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51)

字數:425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省委大院(全本)最新章節!

    現在全國各地,不少城市把發展會展業,作為城市的一個重要的形象工程,千方百計上了不少項目,大大小小的會展中心,據說全國建設了幾百個,是全世界最密集的。

    西江省雖然是落後地區,但在楊春風做省委書記的那幾年,也把會展業的發展提上議事日程。江城市作為省會城市,更是雄心勃勃,要做全省會展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李耀做江城市委書記的時候,已經著手做這件事了,前期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省財政也已經根據工程進度,撥付了三個多億的工程款,現在工程已經初具雛形,主體建築已經完成了大半,整個就是一個大工地。

    王一鳴的車子到的時候,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鄭天運,省委常委、秘書長秦書海和江城市長範照斌,省財政廳廳長阮建軍,省發改委主任張和平,省建設廳廳長劉景濤等一大批官員和隨從,都等候在那裏了。

    設計方、施工方的領導、技術人員,也來了幾十個。

    省電視台、電台和省報的記者,再加上江城市各家媒體的記者,也到了十幾個,現在的一個省委書記出行,場麵就是這樣大。

    車子停穩,小龔連忙從前麵的副駕駛的位子上下來,給王一鳴開門。王一鳴下來,穿著黑色的風衣,深藍色的褲子,裏麵是毛衣、夾克衫,今天外麵的氣溫低,零上五度,北風吹來,涼颼颼的。

    王一鳴微笑著和大家打了招呼,施工方通達建築公司的董事長趙鐵錘笑得嘴咧著,誇張得都有些變型了,他雙手握著王一鳴伸過來的手,點頭哈腰地說:“王書記,歡迎啊歡迎!”

    趙鐵錘王一鳴是認識的,省委新黨校的整個工程項目,就是給他的公司做的。當然,這個趙鐵錘背後的大佬,是老省委書記楊春風。

    關於趙鐵錘和楊春風的關係,西江省流傳著這樣一個小道消息。

    說是當年楊春風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在K省A市下麵的一個縣當縣委書記。趙鐵錘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小包工頭,剛從農村出來,帶了幾十號人馬,在縣裏做工程。

    那個時候是改革開放初期,大家的錢都不多,社會風氣剛開始改變,請客送禮也開始在官場上流行起來。趙鐵錘當時承建了縣裏的汽車站施工工程,因為工程款的結算問題,和業主方縣交通局出現了矛盾,有二十多萬的工程款沒有拿到手。眼看要過年了,農民工等著要錢回家過年,天天圍著他,他上廁所都有人跟著,怕他跑了不給錢。

    那個時候,二十多萬已經是很大一筆錢了,一個科級公務員的工資,一年到頭,也就是區區六七百塊錢。趙鐵錘被逼得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就托人打聽到縣委書記楊春風家的地址,晚上買了一箱蘋果、一箱雪梨送到楊春風家裏。那個時候,官風、民風還都很淳樸,楊春風剛好那天就在家裏,聽說有客人來看他,很高興,就讓自己家的小保姆開了門。

    趙鐵錘放下手中的兩個箱子,一看,楊春風正坐在客廳的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問:“你誰啊?我們見過麵嗎?”

    趙鐵錘不慌不忙地說:“我是趙鐵錘,楊書記您曾經到我施工的工地上視察過,我見過您,但您不一定記得我。”一個縣城就那麽大,五六萬人,幾條主要的街道,沒有多少人不認識楊春風。楊春風看了看趙鐵錘,看他個子高高的,雖然是農村小老板的打扮,但相貌堂堂,一點也不猥瑣,於是就感覺有些印象。前一段楊春風是和一幫子人去過縣汽車站的工地上視察。

    楊春風說:“坐吧,你找我有什麽事情啊?”

    趙鐵錘噗通一聲,跪了下來,說:“楊書記,你一定要為我做主啊,你要是不說話,我這個年就沒辦法過了。”

    那個時候,拖欠工程款這樣的事情,還不是很多。官員和老百姓的關係,也還說得過去。楊春風說:“兄弟,站起來,有什麽事情坐下說。”

    趙鐵錘於是就把自己遇到的難處,一五一十地講給楊春風聽。楊春風聽完他的話,覺得這還是個挺明白的小老板,於是就對趙鐵錘說:“你說的情況,我要了解一下,這樣吧,你先回去,我明天見一見交通局長,聽一聽他的意見。”

    趙鐵錘說:“好,那就太謝謝您了。”

    第二天,楊春風果然讓縣交通局長到自己辦公室跑一趟。

    交通局長一聽縣委楊書記找自己,腦袋都大了,他風風火火地趕到楊春風辦公室。楊春風見了他,也沒多說什麽,就是這樣幾句:“大過年的,人家農民工出來打工也不容易,該給人家的,就不要為難人家了,都是本鄉本土的,要是萬一鬧出來什麽事情,大家都不好看。”

    就這樣雲裏霧裏的幾句話,讓交通局長嚇得夠嗆,因為他弄不明白,這個趙鐵錘到底和楊春風是什麽關係,連忙點頭說:“好的,好的,我回去馬上安排人,重新結算,盡快辦結。”

    就這樣,當天下午財會人員就通知趙鐵錘,可以領錢了。二十多萬一分錢也沒有少。發完大夥的工錢,趙鐵錘算了算,自己這一年賺了兩萬多塊錢,成了名符其實的萬元戶。那個時候,有一萬塊錢,可以在縣城裏買一片宅子,蓋五間大瓦房了。

    趙鐵錘思前想後,一定要感謝感謝楊春風,於是在春節前,去了楊春風家裏一趟,帶了一箱子酒,送了一個手提袋,裏麵放了五千塊錢。錢都是十塊一張的,五捆,那個時候,還沒有出百元的人民幣。

    楊春風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叫趙鐵錘的包工頭。從此以後,縣裏的那些大工程,就由趙鐵錘來做了。兩年過後,他就發了,據說人送外號“趙百萬”。

    楊春風官運亨通,不久就做了A市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後來又做了市委副書記。在市長一職出現空缺的時候,他和一些人競爭市長。在這關鍵時候,趙鐵錘來了,送給他五十萬的現金,說:“大哥,你先用著,不夠了,你吭一聲就是了。”

    楊春風用這些錢到省城裏為自己跑官,很快就當了A市的市長。後來又到了省城裏,當了省政府秘書長,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最後升了省委副書記、省長,成了正省級幹部。

    在楊春風的關照下,趙鐵錘的公司由小到大,先是成了省裏一家著名的建築公司,然後在全國都有了一定影響,成了一家有名的建築施工企業。趙鐵錘現在的身家,聽說有十幾個億,已經是名符其實的大老板了。

    王一鳴在大家的陪同下,先聽了技術人員的解說,看了看項目的模型和施工平麵圖,又到施工現場看了看。他戴上安全帽,在工地裏轉了轉,和幾個工人師傅聊了聊天,問他們家是哪裏的,在這裏打工,吃的怎麽樣,住的怎麽樣,什麽時候放假,回家過年的火車票好買不好買。

    這個時候,工地上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施工,幾百個工人都在那裏綁鋼筋,搬模塊,各忙各的。和王一鳴說話的那個農民工,上身穿了一件軍用毛衣,上麵有很多的斑點,也說不出是油漆還是水泥。下身是一件髒兮兮的褲子,說灰不灰色,說藍不藍。鞋子是一雙解放鞋,膠皮底子。看年紀有五十多了,頭發花白了一片。

    王一鳴問他:“師傅,你是哪裏人?”

    那人笑嗬嗬地說:“我是桂江市郊區北山鄉的。”

    王一鳴問:“在這裏打工,工錢有沒有拖欠?”

    那人說:“沒有,我們這裏每個月都結算。每人一張卡,都打到卡裏了。”

    王一鳴問:“你一個月可以掙多少錢?”

    那人說:“一天五十,一個月休息四天,也就是一千三左右。”

    王一鳴問:“你對工錢還滿意嗎?”

    那人說:“滿意,滿意,雖然比不過在廣東打工的收入,但這裏離家近,農忙的時候,還可以回家幫忙幹活。”

    王一鳴問:“什麽時候放假?回家的車票好買嗎?”

    那人說:“這個還不知道,聽說都是整月初十左右放假。火車票不好買,往年都是大家輪班,派幾個工友到火車站徹夜排隊,才買得到。要是實在是買不到火車票,到時候隻能坐汽車回家了,汽車票貴,還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