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秋葉行記
字數:1484 加入書籤
秋天一到,天也就涼了。秋夜裏濕漉漉的風透過衣裳浸在骨頭裏凍得人直打冷顫。我不常在秋夜裏行走,尤其是西風刮的正緊的時候,那時候是離夜晚最近的時候,因為夜晚也總是給人一種不近人情的感覺。
但是在這樣的秋夜裏總是適合沉思,冷風能讓你在無盡的思考中保持清醒,所以秋天如此嚴肅,要你認真的想想生活是怎麽一回事。
說到嚴肅倒是讓我想起了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姆斯,讓人心疼的是他死於抑鬱症。很多的滑稽表演大師都患有抑鬱症,可能當台下觀眾笑的最開心時就是他們最悲傷的時候罷,畢竟隻有舞台上才能有純粹的理想化。對於他們而言悲劇隻不過是以一種喜劇的形式表現出來。他們營造出來的快樂的氣氛未必真的是自己的初衷和想法,但是這的確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當尼采說出:“上帝已死”這句話時,所有人都明白,人,究竟是人,隻能自贖。這一點中西方思想倒也一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學生時期老師講過一篇戲劇,想必大家也依舊有印象——等待戈多,裏麵冗長的對話和簡單的劇情讓人犯困,可時過境遷,當你重新審視你的情感的時候,又對這篇文章有著不一樣的感悟和理解,可能當時你會問自己誰是戈多,而今戈多的代號已經不重要了,你為什麽要等他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說戈多是自己的話,你為什麽要等自己?那個自己又是誰?等他做什麽?不等行不行?他會出現嗎?意義又是什麽……一個又一個問題可以質問我們好久。而我給自己的一個說法是——我等著另一個自己的出現是為了喚醒在困境中求而不得的我。可就算是如此掙紮卻也難以承受一個事實——聽說人是被拋在世,向死而在的。
從我們有認識那天起就麵臨著取舍,對錯,是非,因果……從小到大也不止一次哭泣,雖然每次哭的原因不同但究其本質卻很簡單,大家都在努力的去追求一種虛妄,誇父追日般的辛苦換來了一手孤歡,你又是那麽不願承認做不到,於是淚水變成了傾瀉情緒最優質的選擇。
有人在熱議世俗,在我看來它存在的意義就隻是把高潔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拉到一個低水平上。它並不錯,可也不對。人存活在世上的意義到底是什麽,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答案。麵對一些價值我們應不應該丟掉臉麵去換取?標準不同,想法各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方式和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是我們最想要的。利益追求的太久心就變狠了,以至於大家都知道彼此各懷心事各有目的,卻忘了彼此同樣也各有苦衷。
聖經裏有言:“我們度盡的一生,像一個還在講著的故事”。既然是故事,過程就一定會曲折跌宕。同樣,既然是故事,情節也一定會精彩萬分。
反倒是幾年前讀到的一句話“何必為部分的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的人生已使你潸然淚下”。讓我忽然間醒悟,秋夜安靜到讓我忽然想起昨夜的蟲鳴聲。四季真簡單,昨天還有蟲聲,一晝夜後就安靜的讓樹上耐不住寂寞的葉子飄了下來,想想,秋葉也隻能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