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時青春
字數:1186 加入書籤
倏忽間夢醒,在百無聊賴中安靜的前行,不開燈,隻憑白日的記憶摸索前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匆忙間平白無故的思索起一句詩句:落日照大旗,心中頓生蒼茫之感。那日與老友相會不覺間談論起高中時的種種趣事,在笑語中還是感懷出了些許流光容易,不覺間已是匆匆數年了。
我常思所,倘若當時的一個決定得以實現,或者陰差陽錯的聽命了生命質樸的呼喚和祈求還會遇見他們嗎?
他們很真誠,(於我而言極其討厭浮華與靈動的渲染,所以倘若一個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其大多數的語言是吹捧自己,這個人我盡量不會見第二次。)想起當年總是煩著老白給我講化學題,每天的八點半到九點,然後一起走過一段路,每次也都能看到那盞時暗時亮的路燈,現在也才知道可能那早就是一種暗示吧。
終究還是在這個年紀領略到了命運二字枉費了很多青春蹉跎和白發蒼蒼。
流年坦蕩,人間二字粗粗一望便是有味,細細分辨卻滿是陰謀,讓·保羅·薩特寫下的那一句:“他人即地獄”。現在一看可謂精彩萬分。隨著年歲的增長,很多的兒時誓言輕輕一碰觸就煙消雲散,人們越發的喜歡用青春莽撞來做托詞,年華逝去後的層層壓抑總歸會使人淚眼婆娑。回望來路時不盡的愧疚,失落……或許隻有在贖罪時人類的靈魂才會得到徹底的滌蕩,貪戀著恍惚著,渴望著妒忌著……人間喜劇。多少隱痛和悲哀隱藏在歡樂的背後,好一派景象繁華,洋場十裏。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每當讀到這句詩的時候總是驀然寒意,隱隱歎一口氣然後作罷,在母親的提醒下終於記起今年的我已經徹底的進入到人生的第二個十年了,話雖如此,可是總是不大願意接受如此慘烈的現實。人們對於長大的標準不同,自然對它的感覺也不一樣,如果有人問我你是何時覺得自己長大了,我想,我的回答並不會是那樣的寫實或是詩意——當我開始相信命運的時候。
事實上真的長大,於我個人而言,並不是看到現實的現實是多麽區別於理想的理想,相反,恰好是當我知道二者之間的差距非人力可及時的一絲輕鬆,恩師有一句簽名非常的喜歡:人生是一場修行,把人意修成天意。在前二十年過於苛求自己人生完美的人會在後二十年接受無盡的苦痛和掙紮,這一切正如春發時開的最熱烈的花在秋涼漸起時也同樣將要承受最無奈的落幕。慢慢明了了一句話:卻道天涼好個秋。確實,好個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