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易術

字數:4243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上午的第二科是易經,大家從禮記館下課出來,穿過校園換到常先生的易經館。易經在私塾的時候也簡單學過一點,包括了經和傳兩個部分,喜歡學文的愛看傳的部分,喜歡學術的愛看經的部分。易經大師也分了易理和相術兩個派別。

    常爽先生早年是徐尊明弟子,徐大師善長周易、尚書和左傳,其周易主要是鄭氏易,常爽入仕後又接觸了王弼的《周易注》,頗有研究,所以他的講義,博采眾長,南北交融。孫雲大家在家鄉袁亮門下學習的時候,僅僅是剛剛起步,學的也隻是徐先生的鄭氏易,因為比較難,太學入學考試不考,隻有孫雲認真專研過,李辰他們都是一聽而過。

    上課鍾聲一響,館裏立刻安靜下來,先生從後屋出來,與大家見過禮,學生坐好聽課。常先生說:“今天是大家開學第二天啦,五經隻剩下我這一科沒有上了吧?”大家點頭確認,先生接著說:“今天我要教大家的這門經典,想必有的學子在以前的私塾中已經學過一些,不過從今日起,我們要重新認識它。因為易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各個方麵,涉及內容的豐富,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朝代的更迭、文化的內涵,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為詩、書、禮、樂、春秋等所有群經之首。其蘊含道理浩瀚無窮,變易無盡。你們大體知道這部經書包括了經部也叫周易、和轉部或稱十翼,兩大部分。先說周易這兩個字,這裏邊就有難解之處,我們先討論一下,周易的周有什麽含義?”

    王欽率先示意,獲準起身回答說:“據學生了解,易經傳到現在,不同的傳承有不同的解釋,大體分成三派觀點,其一是周而複始之意,源自東漢鄭玄《易論》周普之說。其二周朝之意,如傳到現在還有周禮等。其三周文王所著之意,《史記》曰文王拘而演周易,固說。學生認為,此書傳至現今,書名應該也一同傳下來,因此揣測,文王命名應以周普之意為本意。”

    “此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令尊所教?”“是家父交的。”“嗬嗬,王師徒學富五車,當世楷模,王欽,後生可畏啊。”“謝謝先生誇獎。”王尊業為人師表,名聞一時,常先生自然拜識。

    這時,座下田儷偷偷拽拽孫雲衣袖,孫雲回頭,看見田儷示意,以前就孫雲學易經好,為什麽不發言。孫雲敷衍的點點頭,表示知道了。隻聽先生繼續說:“說到這個易字,意義更是深奧了,是全書的總括,誰來闡釋一下?”

    易字釋義很多,不易答全,學生們都要思考一下,匯總詞句。田儷著急又要拽孫雲,孫雲下意識抬手一躲,正巧先生剛好目視一圈,看到他舉手,便說:“哦,高郡孫雲,你來說說”

    孫雲一驚,歎服老師記憶真好,一麵之交,便能記住他的姓名。他連忙起身答道:“說文解字上說,易,蜥蜴,象形,變易,是易的本意。從字的結構,上日下月,引意為陰陽。此外西周禮樂中,易特指雅樂。易同時是占卜之名,有《連山》、《歸藏》、《周易》三部筮書合稱三易。在鄭氏易論中說,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學生認為最為貼切。簡易是說大道至簡,變易是說萬物常變,陰陽消長,正像太極圖中日晷的兩皿互流一樣。不易是說恒常的道不變。《係辭傳》曰:生生之謂易。三者合起來,為宇宙之狀態。”

    “嗬嗬,不錯,看來袁亮師弟教你們鄭易很透徹。鄭玄注《易》,用的是費氏古文,兼采義理、象數之說。象數上,除用互卦、消息卦等方法外,結合五行生成說與交辰說。義理上,采三禮,據禮以證易道廣大,凡涉及嫁娶、祭拜等,所注皆與禮經相合。從此,施、孟、梁三家《易》廢,南朝王弼《易》亦用鄭玄本,我們今天講易,再結合王本。王弼重義理,以簡略易懂的文字,揭示《易》中所包含的根本大理。他對先聖孔子《易》學有所發展,使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使《易》不雜於術數。好,我們正式開始”說罷,先生從乾卦開始,講解爻卦辭題、分篇畫卦、象傳演變、五行八卦等。

    易為群經之首、“三玄”之冠,大道之源。但學起來晦澀難懂,一個時辰下來,凡以前沒學過或沒深學的學生們腦袋幾乎是大了,中午吃飯都吃不下。食堂裏,大家看著飯菜懶洋洋的,李晨說:“大雲,你咋學的,怎麽好像你就開了竅似的,我們怎麽就不開竅呢?”孫雲說:“我還羨慕你們呢,你看你,琴棋書畫多才多藝,武功進步最快。王先,經史詩賦郎朗出口,我不過是象數、術數偏科而已,難登大堂。”

    王先說:“對了,術業有專攻。”楊炯說:“王先說的對,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誰也別比誰。”

    田儷說:“話是這麽說,不過真累死了,下午什麽課呀,不想上了。”吳堅最憨厚,說:“怕啥,該上上唄,下午是術數和擊劍。術數課和易經一樣也難懂,不過是選修課,隻要及格就行,不用考名次。我也不愛學,就當換換腦子,陪子細學了。到擊劍就好了,能放鬆了。”

    孫雲說:“誰說擊劍簡單啊,那也需要技巧的,別看我們和毛博士學過基本動作,到賽場上準不行,尤其我們學的武功和擊劍動作完全不同。過一個月重陽節還要擊劍比賽,爭取我們都能拿到名次,晉級武士,尤其金劍銀劍什麽的,明年好有資格參加嵩山論劍。”

    “大哥哥,你可別給我們加碼了,”田儷說:“你就讓我們緩一緩吧,都累的不行了。”“別人我都放心,就不放心你,你看這次去曆城,你有多懸,要不是遇見小月的師爺你就危險了。”

    “好了,又提這事,我和月姐姐他們一起吃飯了。”李辰說:“行了,大雲,你也別弄得太累,再說也別總說小儷,她也是大女孩兒了。”“我知道了,我以後也確實該注意分寸。”

    “你們好啊,”這時鄭冰打完飯走了過來,宛若一陣清新的春風飄來“今天的課上的,我飯都不想吃了,要不是下午還有體力課,我就不吃了。易經太難了,你們學的怎麽樣啊?”他在小儷的位置坐下,看了大家一圈,重點回到李辰身上。李辰說:“我們剛才還說這個呢。我們誰也學不明白,就大雲學的透徹,你可以好好和他求教。”

    孫雲說:“別聽衛明瞎說,你們都屬於心靈手巧,學啥像啥的人,別和我學鑽牛角尖兒。”“子細兄你太客氣了,我覺得我和衛明屬於小聰明一類的,沒有你學的踏實透徹。”

    李辰聽了鄭冰的話,心裏一緊。鄭冰看著像對孫雲很客氣,但語氣了夾雜著和自己很要好的熟悉,這要是酈影聽了一定不樂意。果然,酈影、蕭月、小儷幾個人也湊了過來。

    蕭月大度,首先對鄭冰打招呼:“你好,你是鄭冰麽?課堂上認識你了,天資聰穎,我叫蕭月。”說著把大家都介紹一遍。鄭冰聰明,一聽蕭月從容的介紹便知他們已經是一個圈子的,便起身說:“我也在課上見過你們了,原來你們早就認識啊,看你們像一家人一樣,真羨慕。”

    不知道鄭冰的話是太聰明了還是太可憐了,結果她的話音落地足有多時,大家沉默無語。李辰是怕自己說話引起酈影不滿,其他男生與己無關不知道該說什麽,酈影覺得這個女孩聰明有心機不想理她,田儷因為保護幾個大哥哥是她的本能,蕭月雖然沒想這些,但也覺得鄭冰人太聰明美麗了,容易給李辰他們帶來麻煩。隻有孫雲心裏過意不去,怕女孩傷自尊,忙衝蕭月使個眼神,蕭月便說:“沒啥呀,熟悉了就好了,我也是因為和小儷一個寢室才和大家認識。你要是沒有伴,和我們一起好了,正好學習上互相幫助。”“好啊好啊,謝謝你們”鄭冰不知道因為蕭月的話感動,還是能和李辰在一起高興,眼角掛了亮光,美麗動人。她和蕭月在一起宛若一道風景,令人流連忘返,加上酈影、田儷相稱,如沐春風,清新透徹。

    下午第一科是術數,博士是李業興。他是上黨長子人,早年投靠司徒左長史王遵業為門客,舉為孝廉,曆任校書郎,著作郎、通直教侍郎、散騎侍郎、通直散騎常侍、侍讀等職。他精於術數,天文。當時北魏使用的曆法,因年久歲遠、差誤較大、節氣差遠等弊病。他在宣武延昌中,即10年前推衍了一部《戊子元曆》,並結合當時10種曆法參定為1種,在孝明帝正光三年(3年前)頒行。同時又修訂了其他天文、術數等著作,並參與太學的術數教學。

    術數課程教授《九章》、《七曜》、《四序堪輿》等。《九章算術》為前魏朝劉徽編著,內容十分豐富,係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內容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共九章。《七曜》,也稱《七政》,是對“太陽”、“太陰”、“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體的合稱。《四序堪輿》為前算生博士殷紹依據天文曆法算數等整理而成,作為太學的數學課本。

    術數課上,李辰、孫雲大家又見識了什麽是天才,王尊業、王湧的兒子,王欽和王林簡直高出其他人一大截,一方麵博士李業興曾經是王尊業的門徒,所以家學淵源,一方麵可能他倆也先接觸過,近水樓台。相比起來。盡管孫雲在術數方麵是強項,但也隻是比較好而已,和天資聰穎的人比,差距明顯。這使得孫雲原來有點的自信,在天才麵前蕩然無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