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阿房火起
字數:2780 加入書籤
“沛公,城中軍兵,均已奉命退出城外,還請沛公回去灞上大營駐紮!”蕭何也拱手作禮道:“至於鹹陽城宮中各處,應當即刻封閉,嚴加把守,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如此以來,才可免關東諸侯疑惑之心!”
“隻怕是有些晚了!”張良瞧了一眼劉邦道:“臣下聽聞,沛公命人封閉函穀關,此令一出,臣料關東諸侯定然群情奮起,項將軍更是揮軍直進,那時候不知沛公可敢與項將軍數十萬雄兵一戰?”
劉邦本是要出來怒斥樊噲,可一見張良蕭何二人,臉上登時有些尷尬,再看樊噲一臉怒意,猛醒項羽與諸侯數十萬大軍正在西來,自己困守鹹陽,幾乎與子嬰之勢一無二致,背後竟然滲出一絲冷汗來,趕忙向著三人一禮道:“多賴幾位提點與我,一時興起,竟然忘了此事,我這就即刻回去灞上,可如今前往函穀關之兵已發,如何是好?”
“不妨!”張良凝思片刻,緩緩道:“五千軍不足以封閉函穀關,將來關東諸侯到了,隻說是沛公受降,唯恐關中亂起,這才封閉府庫,把守關塞,並非是要將諸侯擋在函穀以東,乃是要令關中寧靜,以待諸侯而已,隻是不知是何人向沛公獻此取禍之計策?”
“這個……”劉邦臉上不知為何露出幾分猶豫來,有些難為情看了張良一眼道:“此事……我自有處置,這也是旁人算計不周,以至於錯行一著,如今秦人剛降,就殺降將,似乎有些不妥!”
“有甚麽不妥的!”樊噲直著脖子喊道:“若不是秦國這些大臣將軍,一天天跟著趙高胡來,那裏用咱們如此征戰?我看別說一個降將,就是那位秦王子嬰,也該斬咯!”
“放肆!”劉邦臉上登時一怒:“子嬰親自來降,足見誠意,你若是殺了他,如何跟關中秦人交代?論計謀策略,你遠不及張先生,蕭大人,還不趕緊命人備馬,除了駐防鹹陽軍士之外,所有兵將,盡數退回灞上!”
“既然沛公不願說,那我也不在問!”張良同蕭何對視一眼,點了點頭道:“隻要沛公安守灞上,無論將來有何變故,張良自有辦法替沛公分說,如今就按蕭大人令,鹹陽城一應府庫宮室,盡數封閉!”
“對對對,這就回去,這就回去!”劉邦嘴上答應的十分爽快,可眼中仍是十分不舍,在這宮中環視一周,狠狠一跺腳道:“回去回去,隻要不讓天下諸侯與我為難,將來我得封關中王,這宮殿終歸還是我的!”
“關中王?”張良冷笑了一聲道:“那張某真要賀喜沛公了!”
“難道不是麽?”劉邦怔了一怔道:“此事乃是諸侯在懷王麵前會議所定,先入鹹陽者王之,咱們大軍進鹹陽之際,諸侯還遠在函穀關以東,等他們來,也要月餘,難道我不是先入鹹陽之人?”
“關中之地,乃是秦國根本,就算諸侯肯,項將軍也未必肯!”張良看著一臉愕然的劉邦道:“沛公不要忘了,項將軍軍中謀士,乃是範增,此人欲圖複楚,非止這一兩年了,原來輔佐項梁將軍,自項梁將軍戰死,便一心輔佐如今這位項將軍,項將軍或許肯讓你做這個關中王,可範增絕不願看見關中為一人所占,又成當年秦國之勢!”
“我也是如此想!”蕭何也在一旁眉頭緊皺道:“關中富庶,非別處可比,又有四塞之固,若非二世皇帝無道,縱然天下不保,也能據函穀以西自守,天下諸侯豈肯將如此形勝之地讓與別人?”
“難道項羽還敢背約不成?”劉邦見自己帳前兩大謀士,都不看好這關中王之事,臉上不免有些不悅道:“此事乃是懷王所定,項羽也不過是懷王手下戰將而已,如今這官職爵位,都是懷王封的,他難道要置懷王於不顧?”
“沛公不要忘了,懷王是誰所立?”張良仍是冷冷道:“如今天下精兵,大半出於楚國,而這楚國大軍,大半又在何人之手?懷王殿下諸臣,隻不過列名罷了,就連前來議和歸降之人,也是項將軍所遣,你真當項羽不敢背懷王之約麽?”
“沛公還是速回灞上!”蕭何心知劉邦一時難以想通此事,轉臉向著樊噲道:“你即刻傳令各軍,就說沛公返回灞上大營,各部謹守沛公軍令,就以你巡視各軍,但有不尊者,照律法行事!”
“得令!”樊噲應了一聲,一揮手幾個軍校過來,簇擁著一臉難以置信之意的劉邦出宮而去,張良蕭何這才相跟而出,將及到宮外,張良忽然一轉臉道:“蕭大人,此前我曾讓大人留意兩人下落,現下不知如何了?”
“我這些日子也在為此擔憂……”蕭何臉上忽然也發起愁來,搖了搖頭道:“此事自張先生提起,便始終在我心中,咱們一路西來,我派人將各處都尋了,隻是不見這兩人下落,近日有人從關東回報,張先生所說那位陳平,原本在魏王帳下,可似乎始終不得重用,被讒言所逼,如今轉投項將軍帳下,還有張先生所言那位韓信,而今也在項羽帳前!”
“甚麽?”張良這一下當真是吃驚不小,這兩人他都十分熟知,又都是極富智謀之人,尤其兩人該當也是得過尉僚贈書的,陳平善用策謀,本就非同小可,韓信更是兵家奇才,這兩人都歸了項羽,將來就算劉邦要跟關東諸侯分爭天下,可謂是十分棘手!再有範增這等精通政謀兵策四法之人輔助,項羽平定天下,幾乎是指日可待!可心中略一咀嚼,便覺察出其中異樣來,看了一眼蕭何道:“蕭大人這帳前二字,不知如何講?”
“這也是哨探報來的!”蕭何似乎有些不解道:“照著張先生所言,陳平韓信兩人,都該是世間人傑才對,可如今陳平不過是項羽帳下謀士,輕易難見項羽之麵,所言之事,也都無可無不可,這位韓信更是有些難以琢磨,他若是兵家奇才,項羽何以隻是讓他在帳前做了一個執戟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