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智者所敬

字數:4753   加入書籤

A+A-


    那時候佛遊行在舍衛城的給孤獨園中,有一個梵誌女,名字叫須深,她到尊者大拘稀羅所,到了以後,她頭麵禮拜尊者,然後站在一邊。

    梵誌女人須深問尊者大拘稀羅說,尊者,優蹋蘭弗和羅勒伽蘭,他們在佛的深法中不能受教化,他們命終以後,佛記他們,一人生在不用處,一人生在有想無想處。此二人在那裏命盡以後,一人當作邊地的國王,他傷害人民有無量。一人當作著翅惡狸,他們命終以後都生在地獄中。

    梵誌女人問尊者說,尊者,佛為什麽不計說,他們什麽時候得到苦盡,為什麽世尊不計他們苦盡的時候。

    尊舍拘稀羅對梵誌女人說,佛所以不計說他們苦盡的時候,是因為沒有人問佛此義。所以佛沒有計他們什麽時候盡苦的邊際。

    梵誌女須深說,尊者,現在佛取了涅槃,我們不能得到問佛了。如果佛在世,我一定要前往佛所問義。如今希望尊者和我說說,他們何時可以出離地獄。

    尊者說,眾生自己所造的種種果不一樣,所以他們死後受種種業果報。修行者要自覺悟又覺悟他人,我沒有此種辯說。

    尊者說,禪定得到智慧有種種辯論,意清淨本心可以得到天眼通,這樣修行可以盡苦的本原,我沒有此種辯說。

    梵誌女說,善逝有此智慧,質直沒有瑕穢,勇猛有所伏,求於大乘行。

    尊者說,這樣的意很難得到,有這樣的意可以得到異法要,難做的事情也可以辦到,可以趣向於奇特的事情。

    那時候尊者和梵誌女人說正法的法要,發起她對法的歡喜心。梵誌女人聽聞尊者說法以後,她從座位上起來,頭麵禮拜尊者離開了。。。。。。

    一天尊者摩訶迦遮延遊行到婆那國,他和500大比丘在一起,那時候尊者摩訶迦遮延有大名稱,他的大名稱流布四方。有一個婆羅門聽聞尊者遊行到此地。他想,尊者迦遮延有大功德,我今天要前往問詢他。於是這個婆羅門帶著自己的500弟子,他們到了尊者迦遮延住處。他們相互問詢以後,婆羅門和他的弟子眾坐在一邊。

    婆羅門對尊者說,你迦遮延所行,不是正法、律,因為你們這些年輕的比丘不向我們這些高德的婆羅門作禮。

    尊者說,婆羅門你要知道,如來、至尊說二地,什麽二地,一是老地,二是壯地。

    婆羅門問,什麽是老地,什麽是壯地。

    尊者說,如果有婆羅門年紀已經八十或者九十,但是他們也不能止**,作種種惡事情,這樣的婆羅門雖然很老了,他們也隻是在壯地中。

    婆羅門問,什麽是年壯者住在老地中。

    尊者說,婆羅門,如果有比丘,他們雖然年輕隻有二十、三十,或者四十、五十歲,但是他們不習**,不作種種惡行,這就是壯年者住在老地中。

    婆羅門問,在此大眾中,難得沒有一個比丘不行**,不作惡事情的嗎

    尊者迦遮延說,我大眾中,沒有一個比丘習欲作惡事情。

    那時候婆羅門從座位上起來,他們禮拜比丘的足。婆羅門說,你們這些年少的比丘,是壯年住在老地中。我今天卻是老年住在壯地中。婆羅門對尊者說,我今天要皈依尊者迦遮延,皈依法,皈依僧,盡形壽不殺。。。。。。

    尊者說,婆羅門,你今天不要皈依我,我所皈依者,是你可皈依者。

    婆羅門問,尊者,你皈依了誰。

    那時候尊者迦遮延跪在地上,他麵向著佛涅槃的方向說,有釋種子出家學習道,是我皈依者,我皈依佛,佛是我的師。

    婆羅門問,此沙門瞿曇現在在那裏,我想見見他。

    尊者說,如來已經取了涅槃。

    婆羅門說,如果佛在世,即便是在百千裏,我也要去問詢佛。現在如來已經取了涅槃,我今天重新皈依,我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盡形壽不殺。

    婆羅門聽聞尊者的教導,他非常歡喜。。。。。。。

    那時候佛遊行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佛告訴比丘眾說,世間有二種人很難出現,什麽二種人。一是能夠說法的人出現在世上很難,很難遇見。二是能夠聽聞法,受持法,奉行法的人,出現在世人很難,很難遇見。佛說,這樣二種人出現在世間很難,甚難遇見,你們應該學說法,學聽聞法,受持於法。

    比丘眾聽聞佛說,他們歡喜無比。

    那時候佛遊行在摩竭國界中,佛漸漸來到毗舍離城。在毗舍離城北的音婆婆利園中,佛和500大比丘眾在一起。

    有一個叫音婆婆利女聽聞佛來到園中,知道佛和大比丘眾在一起。音婆婆利女駕駛著她的寶車前往音婆婆利園。她到了道口,快要到佛住的地方,她下了寶車走到佛所。

    佛遠遠看見她過來,佛對比丘說,你們要專精,不要讓心生起邪想。

    這時候音婆婆利女到佛前,她頭麵禮拜佛足,然後在一邊坐下。佛為此女說妙法,說極妙的法以後,音婆婆利女說,世尊,願世尊和比丘眾接受我的供養。

    佛默然接受了。此女看見佛接受了請,她從座位上起來,頭麵禮拜佛足以後回去了。

    那時毗舍離城的男男女女,他們聽聞佛遊行在本國的音婆婆利園中,佛和500大比丘在一起。毗舍離城中有500童子,他們乘著種種寶車。他們中有的人乘座白車白馬,他們的衣蓋和幢幡也是白色的,隨從侍者也是白色的。有的人乘座的是赤車赤馬,他們的衣蓋幢幡也是赤色的,隨從侍者也是赤色的。有的人乘座青色的馬車,衣蓋和幢幡也是青色的,隨從侍者都是青色的。有的人乘座黃色的寶馬車,他們的衣蓋和幢幡也是黃色的,隨從侍者一切都是黃色的。。。。他們離開毗舍離城,趕往佛住的地方,在他們還沒有到佛居住的地方,在半道上,他們遇見了此女,此女正趕著自己的寶馬車往毗舍離城奔馳而去。

    諸童子看見她以後問道,你是一個女人,應該知道羞恥,為什麽這樣緊緊的趕車。

    這個女人說,諸賢者,我明天要請佛和僧,所以我走得比較著急。

    童子說,我們明天要供養佛和僧,我們給你千兩黃金,你讓我們明天供養佛和僧。

    這個女人說,止,止,族姓子,我是不會讓給你們的。

    童子們說,我們給你三千金,四千金。。。。。。。百千金,你讓我們明天供養佛和僧。

    女人說,你們給我再多錢,我也不會讓給你們,我明天要供養佛和僧。

    女人說,佛說,有二種希望,世人不能舍離,一是利,二是命。女人說,誰可以保得我性命到明天。今天我先請了佛,現在我要回去準備一切飯食。

    這些童子懊惱的說,我們不如這個女人。說完,他們離開了女人。童子到了佛的住處,他們頭麵禮拜佛足以後,坐在一邊。世尊看見這些童子,佛對比丘說,比丘,你們看這些童子的威容服飾,如同帝釋出來遊行的時候,沒有什麽差別。

    佛對童子說,世間有二種事情是最不可得到的,一是,知道別人的恩,有報恩行的人,二是對別人的小恩常不忘記的人,何況是大恩。

    佛說,童子,你們要知道,知恩的心有去報恩的行,可以恒念教授自己的師。這樣的人智慧者所恭敬,可以名聞天下。佛說,童子,你們要如是修學。

    佛和童子眾說微妙的法,他們聽聞以後從座位上起來,頭麵禮拜佛足離開了。

    再說那個女人,她離開佛回到家中,連夜開始辦種種飯食和一切座俱,早晨她對自己說,一切都辦好了,願佛可以來到我家,接受我的供養。

    那時候佛著衣持缽帶著弟子眾前後圍繞,他們來到了毗舍離城中,到了這個女人的家中。這個女人看見佛和佛的弟子來到家中。她請佛坐下,請佛弟子眾坐下以後,她親手端上食物給佛和比丘。佛和佛的弟子飯食以後。這個女人以清淨水給佛洗手。然後,她拿來一個小座,坐在佛的一邊。

    女人對佛說,世尊,我要將此音婆婆利院子供養給佛和比丘僧,給現在、未來的比丘眾居住,願佛接受此院子。

    那時候佛為了利益這個女人,接受了她的供養。

    佛說,你們應該去種果子樹,去造園子以布施他人清淨。你們可以造橋梁以布施他人度河。在靠近道路的地方造亭子,讓他人有休息的地方。他人因為你們的布施得到了安穩,你們這樣的布施,可以讓你們得到的福報有無量不可計。如果你們在諸法中成就了自己的戒,這樣你們死後一定可以生在天中。

    那時候佛說好此意,即從座位上起來離開了。女人聽聞佛的教導,她歡喜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