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斬斷魔掌計劃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想通今後大戰略方針雖然細節尚未分析,如何分步走也未考慮,甚至是第一步的落腳點放在那裏還未決定,但方少雲決定放鬆一下心情。此時又是年終,他殫思極慮又是近一年了,因而當晚喝了二兩糯米桂花酒好好地睡了一大覺。
次日難得攜秀嫻去倚竹穀玩了一天,現在的倚竹穀比之前稍有荒涼,原因在於這裏本來規定各戶都要儲備一些物資以防元軍過來。因為儲存了不少物資每家每戶都會打發一二個老傭或仆人過來照料,現在局勢穩定這個要求也取消了,而照料的人基本上也沒有了。
這人一少過去有人清掃的竹亭、竹廊,卵石小道也少人清掃了,到是謝學仁喜歡住這裏,他去年成親後還將家也安這裏了,看來他還真是個鍾情山水的人。
有的合作者山穀則慢慢地都有部分安排外麵逃難的人暫時居住,不然也是如荒村一座。而倚竹穀有他住這裏多少有人打理,特別是謝的夫人懷孕該快生產了,他家安排三個婦女照顧,使這裏還有點人氣。
方少雲休息也就是坐在竹亭喝喝茶,或者釣釣魚蝦。這幾年整個方家穀區不說豬羊、雞鴨、禽蛋、牛奶供應充分,至於水產品更是不遜江南水鄉。魚多主要是水麵多,每個方家穀區人平均有三畝多水麵,放在後世光養魚當飯吃一家人也吃不完。
不過方家穀區都是新築堤建造起的低水位水庫,山溪原稀有大魚外水質也太清透,庫底也不肥而一開始少見有多少魚。但有了水麵等於有了窩,魚的生殖力又高,開始一二年又禁捕,因而才三五年功夫那些早些築堤的湖裏的之魚已經足夠任人釣取了。
方家穀本村的湖裏魚的數量更是首冠整個方家穀區,可方少雲也不大好坐在湖邊垂釣呀,他要顧及影響不是。而事實上雖放任釣魚或者摸蚌撈蝦但也不見大人參與,隻有孩子們雖然學習任務很重但精力旺盛,瞅空去抓魚玩水那是常見。特別是夏天更是公然大玩水,方少雲要求每個人都會遊水與使船更是他們的護身牌。
其實現在吃魚每天有,各個大村都有供銷社,這供銷社不單是油鹽醬醋茶酒,工具農具,針線布匹,乃至糧食及豬羊雞鴨禽蛋等都有,魚是由專人少量捕捉也每天供應。
這些商品本地居民且不必現錢交易,隻需記帳年底分紅時扣除,因而方家穀區的人家裏沒有糧屯,一切如城裏人什麽都要去買,隻不過不必討價還價也不用付款,隻在各家帳簿上記一筆而已。
這供銷社就如小超市,吃、用、日用品基本齊全,因而每村一店每日從早晨到黃昏開著,方便了所有方家穀的居民外,還有一個好處是便宜,這是大量采購獲得較低進價緣故,也是銷售成本比較低的緣故,還有在銷售利潤上供銷社定的比例也不高。
因為想吃就可以吃到方少雲釣魚也就是休憩為主,再說這時代竹竿、麻線及鋼絲釣鉤的組合比後世碳素塑料釣竿、透明強力魚線加專業生產的釣鉤差了好幾代,真是大魚上鉤也提不上來的。
這倚竹穀的水麵也不小外還少有人來,因而魚也是很多了,平時也沒有人來捕撈也沒有人放食,這一來還真比較好釣,方少雲釣藝雖不咋的也是收獲連連。一看所獲已足夠午餐食用他就放下釣竿準備歇手,那知秀嫻見釣魚有趣也要過過癮,於是接手過來。
秀嫻釣魚心思活又毛糙,不是提早了魚才拎出水麵掉了,就是把魚摔到遠處差點兒摔死。方少雲覺得自己恢複不少年心態,見她如此也是非常開心,想若是魂穿太平年代富二代、官二代自己或許也能童真一把,而現在沒這可能了。
二人開開心心玩了一天也沒人打攪,因為大小事有父親守著,沒有突發大事方少雲''失蹤''三五天沒關係。而方父知道方少雲在什麽地方,這一來根本不會誤事。
休息一天後方少雲尋找熟悉漢江與長江水係的人,結果熟悉長江的人基本上沒有找到。說基本上沒有找到是找到的幾個人隻知道長江某一小段或一個小渡口,這點兒東西對整個長江來說那就是聊勝於無。
對長江熟悉的人沒有對漢江熟悉的人卻多了不少,因為竹山不少商人就走漢江,走漢江是因為貨物運輸方便。而竹山其它方向都是山路,因而隻有利用漢江才可以將本地大量土特產最廉價運出去,將遠處貨物最廉價運進來。因為走漢江多,加上流民中也有不少漢江邊的人,因而雖沒有人熟悉整個漢江,一些人拚拚圖中下遊還是能拚出個七七八八。
現實如此方少雲也沒什麽辦法,隻能讓熟悉情形的人一一過來將自己知道的情況敘述敘述。方少雲則根據這些敘述描繪草圖,經過幾天努力了終於將漢江拚成一幅地圖,連長江也描繪了一部分。
有了這地圖方少雲開始考慮怎樣實施他命名為斬斷魔掌計劃的第一步落腳點放在什麽地方。這第一步開局肯定要謹慎從事,最好具備靠近大本營又可以刺痛元軍又不使它發狂的程度。
接近年底時因一年來雖忙碌各種事務到此時大局已定,因而有點空閑下來,方少雲覺得手下的一批軍官們也該讓他們也動動腦筋。畢竟一人智短眾人智長,於是讓連級以上幹部都寫一份接下來怎麽辦的計劃書,然後營一級進行討論。
營一級討論是給每個人的計劃書定一個分數,等各營搞好後開護衛隊戰略研究會,在這個研究會後他才會提出自己的戰略設想,這也是方少雲覺得這個事比較大,看看從其他人的意見中有些啟發。
方少雲這個布置在連級幹部中引起極大熱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們大小雖也是軍官可上麵營長、旅長一大把,那裏輪得到他們去動這番腦筋。現在方少雲讓他們獻計獻策心裏怎不激動,隻是激動歸激動,他們中大多數幾年前認識的字不比他們的手指多。這時代軍事、曆史之類知識即使一般讀書人也知之甚少,讓他們考慮戰略問題實在是難為他們。
後世憤青們在網上亂噴,雖說是紙上談兵,可製訂戰略確確實實如同紙上談兵。為什麽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研究戰略就是要先知己,然後分析形勢分析敵軍力量強弱與可能采用的戰略戰術,盡可能做到知彼,然後才是找出可行的策略來。
其實紙上談兵的趙括也有人為他翻案,說趙之敗首先是當時戰爭形勢下趙國戰略決策性錯誤,趙括之敗有他自己根本沒有實際軍事經驗的問題,但與是否紙上談兵無關。
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打了一輩子仗的名將也會輸掉關鍵性的決戰,如項羽在垓下決戰之前幾乎是不敗之戰神。而馬謖被諸葛亮看重,又在他身邊參謀多年,所提建議為諸葛亮讚許,可惜第一次獨當一麵便昏招頻出而失去了街亭這個戰略要地,致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無功而回。
和平時期的將領也是紙上談兵而已,可惜是方少雲手下的大小軍官沒有後世憤青百一知識,因而他們紙上談兵的能力實在弱。方少雲讓他們於護衛隊今後戰略發表意見興奮是興奮,可惜才興奮幾分鍾便惶然起來,什麽是戰略呀?
什麽是戰略傳達方少雲指令時傳達者解釋是今後怎麽辦,或者說幹什麽。對此解釋那些小連長們惶然一下後便定下心來,今後怎麽辦還不好辦,現在人馬擴編這麽多向外打唄。於是有人提議打房州,有人提議先占洵陽或其它地方也有幾個,隻是少一些,也有人提議隻要力量有一口氣打下三五十個縣。
連營幹部十分熱鬧地討論著,雖然方向不一,最後大致上都傾向一次性拿下三五十個縣的意見。隻是他們不知道自己這些人討論的東西別說戰略連戰役級也是恭維了,其實是一些戰鬥的連續劇。
營連級幹部就這水平,他們連周圍的地理也不清楚,讓他們站在全國大局高度來說戰略當然不可能有什麽高明意見。相比之下水民等人包括鄭衛、唐人傑及後來的幾個讀書人等畢竟見識多些,所提出的戰略大多已經達到戰役級別。
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主張滾動式發展的,即一邊依托漢江,一邊依托長江,在這二江之間先擴張起一個幾州之地的大塊地盤,然後再根據情況向漢江北麵擴展過去,思路基本上是塊狀的。
也有人主張跳出去發展,認為本地偏僻而人口太少,沒有迅速發展的可能性。而跳出此錮禁在外麵與元軍大戰幾回定然有了聲勢,一是消滅元軍,二來也吸引人才來投。
主張跳出去發展的有朱明心,他主張以四個旅分三路北伐,一個旅居中策應。他認為此時元地空虛打下一省之地不難。從單純的軍事角度看他的計劃比較可行,雖不是完整的大戰略也達到小戰略計劃。隻是他不知道一旦宋敗亡,孤陷北方的一個省要發展起來比較困難,且北方漢人對南方漢人認同感不高,穩固統治要費大力氣。
已經回來的屠宗白也主張跳出去發展,他主張突進四川,以四川為基業積聚力量十年,然後根據情況或北伐或南伐。屠宗白這個設想雖好但真是紙上談兵了,因為他舉了劉備的例子但沒弄清楚四川宋軍連元軍都能打一打,難道去血拚他們不成。
不管北宋南宋四川還真是最能戰之地,北宋若早一點移都金陵,西軍不白白浪費在勢頭正盛的金兵手上,不定還有恢複的希望。因為金是興也勃勃衰落也快。當然這隻是後人閑話,任何事都經不起重新來過,可西軍主力喪於金軍手上,殘餘還是擋住了金軍向其老家進攻可見其戰鬥力不錯。
屠宗白於軍事有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他帶來幾個讀書人中的一個名為展伯遠字誌存的人提出一策,名稱為佯北伐、定基業、拊元背、共退敵、先北伐、次一統。
其計劃是北伐規模減小且流動作戰以引元注意力,在此同時以二江之地為基業全占了,等宋元大戰正酣時拊元軍背後,與宋軍共同擊退元軍,然後是三國故事聯宋抗元蓄力北伐。
所有的計劃匯總方少雲看後隻能一笑,惟朱明心與展伯遠二人計劃還算有個樣子,但朱明心計劃最多隻是個階段性計劃,而展伯遠將宋估計太高了一點。既然拋磚引玉沒有收獲方少雲也在軍政聯席會議上公布了他自己的計劃----斬斷魔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