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情見乎辭

字數:578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

    誰睜著眼睛說瞎話?

    嚇得跪倒一地的妃妾們以行動含蓄地回答了太後的氣憤責問。

    晚霞扶太後坐下,一盞溫茶遞給太後,“太後,您消消氣,別傷了身子。皇上若是知道您動了怒,該擔心了。”

    太後反應過來,立刻順著晚霞的話改變態度,“哀家沒事,可不許無端端搬弄是非,讓皇上分心。”

    一聽這話,地上的一幹人等更是俯低了身子,忐忑不安。

    半盞茶喝下,太後調適過來,這才喚起惠妃等人。

    空穴來風,非是無因。後宮雖不過婦人深居,但並不代表消息閉塞,對外頭一無所知,總有各自的渠道了解外麵的世界。所以即便有皇帝的口信,太後也不由偏向大家嘴裏的你一言我一語。

    “惠妃,是不是大阿哥傳回的消息?”

    這幾人當中,若論消息靈通,當屬惠妃。別看惠妃嘴裏總念叨,胤禔頑劣不孝,不聽她的話,可一幫朝臣追隨的胤禔當真就與惠妃不通往來,水火不容?太後才不相信。

    胤祺受傷,胤祐被屬下欺負,惠妃確實聽說了,但以惠妃的個性,她不可能主動吐露,沒事找事。

    “回太後,妾身想知道兒子好不好,都還要問過媳婦,更別說別的阿哥具體情況如何?也是各位姐妹過來延禧宮,聽大家說過,這才知道的。”

    太後追問消息來源,惠妃推得一幹二淨,德妃、榮妃、良貴人想著也沒聽到胤禛、胤祉、胤禩有什麽不好,遂也紛紛表示,相信皇帝的傳話,不信那些流言蜚語。

    關係自己的兒子,宜妃與成貴人卻不可能輕易釋懷,更何況,這些消息並非她們捕風捉影,而是愨嬪宮裏傳出來的。佟家人一個個身居要職,愨嬪又說的有板有眼,想不相信都難。

    得知消息源頭是愨嬪,太後信了。不過,即便事實如此,太後還能帶頭往皇帝臉上抹黑?當下,便讓晚霞拿來皇帝的書信,交給惠妃,讓她念給諸位聽。

    惠妃念著,大家也聚精會神地聽著,但太後突然間有所醒悟,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就在惠妃剛好念完結尾,太後立刻及時打斷,讓晚霞把信件收回。

    為時已晚,惠妃已把不與全文關聯的那一句“皇太子佳否?”看在眼裏。惠妃何至於願意摻合進來,往寧壽宮跑這一趟,就是為了皇帝的這封來信。

    胤禔對太子的不滿,對儲君之位的想法,身為母親,惠妃如何不知?隻是太子地位穩固堅實,盡管胤禔身邊支持的人不少,但也不可能輕易撼動毓慶宮?

    此番太子監國,朝臣好評如潮,惠妃更是覺得兒子的想法遙不可及。太子表現優秀,按理說,皇帝應該會立刻來信,大加表揚,可他偏偏卻隻給太後來信。陪在皇帝身邊多年,以惠妃對皇帝的了解,皇帝顯然對太子有了別的想法。

    宜妃關心則亂,開口就點名皇帝的書信。實則,這也是惠妃事先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存心有意的提示。唯一能撼動太子地位的人,除了皇帝,還能有誰?惠妃的目的就是要摸清皇帝的想法。

    果不其然,那一句孤零零的問詢道出了皇帝的複雜心態,矛盾情懷。

    若是平時,就憑宜妃那一句“我的胤祺”,太後自是要與宜妃計較上了。胤禛在孝懿皇後處撫養,惠妃養育胤禩,可德妃、良貴人何曾張口就來“我的胤禛”、“我的胤禩”。太後撫育胤祺,不可謂不用心,偏宜妃身邊都有了胤禟、胤禌,還是人前人後的叫著“我的胤祺”,著實讓太後心裏百般不是滋味。

    然而,太後畢竟是宮裏的老資格了,很快就權衡出輕重,自然也多多少少看穿了惠妃的心思。

    “好了,皇上書信的內容,你們也知道了。既然皇上傳話,皇子們安然,你們就該把心放回去,把嘴閉好。莫非你們不信皇上的話,竟還要相信那些傳言?”

    眾位妃妾低眉順耳,再不敢出言糾纏。太後看向惠妃,向來慈和的眼神劃出犀利。

    “惠妃,你身為後宮主事,明知皇上有言在先,你卻不及時勸阻大家,反而帶著大家一同跑來寧壽宮質問哀家,你可真是讓哀家失望。”

    惠妃驚懼,深感太後的敏銳,立時跪下,趕緊請罪。

    “你們在後宮錦衣玉食,塞外苦寒之地,你們不體諒皇上帶著千軍萬馬追擊噶爾丹的辛苦,卻是捕風捉影弄得後宮人心惶惶。這一場戰事下來,多少父母要失去兒子,多少妻兒要失去丈夫、父親,莫說胤祺受傷、胤祐受委屈真假不明,即便是真的,上了戰場,也是情有可原。”

    太後輕易不發火,這一回,卻是疾聲厲色,直叫大家大氣都不敢出。

    “惠妃,罰俸三個月,餘下的幾位,罰俸一個月,這些俸銀哀家會吩咐內務府充入軍餉,就當做你們為出征將士盡一份微薄之力。回去後,一個個認認真真給哀家抄寫《地藏經》九十九遍,也算是為你們在前線的兒子求福免禍。”

    太後站起身,氣衝衝往後殿而去,留下一幹被訓得吃驚受怕的妃妾。

    才踏進後殿寢屋,太後的腿就軟了,慌得晚霞與身後的宮女眼疾手快牢牢扶住太後。躺上床,太後手裏還是緊緊捏著皇帝的信,眼眶裏淚珠直打轉。

    “哀家的胤祺啊,也不知是傷到了何處,真是讓哀家擔心啊!還有胤祐,多老實一孩子,誰那麽不長眼,竟能欺負到皇子頭上。皇上再忙,可孩子們就在他眼皮底下,他怎麽也不照應些?”

    太後嘴裏絮叨著,霎時就是老淚縱橫。

    看著太後的傷心模樣,伺候在旁的晚霞也偷偷抹淚,“太後,要不要問問太子殿下,興許他是知道的。殿下代為監國,沒準還能照應阿哥們呢?”

    胤礽去天壇祭天了,不在宮裏,但太後還是精神為之一振,“對對對,先去毓慶宮交代一聲,太子一回宮,就到寧壽宮來,哀家要見他。”

    想起胤礽,太後心裏踏實不少。胤礽監國以後的表現她看在眼裏,大臣的讚揚她也聽在耳裏,雖不曾明顯的表現出來,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意識已從她心裏冒出。

    情緒緩和了些,太後苦笑道:“都是鳳子龍孫,卻又是不一樣的。大阿哥那樣的,隻有他欺負人的,誰敢欺負他?三阿哥別看和和氣氣,卻是聰明人,早早就二哥長二哥短的喊著,就衝這,誰不讓三分。別看四阿哥一臉冷冰冰的不易親近,可惹毛了他,也是下得去手的。八阿哥一張嘴,就能把人哄得心花怒放,人小心大,可不是省油的燈。”

    晚霞連忙給太後拉上被子,順便收好太後手裏的信,就聽得太後哽咽聲歎息:“哀家的胤祺呀,可是怎麽好?還有老七,腿腳本就不好,真是個遭人疼的孩子。”

    ******

    昭莫多一戰,噶爾丹損失慘重,就連其驍勇善戰的妻子阿奴也死於清軍槍下。山穀中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亦如皇帝在給太後的信中所言,噶爾丹氣數已盡,再難卷土重來。

    勝利收入囊中,皇帝就在駐紮地命人設下香案,親率皇子、王公大臣行禮,感謝上天護佑。隨後,皇子們於幔城(帳幔圍繞如城,故稱幔城)內,諸王及文武大小官員、外藩王、台吉,在幔城外,同行慶賀禮,慶祝勝利。

    夜幕降臨,黝黑的天幕掛滿晶亮閃爍的星星,喧鬧了一天的營區暫時安靜下來。

    皇帝的禦帳內,皇帝坐於禦案前,正提筆給太後寫奏書。

    “奏皇太後書曰,臣君臨萬邦,撫禦天下,於茲三十餘年。數經擾亂,俱已削平。惟噶爾丹,自烏蘭布通遁逃以來······”

    皇帝奮筆疾書的同時,福全就坐在下首,默默陪著皇帝。

    福全、常寧、雅布奉旨趕赴大營,正好趕上慶賀禮,也一同感受了勝利的喜悅。此番前來,福全等人送來了保障中路軍所需的糧秣,同時還有西路軍所需的糧餉以及馬匹。

    之前兵部送至軍中的馬匹羸瘦,胤礽得知後,雷厲風行當即就革了兵部左侍郎朱都納之職。此次,福全等三位王爺送來的馬匹,胤礽親自把關,無一不是身軀粗壯,四肢有力。

    皇帝寫完書信,放下筆,抬頭看向福全。

    “王兄,太子可好?”

    皇帝此話多餘了,福全來時,雖沒帶來太後的回信,但是卻是替太後捎來口信,宮中一切安好,太子也好。

    那時胤礽回宮後,一聽說皇祖母急著見他,立刻就去了寧壽宮。聽完原委,胤礽不得不說出,五弟確實受傷了。戰場上,亂箭飛來,紮進大腿。所幸未傷及筋骨,傷口也不深,並無大礙,更不會影響日後腿腳的靈便,頂多留下疤痕而已。

    至於胤祐,打從胤礽一開始聽到風吹草動,就派人暗中調查,探明事實。原是隨胤祐在鑲黃旗大營的副都統兼長史穆森倨傲作勢,奏請所需的兵丁之米,派自己的執事人員支取,而對於胤祐的日用之物,俱遲誤不給。

    胤祐因母妃出生不高,再加上腿有疾患,從小不受重視的他性格篤厚,不爭不搶。如今得皇父重視,首次帶兵出征,胤祐自是不想惹是生非,惹皇父不高興。故而,堂堂皇子即便被欺負,他也是節衣縮食,隱忍不發。

    得知後宮蜚短流長,胤礽遂安撫皇祖母別擔心,他一定會給七弟一個交代。

    福全離京前,胤礽專門去了裕親王府上,一是請他捎帶上好的金創藥給五弟,另外就是把自己調查的事實寫成奏本,請伯父向父皇奏明,秉公處理穆森。胤礽監國,雖有權直接罷免穆森,但畢竟穆森就在父皇親掌的中軍大營,胤礽不好越過父皇。

    聽聞皇帝問起太子,福全立刻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先拿出參奏穆森的折本呈遞皇帝。皇帝看過,氣得把折本狠狠拍向桌麵,“混帳東西,竟敢欺朕的老七憨厚樸實,眼裏還有沒有朕?”

    “皇上,太子他瘦了。”福全朝怒氣洶洶的皇帝不溫不火地說了這麽一句。

    皇帝的氣焰猶如被澆了一盆冰水,隻剩下頭頂一股青煙嫋嫋冒出,兩眼發直。

    “太子他一絲不苟辦理朝事,半點不敢馬虎。皇上您教導出如此賢子,是我大清之福、國民之幸啊!”

    福全一番感歎後,退出禦帳。皇帝靜默於沉寂中,一動不動。久久過後,皇帝重新攤開紙張,提筆落墨。

    “···朕率軍征戰之時,軍務在身,無暇他思。今勝負已定,噶爾丹逃遁,我軍窮追不舍。當此之時,班師返歸,一路欣悅,朕不由思念太子,何得釋懷。今天氣已熱,將你所穿棉衣、紗衣、棉葛布袍四件,褂子四件,一並捎來。務必揀選你穿過的,以便皇父想你時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