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際會

字數:3914   加入書籤

A+A-


    賀拔緯自始自終格外冷靜,即便丟了一局依然看不出失望、煩躁、氣餒,而且進攻與防守絲毫不紊亂,對手在他的冷酷之下,竟然趕到一絲壓迫,結果第二局發揮不理想被勝出。進入局間休息,他的教官不知道在他的耳邊喊了一通什麽。

    這功夫,那個師叔繼續和小門主說道:“中原武功,除了道家、佛家主流派別外,還有一些雜家,比如五行武功、**武功,七星武功,八卦武功,九宮武功等等。五行武功如鬼穀通臂出神入化,**武功比較著名的是**形意,七星武功以墨門七星為代表,八卦如白雲、月女劍法等,九宮就是我們天山武功為代表。另外剛才說到道家,還有一個昆侖派就在我們天山以南昆侖山脈中,他們以乾元功昆侖劍為長,說是老子的同門元始天尊傳下來的,屬於道家的分支。這些武功各有特色,各領江湖幾十年,就看哪門哪派能夠不斷的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廣泛吸收,融會貫通,才能不斷提高,技壓群芳。”

    少年不住的點頭,目光繼續盯著台上。這時賀拔緯與對手又纏鬥在一起,雙方都不貿然出擊,一旦尋得機會,就即刻抓住不放。最終勝利天平傾斜到了賀拔緯,他也搶了一個金劍的稱號。場下又一片嘩然,京城賽區竟然出現了兩位學生金劍,不可思議,前所未有。城陽王就坐在禮部官員和太學院的博士中間,看到這個場麵,縷著胡子合不攏嘴,沒想到,太後安給他這個不可能出彩的差事,竟然出現奇跡了。雖然這個奇跡是偶然的,無論他參不參與都可能出現,但既然是他已經介入了,那就會落個城陽王領導有方,管什麽、什麽有成績,不會讓廣陽王他們有口實貶低自己,甚至借機可以奚落他們。博士祭酒也非常高興,對太學吏等人,不斷說著一定給毛逵嘉獎,以及讓毛逵和幾個學生騰出時間和生活保障,好讓他們在國賽的時候繼續取得好成績等的一些話。

    過了一會兒輪到了吳堅上場,吳堅經過上場與護軍隊長較量過之後信心大漲,他對於技術型、力量型的選手都有了對付的辦法。對手同時登場,吳堅看看是白淨的小夥,中等身材比自己略高,從士人隊中脫穎而出的。吳堅知道能進入到前二十,實力都不會弱,因此必須認真對待。倆人行過禮,開始交手。果然,此人劍術不是普通劍擊這麽簡單,一定和江湖人士學過,劍法飄逸,神出鬼沒,好在他力量稍微單薄,於吳堅的大力防守中,有些招法沒有發揮出殺傷力,使得吳堅暫時能應付。

    賽台之下,另一處角落,幾個灰衣道士打扮的人聚在一起正觀看比武,他們也都佩劍在身,有帶武巾,有綴武穗,標明身份。隻聽其中一個歲數稍長的人對大家說:“這次我奉掌門師傅之命,不遠萬裏領大家從昆侖來到京城,參加劍士比武,絕對不能空手而回,讓掌門失望。你們幾個經過師門比武,通過州試脫穎而出,都是我派年輕一代的翹楚,既然來了絕對不能丟了師門的臉。此外明年就是武林大會之年,因此今年必須在囯劍比賽中多獲名次,以便在江湖任俠的晉級中占得先機。不要忘記,我們身邊有玉虛宮覬覦,北邊還有天山派擠壓,大家重任在身,一定要好好觀看台上比武,了解中原武功動態,做到心裏有數。”“是!師傅、師叔、師伯。”大家都點頭應允,繼續認真的觀看比賽。

    這時場上比分定格,士人青年出招不慎,被吳堅抓住機會,進攻得手,第一局以五比四先拿下。中場休息,大家過來送水鼓勵,不過吳堅知道,對手連續失誤,並不是能力不足,一定是緊張或者別的原因,不代表對方真是水平,自己還要謹慎對待,下局不定出現什麽。

    與此同時,不遠處一個位置,三個黃色的道士也聚精會神的觀看著。這時,一位年長的道士,對小道士說:“你們注意,現在場上的選手,一個是太學的,一個是士人的,都可以代表中原武功的發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太學的選手。我們已經看見好幾個了,第一個好像有無極劍法為主,第二個好像有太極劍法的底子,這個敦實一點的似乎是夾雜七星劍法,我很奇怪,為什麽太學的擊劍館會有如此多的武林絕學在裏麵。還有,他的對手好像是兩儀劍法,看來中原不愧是群英薈萃之地。這幾天首座大長老玉兒的爸爸就要回來,他一直在洛陽一帶隱沒,對洛陽了如指掌,相信還能傳授你們一些技法。不過你們倆還是要認真觀看比武,多留心儲備,等大長老指點起來,好有的放矢。”“是!”二個弟子應允。

    這時,場上風雲突變。吳堅一直覺得對手開場沒有正常發揮,所以自己才僥幸先贏了一局,果然第二局一上來,那個士人立刻變了個人,進攻犀利,張弛有度,無謂失誤再也不出現,吳堅頓時感覺吃緊。這樣打了幾個回合,因為對對手的攻擊沒有找到合適辦法應對,結果以五比三輸掉第二局。回到台角,毛博士過來說:“我剛才了解了,對麵的士人青年和永寧寺的淨土宗法師學過兩儀劍法,功底不錯,招法大氣,你光用七星劍法未必可行,可以多種劍法組合,最關鍵發揮你的長處,以力克巧。”吳堅點頭會意,在此上場。

    黃衣弟子中一個漂亮的男裝少女說:“爸爸,我們有十年沒看見大師伯了吧?可憐大師哥也十年沒看見爸爸了。大師哥,你很快就能看見大師伯,我都替你高興呢。”她旁邊的英俊少年點點頭說道:“掌門師爺說,我爸爸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不過對教眾要求嚴厲,我記得小時候,他對我也總責罰,這次我們州賽出現,正好來京城看望他,不知道他對我能不能滿意。”

    “一定的,這次州賽,你超過了玉珠宗弟子,把唯一的金劍拿到手,師伯肯定高興的。爸爸您說呢?”“應該吧,不過師兄要求嚴格,比你們師爺還嚴厲,還是小心點。”

    “不怕,過幾天開始國賽對抗,依大師哥的伸手,奪冠不敢說,但一定最少拿個金劍,壓過玉珠宗,給師門爭了光,大師伯一定會高興的。”那個少年說:“師妹,不好這麽說,中原英雄際會,光是京城賽區的金劍比賽就看出每個選手都身懷絕技。如果加上各地的舉子,我看我們不能光把眼界局限在玉珠宗,以及天山派上,還要更開闊,中原大地天外有天的。”

    “玉兒說的對。玉兒,這幾年你不在父親身邊,你的武功除了你師爺爺,還有師叔我代為傳授,好在你天資聰慧,一晃出落得出類拔萃,我也算對得起你的爸爸。希望這次你一定代表我們玉虛宗,在京城有所表現,讓玉虛宗奪回昆侖正宗地位。”伏玉說:“師叔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放手一搏,給玉虛爭光。”

    伏玉提到的玉珠宗,也叫玉珠宮。昆侖山中,有玉珠、玉虛兩座仙山,是昆侖派的兩座宮殿,也稱兩個道場。遠祖時期,元始天尊以玉虛宮為道場立了闡教,並在旁邊玉珠山建宮給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和靈寶天尊即通天教主歇腳。他倆人偶爾來此與元始天尊給眾仙講道。闡教、人教、截教,原來同為一門合稱東方教或玄教,教主是鴻鈞老祖。封神之戰結束,天下諸侯封土建國,列位諸神也都上天受封任職。三位天尊的師傅鴻鈞老祖敕令諸天六聖離開洪荒世界。元始天尊便於門下弟子各自在洪荒開辟洞府延傳闡教道法後,將整座昆侖山與仙境相關道場遷移至大羅天,隻留下人間弟子繼續在兩宮修道。後來塵世曆經東周西周春秋戰國,天下不知發生了什麽變故,東方教分崩離析。首先闡教逐漸銷聲匿跡。其次截教門人許多入了由西方教更名的佛教,教派也在東土消失。中原大地上,隻剩下了宣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由人教更名的道教,道教分成若幹的宗派,發展迅猛。到漢朝之後,佛教從西方來到中原,並形成各個宗派,十分興旺。

    昆侖作為闡教的聖地,隨著曆史大勢沒有逃脫消亡的厄運,天下再也不知闡教的名稱,不得已將昆侖闡教改稱道教昆侖派。而昆侖兩宮中,玉珠宮這個分支,逐漸發展壯大,壓倒玉虛,占據了昆侖派的正宗地位,玉虛宗則逐漸淪為邪宗。不過對中原而言,玉珠宗和玉虛宗都是昆侖派,沒人知道他們內部的曆史淵源。

    這會兒,場中爭鬥呈現白熱,吳堅和兩儀弟子戰至四平,倆人汗流浹背,呼呼帶喘。不過誰都沒有放棄,傾盡全力發出最後一劍,結果倆人幾乎同時命中對方。裁判判定,士人弟子刺中在先,吳堅在後。這個裁判以前是個士人銀劍劍士,雖然他對太學和私塾弟子都很青睞,但因為自己也是私塾出身,與京城官方士人圈子比,還是略微偏向民間士人圈子的。

    雖然毛逵認為判定有爭議,但博士祭酒示意不要追究,畢竟同為京城的士人階層,自己人鬧出意見還是不好,何況本場比賽無論勝負都不影響劍手出線,爭執過多還不如下場國賽繼續努力。再說太學這邊已經有兩個金劍了,士人隊怎麽也得收一個金劍,因此裁判的判定,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吳堅稍微委屈點,拿個銀劍稱號,好在吳堅並不抱怨,同學們安慰他的時候,他說,沒關係,還是今天發揮的不好,等國賽的時候,要證明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