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求堅固之法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一次佛遊行在舍衛國的給孤獨園中,一天眾比丘入舍衛國乞食,那時候比丘想,我們離乞食的時候還早,現在我們不如到外道梵誌所去看看,於是他們一起去了異學梵誌住的地方,他們互相問訊以後,在一邊坐了下來。
有一個梵誌對比丘眾說,瞿曇道士一直在說欲論、色論、痛論、想論,這些諸論有什麽差別。我們等所論也是沙門所說,沙門所說也是我們等所論,沙門說法和我們一樣,教悔也和我們一樣。
那時候眾多比丘聽聞梵誌所說,他們不說善,也不說惡,他們從座位上起來走了,他們想,我們應該以此意去問問世尊。眾多比丘在飯食以後他們到了佛所,到了以後,他們禮拜佛足,在一邊坐下。這些從梵誌處過來的比丘,他們問了佛此事情。
佛聽聞以後告訴比丘眾說,如果有梵誌如此問你們,你們應該問他們說,欲有什麽味道,有什麽過患,應該要舍離欲。色是什麽味道,色有什麽過患,應該要舍離色。受是什麽味道,有什麽過患,應該舍離。
佛說,你們等應該以此言語問問他們,這些梵誌一定會默然無語,如果他們有所說,他們也不能解此法的深意,他們隻是增長了自己的愚惑,墮落在邊際中。為什麽呢,因為這些智慧不是他們智慧中的境界。
佛說,比丘,魔和魔天、釋、梵、四天王、沙門、婆羅門、人以及非人,都不能解此法意,除了如來等正覺和如來的聖賢眾。
佛說,你們受佛的教導,以此卻不論。
佛說,什麽是欲的味道,是所謂的五欲的味道,什麽五欲的味道,是眼睛看見色,為此心起眼識,心對色有甚愛敬的念,是世人所歡喜。耳朵聽聞聲音,鼻子聞香,舌頭知道味,身體知道細滑,心於此生出甚愛敬念,是世人所歡喜。如果有人於此五欲中,心生起苦、樂,就是欲的味道。
佛說,欲有什麽過患。
佛說,如果有一個族姓子,他們學種種技術而自營生,他們或者學田作,或者學算數,或者學權詐、通訊等等,或者他們學承事國王,他們不避寒暑,辛苦不由自己,他們作此種種辛苦獲得財業,是欲的大過患。
佛說,眾生現在世的苦惱都是由此種種恩愛,由此貪欲而有。如果他們努力辛苦卻不能獲得財富,他們更加憂苦,苦惱不可稱計。有人會想,我作如此種種勤勞也不能獲得財寶,他們如此比較心則遺憾,心念舍離,是為當舍離欲。
佛說,或者有人作種種勤勞,他們獲得了財富,因為很多財富,他們應該廣行布施才好。但是他們隻是想著恒守護自己的財富,恐怕被王者奪取,被盜賊偷取,或者害怕被水漂走,被火燒盡。他們以此會想,我應該藏在洞窟中,恐怕遺失自己的財富。或者有人的家中生有惡子,惡子費散了他們的財富,這些種種是欲的大過患,都是因為緣於欲本,有此種種災患。
佛說,什麽是應該舍離欲。
佛說,如果修行人可以除去心中的貪欲,是為舍欲。
佛說,有諸沙門、婆羅門不知道欲的大過患,也不知道欲的原。他們不能真實知道沙門、沙門的威儀。不知道婆羅門、婆羅門的威儀,這樣的人不是真實的沙門、婆羅門,他們不能以自己的身得到作證成就自在遊,是為沙門、婆羅門真實知道欲是大過患,能夠舍離心中的欲,如實知道不虛。知道沙門、沙門的威儀。知道婆羅門、婆羅門的威儀,他們可以以自己的身得到作證成就自在有,是為舍離於欲。
佛說,什麽是色的味道。
佛說,如果有人看見刹利女、婆羅門女、長者女,她們年有十四、十五、十六歲,她們不長不短,不肥不廋,不白不黑端正無雙,是世界之稀有。他們最初看見她們的顏色,心中生起樂想,是為色的味道。
佛說,什麽是色的大過患。
佛說,如果你們看見此女人,有鳥、鵲、鷲等都來食噉她們,或者她們被狐、狗、狼、虎看見所食噉,或者被極細的蟲子所食噉。
佛說,比丘,你們怎麽想,此本來有的妙色,今天遭受如此變故,你們於此色中卻生起苦想、樂想,豈不是大過患。(色是不堅固的意思)
這時候諸比丘說,是的,世尊,
佛說,這就是色的過患。
佛說,如果你們見此女人的身被蟲鳥所食一半,她的腸胃肉血汙穢不淨,怎麽樣,比丘,她本有的妙色,今天有此變異,你們於此色中生起苦、樂想,此不是大患嗎。
比丘眾對佛說,如是,世尊。
佛說,此是色的大患。
佛說,如果你們再看見此女人身血肉已盡,骸骨相連,怎麽樣,比丘,此女人本有的妙色,今天有此變異,你們於此色中起苦、樂想,此豈不是大患。(自己的心因為對一個會生滅的色生起苦、樂想,讓自己身心愚癡墮落生死道中不能出離)
比丘眾說,是的,世尊。
佛說,這就是色的大患。(不堅固的意思)
佛說,如果你們見此女人身血肉已盡,隻有筋纏縛著骨,怎麽樣,比丘,此女人本來有的妙色,今天變異如此,有人於此色中生苦、樂想,此不是大患嗎。
比丘眾說,是,世尊。
佛說,這就是色的大患。
佛說,如果你們再見此女人身,她的骸骨已經散落各各在一地,或者腳骨在一處,或者髖骨在一處,或者肋骨在一處,或者肩骨在一處,或者脛骨在一處,或者骷髏在一處,怎麽樣,比丘,此女人本來有的妙色,今天有如此變異,你們於此色中有人生苦、樂想,豈不是大患。
比丘說,是的,世尊。
佛說,這就是色的大患,(不堅固性)
。。。。。。。。
佛說,此色無常、變異、不能得到久停,沒有堅固,是色的大患。
佛說,什麽是色的出要。
佛說,如果有人可以舍離色,於色可以除去心中的亂想,是為舍離於色。如果有沙門、婆羅門,他們於色著色,是不知道色的大患,也不能舍離,他們對真實法不能知道,這樣的人不是沙門、婆羅門,他們於沙門不知道沙門的威儀,於婆羅門不知道婆羅門的威儀,不能以自己的身得到作證成就自在遊。如果有沙門、婆羅門,他們於色不會著色,深知道色的大患,知道可以舍離色,他們於沙門知道沙門的威儀,於婆羅門知道婆羅門的威儀,可以以自己的身得到作證成就自在有,是為舍離色。
佛說。什麽是受的味道。
佛說,比丘,你們得樂受的時候,便可以知道我得到樂受,得到苦受的時候,知道我得到苦受。如果得到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我得到不苦不樂痛。如果得到食樂受的時候,知道我得到食物樂受。如果得到食苦受的時候,便知道我得到食苦受。如果得到食不苦不樂受的時候,便知道我得到不苦不樂受。不食苦受時,自己知道我得到不食苦受。如果不食樂受的時候,便知道自己不食樂受。如果不食不苦不樂受時候,便自己知道不食不苦不樂受。
佛說,如果得到樂受的時候,那時候沒有的苦受,也不得到不苦不樂受。那時候我隻要樂受。如果得苦受的時候,那時候沒有樂搜,也沒有不苦不受,隻有苦受。如果得不苦不樂受的時候,那時候沒有樂受和苦受,隻有不苦不樂受。
佛說,所以受是無常、變異的法,知道受中無常,是變異的法,是受的大患。
佛說,什麽是受的出要法。
佛說,如果你們於受可以舍離受,除去心中的亂想,是為舍離受。
佛說,有沙門、婆羅門他們於受著受,不知道受是大患,也不舍離,不知道真實的法,他們不是真的沙門、婆羅門,他們於沙門不能知道沙門的威儀,於婆羅門不能知道婆羅門的威儀,不能以自己的身得到作證成就自在有。或者有沙門、婆羅門,他們於受不著於受,深知道受的大過患,能夠知道舍離,是沙門知道沙門的威儀,婆羅門知道婆羅門的威儀,他們可以以自己的身得到作證成就自在有,是為舍離於受。
佛說,比丘,如果有沙門、婆羅門不知道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真實而不知,卻教導他人行之,此不是正行。如果有沙門、婆羅門能夠舍離受,如真實知道,也教導他人遠離受,這樣才是正行,是為舍離於受。
佛說,比丘,今天佛為你們說了有人著欲、味的欲,告訴你們欲的大患,告訴你們怎麽樣舍離。也說了著色、味色,色是大患,告訴你們要舍離。佛說了諸受、味,受的過患,告訴你們舍離。
佛說,這些是十方諸佛所行者,是佛對你們的教導。。。。。
那時候比丘眾聽聞佛的教導,他們歡喜奉持佛說的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