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子的姓氏之謎

字數:2154   加入書籤

A+A-




    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老子韓非列傳》《李斯列傳》《春申君列傳》裏均稱荀子為“荀卿”或“荀卿子”;而同時代的經學家劉向將荀子留下的三百餘篇文章,舍棄重複,編定三十二篇,集印成書,書名卻稱《孫卿新書》;荀子的《儒效》《議兵》等文章裏也記述為“孫卿”;荀子弟子韓非在文章《難三》裏,《戰國策楚策》《漢書-藝文誌》等典籍裏也均稱荀子為“孫卿”或“孫子”。可是七百年後,唐代楊驚重新編排《孫卿新書》,卻又按照司馬遷的說法,把《孫卿新書》更名為《荀子》,內文仍保留“孫卿”。至今我們看到的就是楊驚編

    排的《荀子》。

    史籍中對荀子姓名記載之亂,留給後人,便成為千古之謎。荀子究竟姓“荀”還是姓“孫”呢?對此,曆代方家有多種解析。

    第一種解釋認為,荀子本來姓荀,因漢宣帝名劉詢,為避諱皇帝名字,荀子改姓為“孫”。這種說法流傳甚廣,目前不少著述都在沿用。

    避諱,是封建專製時代的一種規矩。對帝王將相或者尊長,不但不能直呼其名,還需用一定的方法回避。至今如果直接叫父母或長輩的名字,依然為之不敬。所以,避諱說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在《史記》的《晉世家》裏有荀息、荀櫟,《趙世家》裏有荀欣;漢代有名士荀淑、荀爽,為何這些人的荀姓不改孫姓,唯獨荀子要改呢?

    看來用避諱來解析荀子的兩個姓,並不能解開這個謎。

    第二種解析認為,古人有同音通假的習慣,“荀”與“孫”兩字聲音相近,所以便有“荀子”與“孫子”兩種記載。

    同音通假,古代文獻中不少,如孟卯也稱芒卯,司徒也稱申徒等等。不過語言學家王力先生說:“所謂假借或古音通假,說穿了就是古人寫別字。”1司馬遷是一位非常嚴謹的史學家,將“孫子”與“荀子”的問題如此解析是否輕看史學家了?

    第三種解析認為,孫姓來源很多,東漢學者王符的《潛夫論誌氏姓》篇中說:“及孫氏者,或王孫之班也,或諸孫之班也,故有同祖而異姓,有同姓而異祖。”由此可見,“孫”姓大多是諸侯子孫,他們以孫為氏,以後就形成了來源不同的孫姓。

    據南朝宋何承天所撰《姓苑》載,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的第十七個兒子被封於古郇地,建立姬姓郇國,為伯爵,史稱郇伯。其後代子孫遂以國名“郇”為姓,後去邑旁加草頭為荀姓。荀姓出於郇國,郇伯的子孫,以孫為氏,也就形成了荀姓的孫氏。

    在商周之前,“姓”是用來區分血統的,“氏”用來分別貴賤。出身尊貴的人有氏,出身貧賤的人沒有氏。凡有氏的姓祖上都是貴族。到漢代,皇帝劉邦和他的許多開國將領大多出身貧賤。劉邦平民出身,沒有貴族地位。淮南王英布出身地位更低,是一個受過黥刑的罪犯。劉邦、英布這些漢代的開國元勳,隻有姓,沒有氏。

    秦朝末年的一場農民大革命,讓原來身份低賤的人成為顯貴,原來身份顯貴的人成為階下囚。這樣,原來區分貴賤的“氏”,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到漢代“姓”和“氏”也就混合在一起。有的人有了兩個姓,一個是原來的姓,一個是原來的氏,二者可以通用。

    司馬遷在寫《史記》之時,手中有多個孫姓的人需要立傳。有齊國的軍事家孫武、孫膜,後人尊稱他們為孫子。趙國的思想家孫況,後人也尊其為孫子。幾個人都稱孫子,立傳何以區分?時代的變革給了司馬遷一個辦法。司馬遷將思想家“孫子”改寫為“荀子”,以表明他寫的這個“孫子”是荀氏的孫姓;而在荀子的文章裏,仍然保留其孫姓。

    這種解析比較有道理,荀子的後代子孫可以作證。

    《後漢書》記載,荀子的第十一世孫荀淑有“神君”之稱。他有八個兒子,人稱“八龍”。六子荀爽為東漢經學家。荀淑長子的兒子荀悅,即荀子的第十三世嫡孫,漢獻帝時任黃門侍郎,用編年體改寫《漢書》。荀悅的堂兄弟荀或,是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子的後代英才輩出,社會地位顯赫。一代代沿用荀姓而不用孫姓,表明他們承認荀和孫為同宗,認可司馬遷將“孫子”改寫為“荀子”。

    至此,傳主荀子的姓名可以說清楚了:荀子出身於貴族世家,荀氏孫姓,名況,字卿。尊稱孫子、孫卿、孫卿子,或荀子、荀卿、荀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