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déjà-vu

字數:7818   加入書籤

A+A-


    劉刺史紫袍玉帶,和三位屬官從照壁後循著園圃間直道緩緩向正殿方向行去。想來是賓客到齊,便要準備成禮了。

    舒琿看了看還隔著段路程的幾位大佬,回頭斜乜了[mie]程懷默這粗魯的家夥一眼,既然知道他可能是程咬金的兒子,便有些不想把關係搞得太僵。

    程咬金這人邪性得很。三年前作為瀘州刺史,同時都督瀘、戎、榮三州諸軍事鎮壓獠人叛亂,可以說軍政一把抓,一時風光無兩,那時坊間便流傳著他不少傳言。

    據說他和秦叔寶本是王世充手下大將,與唐軍對戰時卻臨陣歸降,在當今聖人還是秦王時便為手下統軍,很得信重。

    關於這人究竟有多混,如今又有多受寵卻也不好說,但是當初玄武門之變前兩年,他就想違抗李淵外放他的聖旨而跟著李世民反了。

    平定獠人叛亂之後,李世民賜給他一條禦服上的玉腰帶。結果他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直接就捆紮在了腰上,從此逢人便要顯擺一番。

    程咬金雖然不是開國元勳,但到底戰功赫赫,而且是從龍功臣,他現在還有個從一品的宿國公爵位在身。舒琿雖然在唐朝貴圈裏的身份是神靈,但其實比起一品國公還是要差上一籌的(注1)。

    而且李世民之後肯定還會找理由對這些元老進行加封,就跟舒琿也會隨年齡受到加封一樣。若程懷默真能襲爵,到時他在朝中地位雖遠不能和他父親相比,但是靠著一品國公的身份,單就顯貴而言不會比舒琿稍差。

    “不過程咬金貌似並非長安人士吧?”

    舒琿不知道,程咬金的祖籍東阿縣和封地宿國相隔不過百裏,都隸河南道所管,確實與長安相去甚遠。

    然而他還有個正三品的實職右武衛大將軍,在長安統領一支千牛衛。李世民在金光門和西市間的懷德坊賜給他一座頂級豪宅,從此他便到死都住在那裏,若不論位置它可比舒琿在長安興道坊那座還空著長灰的宅邸要闊氣多了。

    不過曆史上程咬金至少還能再活三十五年,他現在就考慮程懷默萬一襲爵之後雙方身份地位和交際關係問題有些太過“深謀遠慮”。

    想到長安,舒琿突然靈光一閃,程懷默這貨要真在長安名頭好使,難道敖廣就不認識?他不禁懷疑地打量了敖廣一眼。

    敖廣無辜地聳了聳肩,表示對此人一無所知。

    敖廣所屬情報部門是十二衛四府中李世民左右備身兩府親侍,平日都在禁宮扛著把千牛刀隨時準備砍人,出了禁宮便在軍營,兩點一線。如今出來作密探,從來都是負責打探和傳遞消息,可沒人跟他共享什麽情報。

    千牛十二衛四府作為常備軍隊,李世民登基後才得以完全掌管,那以後不到半年時間敖廣便被派往舒琿身邊做護衛。

    而當時作為李世民嫡係的程咬金接管右武衛大將軍,敖廣當然認識,但他家都有些什麽閑人卻是無從得知了。

    連敖廣都不知道,舒琿瞄了一眼紅魚,不出所料也是微微搖頭。

    舒琿摸了摸下巴:“這小子想靠癡長幾歲占我便宜,那倒也無所謂。不過想要讓我搭理他,那卻是不可能。”

    反正他當小孩已經當習慣了,不知道他身份的這麽叫他一點毛病都沒有,而知道的大多是親近之人,不會跪地膜拜,久而久之一切便習以為常。

    若不讓別人占便宜,那該怎麽稱呼自己?按年齡自己肯定吃虧,按官員品級因為李世民想要留著細水長流慢慢封賞目前也不高,讓別人叫自己神靈也不是事——你作為神靈總得有個尊號吧?舒琿雖然默認了那個玄龜的說法,但卻是覺得太難聽了。

    “給自己編一個神職?暗黑破壞神?盜竊之神?英俊帥氣神?無神主義神?這簡直就是在扯淡啊……”

    有些事情總要習慣,舒琿不可能說為了別人見他不禮敬便懟回去,或者到處宣揚自己是個神靈。他現在是不刻意回避這重身份了,可不代表著就要用它來進行日常交際與生活,那跳躍有點太大了,而且神靈可不是就一定比凡人尊貴……

    他正這麽想著,便見那穿著一身基佬紫的劉刺史拐了個彎,領著一名身穿白衣的儒雅處士還有剛才照過麵的陳別駕、洪長史和廖司馬齊齊向他作揖行禮,那劉刺史口中念道:“聽聞神靈法體恢複,可喜可賀。有神靈坐鎮邛州,保一方水土,實乃百姓之福,也是我劉某之福。”

    他向舒琿介紹了那名白衣處士,又一一重新引薦自己三名佐官,搞得好像跟舒琿很熟一樣。三名州署官員舒琿之前已經見過,那名處士據說是學院外長青書齋的主人,隋朝末年的四門學俊士。

    等他們見完禮,舒琿又分別作揖回禮,免不了一番商業互吹。

    劉刺史是從三品,陳別駕是從四品下,品級上都比舒琿要高,此刻主動上前見禮可謂做足了姿態。若不是他神靈的身份在前,恐怕就這一手諂媚下級就要成為兩人官路上的汙點了。

    那程懷默呆呆地保持著一個從欄杆上翻身而下半蹲半立的滑稽動作,如同中了定身咒一般。

    “有沒有搞錯,這刺史竟然給一個五品小子率先見禮,是不是有點太不要臉了!而且他們在說什麽鬼故事,神靈不神靈,保佑不保佑的……”

    “哦,我明白了!劉刺史在說這小子是神靈!我信了他的邪……”

    舒琿回頭瞟了一眼那滿臉不信,還保持著半蹲半立姿態的程懷默,索性直接問劉刺史:“使君,往後便稱我舒琿就好。還有,我身後這黑小子是哪來的,他說他叫程懷默,莫非是宿國公之後?”

    劉刺史這才對聽到談及自己而反應過來終於站直身子的程懷默微微頷首,捋了捋頜下美須,開口介紹:“伯宏正是宿國公長子,此行隨家中長輩來到邛州,與散落山間的獠人有些關係。”

    舒琿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劉刺史將這種事情告訴他,似乎有些太過隨意了?好像他對自己的態度好得出奇……

    他哪裏知道,因為三年前他拿出幽紫曲黴,結果上任邛州刺史就隻是報了下喜,便從從三品提升到正三品,不僅回到了京師,而且還出任戶部尚書,躋身天官行列。

    而劉刺史靠著家裏的關係,加上其夫人出身範陽盧氏,便通過運作拿下了這份空出的美差。刺史本是封疆大吏,奈何在隋唐時期手上權力大打折扣,所以劉刺史不求能夠再進一級,但卻想能夠蹭個京官當當。

    畢竟他從三品的上州刺史品級實在太高,再進一步便是六部尚書的行列了。因此若無意外終此一生隻能在各州刺史或者都督間調任,長安卻是沒有他的位置。

    但是有著神明的神奇力量,擠一擠,總是會有的嘛。他也不急,就是過來蹭喜訊,坐等好事登門。

    劉刺史四人樂嗬嗬地離去,賓、介和眾賓都在學院的宿舍等著他們去邀請。

    等四人走遠,程懷默才有些悻悻地開口:“那個,舒琿小……唔,你真是神靈?”臉上帶著九分懷疑和一分害怕。他畢竟年輕,見識太短,平日不學無術倒是對鬼神之事有些心虛。

    舒琿經過劉刺史一行的恭維,不禁有些膨脹,暗暗懷疑起自己平日總結和分析出的自我定位了。

    加上這人已經知道自己是神靈,那便得拿出一點威嚴來,給他留下一個難忘的印象。

    他輕哼一聲,傲慢而冷漠地盯著陳懷默,用前世看過的中二動漫中的語氣緩緩壓迫:“汝既已知曉,往後見到吾輩,又該當如何?”他卻是突然覺得,這家夥實在有點太慫,嚇嚇他或許反而會有奇效。

    隨著舒琿口中話語緩緩吐出,程懷默隻感到仿佛如墜數九寒冬,身軀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開始還以為是自己太不爭氣,被嚇到渾身發冷,結果略一轉眼卻發現方才摘折桑葉的樹上已經掛滿白霜,這才驚覺自己呼出的熱氣竟然早已開始在空中形成道道白柱……

    他腿肚子打顫,用力吞了口唾沫,突然拔腿就往亭子外跑。

    此時程懷默喉嚨發幹,一個字都不會說,隻是張著嘴機械地蹬著腿,老半天才發現自己還留在原地。他僵硬地低下頭來,就看到自己腰上捏著一張墨玉般的巨爪,將他雙腳提離了地麵。

    發現他稍微冷靜了一些,舒琿隨手把它扔在長凳上,稍稍有些後悔:“這小子比我想象中還要膽小,別給他嚇出個毛病才好。”上下打量了一番,發現沒尿褲子,心下稍稍放寬。

    程懷默呆呆愣愣地躺靠在亭中長椅上,心中的混亂和疑惑讓他暫時忘掉了恐懼:“這一幕似曾相似啊,可我為什麽想不起來?好像是曾經做過這樣的夢……難道我會預知未來了嗎?”眼睛瞪大,神色間甚至隱隱透出些興奮。

    說來也算程懷默倒黴,疏忽兩次用這手抓人,兩次都有他。

    不知道對方正陷入不是幻覺的幻覺記憶,真正曾經見過的既視感中的舒琿用黑暗庇護捏了捏程懷默的大臉,繼續剛才的詢問:“說說看,下次見到我要怎麽做?”倒是也不再拽腔調了。

    程懷默如夢初醒,經過剛才一番打岔,他的恐懼也消化得差不多了。見這神靈沒有真的傷害他,便哆哆嗦嗦地試探道:“見到你……閣下……不不,見到大神我繞著走?”

    舒琿自己也沒想好要怎麽樣,隻是覺得這人好不懂事。人家劉刺史三品官都對自己客客氣氣,這小子大大咧咧的卻占完便宜就想跑。

    他眼珠一轉,突然心生一計:“倒不必繞著走,既然你叫我一聲兄弟,不如我們來掰個手腕,誰贏了誰是兄長如何?”

    程懷默點頭如搗蒜:“好好好,好大哥,弟弟認輸行不,你以後就是我親大哥!”看起來節操全無,不過他此時心中所想卻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沒想到這神靈如此乖僻,為難我半天竟是因為我好心好意想罩著他?全怪那個劉刺史,若他不揭破身份今天何至於此!”

    舒琿滿意地將程懷默周圍的空調從零下十度上調到二十三攝氏度,讓人直感到春風拂麵般溫和寬容:“去,弟弟,給為兄找壺幹淨的茶水過來。”

    ——

    注1:下麵的說明有些長,約1700字,是關於舒琿目前地位的分析。其實前麵已經反複提及過幾次,但可能因為敘述方式所限說的不夠清楚。如果無法理解舒琿為何會自覺自己神明的身份比不上一品大員,可以看看下麵的內容。

    提要:神靈在古人眼裏隻是另一種生命形式,是“鬼”和“妖”的美稱,有強弱善惡分別,具體是否應該受到禮敬需要因人因神而異。

    封建王朝的統治者自稱授命於天,道教很多受人崇拜的神靈就是他們親手冊封的。比如李世民的老子李淵就冊封了一個北魏時期的本家作財帛星君,成為民間最愛祭拜的財神。

    財帛星君幾百年間兩次加封,都是一品公相。前章所提代表四靈的三垣二十八宿,裏麵也存在許多星官,很多的別名都能對應朝堂品級,大多在四品左右。

    玄奘此去取經,終點那爛陀寺,裏麵也有很多“菩薩果”、“羅漢果”的在世大德。在****的國度他們地位尊崇,但這不適用於唐朝。

    李世民和李淵沒有亂攀親戚,但他的兒子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開始神化老子,這道教最初始祖的神位便等於皇帝;他的曾孫李隆基在世時曾冊封據說活了八百歲會表演幾手仙法或者說戲法的仙翁張果老為銀青光祿大夫,而那隻是個從三品的文散官。

    統治者冊封神靈,大抵有三種情況。其一是他自己比較信,然後哪天做了個夢,於是就把夢中所見當真,跑去加封一個不存在的人,再由旁人附會成真實存在過的曆史人物;其二是民間已經具備的崇拜,天子將它變成官方信仰;其三便是出於政治目的自導自演,引導民間百信信仰歸宿。

    經曆曆年演化,特別是明清小說的影響,這些神話中的神靈地位被無限拔高。但是人間皇帝始終是和天帝平起平坐,諸星君神靈皆如他的臣子,不然也不會存在“加封”這種說法。後世常有所謂星官下凡,然後造就一段君明臣賢的佳話。

    總的來說,天子一般都信鬼神,但是他們對自己尊崇的身份也十分自信,自詡不會低於任何鬼神。若讓他們祭拜,必須是伏羲女媧這樣的遠古大神,就連拜佛他們大多沒有堅定信仰的人也是找旁人代勞的。

    由此可見,一般年代不夠久遠卻叫得上名號的神靈地位在唐朝也就在二三品左右搖擺,而且大部分是皇帝親手神化的。李世民當然知道舒琿和這種冊封神靈的區別,但是他不一定能夠區分舒琿和別的江湖騙子的區別。

    而對於李世民之下的官員來說,他們根本搞不清任何區別。除了實打實的品級以外,他們對舒琿的唯一了解就是會法術,有神通,但貌似不是特別厲害,那些江湖騙子(他們不認為是騙子)也行,而且呼風喚雨吹得法術比舒琿所為還要更加高明。

    所以朝中官員會對於舒琿的身份多一分敬重,但全憑自願,沒有誰會對他太過崇拜。

    三年前舒琿拿出的幽紫曲黴救苦救難,確實贏得了不少人好感,但好感和敬重不是敬畏。品級上略微超過他的官員便會自覺與他平起平坐了,若想繼續裝逼還得等李世民給他加官進爵才行。

    畢竟相比於他們真正信奉崇拜的據說法力無邊,普度眾生的神佛來說,舒琿此刻表現出來的手段和威儀都不及九牛一毛,簡直就跟山野間的土地河神差不多檔次,隻是功績更大更近在眼前而已。

    前文所說舒琿自覺比起程咬金還是要差一些,這很好理解。對於統治者來說,維護自身統治的重要性當然要比風調雨順重要得多,這就是程咬金和舒琿兩人的作用和地位區別。除非舒琿能讓李世民長生不老,不過如此一來他就成了徹底的妖人了。

    所以說,神靈這個詞隻是一個符號,它到底代表了什麽意義,不僅在不同人眼裏不盡相同,就算在同一個人眼裏它也分成很多種。舒琿不能因為自己對這個詞的理解而表現得盲目自傲,因為古人跟他所想是不同的。

    道教儀式中便有拘役和差遣鬼神的方法。中國的神話傳入日本,交流最為頻繁的時期便是唐朝,而反觀日本對於“式神”、“付喪神”等叫法,也大抵可以看出神靈在古人眼裏隻是另一種生命形式,並不存在一定比凡人更加尊貴和高等的認知。

    神靈不禁有力量強弱,還有善惡之分,至少在南朝以前,幾位瘟神的名號便在道教中廣為流傳。決定一個人對某個神靈是敬是畏還是根本無視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信奉神靈的人,是為了獲得他們的庇佑。而對於朝中大員來說需要祈求的東西就太少了,大部分時候是被皇帝下旨去各地幫他祈雨一類的事情,作秀成分居多。

    終上,舒琿的社會地位主要取決於他的品級,而品級則側麵反映出他的神力和功績。而且神靈這個身份能夠獲得一部分人的敬畏,但並非全部。不僅廟堂上如此,民間也是如此,比如拜龜教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