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水晶瓶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舒琿不知道昨晚自己到底為了一個名字想了多久,隻是今晨被紅魚服侍著解下金鉤頭腰帶,脫下他自己迷迷糊糊好半晌才穿上的五品朱色小團花繡綾圓領襴袍,轉而換上禮部官員每年為他量身定製他卻從未穿過的缺胯直裾長袍時,他還覺得眼睛有些幹澀。
“明明是閉著眼睛想的,為什麽眼睛還是會幹?”舒琿鬱悶地在腦海中過了一遍,似乎找不到能夠很好補充視黃醇的蔬菜。
“難道隻能吃豬肝嗎?也不知道玄奘大師過幾年回來時能不能帶點胡蘿卜種子。”此時的他卻是已經知道了玄奘的取經路線是從中亞借道的了。
平舉雙手,讓跪在地上才能給他勾上盤扣的紅魚沿著衣襟一路捋到腰際,再將一根金絲繡祥雲紋,吊著十個金銙的腰帶纏上他的腰間,被她拉拽得晃晃悠悠的舒琿暫時放棄了在早上決定下係統名字的打算。
“還是先把昨天做香皂的獎勵領取了再說吧,也不知道係統給了我一個什麽玩意,莫非是沐浴露?”
要是沐浴露,倒也還不錯。他手上的皮膚對肥皂還有香皂有些過敏,洗完後幹燥缺油嚴重,沐浴露要好一點。不過沐浴露的成分就比較複雜了,舒琿沒有印象,要自己摸索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
他在查看獎勵時紅魚又在十個等分腰帶的金銙下鉤子上掛上了七樣居家旅行、殺人放火的必備物品,即蹀躞[die xie]七事:佩刀、匕首、磨石、鑿子、錐子、針筒、火石。
佩刀重一點,獨掛左側,其他五樣以匕首為中心前二後三吊在右側腰際,叮叮當當亂響。以舒琿個頭定製的裝備都是些玩具,匕首捅進敵人肚子估計都戳不穿腸油,而這大概就是舒琿的最高攻擊範圍了。
蹀躞七事是胡人的行軍裝備,有些瑞士軍刀的味道,於戰國時期傳入我國。唐時海納百川,對歐洲服飾文化多有吸收,蹀躞帶成了公卿服色的組成部分。
上麵掛東西的銙片不論材質還是數量都象征著身份與功勳,最拉風的蹀躞帶由十三片玉銙串成,為三品以上官員所佩。因為已經把腰帶掛滿了,即使皇帝想要再加賜幾枚也沒地方放。
紅魚已經將舒琿打理完畢,扶著他的肩膀好好欣賞了一番,似乎對於自己的打扮成果頗為滿意,又繞到了他身後去找不同角度欣賞。
而舒琿黑著一張臉,看著躺在手中的水晶瓶默默無言。
“變gay噴霧,紫色,rp:1k。”
此時他的腦海中在思索一個嚴肅的問題:香皂和gay有什麽必然聯係?不,並沒有!
這似乎……不是自用的香皂的獎勵,而是和卓夢菱合作並以技術入股的肥皂的獎勵。香皂使用的香料太過名貴,沒有太大推廣價值,獎勵肯定比肥皂低,所以優先獎勵了肥皂。
甚至舒琿一度懷疑,沒有多少推廣價值的物品是無法得到獎勵的,這從他之前所獲得的物品來說無法證偽他的這個猜測,即猜測有可能成立。
良久,他才聲音沙啞地叫過紅魚說道:“把這個拿去,以後出門要是遇到有人對你圖謀不軌,就按下上麵的閥門噴他,就像這樣……”
說著側過身來向空處一噴:“噗呲~”一蓬細密的煙霧覆蓋了身前約莫兩平方米的扇形區域。
舒緩開著空氣淨化器,倒是不擔心自己吸入,就見那蓬煙霧迅速地飄離了空調範圍,消散在空氣中。
他預想了下幾種遭遇歹人的情境,對這噴霧的反應速度和殺傷範圍還算比較滿意。不過這東西要是別的男人拿去用的話結果可想而知,那就是一場悲劇。
“記住了,這東西應該對女人無效,哪天我找幾個人試一下具體效果如何。”
紅魚點了點頭,少爺連續兩天賜她寶物,這說明少爺已經從盜星的創傷中恢複過來了,這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她臉上紅撲撲的,想了想,用一根絞絲頭繩將小巧玲瓏但是在舒琿看來gay裏gay氣的水晶瓶從頸上套住了,再取一枚舒琿備用的金銙鉤了穿到腰帶上。金子比較柔軟,若遇緊急情況她可以直接拔下頭繩。
“喂喂,你也是個大姑娘了,不要一言不合就在我麵前解腰帶啊!”舒琿有些麵紅耳赤,卻又感覺受到了羞辱——這明顯是沒把他當男人看啊,太瞧不起人了!
紅魚覺得他反應有趣,抿嘴一笑,“少爺竟然如此害羞,之前夜裏出恭還是奴婢給他提的馬子呢……”
不過她倒不敢取笑舒琿,眼珠一轉,岔開話題問:“少爺,奴婢見這水玉瓶上的閥門是個畫著紫色眼影栩栩如生的人像,剛才的煙霧就是從他口中吐出,不知刻的是哪位神仙,這煙霧是他的神通嗎?”
聽到這話,舒琿的臉不由更黑了。他避之不及似地揮了揮手:“那不是神仙,是保加利亞國的妖王。你記得在腰上再吊點絲絹把那臉遮住,我怕……我怕這瓶子可能侵犯了他的肖像權。”
紅魚嚴肅地點了點頭,雖然聽不太懂。少爺肯定是不會怕一個妖王的,他這是擔心自己凡人之身鎮不住這寶物,在傳授自己法門呢!
“真是好溫柔的少爺……”她癡癡地想。
舒琿看她發愣,一黑暗庇護拍她頭上:“還不去掛,記住別用紫色啊!”舒琿看到那紫色的眼影就會不禁聯想到一張古銅色的臉不斷地嗬氣,這種叫做洗腦的效果一度是他揮之不去的噩夢。
“真是嚴厲而又可靠的少爺……”紅魚癡癡地想。
……
鄉射禮之前要舉行鄉飲酒禮,兩者具在州學進行。飲酒禮始於周代,射禮盛行於先秦,俱是各鄉為朝廷舉士的儀式。
經曆曆朝演化,行政級別的稱謂也多有不同。如今鄉射禮在州學舉辦,由於隋唐開科舉,各地舉士人數不再局限為參禮五人,但是這項傳統卻仍舊得以延存。
《禮》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
雖是自賣自誇,也不難看出禮儀在先民文明生活中的地位。遠在法律出現之前,道德與禮儀便將人與禽獸區分開來。尊卑有別,長幼有序,能夠讓人謙遜恭順而又不會妄自菲薄。
之前舒琿和袁天罡等火井縣官員上十方樓飲酒,前三巡便按禮遵循尊長順序,並灑酒祭地表示感恩,類似於佛教僧人飯前念供養偈和基督教徒的禱告。
這些禮儀以其嚴格的儀軌和繁瑣的章程來平靜人的情緒,是一種內心的修行。
當然,凡事講求張弛有道,過猶不及。禮儀追求的是謙恭,但若是對生活的便捷影響過大,那便是矯枉過正,反而令人心生煩躁,適得其反了。在十方樓上,酒過三巡便各方自由暢飲,就是這個道理。
舒琿三人加上袁天罡等火井縣、還有從同一方向過來的蘆山等縣官員幾乎將十方樓能夠找來的四輪馬車坐完,浩浩蕩蕩地向著北門附近的州學行去。
各縣政務已在昨日談妥,此行全程觀禮,除了吃喝沒有他們任何事情。所以大家俱是神情輕鬆,加上昨日述職會議似乎頗為愉快,官員們互相混坐,言談甚歡。
十方樓去州學不遠,舒琿坐在紅魚身前與她共乘一馬,暗暗責怪自己將馬鞋的事情給忘了。
而且這馬騎著真不舒服,紅魚還有馬鐙可踩,舒琿就隻能抓著馬鬃然後讓紅魚抱著他了,但這樣紅魚便沒法抓韁繩,顛顛簸簸地兩人都差點掉下去。
本來他是計劃去坐敖廣的馬,但是穿衣服時發生的意外讓他久久無法平靜。那個噴霧實在太魔性了,舒琿這種腦子比較發散的人受影響很大很持久。
就這樣在戰戰兢兢中馬匹“大膽”終於行到了北門邊上,一片占地四十餘畝的幽靜園林之前。園中建築大都低矮簡樸,但亭台樓榭、花鳥魚池的布置似乎很有講究,讓人繞牆半匝,隻覺所見盡皆和諧生趣,古風淳淳。
行到矮牆盡頭,便是一扇四柱三門牌坊。麻石堆砌,氣象雄渾,上刻十二楷書:
“臨邛書院,文昌善地,惟才是舉。”
邛州州學——臨邛書院,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