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旅途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且說趙子陽母子一行人踏上了前往開封的道路,由於母親有孕在身,馬車行駛的平穩而又緩慢,一日行程快時也就三十多裏,慢時也才十多裏,後麵幾名漢子也都能步行跟得上馬車行駛。也是明朝這個時期驛站係統發達,每個驛站之間相隔幾十裏都會有一些客棧,他們一行人也就是為了在天黑之前趕到客棧過夜休息,才會每天行程不一。但有些客棧距距離有些遠,所以偶爾也會有風餐露宿之時。
車轔轔,馬蕭蕭,一行人一穿山越嶺,通城過關,一走就是大半個月,過了潼關之後,緩緩進入河南地界。
世道也算太平,一路上他們母子一行人每每有遇到什麽強盜土匪。這半個多月來,趙子陽大部分時間都是跟母親在一起,拿著《千字文》、《三字經》兩本書跟著母親認字,也算是將兩本書上的字認全了,母親趙氏對於他的勤奮也算是很欣慰,但這也使得她更加傷感,總是在說,“我的陽兒如此聰慧勤奮,要是能夠踏實進學,未來一定可以高中進士的。”聽著母親的期盼,趙子陽暗自下定決心,再給平一指當藥童期間,也不能將學業放下。
他們這半個多月行程走下來,偶爾也會在縣城內的客棧過夜,每當這時,趙子陽總會一個人待在客棧大堂的角落裏,聽著路過行人的一些交談聲,不過遇到真正的江湖人士還是不多,大多都是一些下三流的人物,但功夫不負有心人,還是讓他了解到了一些江湖信息,什麽武當、少林、丐幫之類的門派幫派。不過就他這樣在客棧角落聽別人談話,也不可能真正知道什麽有用的信息,但就算這些,也讓他推算出不少有用信息。
比如說峨眉派和崆峒派,這兩個傳自宋朝末年的江湖大派還依舊存在,雖然實力不如五嶽劍派和武當少林,但也沒有銷聲匿跡。這些更讓趙子陽想到了自己家就是在終南山腳下,有了探索古墓和全真遺址的想法。
時間也就在一行人的行程中慢慢流逝,白天趙子陽就在馬車裏跟著母親讀書認字,遇到道路崎嶇難以行使的道路時,母子也會下了馬車,在何嬸,也就是為了照料母親才特意帶上的嬸子的攙扶下慢慢行走,也算活動一下筋骨。趙子陽偶爾也會與保護他們的那幾名漢子聊上幾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這時他才知道這些漢子都是托庇在自家舉人父親名下的農戶,隻是他們年輕時混過江湖走過鏢,熟悉西安府至開封府的官道,才被特意帶上的。不過當趙子陽問到他們關於江湖上的事情時,他們也都不是很了解的樣子,據這些人自己說的述說,總結下來,他們也都是普通農戶而已,年輕時也就有一把子力氣,幫一些鏢局出過力而已。
進入河南地界又是半個多月後,開封城也慢慢在望,趙子陽的心卻慢慢忐忑起來,雖然下定決心跟著平一指學醫,但是不知道平一指的態度,更擔心性格古怪的平一指讓他去做一些試藥之類危險的事情,這要是心有多大才能能不七上八下。
來到這個世界快兩個月,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途中,但是這也讓趙子陽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更多的了解,他慢慢認識到這是一個真實不虛的世界。
這個世界正處於曆史上的明朝弘治年間,結合了解的一點點前世明朝曆史,起碼他知道現在朝堂清明,皇帝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開創了明朝的“弘治中興”。又結合這近兩個月親身體驗,他看到這個時期的明朝,身邊的每個人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江湖隻是這個世界的小小的一角而已,大部分人也都是平常普通人而已,每個人都想為生活的更好而努力,底層的大多數百姓安居樂業,雖然辛苦,卻也沒有江湖上動不動死人的打打殺殺。
開封城就在趙子陽放飛的思緒中緩緩變大,出現在一眾人眼前,目的地的到達使馬車外一眾身心疲憊的漢子們長須了口氣,接著他們看著遙遙在望的開封城帶著點愉悅的心情說起話來,“終於到了,這一趟為了這五兩銀子可真不容易,大夥進了開封城可要好好吃喝一頓。”其中一個算是帶隊的漢子意有所指的大聖對著大家說著,他的目的也的確達到了,被他粗桑的聲音拉回神的趙子陽就看到母親對著何嬸點了點頭,接著何嬸拉開馬車門簾布探出身去,“就你張麻子嘴長,這一路上缺了你們的吃還是少了你們的喝,我們東家仁義,還會少得了你們的,用得著耍這些小心思不成?”何嬸先是對著領隊張麻子一陣笑罵,然後又轉頭對著大家夥大聲吆喝道,“大家夥拿出路引趕緊進城,東家發話了,進城安排妥當後先給大家發下二兩足銀,吃喝都給大夥要上好的,隻盼大家盡心竭力。”
“東家仁義,是小的碎嘴了,在這裏給東家賠不是了。”張麻子先是作了個揖,這個對著馬車大聲吆喝道,他剛說完,一陣稀裏嘩啦的東家仁義從大家夥嘴裏冒了出來。何嬸也不去管他們,直起身子向著開封城門張望而去,果然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趙果,這兒,這兒,快來迎接夫人和少爺。”
趙子陽聽到何嬸細長的叫喚聲,在馬車裏站起身子,小腦袋探出車窗,果然看到了父親趙珺的跟隨,也就是張嬸的兒子,也是自家的遠房表親,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朝著馬車方向奔來。“趙果拜見夫人少爺。”趙果奔到馬車前先是作了個揖拜見,緊接著又道,“我已按照夫人先前派人傳話的安排,在城裏客棧準備好了住處和吃食,請夫人少爺先行跟隨我入城。”
趙夫人李氏也不多說什麽,讓馬車跟隨趙果向城門口駛去,趙果使他們趙家的家養子,他父親是趙珺同族,母親是自小跟著李氏長大的丫鬟,對於趙果執意的拜見也不多說什麽,該說的很早她就已經說過了。不過目前他還是對找過很有意見的,讓他跟隨老爺趙珺進京赴考,卻沒照顧好趙珺,趙珺受了重傷,生死不明,他豈能沒有責任。看趙果現在急切的表現,他也是知道自己的過錯的。
一行人在城門口驗過路引,交了城門稅之後就進了開封城,住進了早早安排好的住處。簡單洗漱完畢後,讓何嬸去安排大家夥,趙夫人李氏帶著趙子陽,招來了門外等候的趙果,向他詢問詳細情況。
一番問詢後,李氏和趙子陽卻是沉默不語,原來事情起因還是趙珺自己引起的,趙珺進京赴考卻未能緊士及第,心境鬱悶之下在回鄉途中一直借酒消愁,在開封一客棧酒桌上陪同年好友喝多了酒後看到一眾武林中人攜刀帶劍進了客棧,本來就對江湖中人看不慣的趙珺忍不住和同年好友諷刺了幾句俠以武犯禁,卻不知那些武林中人因為常年習練耳聰目明,都把他諷刺的話聽得清清楚楚,其中有一人氣不過,當場就拍了趙珺後肩一掌,致使趙珺當場昏死過去。幸得同年好友及時送醫救治,不然絕活不到今天。
這一眾武林中人都是嵩山劍派的高手,看要出了人命,本來還想斬草除根,但被這一位姓梁的同年阻止,這位梁舉人是華陰縣人士,和華山派有些情分,搬出了華山派才算稍稍打消了這一種嵩山劍派斬草除根的心思,又報出趙珺是有功名在身的舉人,一翻臉小到大,總算讓這些人有了顧忌,後來梁舉人又得知華山派的封不平、成不憂等三位大俠在開封城,請出了這三位來坐中間人,總算把這個過節了了。
又得知開封城中大夫隻能稍緩趙珺的傷勢,趙珺還是昏迷不醒,梁舉人又出了大力氣好說歹說總算請動封不平等三位華山派大俠出手想辦法,將趙珺送往朱仙鎮殺人名醫平一指那裏治療,現在趙珺已經清醒過來,隻是還是臥床不起,現住在朱仙鎮一處已經被買下的院落裏。原來卻是封不平不願為了這無緣無故的趙珺去殺人,平一指自然不會盡心治療。還是趙果苦苦哀求,平一指才想到這舉人定然認識身家清白神童,讓他們將一名神童送來給他做藥童,好傳承他的醫術,才會勉為其難救治趙珺,所以就有了趙子陽母子長途跋涉來到開封城這一幕。
在趙子陽還在沉思之時,卻聽母親趙夫人對著站在下手的趙果說厲聲斥道:“趙果,讓你隨同夫君進京赴考,你卻沒照顧好夫君,現在夫君重傷臥床不起,你有何話可說”
“小的知錯,還請夫人責罰。”趙果趕緊跪下拜道。
“起來吧,念在你請動神醫為夫君治,又兢兢業業照顧夫君的份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今後陽兒會在朱仙鎮隨從平一指學醫,就罰你跟隨陽兒待在朱仙鎮聽從他吩咐,好好照顧陽兒起居,你可明白?”趙夫人看趙果知錯認罰,語氣稍緩,對趙國作出了責罰。
“趙果明白,願意認罰,定然好好照顧少爺。”趙國慶起身說道。
接著趙夫人又扭頭看向趙子陽,戀愛的撫摸著她的後腦勺,道:“我兒今後就在朱仙鎮好好跟隨平大夫學醫,相信以你的聰慧,定然可以得到平大夫認可的。”
趙子陽還能說什麽,剛看了一出封建戲碼場景,他隻能沉默不語,擺出一副懵懂的姿態,其實心裏他是很願意留在朱仙鎮跟隨平一指學醫的,但他又有些忐忑,因為人家要的是神童,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達到要求。因為他知道很多武學都是要了解經脈穴道,身體結構,不了解這些,給你一本武功秘籍你也看不懂,自古以來醫武不分家,隻是每個人了解的深淺不同罷了,所以他還有什麽不願意的。
趙夫人看他一副懵懂,沉默不語,也不管他是否明白今後的艱辛,就讓趙果又拜見了趙子陽後讓他下去了。
一番安排下來,計劃今夜好好休息,明日去朱仙鎮看父親趙珺,按照計劃,最近一年他們一家人是要在朱仙鎮生活了,因為母親已經懷胎八個月了,不可能再去來回奔波,趕來開封城的途中她就差點動了胎氣,這要是在這樣趕回去,這孩子定然是不保,說不定還會要了她的命。
趙子陽跟隨何嬸住在母親趙夫人隔壁,一夜無言,第二日的朝陽慢慢升了起來,帶來新的生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