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中尉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A+A-


    大家一看,校尉繃著個臉,不明所以。原來他這個人大腦平滑,還很自大。看見大家自行解決問題,完全把他忽視了,覺得沒有麵子,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老楊趕忙拱手道:“劉大人慢來,小侄的事情驚動大人,的確按程序該詳細問問,不過既然都誤會解釋清楚了,就讓孩子們回校好讀書去,如果需要筆錄什麽的,我跟著大人配合就是。”李會長也有點生氣,不過礙於校尉為他出頭,也隻好說道;“是啊,都是我們商會的弟兄鬧點小糾紛,沒什麽大不了的,我一定約束好。”

    劉校尉平日知道老楊與他的頂頭上司關係不錯,便不好接近老楊。沒有接觸自然少收了不少禮,今天好不容易有交涉的機會,哪能輕易放過,便說:“那正好,煩請老楊一趟。”

    老楊知道校尉的意思,忙說;“好的,我剛才出來的匆忙,沒和店裏打個招呼,能否先跟我回去告訴一下、取點東西,然後馬上和你去尉衙。”“好吧,正好到你那歇歇腳,喝口水。”

    劉校尉看老楊挺配合,立刻散開眾人,隨老楊回店,孫雲他們也跟著回去了。李幫主知道了校尉的意思,哂笑幾下,轟趕著手下走開。

    大夥回店剛進屋,隻聽一個女孩說道;“田儷,你們怎麽到這了?”田儷他們一看認識,是同寢室的酈影,昨天下午在寢室的時候見麵認識了。酈影的身後,陸續還有父母、爺爺、奶奶、以及其他幾個人。其中,那個爺爺正是禦史中尉酈先生,陪同的是他的弟弟等人。原來酈先生官複原職,孫女考上太學,一家人也到楊家老店慶祝。他們來得稍微晚點,三樓已經滿了,在二樓的雅間用餐。孫雲他們出來的時候沒有遇見,這會兒剛吃完下樓結賬。

    孫雲他們趕忙過來施禮“見過先生,真巧您也來了,我們剛才也在這吃飯慶賀來著。”

    “嗬嗬,是你們啊。你們認識掌櫃?”楊掌櫃趕忙答禮:“酈大人認識他們啊,真是巧。我是楊炯的叔叔。舍侄剛才就在三樓與幾個同窗慶賀考中,吃完溜達一圈,才回來。原來酈大人的孫女和舍侄是今年的同窗啊,太好了。今天這頓飯我來請了。”

    “誒呀,怎麽能白吃你的飯呢?”“大人為官清廉,小人是知道的。以往您在朝做高官,每次來小人都想請您一次聊表敬畏,可惜您都拒絕。這回既然孩子們今後都是同學了,你也不做官了,說什麽也讓我孝敬您一回。”

    “叔父,酈大人已經官複原職了”子方怕叔父說了官諱的話趕忙提醒。

    “楊掌櫃,你總是客氣,再客氣下次我就不來了”這時酈若長突然看見一個校尉打扮的人跟進來,表情一直呆著,便問:“楊掌櫃你這兒有事情?”老楊回頭看是校尉趕忙說:“沒什麽,是個朋友,到我這喝口水。”

    因為酈大人做過河南尹,正管中京,劉校尉以前見過他,隻是罷官許多日子,還不知道已經複職,剛才聽說,嚇了一跳。他在京師西部尉當差,知道禦史台隸屬門下省。禦史大夫是三品大官。下麵兩個副職,禦史中丞和禦史中尉,一個監察文官,一個監察武官,都是四品大員。尤其這個酈道元剛直不阿,滿朝文武都敬畏他。別說他一個小小校尉,就是西部尉見了也哆嗦。看來今天點子背,別撞到刀口,酈大人可是法不容情。剛想找個便當溜走,忽然聽大人點到自己,連忙過來見禮“屬下西部尉衙、校尉劉勳見過酈大人。”

    酈道元眼如利劍,一看便知校尉沒有安善心。但今天礙於晚輩們都在,不變發作,便說;“你們西部尉近來可好啊?”“托大人掛念,一切都好”“我今天是私事家宴,不便打擾你們大人,你回頭捎個話,等我有空再到他府衙拜會。”“是是,屬下遵命,屬下告退。”酈大人一擺手,校尉諾諾而退。

    “楊掌櫃,老夫要告辭回家了,你快收下飯錢。”“大人剛才幫我一個大忙了,要不然我不知道要破費多少。說什麽這頓飯也不能收您錢。剛才我這為孩子們慶賀,權當同窗一起慶祝了。是吧楊炯。”

    楊炯知道叔父讓自己找個理由勸解,便說:“是啊,先生。再說我們還要繼續拜讀您的大作呢?就當晚輩師禮吧。”“嗬嗬,還是你這個孩子會說話。算了就依你吧,以後我多來幾次,但再不許不收我錢了”

    楊掌櫃連連點頭,讓夥計找個大雅間,讓大家喝茶聊會天。

    酈大人詳細問問剛才的事情,田儷把始末說了一遍,大人聽了點頭記下。又問了問太學的事情,知道兩個女孩住在一個宿舍臨床而居,以後會互相照顧。

    大人突然想起一個事情,問道;“我兩次聽說你們武功不錯了,能和我說說,你們從哪學的麽?”孫雲說;“我們的師傅就是田酈的爺爺,他老人家叫田恒,是個隱居的俠士。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拜師求藝,博學眾家。”

    “俠客田恒,我聽過這個名字。”“是嗎?您認識我爺爺?”“我們禦史台有不少武林義士,而且我原來與一位任俠毛鴻遠有交情,他參加過終南舞林大會,得名三原俠。他也和我提過每個終南俠客的大概,所以知道清風俠的大名。你們別看我老了,年輕的時候也喜好武術,向往做個俠客。少年時候開始遊曆名山大川,訪師問友,但武學隻學了皮毛。後來棄武學文,又做了官,再後來編撰水經注,但沒間斷習武。”

    “怪不得,您有俠客的風骨呢。”李辰也讚歎道。

    “這個三原俠有個弟弟叫毛鴻廣,同為侯俠,也是個劍術高手,現在禦史台官拜從六品侍禦史,兼太學擊劍博士,將來你們也可以和他學學擊劍。禦史台專門監察官員,查訪破獲涉及官員的重大案件。我看你們文武兼備,將來畢業到我們禦史台做事吧。不過前提是要學通五經,卒業優良。”

    “那太好了,查案破案的差事多令人羨慕啊。”孫雲說;“多謝先生賞識,我們一定勤學文武,做向您一樣的清官。”“嗬嗬,好孩子。你們和影兒也是同學了,以後也教教她劍術,她自小學過皮毛,正好能跟你們提高。”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田儷笑著說。“那好,一言為定。還有離開學還有幾天,我已經答應,盧靜來我家謄寫水經注。影兒幫助寫,你們有空也可以過來。”

    “好啊,我們明天就到您府上。”“好。”

    晚上,孫雲他們在校舍食堂用過晚飯,大家聚到宿舍盤腿而坐,開始練習和交流每天堅持的吐納心法。道教的吐納心法與原來墨門的基礎心法稍微有點不同,墨門的心法與其他門派的基礎心法一樣,基本上是氣沉丹田、吸滿吐盡,先靜止呼吸,再手掌助力呼氣,最後意念運氣行走。總要訣是吸氣丹田、呼氣遊走,心境平和,完全鼻息。

    而道教的心法,稍微有點不同,而且南北道教原來也各有區別,但在南宗總結歸納後逐漸統一起來,最終由陶弘景道長著述弘揚,連少林等門派也逐漸吸取。這種吐納心法歸納起來就是六字訣,包含噓、嗬、呼、呬、吹、嘻,分別對應了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以及三焦。在吐納法上變為鼻吸口呼,勻細柔長,並且“氣聲逐字”,以便區分宮、商、角、徵、羽,能配合五髒。道家氣功,把單純的練氣與五行、養生結合在了一起,生發收藏、相輔相成,開創了氣功心法的******。

    孫雲說:“師傅、師叔都說過,招式的練習,溫故知新,偶爾間斷,隻要記牢,就能形成肌肉記憶,對提高影響不大,好比順流而下,順勢而為。但心法氣功,卻不能間隔一日,它需要溫潤滋補,似雨露禾苗,錯過時節,會後天不足。也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再忙、沒有時間練習套路,但至少在睡覺之前,務必把大小周天的吐納運功行完,積累功力。”大家點頭,練過幾個周天才睡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