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有故事的校長大人

字數:4169   加入書籤

A+A-




    胖子文捷他們就不一樣了,很明顯,他們沒有碰過毛筆,讓他們用毛筆畫符還勉強可以,可是用毛筆寫毛筆字,對他們來說就沒那麽容易了。

    胖子寫了一張,字體歪七扭八的,撕了,扔地上重寫,可是又大小不一,再撕了扔了重寫,一會兒一張,桌子底下,扔了好多。

    但好歹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熟能生巧,沒多久,他們也就熟練了,雖然,握筆的姿勢,沒有一個標準的,但能寫出來字,就足夠了。

    就在我們默寫的時候,校長大人,喝了一口茶,背著手,留下一句“不要讓我看到你們作弊”,就走了。

    走了!

    遛彎兒去了嗎這是?

    胖子笑著說道:

    “這麽早,校長大人就給我們做中午飯去了?”

    我們一笑而過,不敢多說,畢竟,任務繁重啊。

    三篇文言文,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啊,如果是讓我用水筆什麽的,那個半個小時就能默寫完,可是毛筆,快不了啊。

    最重要的是,我們默寫的文言文,可是繁體字啊,有些字,會讀,可是不會寫啊,這個東西,也沒辦法蒙啊,會就是會,不會怎麽也想不出來,沒辦法,隻能畫圈圈代替。

    即便是畫了好多圈圈,即便是那本小冊子就在我們眼前,我們也不敢偷偷看啊。

    校長大人臨走之前那句話,我們都不敢違背,更不敢抱著僥幸的心裏作弊,茅山正道掌門人,什麽手段沒有,我們的一舉一動,根本不可能逃過他的法眼。

    雖然我們心裏清楚,校長大人絕對不會像酒鋒哲老師那樣,凶狠地拿著戒尺打我們,但校長大人的身份在那兒擺著的,威嚴啊,誰敢不從。

    掌門就是掌門啊,在我們都默寫得差不多的時候,校長大人回來了。

    校長大人收走了我們默寫的文章,一一過目,卻不住地搖頭,失望之情不溢於言表。

    看完之後,校長大人直接把我們默寫的文章,發給我們,對我們說:

    “十分鍾,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接著重新默寫。”

    我們沒有辦法,誰讓我們錯那麽多呢,隻能重新默寫。

    就這樣,默寫,修改,再默寫,一連默寫了三遍,終於,全對了。

    校長大人把我們所默寫的文章全部收走,又對我們說:

    “三分鍾,把三篇文章複習一遍,三分鍾之後,聽寫字詞。”

    聽寫?

    我又一次震驚了!

    聽寫字詞,這不是小學生才有的嗎?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啊。

    可是我們也無奈啊,隻能照做。

    三分鍾時間到,校長大人就開始給我們聽寫。

    全部都是繁體字詞,忘掉了,畫個圓圈,修改,接著重新聽。

    又是好幾遍,我們都準確無誤之後,下課了。

    校長大人滿意地端著他那不知道什麽時候喝完的空茶杯走了。

    一個上午,就這麽過去了,就是寫、寫、寫。

    我感覺,我又回到了小學一年級,重新學習生字詞。

    下午是不是還要再學習漢語拚音呢?

    吃午飯的時候,校長大人依舊不在,我們的午飯,同樣早就做好了,餃子,韭菜雞蛋餡兒的。

    胡吃海塞一通,可是,吃到最後,餃子不夠了。

    進入茅山學院,第一次沒有吃飽。

    胖子這貨撫摸著他那大肚子,抱怨道:

    “我才吃了半飽就沒有了,我就說吧,校長大人太操勞,又要處理學校的事物,又要給我們做飯,還要給我們上課,要我說,校長大人就不應該上課,你看,雞腿沒有了,就連餃子也是韭菜雞蛋的,連個肉末都麽有,素的就素的吧,可是也得管飽吧。”

    胖子的話音剛落,校長大人出現了,胖子趕緊閉嘴,躲在我的身後。

    校長大人依舊端著他那玻璃杯,滿滿一杯水,裏麵半杯都是茶葉,直接把我們帶到了鬼學堂。

    這是不讓休息的節奏啊。

    坐定之後,校長大人說道:

    “打開課本,翻到《出師表》,我們先講這篇課文,《出師表》,出自於《三國誌?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係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複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我在心裏嘀咕,寫作背景都講出來了,真是標準的教學設計啊。

    茅山術,還真的上成了語文課啊。

    足足一個小時,校長大人把《出師表》講完了,從文章介紹,作者介紹,文章翻譯,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等等,全都講了出來。

    但是我注意到,一個小時,校長大人有大半個小時都在講重點字詞的意思,每一個字詞,他都寫在黑板上,還把這個字詞的引申含義,用法等等,都講出來,讓我們記在本子上。

    講完了《出師表》,接著又講《陳情表》:

    “《陳情表》為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晉武帝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願應詔,就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的表文,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

    這些東西我在學校裏就已經記得非常熟練了,所以我就沒有必要再聽一遍,可是我又不能趴桌子上睡覺,於是我就拖著腮幫子,瞪大了雙眼,盯著前方,假裝在認真聽,其實神遊於千裏之外。

    不過在我的思緒偶爾拉回來之後,我察覺到校長大人一個很有意思的舉動。

    不管是在講《出師表》的時候,還是《陳情表》,校長大人講的都非常傳神,可是,他的眼神,並不在我們身上。

    校長大人左手拿著粉筆,攥在手裏,右手呢,抵著黑板,側著身,望向窗外。

    望向窗外的同時,好像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神遊於千裏之外了,漸漸臉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他的嘴巴卻沒有停下,嘴裏依舊在講著《陳情表》,更不可思議的是,一邊講,一邊嚼動著嘴巴,乍一看,似乎在吃著什麽東西。

    這校長大人,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