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張湯的拖字訣

字數:3673   加入書籤

A+A-


    男男拉手,含情脈脈,那個畫麵太美,晁補之實在是不想讓他存在太久。

    於是他不著痕跡的將手抽出,笑著說道:“張兄何必自謙,兄之才華我自深知,現在隻是錐處囊中而已,日後說不準補之還要仰仗張兄呢!”

    張湯苦笑著說道:“晁兄你的說法讓湯十分慚愧!”

    賈青聞言一語雙關的說道:“官場之上厚積薄發之輩不在少數,今張公子得貴人相助,一帆風順不在話下,更何況你現在十分的年輕,不如老夫已然白發橫生。”

    張湯點頭稱是,雖然他自視甚高,但沒有自大到反駁賈青的意思。

    晁補之接著請兩人分別落座,而後三人開始暢談。

    賈青有意無意的開始考較張湯,畢竟他也是十分想知曉此人究竟有什麽本事,能得到晁補之的看重。

    於是賈青組織了一番語言說道:“前天晁大夫因為家國之故,事急從權,犯了一個錯誤,不知張公子可曾聽說過?”

    張湯聞言笑道:“這件事已經被有心人鬧的滿城風雨,縱然湯想要裝聾作啞也無濟於事。”

    賈青撫掌笑道:“好,張公子果然快人快語,那依你之見,晁大夫剛如何破局?”

    晁補之聽到賈青的話,也停下了煮茶的動作,目光炯炯的看著張湯,顯然也是想要聽聽他的高見。

    張湯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湯乃長安一小吏,私自議論當朝重臣,恐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都是自己人,你且說說,難道你還不放心我們兩人不成。”賈青有些不悅的說道。

    晁補之聞言看了賈青一眼,在心中想道,他是不放心你!

    賈青的話說道這個地步,若是張湯在不知好歹,那下一步恐怕就不是翻臉那麽簡單了。

    張湯未來雖然官至廷尉,執丞相事,但現在仍是一小吏,根本就無法同曾經的禦史丞,現在的濟南太守賈青相抗衡。

    不過晁補之注意到張湯的眼皮跳了兩下,顯然是心中有些不滿。

    此時的賈青尚且不知道自己得罪的是一個怎樣的人?

    張湯可不是什麽善茬,而且他的心胸也不寬廣,若是賈青日後一旦有事情犯到張湯的手裏,那恐怕就嗬嗬了!

    曆史之上河東郡人李文曾與張湯有隔閡,不久擔任禦史中丞。

    為了泄憤,多次在上奏的文書中尋找對張湯不利的證據,都沒有得逞。

    張湯有個心愛的屬吏名魯謁居,知道張湯對李文不滿,便指使他人上奏影射李文有圖謀不軌的奸邪之事。

    漢武帝將此事交給張湯處理,張湯將李文處以死罪,實際上張湯心裏明白此事是魯謁居所為。

    然而當漢武帝問起這件事說:“變事從跡安起?(告發李文圖謀不軌的事是怎麽引起的?)”

    張湯假裝吃驚的地說:“此殆文故人怨之。(這大概是因李文以前的熟人怨恨引起的。)”

    看著仍然茫然不知的賈青,晁補之在心中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心道日後還是幫幫他吧!

    誰讓自己的大侄子混的連秦檜和王安石都不如呢,幫手都沒幾個。

    張湯組織了一下語言,慢吞吞的說道:“其實此事究竟如何定性處理,就如同當年晁大夫開鑿廟牆之事一般,在上不在下。”

    此話一出,賈青眼中一亮,這個張湯身為一個小吏,竟然能有這般見識實在是不簡單啊!

    古代可不如現代一般,通信資訊都十分的發達,各種家國大事都能知曉,縱然是一個吃瓜群眾都能點評一下江山社稷,發表一下真知灼見。

    古代由於信息傳播的十分緩慢,還有格局的局限性,所以劉玄德遇到諸葛孔明的隆中對驚若天人,奉若神明。

    若是劉玄德碰見現代能侃大山的吃瓜群眾,恐怕同見到諸葛亮的表情也好不到哪裏去。

    所以晁補之始終知曉,不能用今人的目光去看古人,因為那樣不太辯證,更不具備科學性,容易使他陷入盲目的自大當中。

    否則他很有可能重蹈非常疑似穿越眾的王莽的覆轍。

    “而且此時匈奴寇邊,使節入朝,楚王劉戊也在長安,諸事繁雜,和這些大事比起來,晁大夫的事又算得了什麽?”

    “畢竟大夫乃是三公之一,哪一項國家大事少了他能行?隻要晁大夫勤於王事,縱然是再挑剔的禦史也說不出什麽,更何況等到事情的影響淡了,又有陛下的意思,恐怕縱然是丞相想要懲罰晁大夫也需要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張湯慢慢的說道,雖然他的語速緩慢,但話語中的自信,晁補之和賈青是聽的出來的。

    晁補之和賈青對視一眼,晁補之從賈青的目光中看出震驚,再不複方才那般的漫不經心。

    張湯的注意很簡單,就一個字“拖”,能拖多久拖多久,這是官場上的一貫做法。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醜不可外揚,匈奴使節,諸侯王等都在長安,若是丞相與禦史大夫不合,那這要是傳出去,嗬嗬,朝廷在這個問題上是要捂蓋子的。

    這也是張湯話語當中的另一層意思。

    賈青搖頭苦笑道:“張公子果然大才,怪不得能得到晁公子的盛情接待,賈某真是癡長幾十歲啊!佩服佩服!”

    張湯回禮說道:“一點淺見,賈公過譽了。”

    賈青說道:“一點都不過譽,賈某說的是真的,因為剛才晁公子也是打算這麽做的。”

    張湯眼中一亮,看向晁補之,他沒想到的是兩人又一次想到了一塊,晁補之則是報以微笑。

    賈青突然開口說道:“張公子,賈某要履新濟南,頗缺人手,若是張公子有意,賈某願保張公子一個前程。”

    張湯還未說話,晁補之笑道:“賈公這就有些不厚道了!”

    賈青懊惱的拍了拍額頭,說道:“是賈某失了計較。”

    張湯能夠來到晁府,並且得到晁補之的器重,那他發跡的路線還會遠嗎?

    現如今的晁錯可是對他的這位小季父言聽計從,張湯焉能和他一個外放的太守走?