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濼泉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A+A-


    毛逵受傷,弟子酈影和衛明左右不離。衛明熱心,除了這幾日每和毛逵在一起,討論劍法得些受益之外。還因為從到酈府謄書與影兒相處開始,到這幾日形影不離,多少心裏有點小變化。影兒生性活潑,英姿風發,喜好劍術,還興趣廣泛,這和衛明有很多共同之處,這樣兩個人關係越來越緊密,影兒的師傅他也象師傅一樣對待。

    毛逵的武功在江湖之中也進入俠客的行列,但尚未得到封號,隻是侯俠,武功也隻是煉氣化神的第一階段的初級,但他的武學淵源卻是名門正宗。他與他兄長毛遐授業於武術名家、大名鼎鼎的北俠歐陽慧。北俠現在隱居在恒山,除了終南論道,不在江湖露麵。而北俠的老師正是終南山樓觀台號稱西滄海的老劍客王道義。北俠還有二個同門師弟,一個是稱西昆侖的陳寶熾,現正為樓觀台掌門。西俠是後入門的,除了授業於西劍,又和師叔北湖大劍陸景真人學道。北俠另一個師弟是北嶽大俠史長徽,他奉師命開創了北嶽廟。此外西滄海另有一個師弟,江湖稱西湖大劍,焦曠真人。是以道家樓觀派一門有三劍三俠,名震中原,成名武功為太極劍、太極掌,是本門師祖馬儉法師創立。所以毛逵對衛明和酈影的點播非常有幫助。

    經過雙俠的治療,毛逵和張斌的傷勢都沒有什麽大礙了,大家便常在一起聊天。幾個少年對江湖還是一知半解,尤其對武林論道還不清楚,雙俠和毛逵便給大家說明,雖然他們記憶和了解的不全,但大體上百名“武林劍俠圖”的結構基本明晰。

    武林劍俠榜包括了劍客20名,俠客50名,邪魔30名。劍客分四等,分別為四大滄海、五大湖劍、五大江劍、六大河劍。俠客也分四等,包括五大昆侖、五大嶽俠、十大山俠、以及十大地俠和20個侯俠,他們都是由名門正派推選。邪魔同樣分四等,包括五大邪魔、五大怪魔、十大惡魔、十大煞魔,簡稱魔、怪、惡、煞,都是由邪教魔派選出。俠客與邪魔的排名是靠比武爭鬥出來,俠客與邪魔的等級大體相當,實際武功相仿,但邪魔因為附加一些旁門,戰力要強一些。劍客是推選出來的,要求並未在江湖中顯露,或隱居不出。

    大家除了談論了一會武林軼事,也談到此次的尋訪查案的事情上。元顥的罪狀之一是鐵礦和密造兵仗事件,大家便請張斌夫婦對長白山鐵礦做了介紹。原來,北朝從建國以來,冶鐵一開始是以官方為主導進行開采,政府設立“鐵官“,來組織采礦、冶煉和鑄造。但這種做法,產量低、不能滿足百姓需要,使鐵價居高,鐵礦官員損公肥私、貪汙盤剝,造成民怨沸騰。後來政府寬簡,允許民間采礦,隻收取一定的稅。但開禁便民後,得實利的卻豪強地主,他們占據絕大部分資源,視鐵礦為己物,擅自封固,一般百姓去采礦,給豪強交稅倍於官府,而且是否準許開采、價錢高低,全由他們說了算。更有甚者,便是把持鐵礦的豪強,為了壟斷價格,打壓、威脅、侵占別人的礦產。與此同時,因為時局不平,兵器需求量大,這些豪強便私自偽造。因為這些大豪強與官員勾結,百姓根本無可奈何,草菅人命等事情時有發生,弱者苦不堪言。徐州刺史,從蕭寶夤後,依次更替過元法僧、元鑒和元顥。此次,徐州主簿蘇舉和兒子與豪強勾結,草菅人命一事確實。元顥與蘇舉鐵礦有股紅,放縱搶掠殺人,也脫不了幹係。大家最後決定,過一日便到長白山看個究竟。

    在雙俠夫婦精心照料下,儷兒的身體休息了二天就很快恢複,大家便出發奔向長白山。行了半天多的路,進濟南郡治曆城。濟南郡泉水極多,形態紛呈,幾乎家家泉湧,戶戶垂楊、泉流石上,清澈無比。因為他們暗中查訪,不便與官府通文,看看距離長白山不到二個時辰的路了,便先找個店房休息,待明個一早再趕往山裏。儷兒等人還有傷勢,需要靜養,雙俠夫婦等大人們都在店房休息。蕭月本想看看調職到本縣的師傅杜雨,但考慮正辦案中不便暴露身份就先放下。這時,幾個少年想起酈先生水經注中的瀝泉的記載,便由蕭月帶路去看看。

    因瀝源距離店房並不遠,大家都步行結伴而走。不大一會便遠遠的看見娥英祠。娥英祠祭祀舜妃娥皇女英,祠前就是澧水之源。隻見三股泉水噴湧而出、高達半人,出水和落水聲音悅耳、傳出好遠。因水流清澈涼爽、周圍都顯得涼快至極。大家看後都覺得心曠神怡,感慨老天之鬼斧神工。之後又分散開左右自由走走,還有幾個小泉眼,也湧出清涼之水。

    天色尚早,娥英祠的周圍還有好多人正在乘涼和觀賞。其中有曆城百姓,也有象他們一樣慕名而來的。人流中,有峨冠博帶手搖折扇的書生,也有黃白青黑纏巾配穗的劍士。朝廷禁帶兵器,唯劍可配,隻因當時文人墨客士族大夫佩劍形成一種時尚,並演變為技擊的習俗。但官府規定隻有武生和劍士有佩劍在街上行走的資格,而且要帶有官府發的武生巾和武士劍穗,否則視為違法持械。孫雲大家因為出門辦案,害怕遇到危險,便都紮巾佩劍,以防不測。

    孫雲和蕭月轉了一圈又回到泉水池邊繼續觀賞。蕭月她們女孩依然女扮男裝,顯得清秀英姿,她又回到5年前的呆過的地方,心頭故地重遊的情感,稱著泉湧泛濫出來,目光也透著濕潤明亮。孫雲怕他傷感,就問;“小月,我記得酈伯伯書上說,咱們這兒看南邊的山是曆山,山上有舜祠,你也去過麽?”小月回過神來,眨眨眼說;“恩那,我去過,山下還有個舜井呢,傳說大舜在曆山躬耕留下的。有人說舜井和咱們眼前的泉水相同呢?”

    “能嗎?這麽老遠,那得地下有個暗河相同才行啊。”“我也不知道,傳說是這樣的?酈爺爺也沒有記載。或許是大家猜的吧。”

    “我覺得是真的”這時身邊的一個人說道,他倆扭頭一看,是一個20多歲的書生打扮的青年,個子高高的,相貌威風、又瀟灑飄逸,肋下佩戴一把長劍,綴著金穗。長劍劍身比普通的劍匣寬很多,好像持劍的人力量比較大。但稍微仔細一看,發現來劍是木頭的,通體、並沒有劍匣,完全就是技擊比武時的木劍一模一樣,隻是寬許多,像閘刀。書生笑笑,繼續對他倆說:“我聽老輩人講,有人試過,在舜井投過麥麩,一天一夜這邊的泉眼便冒出來。”

    “這麽神奇啊。”孫雲看這個大哥哥和藹親切、知識淵博,覺得很投緣沒有拘束,又問:“那真有直通暗河啦?”“暗河一定有,但不一定是直通的,應該是一個大網,要不然曆城怎麽會有那麽多的泉眼呢。”

    “兄台,您也是金劍武士?怎麽配木劍呢?”“哈哈,差不多吧。我原來也使寶劍,而且是一把名劍。但後來與人比武,還是被損壞了。後來我醒悟,再鋒利的寶劍隻有和自己心靈相通才會有作用,否則隻是一件器物。如果能應用得當、配合自如,哪怕是木劍也一樣。”

    這時大家也都圍了過來,李辰聽了極為欽佩,說“仁兄真是見解非凡,我等佩服之至,我們也好學劍但還是武生級別,沒參加過劍士比武呢。以後有機會一定多賜教。請問您貴姓大名?”“嗬嗬,不敢當。以後常切磋可以的。在下姓仲名圖字子紹。”李辰把孫雲眾人也都介紹一遍,然後說;“我們是今年太學學生,有點特殊的事情,到這邊辦事。您府上是哪裏啊?”

    “我家在曲阜,很好找的,如果你們有時間可以去玩玩,我一定盡地主之誼。”“多謝兄台,我們該回店房了。他日你到京城一定找我們,向你求教。”

    “嗬嗬,一定。”仲圖很開朗,也不拘小節。這時孫雲還沒轉過彎,越來越惶惑。見大家要走,不得不張口又問;“木劍先生,您剛才說的,我還沒明白。因為我沒見過,也沒有配過名劍,所以沒有體會過。但是聽人說極品的武器是有靈性的,他會和真正的主人心心相印,能激發主人的潛能。可是您剛才說的意思是,不要執迷於或者依賴於利刃。這好像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我想問您,這兩種觀點,有對錯之分呢?還是因人而異呢?還是各有道理、因時而異呢?”

    “小兄弟,我還不能說清楚,或者說即便我說的我認為清楚了,但你依然還糊塗。怎麽說呢,要靠悟性,隻能意會、不可言傳。”仲圖十分喜歡孫雲,看他不能自拔,便又說:“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使你解開迷惑,就是刻苦磨練,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隻要修煉的境界跟上去,到時候其中細微的差別你就能有體會。這種意境隻有修真者才能感到樂趣。”

    “謝謝,木劍先生,我有點理解了。我現在感覺武功開始停滯了,也不知道是基礎不牢固、還是動作不規範、還是天賦的問題。我老師說過,武學從武士級別進到俠士之前才是門檻,我卻連武士的門檻沒進呢,就停止了。”

    “小兄弟,以後叫我大哥就行。其實我看你們早進了煉精化氣的階段,因為隻有這時才會開始有迷惑,才會思考和總結。每個武者都會經曆這個階段,不算什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