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東劍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木劍和太學生眾,舍開大隊由小路趕奔靈岩寺。途中仲圖帶路,走在最前麵,李辰和吳堅隨後開著道並拽著一匹空馬,孫雲背著儷兒騎著一匹馬,怕後半夜儷兒困倦掉落,大家把她和孫雲腰綁到一塊,蕭月和酈影看護,楊炯和王先墊後。出了長白山天已經放亮,大家熄滅火把,再騎幾個時辰路程,巳時十分來到靈岩山南,再往南可以遙望到泰山。
進了山坳,抬頭看見,此處群山環抱、翠岩峭壁,柏檀疊秀、溪流碧澈。大家一宿沒睡覺,這時候都感覺又累又餓又困,於是下馬捧些溪水喝點,精神精神。同時讓儷兒也下地走了幾步,活動活動,喝口水休息片刻。看看寺院已經不遠,大家把儷兒扶上馬,步行牽馬順著山路和溪水,向山中的寺廟行進,不一會看見溪水盡頭是一潭池水,幾處飛泉湧入,水麵宛如明鏡,映照遠處山色廟宇,碧綠無瑕,美不勝收。
蕭月問:“小師叔,這兒就是師爺爺發現泉水的地方麽?”“是啊,那個就是雙鶴泉、還有錫杖泉。嚐一嚐,水質清涼甘甜”幾個小夥伴過去試試果然這樣。
小月又想起來問:“錫杖泉就是師爺爺用禪杖鑿開的麽?聽我師傅說,泉眼深有好幾尺呢。”“是啊,所以也叫明孔洞。他老人家功力普天之下能比肩者好像沒有幾人。今天大家都累了,等一會吃點飯睡一會兒,休息好了可以到處走走,看看南邊的朗公石什麽的。”
碧池的上邊已經搭建一些房子,一些和尚平時住在裏邊。這會兒有幾個小和尚正在打掃院房,聽見外邊有說話的聲音,出院門探看,認出仲圖,邊招呼“仲師叔來了!”有的邊下來迎接。仲圖看見小和尚也很熱情,一邊讓他們接過馬匹讓他們準備客堂,一邊詢問師傅在做什麽,之後領著大夥順著另一條泉水溪流向上繼續走幾百步,看見又一泉眼從靈岩寺寺廟正殿不遠的一處懸崖壁立、雜木叢生的洞穴中噴湧而出,泄如露珠,叮咚作響。仲圖告訴大家這眼泉水最是好喝,是山裏引用水源,法定禪師與弟子們就用此泉沏茶,大家叫他甘露泉。
進了院門,看見法定大師已經從大殿裏走到院裏,大和尚身高八尺,清瘦紅麵,須眉皆白。他已經聽到小和尚稟報,仲圖去而複返的目的,便出來讓人收拾旁邊的偏房。仲圖與老和尚以及幾個師兄、師侄互相見了禮,給大家做了引見,尤其特地認了蕭月徒孫。之後孫雲從背後放下儷兒,老和尚讓大家扶著進到禪房,躺倒床上。號了一會兒脈,問了問情況,對大夥說:“不礙事,脈象雖虛,未傷及任督氣海,氣鬱所致,待我運功療傷一個時辰便可。”說罷安排其餘大家到客房用齋休息。
小夥伴們從昨天傍晚開始跟蹤蘇侃,到半夜戰鬥,到擔心儷兒傷勢,到連夜馳騁,直到現在快中午,中間僅僅吃點幹糧,一直沒合眼。但持續緊張,已忘記饑餓困倦,聽到法師說儷兒沒有事情,大夥心情一放鬆,立刻困意襲來,都不想吃飯,直接結伴走到各自房間睡去。
大夥一覺睡的十分香甜,到申時才醒。因為擔心儷兒的病況,又從客房出來聚齊回到主殿院落,正看見儷兒也剛從偏房睡醒出來,正曬著太陽,來回走動,看樣子氣色也紅潤了。這時上午看見的一個木劍的師兄告訴大家,法師用功完畢正在住持室運功恢複,待晚飯時候和大夥敘話。他讓大家左右隨便溜達溜達,大家便出了遠門,隨便向山上走走。
甘露泉向上不遠,是白雲洞,仲圖告訴大家,洞裏清晨或陰雨天有白霧飄出。白雲洞周圍的山岩平展,一些翠柏荊棵,山花芳草,層疊起伏。白雲洞下是一片平坦隙地,大家在這兒駐足一會而,可以俯瞰靈岩山下。這座山靈秀無比,多年前東晉的僧朗開始在此建寺,後來北魏占據此地,太武滅法廢棄。自從法定禪師來此之後,僧眾達到幾十人,尤其大師善於找泉,使周圍樵戶、獵戶聚集,逐漸山下成了村落。
晚飯時候,大家都聚到餐堂,法師很隨和,和大夥聊聊儒學、釋學、道學,聽聽各自的師承。蕭月問道:“師爺爺,聽師傅說,您以前是自然門的最後一代門主,是真的麽?怎麽遁入空門了呢?”法師說道:“是啊,我們自然門源自春秋戰國的鬼穀縱橫學派,在秦末前縱橫門憑借自然拳、燕飛步、縱橫虛空劍法81式,曾經在武林界輝煌一時,當時的一位掌門曾經號稱劍聖,為海內第一。但因內部爭鬥加上戰爭傷亡,損失殆盡而一蹶不振。漢武帝罷黜百家,我們從此隱跡江湖。到東漢末期借助天師道勢力,立自然門又起。但百年戰亂,到終南論劍前幾十年,我接任掌門的時候,門下弟子所剩無幾。於是我輾轉江南,恰巧遊曆棲霞寺,遇我師父指點,入佛門,後尊師命來靈岩山建寺,大家看到的已經建五年了。”
問及學習和練武,法師說:“學無止境、學無禁忌。每次天下****的時候,卻是各個學說大發展的時候,前春秋戰國誕生了諸子百家賢哲,今魏晉南北引來了異度文明師聖。儒家四書五經、博大精深,道家清靜無為、源遠流長,佛家緣諦涅寂、浩瀚無垠,都是我等學之不盡的寶藏。因個人悟性、經曆所限,使我們所學僅為太倉一粟,卻因執著偏激,就形成了門派之爭。門者:儒釋道互爭勢,派者:佛法覺悟爭相、道法自然爭術、儒法設教爭名。今後你們學習的道路很漫長,如何選擇、如何吸收都是你們的機緣和智障,望好自為之。”接著法師對大夥的武功點撥了一下,到晚上又給儷兒在此輸氣導脈,把儷兒的隱患徹底根除。
因為法定禪師是當今武林的泰山北鬥,大家都珍惜與他接觸一回,因此第二天又逗留了一整日,把在習武過程中的疑問都一股腦的請教大師,好好的利用這次機緣,好不虛此行。但每每大家想看看法師展示一下驚天的絕學,法師都笑而不答,要不然就推到仲圖身上示範。仲圖說:“別說你們,我都沒看見老師的真實功力,隻知道是深不可測,要不然我家不會讓我中途拜老師門下的。”孫雲知道自身功力與大師差距天外,不能理解深奧,示意大家別再強求。
看看開學在即,同時因為他們不是法師門下,再多討饒也影響法師修行,第二天晚上,大家商量一下,準備第三天辭行。再思量一下道路,因為已經繞道泰郡,最快的路途隻能是經過曲阜,折回任城郡,到新鄭,回洛陽。仲圖說:“本來我這回是剛從山裏出來準備回家辦事,先順便看看師哥,沒想到遇到你們的事情,這才又回山裏。反正我也該回家,就由我送你們到曲阜吧,在我家休息一晚,之後你們正好過兗州回京。”大家點頭讚同。
第三天一早,吃過早齋,大夥告辭啟程。蕭月十分舍不得,邊走邊拉著大師的手說:“師爺爺,您平時要好好休息,保重自己,等我冬天放假我們還來看您。”“好啊,你們都要多學習、多動腦、勤練功,向你的小師叔看齊,你們別看他好像天賦異稟,其實他下的苦功比別人都多。”“是的,爺爺。”“還有,你和雲兒曾經使用雙劍合璧打敗十煞,說明你們在這個功法上很有潛質,要多揣摩,多用心,將來會有建樹。”“謝謝爺爺。”
儷兒對大師倍感親切,經過法師的洗髓易筋,她已經趕到自己的氣脈運行比過去通暢充實許多,氣海穩實湧動,境界明顯提升“爺爺,我也和月姐姐一起來看您,陪您聊天喝茶,您可別嫌棄我磨人。”“好、好,歡迎你們大家都來。我這兒的水最好喝,等著你們。”
大家依依不舍,辭別了靈岩寺,出了山口,找到大路,向南出發。行不多遠,到泰山腳下,泰山山勢雄渾、雲煙霧靄、巨石厚重、蒼鬆多姿,十分壯麗。可惜大家還要在天黑前趕到曲阜,隻能插肩而過了。
中午十分,眾人來到汶水北岸雲亭山下文薑台。仲圖說:“我們三停已經走了二停,午間在此打尖吧。”眾人點頭,離渡口不遠找個小飯館休息喝茶吃飯。酈影指著不遠的鄉秩住所說:“這應該就是爺爺書裏寫的汶水和文薑台了,記載的很少,實際看規模挺大呀。”大家子細看看,房屋磚瓦已舊,不少都是前朝秦漢時期後補的,不過作為渡口鄉村的秩處還挺有氣派。
仲圖說:“還有呢,這的雲亭山是曆代帝王泰山封禪的起點,先在這而設壇祭地,然後再去泰山祭天。”大家感慨了一下朝代興亡、世事變遷。孫雲說:“子紹大哥,這邊你經常來麽?”
“還行吧,一年能路過幾回。我的父親是名教的教長,終南論道後,江湖人稱東俠。我是他最小的兒子,從小都是和父兄練武。五六年前,我師傅從南朝過來,正好父親覺得我練習他的武功不太適合,就把我轉拜在老師的門下,並幫助師傅在靈岩寺恢複建寺。這期間我每年能回家一兩趟,就在這個路上走幾回。”
“大大哥哥,為了我的事情,耽誤你回家好幾天,真不好意思。”小儷因為叫孫雲大哥哥,所以一直叫子紹再加個大。“沒事,反正我也不著急,早晚都一樣。”
“那您回家住幾天還要回山麽?”“這次不了,師傅讓我正式出山了,明年嵩山論劍,我父親閉關,教裏今年競選新教長,哥哥參與,他要我回去比武應選執事,唉,真麻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