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又入冬
字數:3955 加入書籤
人都說,秋去冬來,也就是說,秋衣穿上後,冬天就不遠了。
1981年的第一場霜就這樣降下來,還沒給花花草草準備的時間,白茫茫的冰晶覆蓋下來,連最扛凍的大白菜都蔫了,耷拉在地上,不過這種狀態的大白菜是味道最好的,軟而脆,有股自帶的清甜。
俞媽媽今天中午就燒了一顆大白菜,分作兩盤,青翠油汪的端上來,攪得人口舌生津。
桌麵上沒有別人,就是一幫子大老爺們,都是徐學成施工隊裏的叔伯,一人捧個大海碗,倒滿了燒沸的黃米釀,鋪著熱騰騰的氣。
今天菜園街算是正式竣工了,兩邊的屋瓦房舍也都修建完成,原本預計5個月的工期被縮短了將近一半,這也是老叔們在工地裏一滴滴汗累起來的,徐學成覺得必須要請他們吃一頓飯,聊表一下自己的心意。
葉兆新這三個月也是天天下工地的,帳管的好,活也幹的好,不過有一點他不滿意,別家工頭都是催著工人上工的,他是負責催大家下工的。
自打進了這小老板的施工隊,50塊的工資那絕不拖欠一天的,頓頓吃飽,還有肉,圖的什麽,不就是一個幹活嗎。
現在人心眼實在,文雅點說就是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俗氣點就是俺肯定下死力給你幹活。
6點上班,6點下班,徐學成覺得已經夠壓榨的了,沒想到這些老叔硬是日出就起,幹到天徹底黑下來才歇息,要是碰上晚上有星月光,他們還經常跑去加班。
“兆新哥,這兩個月辛苦了,敬你一杯!”徐學成一飲而盡。
葉兆新也不客氣,他可以說是一路跟著徐學成過來的了,中間掉了一下隊,後來又給補上了,這兩個月他自認下了大力,對的上徐學成的看重了。
現在施工隊裏可不止二十幾號人了,後麵加入的人都不在這一桌,安排在大廳上呢,很多漢子褲腿上裹著泥漿就進來了,徐學成不準店裏的人多話,怕啥,打掃一下不就好了。
本來施工隊人手不夠,從外邊招了些幫手的,雖然上班幹活吃飯一樣,可每個月拿到手裏的不一樣啊,臨時工拿的是10塊的工資,和隊裏的工匠一比,天差地別啊。
人也不比誰笨,拐著彎問了葉兆新幾次,看施工隊裏還收不收人,葉兆新就來問徐學成,徐學成大手一揮,
“收,怎麽不收,隻要有手藝的工人,工資你參照著隊裏的工人給,現在是有多少收多少!”
現在這些手藝工人,一個月頂天也就50的工資,一年算下來也就是600,就算白養著他都願意,何況自己有開建築公司的打算呢。
葉兆新得了準信,也就大手收人了,現在施工隊已經有六七十人的規模了,算起來不亞於一些市裏的建築公司了。
再算起來,他現在大小也算個頭兒了,周圍的羅漢二流子們見了他,都得喊聲“葉哥”,手下幾十號生力軍,說句話都有底氣。
這頓飯,也算是給施工隊裏的“新人”們見見老板,別到時候連自己在誰手下辦事都不知道。
吃完飯,一些近的工人就回家了,遠一些的回來宿舍,他們的宿舍白安排在菜園街新建成的一個倉庫裏,長100米,寬50米,這樣的倉庫共有10個,光麵積就有5萬平,這就是徐學成未來的農業集散中心雛形。
從縣裏拉了一批上下鋪的床,幾十條漢子擠在宿舍裏,倒也沒人不樂意,徐學成給的都是新棉花彈得被子,足10斤的,可暖和嘞,不少漢子已經把厚被子拿回了家,換了家裏的薄被回來,要暖先暖家裏的孩子娘們。
走的人挨個過來和徐學成道別,徐學成也記不住那麽多,隻好讓葉兆新陪著,要不到時候自己戀人都不認識,很尷尬。
人走完後,徐學成走到櫃台上,和劉嬸說“今天的飯菜算我賬上,月底一起結”
劉嬸說“這不好吧,都是自己的店,吃個飯哪能記賬”
“沒事,也有劉叔和孫姨的一份,公私分明”徐學成笑了笑說。
劉嬸剛準備記上呢,劉叔可能在樓上聽見了,蹬蹬蹬從二樓跑了下來,把劉嬸手上的圓珠筆一抽,
“你個老娘們,豬油蒙了心了是吧,這事都能做,也不看看是誰拉了咱家”
劉嬸念叨“又不是我自己要記,是成成自己說的嘛!”
徐學成也點頭“對的,劉叔,你別怪劉嬸,公私得分明,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劉叔拿眼瞪了劉嬸,現在家裏指著他賺錢,他的脊背挺得直直的,又轉過身來笑著和徐學成說“親兄弟算賬那也是分家後的事,咱現在是一家,別怪你劉嬸,她老娘們眼界拎不清”
本來挺小的一件事,現在搞的氣氛很尷尬,徐學成也懶得在繼續辨下去,沒意思。
菜園街竣工,縣裏邊還真把這邊這條路改了名,依次排過去,從“菜園街1號”一直到“菜園街101號”,這下菜園街名副其實了。
徐學成借鑒了後世地產商的做法,在菜園街1號裝修了個“租樓中心”,讓縣裏派個能說會道的人過去。
不用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份美差,轉來轉去這份沒查還是落在了老姨夫身上。
現在剛“開盤”,徐學成給店麵定的價格是每套租金每月15,看起來不少,抵得上公務員一個月的工資了,實際上在菜園街開小攤的這些攤主都知道,15的價格是真心不貴了。
就說徐學成門口那家開早餐店的吧,夫妻兩一早上光豆腐花,就得賣上好幾桶,毛估估兩三百碗,一碗一毛錢,再加上其他油條包子饅頭之類的,一天的營業額少說也有四五十塊。
一個月下來,真抵得上好幾個“搞原子彈的”工資了。
有了店麵,不但出攤方便,能省下不少時間,就說桌椅都有地方放了,客人不用踩在汙水溝裏吃早餐,生意不是越來越好!
101間店麵,頭一個星期,就租出去了四分之一,菜園子門口這幾天熱鬧得很,每天早上都有放鞭炮慶祝自家小店開業的,
徐學成讓王美蘭準備了不少花籃,碰到有開業的店就送一個過去,倒是把菜園子“仁義”的名聲傳了出去。
......
燕京,中南海某處庭院內,警衛森嚴。
梅花點綴的朱漆窗欞內,一個精神奕奕,穿著黑色呢子衣的老人站在坐在桌前,手下壓著一張展開的國家地圖,在圖上,劃了四個紅圈。
老人看看了一旁的最新內參,“內地城市也能吸引外資?”的標題很顯眼。
他拿起架上的紅色毛筆,在離長江邊上不遠幾省交界的地方,又畫下了一個圈,
“去,幫我把這個拿給趙總理”
候在一旁的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鏡,壓下心中的波瀾,拿著地圖恭敬的退了出去,
“好的,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