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與生

字數:1546   加入書籤

A+A-




    我經曆過易逝的黑夜和難熬的白晝,品嚐過溫暖的絕望和冰冷的希冀,我收獲過真誠的掌聲和偽善的笑容,我擁有過甜蜜的負擔和痛苦的釋放。正如狄更斯筆下的文字:“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人們正在通向天堂,人們正在墜入地獄”。

    有那麽一段日子,我希望我隻是我,不帶有任何角色,不粉墨,不閃亮。我會抱著一隻貓,手裏捧著一卷書,穿著毛衣等待著咖啡的恰到好處,平視著日出月落,星子入眸。如此安靜。

    我曾羨慕過風起雲湧的人生,洶湧澎湃,充滿激情。對世界的渴望和虔誠的探索曾經是我最充滿詩意的對人生的解讀。可當一切歸於沉寂之時我也同樣癡迷於瞬間的冷落和寂寞。有人說一旦一個人擁有了盛名就很難接受曾經的平淡,我不置可否,我沒有承接過那種厚重的力量,也從未感知過注視下的人生,我想可能是上天垂憐。生命的坎途和坦途混雜而來,有時我們會束手無措,感慨造化弄人,其實細細想來也好理解——人生或許本來就是用來感慨的。

    介於晝與夜時的天兼有黑與白兩種顏色,就像介於夜與晝時的天亦然。這種臨然時的狀態會讓我們思考很多的東西,譬如生命的離去,譬如人類的衰老……似乎變化是一瞬間的,也就那麽一霎那,一種狀態蛻變或是更具體來說——進入到另一種狀態中。二十歲的邊緣,我時常想到很多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它們往往帶有毀滅性,除了未來二字之外就是在思考安與生的聯係。在我身邊人的思考當中大都將二者同化,安即意味著生,一人白首,一城終老……所以安生這個詞也顯得非常的親切和熟悉。

    可倘若不安呢?

    我們用一生的時間踐行者一件事——活著,但是活的精彩與否可就不是那麽好判斷的了,倘若說挑戰是一種意義,那麽是否論證了安生的活著是一種浪費,甚至無意義的呢?獨步江湖,太多事情要考量了,“是以進亦憂,退亦憂”。一退一進幾經思量終究還是難能有一種把度,因為敬畏生命所以敬畏一切與之相關的東西,慢慢的感知到了靜若止水的優雅和氣質是人性的一麵光輝。大肆宣揚其偉岸的同時也悄悄的收藏好露出的膽怯和多慮。

    “你可以活的不優秀,但是要活的精彩”。我早已忘記初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了,可每次不經意間想起時,心裏的小人急著關門關窗,這句貌似與浮華社會不符的話會為我招來一頓麻煩。一旁欺騙著自己一旁卻也默默的還是將這句話作為我一直以來的人生信條,一年又一年,眼睜睜的看著曾經風馬天涯的人也都安靜的憋住了不安的靈魂和感悟,默默的品嚐著其中的滋味。

    慢慢年華,青蔥的總是別人的歲月,無痕的卻是自己的憂傷,隨著生活慘烈烈的將每一道類似車轍的苦難鑿進你臉上的皺紋時你也才會明白,無論是笑還是哭,那些深藏的暗湧和滾滾風塵依舊撲麵襲來,而隻有木訥的看待世界時才會將曾經的世事滄桑掩埋起來。

    算起來二十年的生命並不是很長,卻讓我在暗地一人時細細琢磨人生的南北通透,東西短長。十幾年的學生時光除了做題之外,更多的是看看我自己的迷茫。後來的每一段路程可能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些磨難,常常笑笑作罷。畢竟人不能苛求生命在安穩中成全。你說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