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迦葉三

字數:6027   加入書籤

A+A-


    那時候佛在河的一邊住著,在尼拘類樹下,那時佛成佛不久,佛帶著千弟子,佛以三種事情教化弟子,什麽三種事情,是所謂的神足教化、言教教化、訓誨教化。

    什麽是神足教化,那時候佛或者作若幹種形,然後再還合為一。或者不現身形,或者示現身形。或者佛於石壁中過,一切無所障礙。或者佛從地上出來,或者入地中,就像入水中一樣,沒有一切障礙。或者佛結跏趺坐在滿虛空中,如鳥飛空,沒有障礙。或者佛如大火山,出無量煙火。日月有大神力,不可限量,佛可以以手捉住日月。身入梵天中,如是等等,是佛現的神足。

    什麽是言教教化,那時候佛教導諸比丘說,你們應該當舍如是,當成就如是,當親近如是,當遠離如是,當念如是,當去如是,當觀如是,不觀如是。佛告訴比丘,當修行如是,不行如是,當修行七覺意,滅三結,(貪嗔癡)。

    佛教導比丘,應該觀如是,不應該觀如是,應該觀察三結、沙門善、出要樂、無嗔樂、無怒樂。

    什麽是不觀,所謂三種沙門苦應該不觀。什麽三種,是所謂的欲觀、恚觀、怒觀。

    佛說,比丘應該如是念,當念世間輪回之苦諦,當念世間輪回苦之集諦,當念如何盡苦諦,當念道諦。不要念邪諦,所謂有常見、無常見、無邊見、無邊見、彼命、彼身,非命、非身,如來命終、如來不命終,有終、有不終,也不有終、也不無終,

    佛說,你們不要作如是念。

    佛說,什麽是訓誨教化,是應該做如是去,如是來,不應該做如是來。

    默默做如是言,你們應該持如是衣服、不應該持如是衣服。應該入如是村、不應該入如是村,這些名佛的訓誨教化。

    那時候佛以三種事情教化比丘眾,比丘受佛的教化以後,有千比丘成阿羅漢。佛看見比丘成阿羅漢,此閻浮提已經有千阿羅漢以及五比丘,佛為六師。那時候佛向著迦毗羅衛城而坐,優毗迦葉看見以後在想,世尊為什麽向著迦毗羅衛城而坐。

    迦葉走到佛前,合掌禮拜佛問,世尊為什麽向著迦毗羅衛城的方向而坐。

    佛說,如來在世間應該行五種事情,一是為眾生說法,二是為父親說法,三是為母親說法,四是教導凡間人夫立下菩薩行,五是當教授菩薩別。

    佛說,迦葉,如來當行此五種事情。

    這時候迦葉想,原來佛在思念本邦親族,所以佛向著迦毗羅衛城方向而坐。

    那時候五比丘也漸漸來到尼連水側,他們來到佛前,頭麵禮拜佛足以後,在一邊坐下。

    迦葉看見佛向著迦毗羅衛城方向坐著,迦葉想,佛一定想去迦毗羅衛城見見自己的親人,優陀耶跪在佛前,合掌問佛說。世尊,我今天有所問,願佛為我演說。

    佛說,你有所問,便問之。

    優陀耶說,世尊,我觀如來是否想去迦毗羅衛國。

    佛說,是的,如你所說,優陀耶你受佛的教令,先去白淨王所,我後麵當前往迦毗羅衛國。為什麽呢,刹利種先應該遣使者令他們知道,然後如來前往。你到白淨王所對白淨王說,七天以後,如來會來見王。

    優陀耶說,是,世尊。

    優陀耶從座位上起來,他整理了衣服,禮拜佛足以後,他前往迦毗羅衛國,到了白淨王所,到了以後,他在王前站立。

    那時候真淨王在大殿上坐著,王和很多彩女在一起,這時候優陀耶飛在虛空中,真淨王看見優陀耶手裏托著缽,持杖站在自己前麵了,看見以後他非常恐怖,王說,你是何人,是人還是非人,你是天還是鬼神。真淨王問優陀耶說,你是何人,是人還是鬼神,我今天想知道。

    優陀耶說,我不是天,也不是鬼神,是迦毗羅衛國,大王國邦土的人。我的師是釋迦文,我是佛的真弟子。我的師壞十八億,除弊了魔王眾。

    白淨王問,誰壞了十八億,誰弊除了魔王眾,誰是釋迦文,你今天在歡喜讚歎誰

    優陀耶說,如來初生的時候,天地普遍大震動。如來的誓願都已經辦成,佛號悉達多。佛已經降伏十八億,弊除了魔王眾,名字叫釋迦文佛,今天已經成就佛道。佛是釋獅子,我是瞿曇的弟子,今天作了沙門,我本來的名字叫優陀耶

    白淨王聽聞此語,他心懷歡喜不能自勝,他對優陀耶說,優陀耶,悉達多太子今天在那裏

    優陀耶說,釋迦文佛今日現在。

    白淨王說,今天已經成佛了嗎

    優陀耶說,今天已經成佛

    王說,如來現在在那裏。

    優陀耶說,如來現在在摩竭國的國界中,在尼拘類樹下

    國王問,佛身邊的弟子有何人

    優陀耶說,佛身邊有億天眾、千比丘、四天王,他們恒在佛左右

    國王問,佛穿什麽衣服,像何種類

    優陀耶說,如來穿的衣服叫袈裟

    白淨王問,如來食什麽飯食

    優陀耶說,如來身者,以法為食。

    國王問,優陀耶,我可以得到見佛嗎

    優陀耶說,大王不要憂愁,後七天,如來來此城中

    白淨王聽聞以後,他歡喜無量,他親手供養了優陀耶

    白淨王在國中擊大鼓,他告訴天下人民去平治道路,去除國中一切不淨,他們以香汁水灑在地上,懸起幡蓋,作種種樂,讓城中一切聾啞盲者不要出現,他們要在七天後迎接如來。真淨王聽聞佛七天後來入城,七天中不能得到入睡。

    七天到了,佛想,我今天要以神力去往迦毗羅衛國,佛帶著比丘,他們前後圍繞去往迦毗羅衛國,到了以後,佛去往城北的薩盧園中

    真淨王聽聞佛已經到城北的薩盧園中,國王帶著釋眾,他們一起前往見佛。

    這時候佛想,如果真淨王親自來我這裏不是很適宜,我應該前往和他相見,為什麽呢,因為父母的恩重,養育的情深。佛帶著比丘眾,他們前往城門口,飛在虛空中。在佛離開真淨王有七仞的時候,真淨王看見了佛,他看見佛端正無比,世間少有。佛諸根寂定,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嚴。真淨王生出歡喜心,即對佛行頭麵禮足,國王說,我是刹利王種,名字叫真淨王

    佛說,令大王受壽無窮。大王,你當以正法治化人民,不要用邪法。大王你要知道,用正法治化人民的王,他們身壞命終以後,一定可以生在天上的善處

    那時候世尊在虛空中行,一直到真淨王的王宮,到了以後,在座位上坐下

    真淨王看見佛坐好以後,他親手斟酌,行種種飲食。國王看見佛飯食以後,為佛行淨水,然後國王拿一小座位在佛身邊,聽聞佛為他說法。

    世尊為真淨王說妙法,說妙義。佛說布施的論、戒論、生天的論。佛告訴他,自己的欲是不淨行,出要是最樂的事情。那時候佛看見國王的心開意解,就像過去諸佛說法那樣,佛為真淨王說了苦、集、滅、道的法

    真淨王在座位上得到了法眼清淨。佛說好法,從座位上起來而去。

    真淨王集起來自己的釋種說,沙門等人,他們的顏貌很醜,刹利種帶著這些梵誌眾不是很適宜。刹利釋種還得有刹利眾,此乃為妙。

    諸釋種說,是的,大王,如大王的教導,刹利種還得有刹利眾,此乃為妙。

    那時候大王告訴國中人民說,家中有兄弟二人,其中一人出家去行道,如果不能如此,當受責罰,釋種眾聽聞了王的教令。

    提婆達多是真淨王的親侄子,提婆達多對弟弟阿難說,真淨王今天有教令說,家有兄弟二人者,一人當出家行於道。你今天應該出家學習道去,我在家修治家業。

    阿難聽聞歡喜踴躍,他對兄長說,我一定如兄長的教導去做。

    那時候難陀對阿那律說,(是佛的堂弟)真淨王有教令,家有兄弟二人者,一人當出家修行道,今天你應該出家,我當在家。

    阿難陀聽聞以後歡喜踴躍的說,是,兄長。我一定如兄長的教導去做。

    真淨王叫來自己的弟弟。斛淨、叔淨、甘露。他們來到佛所,他們駕駛四個馬車來到佛所。佛遠遠的看見了真淨王帶著釋種來此,佛告訴比丘說,你們看這些釋種,真淨王眾。比丘,三十三天眾天出園觀的時候也是如此。那時候阿難乘著大白象,他穿著白衣,白蓋。佛看見以後告訴比丘說,你們看見阿難了嗎,他乘著白象,穿著白衣。

    比丘說,是,世尊,我們看見了。

    佛說,此人會隨我出家學習道,以後他是佛的第一多聞弟子,他堪任事奉在佛的左右。

    佛說,你們看見阿那律了嗎

    比丘眾說,是,世尊,我們看見了。

    佛說,此人一定會隨佛出家學習道,未來他是天眼第一的比丘弟子。

    這時候真淨王和他的弟弟四人到了佛所,還有難陀、阿難,他們除去了五蓋,步行到佛所,頭麵禮拜佛足,在一邊坐下。

    真淨王說,昨天晚上我生出一個念頭,我想,刹利眾如果隻帶著梵誌眾,還應該帶領刹利眾,這樣才是適宜的事情,我於是告訴國中人民,有兄弟二人者,一人要出家學習道。願佛世尊允許他們出家學習道。

    佛說,善哉,大王,你對他們有所饒利,天、人因為你而得到安寧。為什麽呢,此是善知識良佑福田,我也緣於善知識得到解脫此生,解脫生、老、病、死。

    於是這些釋種眾便出家學習道

    真淨王對世尊說,願世尊教誨這些新比丘,當如同教誨優陀耶那樣。為什麽呢,因為優陀耶比丘有極大神力,願優陀耶比丘可以一直在王宮中為我們作教誨,使得眾生可以在長夜中得到安寧。此比丘有極大神力,我初見此比丘的時候,便生歡喜心,我想,佛的弟子尚且如此,何況說佛的神力。

    佛說,是的,大王,如大王所說,此優陀耶比丘的神力極大,他有大威德。

    這時候佛告訴諸比丘說,佛的第一弟子,他博學多知,被國王所愛惜,他是阿若拘鄰比丘。他教化人民,他是優陀耶比丘。有速疾的智慧,是摩訶男比丘,他恒歡喜飛行,是須婆休比丘。能夠在虛空中往來的是婆破比丘。

    佛說,佛的多聞弟子是優毗迦葉比丘。意可以得到空觀的是江迦葉比丘。意得到止觀的是象迦葉比丘

    那時候佛和真淨王廣說微妙的法,王聽聞以後,他從座位上起來,頭麵禮拜佛足以後離開了。

    諸比丘和真淨王聽聞佛說法,他們歡喜·奉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