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百度搜索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很多人一說學佛,就會說學佛就是念佛,一句佛號,阿彌陀佛。
念佛為哪般呢?說為了往生極樂啊,永脫輪回之苦啊。
有的人學佛一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能往生,把往生當做學佛的最高目的。
而其實,往生並非成佛。往生了,隻是脫離輪回了,到極樂去享福和學習了。隻是這些福報是阿彌陀佛給你享用的,你永遠也享用不盡,可以在哪裏待無量阿僧祁劫。但是,並沒有成佛。
而要進一步,想要成佛。你必須發菩提心:就是普度眾生的心,求證正等正覺的心。
那天,你良心發心了,“我自己在這裏一直享福,而無量的父母親人卻在六道輪回中受苦,於心何忍啊?我太自私了。”於是發菩提心,要回人間去行菩薩道,去度眾生,去求證正等正覺。於是你成願而來了。
因為成佛,必須在人間成佛。在人間真正體驗和超越解脫了貪嗔癡,明心見性,圓成了六度萬行,普度眾生,功德圓滿了,才可以成佛。卻不是在淨土享福無量阿僧祁劫就成佛的。
因為,沒有眾生,就沒有佛菩薩。沒有普度眾生,任何佛菩薩都不會成無上正覺。
《普賢行願品》: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回來之後,做什麽呢?
1.弘揚淨土法門,普度眾生。讓更多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2.行菩薩道,一心為眾生,不再為自己。普度一切陰陽六道眾生。
3.實修戒定慧,求證菩提。實實在在的修行佛法戒定慧,求明心見性,無上正等正覺。
4.圓融禪律淨密,弘揚正法,願正法久住。從持戒清淨,到深入禪定,明心見性,修百千陀羅尼門,真正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深解義趣,實證般若。
他們有什麽特點呢?
1.天性善良,坦誠,直率。
2.易生慈悲心,舍己為人。
3.易通靈,多有護法保護和提醒修行。
4.易通禪密,易持戒律。他們持戒容易,禪定容易,修密容易。
5.身心柔軟,易受正法。禪淨密律,三乘圓融,不偏執。
他們喜歡什麽經書呢?
1.心經和觀音法門。他們大多跟觀音菩薩緣分深。大多喜歡就是心經,觀音咒,大悲咒,普門品等觀音法門。而他們大多由觀音菩薩管轄,引導修行。
2.《佛說阿彌陀經》,《往生咒》和念佛。他們最喜歡最經常修阿彌陀經給眾生講解淨土之殊勝,喜歡持往生咒超度亡靈,喜歡念佛超度眾生。
3.《普賢行願品》,菩薩道總綱。他們最敬重,也依照普行行願品去實修,以此為普行道的標準。
4.《地藏經》消業。他們易通靈。而陰間眾生也認得他們,容易找他們求助。所以,他們常修地藏經,救度陰間眾生。
5.一切大乘經典和陀羅尼。他們歡喜讚歎一切大乘經典和陀羅尼。對一切大乘經典都歡喜,都喜歡雪。對陀羅尼有天分,一學就會,而且很有效,容易出功夫。因為他們有根基,有發菩提心。
成願而來有3類:
1.受命而來。有的是被派來的,尤其是世上有大難的時候,往往派很多來度眾生,既讓他們幫助化解災難,或者災後重整山河,也讓他們好好修行。這類的,完成任務後,大多就回去了。
2.乘願而來。有的是自己發願回來的。發願而來的,佛菩薩都歡喜讚歎。為何?因為能舍得離開那麽好的地方,會人間受苦。很難得。這類的,想回去時,大多就可以回去了。
3.長久住世。就是自己發願長久住世,或者受佛陀囑托,長久住世,護持正法。
他們的修行:
他們是佛門正法的真正的荷擔者,和傳承者。
1.戒定慧三無漏學。他們持戒清淨,深入禪定,弘揚大乘。
2.禪律密淨,三乘萬宗圓融。他們護持正法,沒有宗派門戶之爭。持法圓融。
3.止惡揚善,萬教和諧。對外教,隻要是勸人棄惡從善,他們都恭敬,不毀謗外教。但如有外教來犯,必然挺身而出,折服外教。
所以,極樂淨土,並未終點。那是修行道路上的一個驛站,一所學校。我們在哪裏休息,學習之後。再毅然決然的回到人間,弘揚正法,普度眾生。
宗旨:
1.成願而來的,從不想著,也從不擔心,自己往生。而是一心想著讓苦難眾生往生。他們對苦難眾生,尤其是鬼道眾生,有著極其的慈悲心。見他們受苦,而生慈悲心,超度他們往生淨土,離苦得樂。
2.成願而來的,從不宗派爭鬥,他們實修實證,禪淨密,三乘萬宗,圓融無礙。盡力維護正法,讓正法久住。絕不搞門派爭鬥,要某宗某派壯大**。如此則正法速亡。
3.成願而來的,實修戒定慧三無量學,行菩薩道,明心見性,弘揚大乘和百千陀羅尼。絕不局限於,一宗,一師,一經,一佛號。但因機施教。
因機施教:
1.於下根者。多勸其“一經一咒,一佛號一天戒”,從淨土入門。或誦《地藏經》《心經》《普門品》,結緣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相信因果,敬畏鬼神。從而棄惡從善,孝敬仁慈。令其往生淨土,離苦得樂。
2.於中根者,勸其持戒清淨,深入禪定,讀誦大乘。實修戒定慧。
3.於上根者,勸其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人,普度眾生。
而真正行菩薩道者,確實可以超度臨終中陰和亡靈中陰眾生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哪怕是從未修過佛法的,哪怕是五逆十惡的眾生,隻要他們真心懺悔,隻要他們真心想離苦,有出離心。
因為淨土,屬於兩種人:1.善人,因為他們該得。2.棄惡的人,因為他們需要。其實更屬於後者。阿彌陀佛設立極樂淨土,為的就是讓造惡而受苦報的眾生,能離苦得樂。所以隻要他們發心懺悔,一心念佛祈求,就可以往生。
而真正修菩薩道的善知識,則可以引導超度他們往生淨土:
《普賢行願品》: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評“一師一經一佛號”:
當下淨土,不少人推崇“一個老師,一部經書,一句佛號。”不再學其他老師,不再讀其他經典,不再持他們佛號和陀羅尼。更有甚者,排斥其他一切法師,一切經典,一切佛號和陀羅尼。一心隻求自己往生。此法是在太偏狹。
但此法乃是在非常時期的一個方便和過度。乃是眾生的共業所感。非常時期,隻要用此相似法,方便救度眾生。這是在佛法法難(1950-1980)後(1980-2012),正法衰微,大德凋零的期間的一個權益。為的是讓眾生恢複對佛法的信仰和熱情。
而當眾生的熱情和信仰恢複了,真正的圓融的正法,必將複興。諸多菩薩羅漢將一起攜手,複興佛法,禪淨密律圓融一體,普度無量無邊眾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