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貴不可言
字數:3270 加入書籤
“王爺,這是臣剛剛開好的方子。”我正疑惑,我的這位後娘,為何膽敢如此跋扈的緣故,便被剛剛開完藥方,轉回的李太醫的話語聲打斷了。
阿瑪王爺接過藥方,正端詳著。大側福晉扭頭看了一眼李太醫,說道:“怎麽是李太醫前來給小貝勒爺診治呀?太醫院的王院使為何沒來?”
李太醫對大側福晉一禮,說道:“回大側福晉的話,老佛爺身子偶感不適,王院使給老佛爺召去瞧病了,這才派臣來給貝勒爺診治。”
大側福晉微微一愣,隨即一甩手帕,不滿的說道:“哼,你們太醫院是沒把我們醇親王府放在眼裏吧,這小貝勒爺出了這麽大的事,即便王院使有事不能親來,也應該派位得力的副院使,前來給小貝勒爺會診。隻派個小跟班,這算怎麽回事呀?”
這話說的可謂是毫不客氣呀,簡直是將李太醫貶得一無是處。大側福晉這話一出,屋內頓時一陣尷尬,我是一臉的震驚,阿瑪王爺與額娘大福晉也是緊皺眉頭。李太醫則麵無表情的直了直腰,說道:“回大側福晉,幾位副院使大人要麽在外出診,要麽老邁無法出診。貝勒爺事發突然,太醫院才會派稍有經驗的微臣前來會診。微臣雖沒有幾位院使大人的醫術高明,然臣在太醫院的考核中,也是年年名列前茅的。即便是王院使的家人得了病,也是由臣前去會診的。”(古語便有醫者不自醫的話。因為親情等原因,醫生自己的家人生了病,會另尋醫術高明的人前來醫治,這是很正常的事)
大側福晉一甩手帕,“哼”了一聲,剛要說些什麽,便被站起身的阿瑪王爺的話語打斷了,“李太醫的醫術在太醫院也是有名的,由李太醫為小兒診治,本王是很放心的,李太醫不必介懷。”又轉身對王福說道:“王福你隨李太醫去抓藥,也好盡快為載洸服下。”說罷,便將藥方遞給管家王福。
王福“喳”了一聲,以示領命,準備隨李太醫去抓藥。李太醫則麵露感激,對阿瑪王爺道:“王爺過獎了,臣這就與王管家回太醫院抓藥,臣告辭了。”阿瑪王爺也未挽留,說了聲“好”。
李太醫貌似也很怕這位大側福晉,便逃似得向屋外走去。走到屋門口,又轉身說道:“王爺、大福晉,貝勒爺剛剛清醒,身子還虛,不宜長時間被打擾,還需靜養才好。”說罷拱了拱手,與已挑開門簾的管家王福出去了。
我呆呆的看著離開的李太醫背影,笑著想到:李太醫這人可真是不錯,不但有一手連阿瑪王爺也信得過的醫術。這臨走,還不忘說句“需要靜養”,以替我趕走這囂張跋扈的大側福晉。就是不知這大側福晉與李太醫是有舊仇,還是有新怨?為何大側福晉要如此挖苦於他。即便是再不懂得人情世故,也不會如此得罪一位正為家人看病的醫生呀。如果是舊仇,那隻是針對李太醫本人。若是新怨,那很可能就與我有著莫大的關係。
聽了大側福晉這般跋扈和囂張的話,給我的感覺,則與李太醫的氣憤、額娘大福晉和阿瑪王爺的不滿不同,此刻的我更多的是震驚。不是震驚大側福晉的囂張跋扈,不是震驚大側福晉如此不善的對待李太醫,而是震驚他二人對話中,說出的兩個詞。一個詞是“老佛爺”另一個詞是“醇親王府”。
在清朝一提到“老佛爺”三個字,那想都不用想,必然說的是慈禧太後那老娘們無疑了。“醇親王府”這個詞,再加上清朝的十二位****中,其中有四位是清朝後期冊封的,而這四位恩封的****中,便有“醇親王”一頂鐵帽子。
“老佛爺”自然不必多介紹,稍稍看過曆史,看過清宮電視劇的人,對其都是有些了解的。而提到醇親王,能讓人們認識他的,應該算是一府出了兩位皇帝一事了。說到這,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已然成為醇親王兒子的我的家事了。
這還要從清朝後期的幾位皇帝說起,自鹹豐皇帝死後,清朝皇室隻有鹹豐與慈禧所生的一個兒子,也就是鹹豐之後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登基時年僅6歲,慈禧太後為了掌權,便鼓動東宮慈安太後與八大臣爭奪權力,又暗中聯絡在京的恭親王奕訢為援,最後兩宮太後取得勝利,開始了垂簾聽政的執政製度。
而同治皇帝,卻未留下子嗣,便於十九歲時去世了。這時的慈禧已然極度的貪戀權力了,慈禧為了能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在選嗣君時,親自指定醇親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親生兒子,過繼於鹹豐帝,並登基為帝,也就是同治皇帝之後的光緒皇帝。光緒曾與慈禧爭奪過權力,隻可惜光緒敗給了慈禧。而且此二人,即便是去世,也要爭個先後。最終,光緒皇帝以僅差一天的差距而提前死亡,再一次敗給了慈禧,光緒逝年三十八歲且無兒子。
在光緒帝病重時,慈禧太後便下令,將醇親王載灃(那時的醇親王王位已由載灃繼承)之子溥儀,養育在宮中。(這裏插一件“坑兒”的故事,光緒發動“戊戌政變”失敗之後,慈禧就想著要廢掉光緒,可是光緒又沒有兒子,慈禧便於光緒二十五年(1898年)下懿旨,由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做“大阿哥”,以便將來過繼同治為嗣,兼祧光緒皇帝為嗣。可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因為端郡王載漪是義和團事變禍首之一,載漪便在八國聯軍的禍首名單上,而其兒子溥儁便得不到外國公使的承認,慈禧又廢除“大阿哥”這個名號。不然,這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還指不定是誰呢。)
光緒帝去世後,還不知道自己僅剩一天命可活的慈禧太後,下懿旨命溥儀繼承皇統,過繼於同治帝載淳,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成為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至此醇親王府可謂是,包攬了清朝最後兩位皇帝的名額,一位是醇親王奕譞的兒子光緒皇帝,一位是醇親王載灃的兒子宣統皇帝(醇親王奕譞之孫)。
然而慈禧在世時共有兩位醇親王(曆史上清朝也僅有兩位醇親王),一位是活到死的醇親王奕譞,一位是慈禧死時才二十幾歲的醇親王載灃。所以我麵前這位明顯已然步入中年人行列的醇親王,應該就是醇親王奕譞了。那麽又可推斷出,當今的皇帝應該就是我的哥哥光緒皇帝了。
我勒個大爺的,發達了,發達了。別激動,別激動,再捋順捋順。此時,慈禧那老娘們還活著,而在慈禧還活著的時候,又是步入中年的醇親王,那麽我的這位阿瑪王爺就是醇親王奕譞沒錯了。慈禧沒死也可以說光緒皇帝也還沒死,而光緒皇帝是醇親王奕譞的兒子,那麽光緒皇帝也就是我的哥哥了。而光緒皇帝又是醇親王奕譞與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所生,之前提到過,慈禧為了能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在同治皇帝死後選嗣君時,力挺自己的親妹妹的兒子。那麽我麵前的這位額娘大福晉,就是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了,也是慈禧的親妹妹,也是當今皇帝光緒的親額娘。那麽當今皇帝光緒,也就是我同父同母的親哥哥了。
我勒個大爺的,綜上所述,我的父親是****之一的醇親王奕譞,我的母親是慈禧太後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我的親哥哥是當今皇帝光緒。這下,我真可謂是貴不可言了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