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是無情
字數:4450 加入書籤
南江省,清江縣。
清江縣背靠祁山,東臨清江,依山傍水,乃是一等一的山清水秀之所在,曆史上這個縣也是名人大員輩出之地,遠的不說,就說如今玉京城內統領六部內閣的宰相周鈺就是清江人,可惜其人雖貴為執宰官聲卻不佳。
還有國朝著名詩人王倫,清官李鬱,三篇文章驚天下的虞末誠,都也是清江縣人,這清江縣不但山清水秀,其人文故事也是極為豐富的,時常有人慕名前來遊玩。
王佛交了稅費,進了縣城,見著處處繁華的清江縣,於自己曾經去過的多處比較,他不得不承認,此地確實超乎一般,都快趕上他們那裏的省城了。
才進城不久,就有一十一二歲的小孩跑到他前麵,喊著:“客官客官,可是前來遊玩,可需要向導,一天遊遍清江,隻要十個銅子。”
王佛笑盈盈的看著他,問道:“小孩,你如何覺得我是前來遊玩的?”
那小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腆著臉說道:“我見著人就這樣問問,總有遊玩的吧,如果客人不是來遊玩的,那我就去找別人了。”
小孩說完,拔腿要走,王佛趕緊將他叫住,問道:“我本來是不曾想著在此地遊玩的,可來了之後發現這裏風景秀麗,市麵繁華,確實有了一番遊玩的心思。”
“真的!”那小孩十分興奮,高興的跳了起來。
王佛這些日子過得極為不如意,倒也想放鬆一番,點點頭,說道:“一天十個銅子,到時候給你可否。”
小孩點點頭,說道:“那是自然,如果客人不滿意可以不給錢。”
王佛驚奇的問道:“你這話可不好瞎承諾,萬一你帶人遊玩一天那人故意說不滿意不給你錢你怎麽辦,一天時間白費了?”
那小孩嘻嘻笑道:“哪有那等人呢,十個銅子而已,有心情來此遊玩之人哪能差那十個銅子,我如今還未遇到不給錢的人哩。”
王佛搖搖頭,覺得這小孩說的雖然有些在理,可這般信任他人總歸不是多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聖人教誨也。
不過王佛打定主意不管這趟遊玩滿意不滿意都要把這小孩的錢給了,他可不想打破這孩子對其他人的美好想象,因為十個銅子變成那充滿市儈之人。
既然兩人已經確定了雇傭關係,那孩子立馬進入狀態,將這清江縣知名景點一一數了個遍,哪有好吃的,哪有好玩的,哪有好看的,娓娓道來,看上去這孩子也是個人才。
到了後麵,小孩又補了一件事,說是這幾天清水才女李可晴在魚龍苑舉辦詩詞文章大賞,隱隱有挑選夫婿之意,眾多收到消息的才子已經齊聚魚龍苑,如今那裏十分熱鬧,李可晴不但才華過人,而且李家乃是巨富,若是叫李家招為贅婿,還能繼承李家大把遺產。
王佛一路聽著,在路邊買了一紙白紙扇,瀟灑的抖開,手邊搖著紙扇,一副風流倜儻的樣子,之前他那一身帶血的衣衫在如城門前就買了身新的換了,若是還穿著,哪有入城的機會,早叫城門口的兵丁抓去問話去了。
如今他穿著一身寶藍錦衣,紮著頭發,幹幹淨淨清清爽爽,任誰瞧著都隻能說一聲濁世佳公子。
估計也是這身打扮讓這尋機會賺錢的小孩在人群中注意到他。
他對那所謂才女了無興趣,這種打著噱頭自抬身價的女人到處都是,不過是先聚攏些名氣將來好借此尋個好夫家罷了,至於李家巨富之言在他心裏掀不起半點波瀾,如今世道,光有錢有什麽用,而且也就商家俗子才不管女兒家拋頭露麵,若是官宦人家的女兒,一直養在閨中就算到了出嫁也沒幾人見得。
王佛突然想起一事,對那小孩問道:“虞三篇可是你們清江縣人?”
那小孩說道:“虞三篇正是我們清江人,隻是他不過是幾百年前的人物,如今都成了傳說了,連個故居都找不著,也沒個後人,客官幹嘛問他呢?”
王佛說道:“虞三篇天地人三篇文章名傳天下,可謂是經天緯地之才,可惜此人當年不肯入仕,若是有他相助,前朝說不定還延續百年國運。”
那小孩隻是隱隱聽過虞三篇的大名和傳聞,但是虞三篇寫的文章對於這小孩便不是很清楚了,加上此人又是數百年前的人物,他並不是很了解他也屬正常,所以知道的不甚詳細。
“你有沒有聽過虞三篇曾經寫過一篇祭江的文章?”
那小孩搖搖頭,說道:“沒聽過。”
王佛也知道似這等年紀就出來為了生活賺錢的小孩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也不跟他賣弄學識,直言說道:“據說虞三篇在早年時曾寫了一篇龍神賦用來祭江用以平息當年水患,不曾想他的文章太過優美華麗,打動了當時龍王的女兒,那位龍女化作凡間女子到岸上來見他,與他一見傾心,嫁與他為妻,可惜天人有別,天庭稽查官李靈官得聞此事,奏報玉帝,玉帝當即下旨命清江龍王將龍女鎮壓,以全天道。”
“是不是很熟悉這個故事?”王佛問道。
那小孩點點頭,說道:“這不是那個修仙救妻的故事嗎?我還不知道那個虞茂才居然和虞三篇是同一個人。”
王佛道:“虞末誠,字茂才,世人稱他虞三篇。”
“你可知道後來的故事?”
小孩嬉笑著說道:“清江縣何人不知?”
“虞茂才的龍女老婆被龍王爺關在清江暗湧深處,整日受魚蝦啄食之苦,虞茂才心有不甘,四處尋仙訪道,終於打動了落霞真君,傳他一篇絕世道法,他修行十年終於有成,入水救妻,卻被龍王抓住,判他個攪亂水脈的重罪,跟他那龍女老婆囚禁到一塊去了。嘿嘿,這算不算是壞事變好事呢?”
王佛點點頭,道:“那龍王不敢違逆玉帝,卻也不忍自家女兒受苦,於是想出個將他女婿一起鎮壓進去的辦法,嘿嘿,也是煞費苦心。”
小孩問道:“若是虞茂才修煉成仙那她們夫妻兩個不就能名正言順的在一起了嗎?”
王佛將折扇一收,拍了那小孩子的肩膀一下,說道:“你想多了,仙人不可私動凡心,若有此事,不單要受七七四十九日天雷擊身之苦,而且還要貶入下界,生生世世深陷輪回之苦,且二人永不會相見。”
“你怎麽知道的?你又不是神仙。”小孩搖著腦袋,似是不信。
“我在書上看的,所以說,多看書準沒錯。”王佛說道
那小孩嘟著嘴巴嚷嚷道:“這麽說起來,這玉帝也太不講道理了,他自己都娶妻生子呢,還不讓別人娶妻生子了。”
王佛歎了一口氣,說道:“你何曾見過老天爺講道理?”
小孩聞言,怔了一怔,點點頭說道:“說的也是,若是老天爺講道理就不會把我家產叫那不要臉皮的二叔奪取,害得我沒有書讀了。”
王佛就覺得這小孩談吐不像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沒想到隻是因為某種原因導致的家道中落,不過他已經沒有多管閑事的心思了,並非是在之前他因為好心提醒那兩個女道士反而差點因此而死,隻是這世間不平之事實在太多,比這個孩子要慘的人如過江之鯽,而且一麵之詞聽不得,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至於究竟是誰是誰非很難弄的清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些該是當地官員操心的事情。
“小孩,領我去龍王廟,我去看看當年虞三篇祭河的地方。”
“你怎麽知道龍王廟是虞三篇祭河的地方。”小孩覺得這似乎沒有什麽關聯。
王佛也不解釋,他其實並不知道如今的龍王廟是不是還是當年的那個龍王廟,但是要祭河肯定是在龍王廟,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
龍王廟就城北,要去那裏還需要繞一段路,那小孩說中間路過靈鶴樓,不知他要不要上去瞻仰一番先人遺跡。
王佛自無不可,叫他領路。
所謂的靈鶴樓乃是一家酒家,因著曆史悠久,多有文人雅客在樓中留下墨寶,那老板將那些墨寶能裝裱的裝裱,不能裝裱的就是拆了房子也要保存起來,後來更是花巨資購買名人墨寶真跡,所以靈鶴樓中多有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