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故地

字數:4197   加入書籤

A+A-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咳咳……第一次寫文,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看。

    手頭存稿是有一些的,但是不準備馬上發上來,基本會保持周一到周五每天一章,周末就看情況了。

    這篇文的提綱已經寫好了,其中有幾個案子還在構思,如果確實憋不出來,大約就不會出現太多探案的情節了。

    喜歡探案的請留言,如果大家愛探案,我會盡量想的。

    黑雲壓城,漫天飛雪。顧銛帶著一隊人,策馬奔向前方的城。

    恰逢亂世,烽煙四起。戰場上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戰場外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可這被熱血兒郎拚死守護著的山河卻從來都是一副淡定模樣,天黑天亮,寒來暑往。今年的冬天不見得比往年要冷多少,今年的雪也不見得比往年大多少。可是今年冬凍死的人,不知道會有多少!

    天地不仁!邊關征戰,流民何辜,偏又遇上這寒冬。

    顧銛並不是有多不待見冬天,隻是其餘季節,各地的流民隻要有口飯,就能活下去。運氣好,打完仗還能安置一批。可到了冬天,每天都能凍死不少。每座城市,每日清晨,都有一隊小車推著一摞一摞的屍體,扔到亂葬崗。每座城附近的亂葬崗,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首。端的是觸目驚心。

    流民離鄉,不論是被迫還是投親,總之都是為了活。可是哪裏有活路呢?這一路行來,每條路,路邊都三不五時出現或凍死、或餓死的屍體。

    無論上幾次戰場,顧銛對於平民的死亡,都不能坦然接受。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顧銛能做的,就是辦好自己手頭的差事。

    前麵的縣城叫吳縣。這是一座北疆的小縣城,縣城並不大,依稀能看到,城門外也有一座座宅子,有的已經自連接成街坊。遠遠望去,一派恬淡閑適的生活氣息。

    那都是城中富戶在城外置的宅子,漸漸連成片,到了夏季每月逢一逢五的日子還會有小的集市。

    顧銛當年就在吳縣生活了七八年,小城七八年間基本沒有變化。顧銛來的時候,走的時候都是暮春,站在城外看那一派生機盎然,至今曆曆在目,久久不能忘。

    那時候吳縣的集市偶爾能遇到吹糖人的師傅,兩個大子兒吹一個小糖豬,景秋得一個糖豬能笑好幾天。

    那時候家裏還窮,景和最初在鋪子裏當學徒,升了徒工每個月能拿十五文。每個月二十七發月錢,次月初一景和就會早點下工,悄悄背著景秋去城外上集。碰上糖人師傅就給景秋買一個小糖豬。

    回家的時候還要躲著其他的兄弟,兄弟倆偷偷摸摸東躲西藏地回屋,把一個糖豬左掖右藏,臉上的喜色怎麽都藏不住,一會兒工夫都要偷瞄十幾次。偏還要裝作“我們倆沒有任何秘密”的坦蕩樣子。

    接下來得有半個月,景秋總是幸福洋溢的。有時候半夜起夜,都要摸去藏糖豬的地方,伸出舌尖來舔一下。隻敢舔一下,都舍不得嘬。

    大部分時候,景秋是舍不得自己舔的,弟兄二人神神秘秘地對眼色,一先一後地進屋。然後頗為鄭重地拿出那糖豬,景秋一定要看著景和舔一下,他才迫不及待地舔上去。

    這都是因為有次景秋偶然間發現景和從來都不曾真的舔,每次都隻是做做樣子哄景秋吃,景秋還為此哭過。

    一晃,景和都走了三年多了。

    那時候,吳縣的小集市當真熱鬧。

    賣瓜果的婦人,賣花兒的少女,帶著吳縣方言特有的腔調輕聲叫賣。細聲細氣的不知道是不是怕嚇壞了那花兒。

    曾經還有過戲猴兒的藝人,敲鑼打鼓好不熱鬧。景和帶景秋看過一次。景秋打小就沒見過鞭子,偏生那耍猴兒的還總要把鞭子甩得極響。景秋眼見著那些猴兒被抽的吱哇亂叫,嚇得直哭,買了糖豬都停不下來,抱著景和睡了好幾天。

    吳縣偏遠又清貧,不比永安京,沒什麽太嚴格的禮教。街上常常能看到帶著冪蘺帷帽的姑娘小姐身邊簇擁著幾個丫鬟婆子出來看新鮮。

    可惜戰事一起,這些都看不到了。到處是征兵、征糧。前線失一座城,死傷數千人,除了戰死的兵士,多是老幼婦孺,慘不忍睹。北蠻人野蠻殘暴,西蠻人貪婪好色。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他們做下的那種種傷天害理的暴行,簡直令人發指。

    僥幸沒死的,要麽就投了軍,要麽就拖兒帶女地當了流民。可往往走不了多遠,為了活命,就隻能賣兒鬻女。哪個人,哪戶人家的心酸事說出來都能說上個幾天幾夜,可現在這年頭……唉!

    這仗,不知要打到什麽時候。

    百姓不知道什麽嫡啊長啊的,不知道什麽名正名不正,不知道什麽內亂什麽外敵,不知道什麽權柄之爭。他們隻知道打仗了,先是自己國家的軍隊跟自己國家的軍隊打,打到一半外族入侵了。跟外族打,敗了,失去了好多城,死了好多人。不管國破不破,好多人的家亡了。

    漫山遍野的流民,流民為了活下去,有些變成了“暴民”,他們也燒殺搶掠,他們有的比蠻族還可恨。

    說來殘酷,天家兄弟相殘,卻讓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所謂“望山跑死馬”,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顧銛一行人晌午就看到了吳縣,天擦黑才到了城下。

    顧銛不用看都知道,這些城外的宅院,如今都已是人去屋空,破敗不堪。住著的多是流民乞兒,盡是些可憐人。這些人房屋田地大約都沒有了,如今所求,不過一粥一飯,片瓦遮身。

    到了城門口,自有人高舉令牌,跟守城的軍士對口令。待城門開,顧銛進城之前,又看了一眼那些流民聚居的宅院。離那些宅院不遠的地方,有個施粥的棚子。有三五乞兒緊裹著衣服,靠著那施粥的鍋灶躺著,想來是想蹭點兒熱乎氣兒。

    顧銛有心想要吩咐一下身邊的人,明日來施粥施藥,又一細想,現如今連年征戰,四方盡是流民。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自己都是為大軍籌措糧草而來,怎能把糧草再分出去?

    這人呐!有時候想想,眾生平等,還真是那麽回事!

    任你王孫貴族,憑你文韜武略,任憑你什麽樣的人中龍鳳,賴以生存的不過是溫飽二字,離了這兩個字,任誰都逃不開一個死字。爭來爭去,搶來搶去,打來打去,到時候眼一閉,腿一蹬,圖個什麽?到頭來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

    這些話,想歸想,但不能說。早些年跟哥哥說過。哥哥卻說顧銛,人可以聰明,可以伶俐,可以機敏,可以玲瓏。但最好不要看的太透徹。看穿了,想透了,說破了,就沒意思了,不如出家。顧銛能出家嗎?不能。當年他還有景和跟景秋,有這倆小家夥的地方,就有顧銛,他要給景和一個家。如今,他還要帶兵,還要跟北蠻打,打完北蠻打西蠻,把蠻人都趕出大祐的土地。讓百姓能住在自己的房子裏。

    晚間,住在縣衙後堂,這吳縣如今守軍不多,但糧草卻很多。有糧草,一切都好說。顧銛躺下,從懷裏拿出一枚玉佩放在手心細細摩挲。這玉佩很小,約摸二指寬、兩寸長,成色也不好,上麵有陰刻的“景和”二字。

    顧銛閉著眼,看起來像是睡著了。

    有兩行淚從眼角緩緩流下,然後消失於發間。

    次日一早,顧銛天不亮就在院中練槍。

    顧銛這一身功夫當真俊的很。可惜心不在焉,胡亂折騰了一頓,出了一身汗,身上粘膩心中更是煩亂。神使鬼差地出了縣衙。

    “公子?”有個婦人打扮的女人看到顧銛愣了一下,口中喃喃地說“公子!”

    “顧銛公子!”這婦人終究還是鼓足勇氣大喊了一聲,顧銛猛的回頭,愣在當地。

    “萱娘?”半晌,一聲幽幽的輕呼飄散在寒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