多數人還在留用中,現在乘機構大改革將這些人也處理了。這個處理的方針是過去的事從寬,比較好又有點能力的結合進一部分人來,其他人自謀生路,或與城市貧民一樣送到農村參加合作社。
三天後參加會議的人一批批離開方家穀再赴工作崗位,不過已是初冬離春節不遠,年終還會開會。因年終開會還包括聯盟議會,而現在不可能每個合作社一個代表來開會,因而他們這次的工作還包括成立各縣議會。然後召開縣議會再選出參加聯盟會議的代表。
這次會議開過方少雲軍政分二步走,力爭一年內掌控周圍二百裏的計劃算是比較完美完成。不大完美隻是占領區麵積上比計劃有不小縮水,但從時間上卻是提前不少。不過廣度不足是對地理調查不夠,而盲目樂觀所造成的,因而不能算執行失敗而是計劃想當然。
不管怎樣這片地方已經歸方家穀管轄的地位難於撼動,城堡的實戰表現實在是太漂亮了。雖然是打敵軍的不防備是原因之一,但三十多人的城堡真要攻破十倍傷亡也做不到是肯定的。這還是小堡大城堡更加難對付,相信元軍不大會輕易來犯這裏。
隨著參加會議的人離開,一些露布(布告)也出現在交通要道,雖然六縣之地有工作組下去宣傳,但傳統的方式仍然不能少。特別是通往房州的路口與通向元占領區的渡口,掛了這布告是向二者正式打個招呼----這地方歸華夏自治聯盟了,別來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