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議事

字數:3188   加入書籤

A+A-


    “爹爹,關於我這次受傷,其實……”

    “好了,自家兒自家了解,你惹是生非的事我也懶得聽了,等下要召集族中叔伯議事,你也十六歲了,跟著一起參加吧。”不等許輝說完,許重起身往後堂去了。

    許家議事堂,位於許家堡中心位置,是一座三進的院落,前院開闊,乃是族中大會所用之場所,中院近身較窄緊連中庭,乃是族中長輩議事的地方,後院乃是祠堂,供先人排位的地方,據說這處院落乃唐中期許家由山東遷徙至此而修建的,曆時數百年,幾經修繕,依然是整個許家堡最重要的建築。

    跟隨父親來到中庭,在家的諸位叔伯及成年兄弟已經到齊,許家嫡傳至父親這一輩,一共兄弟三人,父親行二,自己有一個伯伯一個叔叔,而自己這一輩,兄弟五人,自己是老幺。許輝大伯雖未做過官,可是對待兄弟亦兄亦父,在許家堡威信最高,可惜於四年前仙逝,臨死前將族長之位傳於四弟。

    自己這一輩,除卻兄弟中行二的大伯家許耀、行四的三叔家許焜在軍前任職,其餘兄弟皆在家中。

    “好了,諸位兄弟子侄都到齊了,大郎你介紹下這兩個月家裏的情況吧,”許重端坐主位左側,環視眾人,說道。

    “二叔,今年的春耕已經安排妥當,但是去年年景不好,家裏存糧不多,加上冬天沒下幾場雪,今年恐怕也不容樂觀,還望二叔早作打算。”老大許晃執禮說道,“另外,官家發兵征遼,導致遼國貿易中斷,去年竟產生了虧空,缺口不小,我覺得今年給佃戶們田稅上的補貼是不是適當削減一點,不然今年難熬啊。”

    “嗯”許重品了一口茶想了一會兒,“官家征討遼國,姑且不言是否妥當,既然大計已訂,做臣民的應當鼎力支持,田稅應當及時上繳,但是許家的佃戶都是家傳的老人,年景不好他們日子更難,該有的貼補不能省,至於錢糧一事,還是另做打算吧。”

    “可是……”許晃還帶爭辯,許重擺擺手製止了他繼續說下去。

    “二伯,年後官家下詔,近來河東河西兩路盜匪山賊橫行,大軍北征難以顧忌,要求各處鄉民組織民團團練,此事還代二伯拿主意。”許珖作揖道。

    “民團?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我還在愁用個什麽理由才能正式練兵呢,這個差事一定得拿下來。”許輝聽說團練一事,眼睛一亮。

    “我許家堡最不缺的就是好兒郎,可是訓練民團耗糧必定大增……”

    “爹爹,”第一次參加議事的許輝站到堂前,行禮“爹爹,叔叔,各位哥哥,官家下令訓練民團,乃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我許家堡好漢眾多,且有爹爹時常操練,匪類自不敢欺淩,可是周邊村鎮時常遭匪類侵擾,記得去年,東臨村遭了匪患,不但財物被洗劫大半,人也死了五六個,我許家堡練兵不可能隻顧自身,周邊村民亦是大宋子民,能幫必幫。”許輝清了下喉嚨繼續說道,“況且我許家堡村民固然剽悍,但是土匪亦不是好想與的。而我們在兵器、鎧甲各方麵自不能與匪類相提並論,如果訓練民團,即可得朝廷兵器援助,隨然不會是精良裝備,但民團戰力必然大大增加,加之爹爹的兵法韜略,屆時不僅自保,就是講匪患除了也未可知,這錢糧一事,該花還得花。“

    “難得五郎有此見識,扶助鄉民,結好於周邊是我許家一貫的準則,民團一事就這麽定了,至於操練麽,還是依照老例農忙時務農,農閑時練兵。”許重沉聲道。

    “爹爹,我有不同意見,前幾日我翻閱家中戶簿,許家堡有鄉民兩千三百百餘口,其中十六至四十歲男子有五百餘人,戰時皆可為兵,我認為除卻府中三十家丁,應當另選一百正兵專門進行訓練,餘者依據老例以輔兵訓練,這樣我們就可以練的一百三十攻堅之兵,輔兵為守,正兵為攻,相輔相成,自可保衛相鄰,清除匪患。”

    “二哥,我看五郎的意見可行。”一直沒說話的許同開口說道。

    “行,就依五郎的意見辦,五郎,既然你提的主意,這團練一事具體操辦事宜就交給你了,今年也十六了,明年準備給你加冠,也該做點正事了,省的一天到晚在外給我惹事,先講好,讀書可是不能落下。三郎,這事你得盯著點你五弟。”許重最後拍板道。

    “是,爹爹。”“是,二伯”兄弟倆行禮道。

    出了議事堂大門,許輝快步趕上三哥,“三哥,這事下來咱們兄弟還得好好議一下,這是兄弟我第一次辦事,還望三哥多多提點著。”

    許珖詫異的看著許輝,對這個小兄弟,許珖自是疼愛,可是隱隱中還有一點畏懼,任許家堡誰不知道這小子就是個混蛋小霸王,仗著力氣大又練了不少武藝,總認為天老大、他爹老二、他老三,除了大哥徐晃在他麵前還有一點威信之外別的兄弟從來不怎麽給麵子,可畢竟是族中幼弟,都是捧在手心裏。這是太陽打西出來了?這麽和顏悅色的說話可還是頭一遭。

    “五弟說的哪裏話,你是大才,哥哥也就幫你跑跑腿,練兵這事還得仰仗五弟的文韜武略啊。”許珖笑道。

    “三哥說的哪裏話,打打架惹惹事,吃喝玩樂,小弟是行家,這練兵也是新手,三哥這莫不是不想幫我?”

    “哪裏哪裏,五弟有什麽需要辦的,盡管開口,哥哥萬死不辭。這個,五弟哥哥家中你大侄子今天進學,新請的學究快到了,三哥先去張羅張羅。”許珖告辭道。

    “三哥快去吧,今晚弟弟理理思路,明天再跟三哥議一議。”

    整個一下午,許輝帶著劉二在許家堡轉悠,他要看看自己生存的這個不小的村落到底什麽樣子。

    許家堡的整體布局呈長方形,街道比較整齊,村北有一座小土山,村南是村民的打穀場,村東是一條小河,據說是滹沱河的一條小支流,村西是許家堡通往外部的主路,正是應了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講究,想必遷徙至此的先人中一定有精通風水學的人在,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不過另許輝不舒服的是,村民似乎都挺怕自己,見自己過來都是能躲則躲,躲不過去了也是上來作揖道一聲“小官人安好”再沒別的了。這也是前任許輝行下的混賬事實在不招人待見,隻能慢慢讓村民改觀了,不過從前的這些霸王行徑對於征兵練兵未必沒有好處。眼見日漸西斜,頭上的傷還沒完全好的許輝打道回府伺候自己的五髒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