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阿房火起
字數:2713 加入書籤
“這個自然!”張良見劉邦麵露難色,便知道這位沛公有些畏懼此事,畢竟這與兩軍相爭不同,縱然沛公所部不敵項羽精銳,可一旦開戰,沛公身居自家軍中,多少仍有幾分逃命機會,可要是親自去鴻門項羽軍中,一旦被困,便成甕中之鱉,那時就算想要頑抗,也無濟於事!隻是眼下這是唯一能讓兩軍避免一戰的機會,便趕忙道:“就請項大哥回去稟告項將軍,張良明日,定當親自隨同沛公前來!”
“那如此,我就先回軍中去了!”項伯瞧了一眼張良,知道他隨沛公同來這話中另有別意,項羽軍中,無論項羽還是範增,都知張良身手,一旦動手,沛公固然不免一死,可項羽等人,也有些難逃張良掌下之威!
“張先生,你這無異是讓我自投死路麽!”劉邦目送項伯離去,這才一臉埋怨道:“項羽既然有怨與我,明日進了他營中,如何還能出來?來人來人,傳各營大將速到中軍大帳議事!”
“沛公不用擔憂!”張良舒了一口氣道:“既然項伯肯替沛公在項將軍麵前分說,此事便有五六分緩和之機,剩下這五六分,我自然陪著沛公,將此事做個了斷,明日宴會之上,必有幾分凶險,隨行之人,須得帶妥當之人去才可!還有便是,今夜多派斥候,時刻留意項羽軍中動靜,若是明日一早,大軍起動,那這宴會也不必去了!隻能一戰!”
“罷罷罷!”劉邦呆呆站立半晌,這才猛的一跺腳道:“事已至此,再無他法,我便算是提著腦袋走這一遭,生死由命罷了!”
“生死固然由命,可也要盡人事而為之,豈能輕易束手?”張良在一旁慢悠悠道:“我看今日之勢,項羽跟沛公,將來難免一戰,隻不過如今以沛公之力,遠不是項羽對手,須得隱藏鋒芒,積蓄兵力,才有將來天下之爭,隻是不知項羽進了鹹陽,會有何舉動……”
兩人回到中軍大帳,各部將領都在帳中守候,劉邦看看諸將,再看看張良,遲疑片刻道:“張先生,我看諸將之軍,都不如李立所部能征善戰,不如明日與項羽會飲,我就帶這八百人去,也顯一顯我軍之威,你覺得如何?”
“沛公是想項羽在軍中就地將你斬殺麽?”張良搖頭冷冷道:“李立所部,本是秦國精銳禁衛,人人精通騎射,用來教養士卒,最好不過,且項羽軍中,多有秦國降卒降將,認得這八百親衛的人,不在少數,本來就有人進讒言,說沛公要立子嬰為相,你再帶了這八百人去,豈不是授人以柄?明日之會,隻可服軟,不可示強,沛公何以不明白這個道理?”
“那難道要我帶些老弱殘兵去不成?”劉邦沒好氣道:“怎麽說,我這十萬大軍,也是攻城略地而來的漢子,要是帶了些老弱不堪之人,你叫項羽跟關東諸侯,怎麽相信我是憑著本事打進關中來的?”
“沛公……”蕭何站在一旁,心裏已然明白大概,略作沉吟道:“張先生所言,乃是服軟,並非示弱,以我看,也不用帶李立所部,也不用帶老弱殘兵,就帶一百尋常軍士便可!至於隨行之將麽……”
“這個還用商議麽?”帳後呂雉聲音又傳了出來:“既不可示人以強,又不能示人以弱,張先生之意,不過是要顯得沛公是個平庸人罷了,依我看,就帶豐沛故人去,樊將軍,夏侯將軍,紀將軍,靳將軍四人足矣,再帶百餘從豐沛跟來的老兄弟,張先生不用說,自然是要隨同前去的,有他幾人在,自然能保沛公安然無恙!”
“我去!”樊噲雖還沒聽明白究竟是何事,可早已站了出來道:“成天聽說項羽如何厲害,我倒要去看看他,都是從娘肚子裏爬出來的漢子,他難道比我還多個胳膊多條腿不成?既然夫人說了,沛公就準我一起去,也讓我見識見識這個威震天下的項將軍!”
“夫人所定不差!”張良微微向著帳後睨了一眼,覺得這位呂雉果真有些不同凡響,沉吟片刻道:“不過此事須得謀劃周全了,我等陪著沛公前去鴻門,軍中也不可懈怠!”
“張先生放心!”呂雉聲氣緩緩道:“明日之事,事關沛公大軍存亡,既然張先生同諸將都隨同沛公身蹈不測之地,這軍中豈能無備,我意思讓蕭大人總領全軍,隨時戒備,一旦有變,便先發製人!”
“不錯不錯!”劉邦此刻心中也定了下來,環視諸將道:“明日我離軍營,軍中一切事務,盡數由蕭大人掌領,曹參為輔,你們萬事可與夫人商量,一旦我有不測,還是殺回沛縣去罷!”
“跟我商量作甚?”呂雉在帳後似乎動了怒氣,聲音陡然高了起來道:“你若有些不測,我還活在這世上有何用?明日你去,但有噩耗,我自去陰曹地府追隨與你,項羽若是殺了你,豈能放過我麽?你也是堂堂漢子,難道連這其中道理不懂?”
“好!”劉邦忽然也變得慷慨激昂起來,拔劍斬在桌案上道:“是生是死,就在明日,我從沛縣起兵,首進關中,也算做下一番事業了,明日若是項羽不肯放過我,不過一死罷了!”
“這算個屁的事業!”呂雉似乎冷笑一聲道:“你不要忘了,在沛縣之時,我父親肯將我嫁給你,可不是讓我跟隻能統領十萬大軍的莽夫!要說事業,這天下才是真正的事業,張先生初見你之際,曾有天下清平之誌,你辜負別人也就罷了,要是辜負張先生一腔計謀,那才是真正愚不可及之輩!”
劉邦被呂雉這幾句話說的又沉默下來,片刻之間便咬了咬牙,看著張良道:“夫人說的是,諸將隨我起兵,非止是貪圖一場榮華富貴,張先生留縣投我,也正是我束手無奈之際,如今勝負成敗,就在明日!若是僥幸生還,劉邦必要讓這天下成就張先生誌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